'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


"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男藝人創造了京劇旦角的藝術,戲中一招一式、唸白唱腔也由男性發明。“男旦”之美,分寸與力道尤為妙哉。

男旦:浮雲近,心事遠

本刊記者/鮑安琪 攝影/董潔旭

發於2019.7.8總第906期《中國新聞週刊》


暮色爬上牆頭,藝人們忙著化妝,彼此開著玩笑。

胡文閣今天扮演楊貴妃,頭戴鳳冠,身穿女蟒,手拿泥金扇子,妝容明豔端莊。他捋好鳳冠兩邊的串飾和穗子,鳳冠頂部的珍珠被漏進側幕的光照得發亮。

拿著扇子的手上塗著鮮紅的指甲油,師父梅葆玖先生特意提醒過他,飾演旦角(京劇中的女性角色),又是楊貴妃這樣妝容濃豔的角色,一定要把指甲油塗上。

宮娥們一對對上場,上場完畢、站定,胡文閣在側幕簾內念“擺駕”。

貴妃出場了。


跟著旦,不愁飯

胡文閣身子往下略蹲,左右對稱做了兩個抖袖。他開始唱那句著名的四平調,“海島冰輪初轉騰,見玉兔,玉兔又早東昇”,時而打開摺扇,時而翻袖揚起,時而雙手斜著朝上指。因為每句唱詞都在描寫月亮,貴妃朝上指的姿勢比較多,胡文閣手有所指、眼有所顧,雍容華貴、儀態萬方。

今天演出的劇目是《貴妃醉酒》,唐明皇與楊貴妃約好在百花亭擺宴,唐明皇卻臨時爽約,改往梅妃宮裡去了。貴妃只能獨自痛飲一會兒,由於內心抑鬱,喝得酩酊大醉,說了許多酒話,做出許多醉態。


"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男藝人創造了京劇旦角的藝術,戲中一招一式、唸白唱腔也由男性發明。“男旦”之美,分寸與力道尤為妙哉。

男旦:浮雲近,心事遠

本刊記者/鮑安琪 攝影/董潔旭

發於2019.7.8總第906期《中國新聞週刊》


暮色爬上牆頭,藝人們忙著化妝,彼此開著玩笑。

胡文閣今天扮演楊貴妃,頭戴鳳冠,身穿女蟒,手拿泥金扇子,妝容明豔端莊。他捋好鳳冠兩邊的串飾和穗子,鳳冠頂部的珍珠被漏進側幕的光照得發亮。

拿著扇子的手上塗著鮮紅的指甲油,師父梅葆玖先生特意提醒過他,飾演旦角(京劇中的女性角色),又是楊貴妃這樣妝容濃豔的角色,一定要把指甲油塗上。

宮娥們一對對上場,上場完畢、站定,胡文閣在側幕簾內念“擺駕”。

貴妃出場了。


跟著旦,不愁飯

胡文閣身子往下略蹲,左右對稱做了兩個抖袖。他開始唱那句著名的四平調,“海島冰輪初轉騰,見玉兔,玉兔又早東昇”,時而打開摺扇,時而翻袖揚起,時而雙手斜著朝上指。因為每句唱詞都在描寫月亮,貴妃朝上指的姿勢比較多,胡文閣手有所指、眼有所顧,雍容華貴、儀態萬方。

今天演出的劇目是《貴妃醉酒》,唐明皇與楊貴妃約好在百花亭擺宴,唐明皇卻臨時爽約,改往梅妃宮裡去了。貴妃只能獨自痛飲一會兒,由於內心抑鬱,喝得酩酊大醉,說了許多酒話,做出許多醉態。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演出離不開樂師們的伴奏,京劇伴奏樂器分為打擊樂器和管、 絃樂器,打擊樂器有鼓、 鑼等,稱為“武場”,管、 絃樂器包括京胡,二胡,三絃等,稱為“文場”。胡文閣的琴師舒健以演奏梅派劇目聞名,曾為梅葆玖操琴,舒健的外祖父姜鳳山先生是梅蘭芳的琴師。演員的表演和樂師的伴奏相輔相成,共塑經典。

飲酒間隙,貴妃看見高力士、裴力士搬的幾盆花,覺得有香有色,執意俯身去嗅。胡文閣伸出蘭花指,模仿拿花的樣子,手放在大約是嘴的位置上。戲後他解釋道,師父曾提醒過他,京劇是虛擬的表演,當時貴妃手中有一朵花,故而手與鼻子之間隔著花,如果手離鼻子過近,就不合理了。

《貴妃醉酒》是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的代表劇目。50餘年的舞臺生活中,梅蘭芳發展和提高了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世稱“梅派”。梅派清麗、圓融、平和、中正。

同時,梅蘭芳也是京劇男旦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1927年《順天時報》舉辦中國旦角名伶競選活動,經投票選出了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四大名旦”,其各自所代表的流派也被合稱為“梅尚程荀”。

與今天多由女演員飾演女性角色不同,過去女性不能登臺,因此女性角色也由男性扮演。男藝人創造了京劇旦角的藝術,戲中一招一式、唸白唱腔也全由男性發明。在自負盈虧、幾人甚至一人養活一個戲班子的年代,有著“跟著旦,不愁飯”的說法。

在上個世紀京劇鼎盛的時代,男性創造了大量經典的女性角色。唱大戲的男旦藝人們個個有本事,人們常說想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什麼叫女人走路,看女人不行,要看男旦。感情濃烈之處,男旦的感情更濃烈,細膩嫵媚之處,男旦比女旦更動人。

胡文閣說著自己的感受,他認為,女性演女性角色,很多時候是自然而然的做法,很多地方注意不到,然而男性扮演女性角色的時候,處處要琢磨。當今流傳下來的旦角的動作、唱腔,都是過去男性為了表現女性角色而創造的,包括今天女旦角演唱時沿用的小嗓子、假嗓子,也都是男旦前輩留下來的技巧。

男旦在聲腔上也有優勢,男旦嗓音甜潤,並充滿更多可能性。例如《貴妃醉酒》採用了“高拉低唱”的方法,即在胡琴上是高八度,但唱的時候比胡琴低八度。姜鳳山先生是梅蘭芳的琴師,為梅蘭芳操琴多年。姜鳳山在他的《憶梅派藝術》一文中提到,“高拉低唱”能顯示出宮廷的富麗堂皇、光彩照人,以及貴妃的雍容華貴。但很多女演員,因低音不足,難以做到“高拉低唱”,使富麗高貴的氣氛不能充分展現出來。


男旦的氣質不是女氣,是斯文


胡文閣的琴師舒健是姜鳳山的外孫,梅蘭芳之子梅葆玖在世時,舒健接過外祖父的班,為梅葆玖操琴。

舒健從小和外祖父一起生活。他回憶起小時候,梅葆玖、趙榮琛(程硯秋徒弟)等很多男旦藝人來到家裡,找外祖父吊嗓子(京劇行話,即練習聲腔)。在他心目中,男旦的氣質不是女氣,而是斯文。

梅葆玖深知,培養一位梅派男旦有多難,他不僅教胡文閣唱腔,也在生活中點點滴滴薰陶他。胡文閣回憶說,“梅家在衚衕裡,好幾次師父坐我的車進衚衕,人再多、車再慢,他都不讓我按喇叭,寧可車子像老牛一樣往前挪。在國外,師父特別不喜歡高聲喧譁,一再告訴我,聲音小一點、再小一點。”


"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男藝人創造了京劇旦角的藝術,戲中一招一式、唸白唱腔也由男性發明。“男旦”之美,分寸與力道尤為妙哉。

男旦:浮雲近,心事遠

本刊記者/鮑安琪 攝影/董潔旭

發於2019.7.8總第906期《中國新聞週刊》


暮色爬上牆頭,藝人們忙著化妝,彼此開著玩笑。

胡文閣今天扮演楊貴妃,頭戴鳳冠,身穿女蟒,手拿泥金扇子,妝容明豔端莊。他捋好鳳冠兩邊的串飾和穗子,鳳冠頂部的珍珠被漏進側幕的光照得發亮。

拿著扇子的手上塗著鮮紅的指甲油,師父梅葆玖先生特意提醒過他,飾演旦角(京劇中的女性角色),又是楊貴妃這樣妝容濃豔的角色,一定要把指甲油塗上。

宮娥們一對對上場,上場完畢、站定,胡文閣在側幕簾內念“擺駕”。

貴妃出場了。


跟著旦,不愁飯

胡文閣身子往下略蹲,左右對稱做了兩個抖袖。他開始唱那句著名的四平調,“海島冰輪初轉騰,見玉兔,玉兔又早東昇”,時而打開摺扇,時而翻袖揚起,時而雙手斜著朝上指。因為每句唱詞都在描寫月亮,貴妃朝上指的姿勢比較多,胡文閣手有所指、眼有所顧,雍容華貴、儀態萬方。

今天演出的劇目是《貴妃醉酒》,唐明皇與楊貴妃約好在百花亭擺宴,唐明皇卻臨時爽約,改往梅妃宮裡去了。貴妃只能獨自痛飲一會兒,由於內心抑鬱,喝得酩酊大醉,說了許多酒話,做出許多醉態。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演出離不開樂師們的伴奏,京劇伴奏樂器分為打擊樂器和管、 絃樂器,打擊樂器有鼓、 鑼等,稱為“武場”,管、 絃樂器包括京胡,二胡,三絃等,稱為“文場”。胡文閣的琴師舒健以演奏梅派劇目聞名,曾為梅葆玖操琴,舒健的外祖父姜鳳山先生是梅蘭芳的琴師。演員的表演和樂師的伴奏相輔相成,共塑經典。

飲酒間隙,貴妃看見高力士、裴力士搬的幾盆花,覺得有香有色,執意俯身去嗅。胡文閣伸出蘭花指,模仿拿花的樣子,手放在大約是嘴的位置上。戲後他解釋道,師父曾提醒過他,京劇是虛擬的表演,當時貴妃手中有一朵花,故而手與鼻子之間隔著花,如果手離鼻子過近,就不合理了。

《貴妃醉酒》是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的代表劇目。50餘年的舞臺生活中,梅蘭芳發展和提高了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世稱“梅派”。梅派清麗、圓融、平和、中正。

同時,梅蘭芳也是京劇男旦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1927年《順天時報》舉辦中國旦角名伶競選活動,經投票選出了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四大名旦”,其各自所代表的流派也被合稱為“梅尚程荀”。

與今天多由女演員飾演女性角色不同,過去女性不能登臺,因此女性角色也由男性扮演。男藝人創造了京劇旦角的藝術,戲中一招一式、唸白唱腔也全由男性發明。在自負盈虧、幾人甚至一人養活一個戲班子的年代,有著“跟著旦,不愁飯”的說法。

在上個世紀京劇鼎盛的時代,男性創造了大量經典的女性角色。唱大戲的男旦藝人們個個有本事,人們常說想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什麼叫女人走路,看女人不行,要看男旦。感情濃烈之處,男旦的感情更濃烈,細膩嫵媚之處,男旦比女旦更動人。

胡文閣說著自己的感受,他認為,女性演女性角色,很多時候是自然而然的做法,很多地方注意不到,然而男性扮演女性角色的時候,處處要琢磨。當今流傳下來的旦角的動作、唱腔,都是過去男性為了表現女性角色而創造的,包括今天女旦角演唱時沿用的小嗓子、假嗓子,也都是男旦前輩留下來的技巧。

男旦在聲腔上也有優勢,男旦嗓音甜潤,並充滿更多可能性。例如《貴妃醉酒》採用了“高拉低唱”的方法,即在胡琴上是高八度,但唱的時候比胡琴低八度。姜鳳山先生是梅蘭芳的琴師,為梅蘭芳操琴多年。姜鳳山在他的《憶梅派藝術》一文中提到,“高拉低唱”能顯示出宮廷的富麗堂皇、光彩照人,以及貴妃的雍容華貴。但很多女演員,因低音不足,難以做到“高拉低唱”,使富麗高貴的氣氛不能充分展現出來。


男旦的氣質不是女氣,是斯文


胡文閣的琴師舒健是姜鳳山的外孫,梅蘭芳之子梅葆玖在世時,舒健接過外祖父的班,為梅葆玖操琴。

舒健從小和外祖父一起生活。他回憶起小時候,梅葆玖、趙榮琛(程硯秋徒弟)等很多男旦藝人來到家裡,找外祖父吊嗓子(京劇行話,即練習聲腔)。在他心目中,男旦的氣質不是女氣,而是斯文。

梅葆玖深知,培養一位梅派男旦有多難,他不僅教胡文閣唱腔,也在生活中點點滴滴薰陶他。胡文閣回憶說,“梅家在衚衕裡,好幾次師父坐我的車進衚衕,人再多、車再慢,他都不讓我按喇叭,寧可車子像老牛一樣往前挪。在國外,師父特別不喜歡高聲喧譁,一再告訴我,聲音小一點、再小一點。”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宇宙鋒》是梅蘭芳的經典劇目,胡文閣飾演女主趙豔容。演出轉場中,徒弟巴特爾站在師父胡文閣身後,幫助裝扮髮飾。胡文閣演出時,師父梅葆玖常常在側幕“把場”,為他照應把關;胡文閣現在演出時,徒弟巴特爾則守在側幕,除了觀摩,還幫師父端茶倒水,隨時協助打點行頭。

胡文閣提到一件他記憶猶新的事。2008年,師徒到洛杉磯演出,梅葆玖送了胡文閣一件禮物,還開玩笑地說,“文閣,你不是愛名牌?這是件名牌夾克。”胡文閣很高興,打開一看,發現是一件款式老氣的夾克。為此,他還向師孃唸叨說,“師父送了我一件老幹部的衣服。”過了幾天,師父專門找到他說,“你別不高興,我們是特殊人物,在舞臺上演女性,假如生活中打扮得過於花哨,別人只會有不好的聯想,這對男旦藝術的欣賞也會大打折扣。”從那以後,胡文閣就刻意把自己打扮得“老氣橫秋”,有人說他看起來像個老頭,胡文閣答道:“我寧願你們叫我老頭,但是我一開口,你們想到的是少女,這就對了。”

有一天,一家媒體來京劇院拍攝胡文閣。他拎著運動揹包,身穿機車夾克,從家裡開車趕到單位,乍一看,很難想到這是一位在舞臺上表演京劇旦角的男性。坐定,他拿出雙眼皮貼,對著鏡子貼好,並反覆打量著髮型,確認造型滿意,再讓媒體拍照。

在不演出、不出席活動的時候,胡文閣常常身穿全套運動服。他喜歡看球,還喜歡看國家地理頻道上的小動物。他說自己骨子裡是個西北漢子,吃飯最喜歡麵食,同事透露,他吃麵還要就著醋,常常吃得很快。


"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男藝人創造了京劇旦角的藝術,戲中一招一式、唸白唱腔也由男性發明。“男旦”之美,分寸與力道尤為妙哉。

男旦:浮雲近,心事遠

本刊記者/鮑安琪 攝影/董潔旭

發於2019.7.8總第906期《中國新聞週刊》


暮色爬上牆頭,藝人們忙著化妝,彼此開著玩笑。

胡文閣今天扮演楊貴妃,頭戴鳳冠,身穿女蟒,手拿泥金扇子,妝容明豔端莊。他捋好鳳冠兩邊的串飾和穗子,鳳冠頂部的珍珠被漏進側幕的光照得發亮。

拿著扇子的手上塗著鮮紅的指甲油,師父梅葆玖先生特意提醒過他,飾演旦角(京劇中的女性角色),又是楊貴妃這樣妝容濃豔的角色,一定要把指甲油塗上。

宮娥們一對對上場,上場完畢、站定,胡文閣在側幕簾內念“擺駕”。

貴妃出場了。


跟著旦,不愁飯

胡文閣身子往下略蹲,左右對稱做了兩個抖袖。他開始唱那句著名的四平調,“海島冰輪初轉騰,見玉兔,玉兔又早東昇”,時而打開摺扇,時而翻袖揚起,時而雙手斜著朝上指。因為每句唱詞都在描寫月亮,貴妃朝上指的姿勢比較多,胡文閣手有所指、眼有所顧,雍容華貴、儀態萬方。

今天演出的劇目是《貴妃醉酒》,唐明皇與楊貴妃約好在百花亭擺宴,唐明皇卻臨時爽約,改往梅妃宮裡去了。貴妃只能獨自痛飲一會兒,由於內心抑鬱,喝得酩酊大醉,說了許多酒話,做出許多醉態。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演出離不開樂師們的伴奏,京劇伴奏樂器分為打擊樂器和管、 絃樂器,打擊樂器有鼓、 鑼等,稱為“武場”,管、 絃樂器包括京胡,二胡,三絃等,稱為“文場”。胡文閣的琴師舒健以演奏梅派劇目聞名,曾為梅葆玖操琴,舒健的外祖父姜鳳山先生是梅蘭芳的琴師。演員的表演和樂師的伴奏相輔相成,共塑經典。

飲酒間隙,貴妃看見高力士、裴力士搬的幾盆花,覺得有香有色,執意俯身去嗅。胡文閣伸出蘭花指,模仿拿花的樣子,手放在大約是嘴的位置上。戲後他解釋道,師父曾提醒過他,京劇是虛擬的表演,當時貴妃手中有一朵花,故而手與鼻子之間隔著花,如果手離鼻子過近,就不合理了。

《貴妃醉酒》是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的代表劇目。50餘年的舞臺生活中,梅蘭芳發展和提高了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世稱“梅派”。梅派清麗、圓融、平和、中正。

同時,梅蘭芳也是京劇男旦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1927年《順天時報》舉辦中國旦角名伶競選活動,經投票選出了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四大名旦”,其各自所代表的流派也被合稱為“梅尚程荀”。

與今天多由女演員飾演女性角色不同,過去女性不能登臺,因此女性角色也由男性扮演。男藝人創造了京劇旦角的藝術,戲中一招一式、唸白唱腔也全由男性發明。在自負盈虧、幾人甚至一人養活一個戲班子的年代,有著“跟著旦,不愁飯”的說法。

在上個世紀京劇鼎盛的時代,男性創造了大量經典的女性角色。唱大戲的男旦藝人們個個有本事,人們常說想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什麼叫女人走路,看女人不行,要看男旦。感情濃烈之處,男旦的感情更濃烈,細膩嫵媚之處,男旦比女旦更動人。

胡文閣說著自己的感受,他認為,女性演女性角色,很多時候是自然而然的做法,很多地方注意不到,然而男性扮演女性角色的時候,處處要琢磨。當今流傳下來的旦角的動作、唱腔,都是過去男性為了表現女性角色而創造的,包括今天女旦角演唱時沿用的小嗓子、假嗓子,也都是男旦前輩留下來的技巧。

男旦在聲腔上也有優勢,男旦嗓音甜潤,並充滿更多可能性。例如《貴妃醉酒》採用了“高拉低唱”的方法,即在胡琴上是高八度,但唱的時候比胡琴低八度。姜鳳山先生是梅蘭芳的琴師,為梅蘭芳操琴多年。姜鳳山在他的《憶梅派藝術》一文中提到,“高拉低唱”能顯示出宮廷的富麗堂皇、光彩照人,以及貴妃的雍容華貴。但很多女演員,因低音不足,難以做到“高拉低唱”,使富麗高貴的氣氛不能充分展現出來。


男旦的氣質不是女氣,是斯文


胡文閣的琴師舒健是姜鳳山的外孫,梅蘭芳之子梅葆玖在世時,舒健接過外祖父的班,為梅葆玖操琴。

舒健從小和外祖父一起生活。他回憶起小時候,梅葆玖、趙榮琛(程硯秋徒弟)等很多男旦藝人來到家裡,找外祖父吊嗓子(京劇行話,即練習聲腔)。在他心目中,男旦的氣質不是女氣,而是斯文。

梅葆玖深知,培養一位梅派男旦有多難,他不僅教胡文閣唱腔,也在生活中點點滴滴薰陶他。胡文閣回憶說,“梅家在衚衕裡,好幾次師父坐我的車進衚衕,人再多、車再慢,他都不讓我按喇叭,寧可車子像老牛一樣往前挪。在國外,師父特別不喜歡高聲喧譁,一再告訴我,聲音小一點、再小一點。”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宇宙鋒》是梅蘭芳的經典劇目,胡文閣飾演女主趙豔容。演出轉場中,徒弟巴特爾站在師父胡文閣身後,幫助裝扮髮飾。胡文閣演出時,師父梅葆玖常常在側幕“把場”,為他照應把關;胡文閣現在演出時,徒弟巴特爾則守在側幕,除了觀摩,還幫師父端茶倒水,隨時協助打點行頭。

胡文閣提到一件他記憶猶新的事。2008年,師徒到洛杉磯演出,梅葆玖送了胡文閣一件禮物,還開玩笑地說,“文閣,你不是愛名牌?這是件名牌夾克。”胡文閣很高興,打開一看,發現是一件款式老氣的夾克。為此,他還向師孃唸叨說,“師父送了我一件老幹部的衣服。”過了幾天,師父專門找到他說,“你別不高興,我們是特殊人物,在舞臺上演女性,假如生活中打扮得過於花哨,別人只會有不好的聯想,這對男旦藝術的欣賞也會大打折扣。”從那以後,胡文閣就刻意把自己打扮得“老氣橫秋”,有人說他看起來像個老頭,胡文閣答道:“我寧願你們叫我老頭,但是我一開口,你們想到的是少女,這就對了。”

有一天,一家媒體來京劇院拍攝胡文閣。他拎著運動揹包,身穿機車夾克,從家裡開車趕到單位,乍一看,很難想到這是一位在舞臺上表演京劇旦角的男性。坐定,他拿出雙眼皮貼,對著鏡子貼好,並反覆打量著髮型,確認造型滿意,再讓媒體拍照。

在不演出、不出席活動的時候,胡文閣常常身穿全套運動服。他喜歡看球,還喜歡看國家地理頻道上的小動物。他說自己骨子裡是個西北漢子,吃飯最喜歡麵食,同事透露,他吃麵還要就著醋,常常吃得很快。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排練廳的鏡子佔據了一面牆,京劇裡的唱唸做打的勁道、起承轉合的微妙,在鏡子前一一被照見。師父也是徒兒的明鏡,見山見地見自己,禮與敬,重與輕,遠與近,剛與柔,虛與實等一切關於美的寫意時濃時淡地縈繞在師徒二人間。

當下時興的社交媒體,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胡文閣都經常使用。他有自己的微信和微博粉絲群,每次演出之後,他都會和戲迷粉絲們聊上幾句,問問今天演出大家感覺怎麼樣,粉絲一邊貢獻著當天演出的高清劇照,一邊表達著讚美,同時也直言可以再改進的地方。

有一次演出結束,在中山音樂堂的後臺,許多戲迷圍著他拍照,胡文閣一一微笑合影,突然燈光被工作人員關閉,他說燈光沒了,人拍出來不好看,就不合影了。


回不去的盛況


戲曲的精粹在舞臺,舞臺的精粹在表演,表演的精粹則全部儲存在一個一個的劇目裡。所以,培養戲曲藝人的方法,就是說戲、排戲、演戲,即師父一出一出地說,徒弟一出一出地學。一齣戲學下來,戲裡的“玩意兒”就都會了。

梅葆玖生前收過兩位男徒弟,除胡文閣外,另一位並非專業戲曲演員,即梨園行的行話“票友”。這樣一來,胡文閣成了梅葆玖唯一的專業從事京劇藝術的男旦徒弟,在很多場合,人們稱他為梅葆玖“唯一的男旦弟子”。

但胡文閣並不喜歡這句話,他有些激動地說:“假如我真的成了唯一,以後呢?那真的是對不起列祖列宗、對不起師父。”


"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男藝人創造了京劇旦角的藝術,戲中一招一式、唸白唱腔也由男性發明。“男旦”之美,分寸與力道尤為妙哉。

男旦:浮雲近,心事遠

本刊記者/鮑安琪 攝影/董潔旭

發於2019.7.8總第906期《中國新聞週刊》


暮色爬上牆頭,藝人們忙著化妝,彼此開著玩笑。

胡文閣今天扮演楊貴妃,頭戴鳳冠,身穿女蟒,手拿泥金扇子,妝容明豔端莊。他捋好鳳冠兩邊的串飾和穗子,鳳冠頂部的珍珠被漏進側幕的光照得發亮。

拿著扇子的手上塗著鮮紅的指甲油,師父梅葆玖先生特意提醒過他,飾演旦角(京劇中的女性角色),又是楊貴妃這樣妝容濃豔的角色,一定要把指甲油塗上。

宮娥們一對對上場,上場完畢、站定,胡文閣在側幕簾內念“擺駕”。

貴妃出場了。


跟著旦,不愁飯

胡文閣身子往下略蹲,左右對稱做了兩個抖袖。他開始唱那句著名的四平調,“海島冰輪初轉騰,見玉兔,玉兔又早東昇”,時而打開摺扇,時而翻袖揚起,時而雙手斜著朝上指。因為每句唱詞都在描寫月亮,貴妃朝上指的姿勢比較多,胡文閣手有所指、眼有所顧,雍容華貴、儀態萬方。

今天演出的劇目是《貴妃醉酒》,唐明皇與楊貴妃約好在百花亭擺宴,唐明皇卻臨時爽約,改往梅妃宮裡去了。貴妃只能獨自痛飲一會兒,由於內心抑鬱,喝得酩酊大醉,說了許多酒話,做出許多醉態。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演出離不開樂師們的伴奏,京劇伴奏樂器分為打擊樂器和管、 絃樂器,打擊樂器有鼓、 鑼等,稱為“武場”,管、 絃樂器包括京胡,二胡,三絃等,稱為“文場”。胡文閣的琴師舒健以演奏梅派劇目聞名,曾為梅葆玖操琴,舒健的外祖父姜鳳山先生是梅蘭芳的琴師。演員的表演和樂師的伴奏相輔相成,共塑經典。

飲酒間隙,貴妃看見高力士、裴力士搬的幾盆花,覺得有香有色,執意俯身去嗅。胡文閣伸出蘭花指,模仿拿花的樣子,手放在大約是嘴的位置上。戲後他解釋道,師父曾提醒過他,京劇是虛擬的表演,當時貴妃手中有一朵花,故而手與鼻子之間隔著花,如果手離鼻子過近,就不合理了。

《貴妃醉酒》是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的代表劇目。50餘年的舞臺生活中,梅蘭芳發展和提高了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世稱“梅派”。梅派清麗、圓融、平和、中正。

同時,梅蘭芳也是京劇男旦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1927年《順天時報》舉辦中國旦角名伶競選活動,經投票選出了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四大名旦”,其各自所代表的流派也被合稱為“梅尚程荀”。

與今天多由女演員飾演女性角色不同,過去女性不能登臺,因此女性角色也由男性扮演。男藝人創造了京劇旦角的藝術,戲中一招一式、唸白唱腔也全由男性發明。在自負盈虧、幾人甚至一人養活一個戲班子的年代,有著“跟著旦,不愁飯”的說法。

在上個世紀京劇鼎盛的時代,男性創造了大量經典的女性角色。唱大戲的男旦藝人們個個有本事,人們常說想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什麼叫女人走路,看女人不行,要看男旦。感情濃烈之處,男旦的感情更濃烈,細膩嫵媚之處,男旦比女旦更動人。

胡文閣說著自己的感受,他認為,女性演女性角色,很多時候是自然而然的做法,很多地方注意不到,然而男性扮演女性角色的時候,處處要琢磨。當今流傳下來的旦角的動作、唱腔,都是過去男性為了表現女性角色而創造的,包括今天女旦角演唱時沿用的小嗓子、假嗓子,也都是男旦前輩留下來的技巧。

男旦在聲腔上也有優勢,男旦嗓音甜潤,並充滿更多可能性。例如《貴妃醉酒》採用了“高拉低唱”的方法,即在胡琴上是高八度,但唱的時候比胡琴低八度。姜鳳山先生是梅蘭芳的琴師,為梅蘭芳操琴多年。姜鳳山在他的《憶梅派藝術》一文中提到,“高拉低唱”能顯示出宮廷的富麗堂皇、光彩照人,以及貴妃的雍容華貴。但很多女演員,因低音不足,難以做到“高拉低唱”,使富麗高貴的氣氛不能充分展現出來。


男旦的氣質不是女氣,是斯文


胡文閣的琴師舒健是姜鳳山的外孫,梅蘭芳之子梅葆玖在世時,舒健接過外祖父的班,為梅葆玖操琴。

舒健從小和外祖父一起生活。他回憶起小時候,梅葆玖、趙榮琛(程硯秋徒弟)等很多男旦藝人來到家裡,找外祖父吊嗓子(京劇行話,即練習聲腔)。在他心目中,男旦的氣質不是女氣,而是斯文。

梅葆玖深知,培養一位梅派男旦有多難,他不僅教胡文閣唱腔,也在生活中點點滴滴薰陶他。胡文閣回憶說,“梅家在衚衕裡,好幾次師父坐我的車進衚衕,人再多、車再慢,他都不讓我按喇叭,寧可車子像老牛一樣往前挪。在國外,師父特別不喜歡高聲喧譁,一再告訴我,聲音小一點、再小一點。”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宇宙鋒》是梅蘭芳的經典劇目,胡文閣飾演女主趙豔容。演出轉場中,徒弟巴特爾站在師父胡文閣身後,幫助裝扮髮飾。胡文閣演出時,師父梅葆玖常常在側幕“把場”,為他照應把關;胡文閣現在演出時,徒弟巴特爾則守在側幕,除了觀摩,還幫師父端茶倒水,隨時協助打點行頭。

胡文閣提到一件他記憶猶新的事。2008年,師徒到洛杉磯演出,梅葆玖送了胡文閣一件禮物,還開玩笑地說,“文閣,你不是愛名牌?這是件名牌夾克。”胡文閣很高興,打開一看,發現是一件款式老氣的夾克。為此,他還向師孃唸叨說,“師父送了我一件老幹部的衣服。”過了幾天,師父專門找到他說,“你別不高興,我們是特殊人物,在舞臺上演女性,假如生活中打扮得過於花哨,別人只會有不好的聯想,這對男旦藝術的欣賞也會大打折扣。”從那以後,胡文閣就刻意把自己打扮得“老氣橫秋”,有人說他看起來像個老頭,胡文閣答道:“我寧願你們叫我老頭,但是我一開口,你們想到的是少女,這就對了。”

有一天,一家媒體來京劇院拍攝胡文閣。他拎著運動揹包,身穿機車夾克,從家裡開車趕到單位,乍一看,很難想到這是一位在舞臺上表演京劇旦角的男性。坐定,他拿出雙眼皮貼,對著鏡子貼好,並反覆打量著髮型,確認造型滿意,再讓媒體拍照。

在不演出、不出席活動的時候,胡文閣常常身穿全套運動服。他喜歡看球,還喜歡看國家地理頻道上的小動物。他說自己骨子裡是個西北漢子,吃飯最喜歡麵食,同事透露,他吃麵還要就著醋,常常吃得很快。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排練廳的鏡子佔據了一面牆,京劇裡的唱唸做打的勁道、起承轉合的微妙,在鏡子前一一被照見。師父也是徒兒的明鏡,見山見地見自己,禮與敬,重與輕,遠與近,剛與柔,虛與實等一切關於美的寫意時濃時淡地縈繞在師徒二人間。

當下時興的社交媒體,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胡文閣都經常使用。他有自己的微信和微博粉絲群,每次演出之後,他都會和戲迷粉絲們聊上幾句,問問今天演出大家感覺怎麼樣,粉絲一邊貢獻著當天演出的高清劇照,一邊表達著讚美,同時也直言可以再改進的地方。

有一次演出結束,在中山音樂堂的後臺,許多戲迷圍著他拍照,胡文閣一一微笑合影,突然燈光被工作人員關閉,他說燈光沒了,人拍出來不好看,就不合影了。


回不去的盛況


戲曲的精粹在舞臺,舞臺的精粹在表演,表演的精粹則全部儲存在一個一個的劇目裡。所以,培養戲曲藝人的方法,就是說戲、排戲、演戲,即師父一出一出地說,徒弟一出一出地學。一齣戲學下來,戲裡的“玩意兒”就都會了。

梅葆玖生前收過兩位男徒弟,除胡文閣外,另一位並非專業戲曲演員,即梨園行的行話“票友”。這樣一來,胡文閣成了梅葆玖唯一的專業從事京劇藝術的男旦徒弟,在很多場合,人們稱他為梅葆玖“唯一的男旦弟子”。

但胡文閣並不喜歡這句話,他有些激動地說:“假如我真的成了唯一,以後呢?那真的是對不起列祖列宗、對不起師父。”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登臺表演前,演員們相互聊天逗趣調整狀態,待一切就緒,鼓點響起,演員們又變成劇中人。側幕簾是演員們入戲前的“中間地帶”,舉手投足間,見功又顯戲。

北京京劇院副院長李師友提到,在北京京劇院,還在登臺演出的男旦就只有胡文閣一個人。

1967年,胡文閣出生在西安一個普通家庭。小學畢業後,胡文閣進入西安市秦腔劇團,學習秦腔小生。社會變革的洪流中,胡文閣一度離開秦腔舞臺,跟隨一個輕音樂團走穴演出,成為中國最早的反串歌星。上世紀80年代末,胡文閣曾是深圳最炙手可熱的歌星。

“快到30歲的時候,感覺還是應該走一條正規的路。”胡文閣於是重新迴歸戲曲。

1993年,在中間人的引薦下,胡文閣第一次見到梅葆玖。此後,胡文閣多次託人提出拜師的想法,梅葆玖一直沒有表態。但胡文閣始終沒有放棄,5年後,梅葆玖終於開口,允許他到梅家老宅學戲,但不是親授。

“當時有兩位梅派老師教我,一位是王志怡老師,一位是李玉芙老師,半年教一齣戲,三年教了六齣戲,包括《貴妃醉酒》《霸王別姬》《鳳還巢》等。幾乎每天都去,師父時不時也過來看看。”有一年冬天特別冷,下雪天,胡文閣在院子裡練《霸王別姬》的舞劍。梅葆玖來了,立刻讓他停下來,“這麼冷,地上這麼滑,感冒了怎麼辦?摔倒了怎麼辦?”

2001年,胡文閣彩排了三齣戲《貴妃醉酒》《霸王別姬》《宇宙鋒》。“師父是看了這三齣戲才決定收的我。”2001年底,胡文閣正式拜師。


"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男藝人創造了京劇旦角的藝術,戲中一招一式、唸白唱腔也由男性發明。“男旦”之美,分寸與力道尤為妙哉。

男旦:浮雲近,心事遠

本刊記者/鮑安琪 攝影/董潔旭

發於2019.7.8總第906期《中國新聞週刊》


暮色爬上牆頭,藝人們忙著化妝,彼此開著玩笑。

胡文閣今天扮演楊貴妃,頭戴鳳冠,身穿女蟒,手拿泥金扇子,妝容明豔端莊。他捋好鳳冠兩邊的串飾和穗子,鳳冠頂部的珍珠被漏進側幕的光照得發亮。

拿著扇子的手上塗著鮮紅的指甲油,師父梅葆玖先生特意提醒過他,飾演旦角(京劇中的女性角色),又是楊貴妃這樣妝容濃豔的角色,一定要把指甲油塗上。

宮娥們一對對上場,上場完畢、站定,胡文閣在側幕簾內念“擺駕”。

貴妃出場了。


跟著旦,不愁飯

胡文閣身子往下略蹲,左右對稱做了兩個抖袖。他開始唱那句著名的四平調,“海島冰輪初轉騰,見玉兔,玉兔又早東昇”,時而打開摺扇,時而翻袖揚起,時而雙手斜著朝上指。因為每句唱詞都在描寫月亮,貴妃朝上指的姿勢比較多,胡文閣手有所指、眼有所顧,雍容華貴、儀態萬方。

今天演出的劇目是《貴妃醉酒》,唐明皇與楊貴妃約好在百花亭擺宴,唐明皇卻臨時爽約,改往梅妃宮裡去了。貴妃只能獨自痛飲一會兒,由於內心抑鬱,喝得酩酊大醉,說了許多酒話,做出許多醉態。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演出離不開樂師們的伴奏,京劇伴奏樂器分為打擊樂器和管、 絃樂器,打擊樂器有鼓、 鑼等,稱為“武場”,管、 絃樂器包括京胡,二胡,三絃等,稱為“文場”。胡文閣的琴師舒健以演奏梅派劇目聞名,曾為梅葆玖操琴,舒健的外祖父姜鳳山先生是梅蘭芳的琴師。演員的表演和樂師的伴奏相輔相成,共塑經典。

飲酒間隙,貴妃看見高力士、裴力士搬的幾盆花,覺得有香有色,執意俯身去嗅。胡文閣伸出蘭花指,模仿拿花的樣子,手放在大約是嘴的位置上。戲後他解釋道,師父曾提醒過他,京劇是虛擬的表演,當時貴妃手中有一朵花,故而手與鼻子之間隔著花,如果手離鼻子過近,就不合理了。

《貴妃醉酒》是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的代表劇目。50餘年的舞臺生活中,梅蘭芳發展和提高了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世稱“梅派”。梅派清麗、圓融、平和、中正。

同時,梅蘭芳也是京劇男旦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1927年《順天時報》舉辦中國旦角名伶競選活動,經投票選出了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四大名旦”,其各自所代表的流派也被合稱為“梅尚程荀”。

與今天多由女演員飾演女性角色不同,過去女性不能登臺,因此女性角色也由男性扮演。男藝人創造了京劇旦角的藝術,戲中一招一式、唸白唱腔也全由男性發明。在自負盈虧、幾人甚至一人養活一個戲班子的年代,有著“跟著旦,不愁飯”的說法。

在上個世紀京劇鼎盛的時代,男性創造了大量經典的女性角色。唱大戲的男旦藝人們個個有本事,人們常說想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什麼叫女人走路,看女人不行,要看男旦。感情濃烈之處,男旦的感情更濃烈,細膩嫵媚之處,男旦比女旦更動人。

胡文閣說著自己的感受,他認為,女性演女性角色,很多時候是自然而然的做法,很多地方注意不到,然而男性扮演女性角色的時候,處處要琢磨。當今流傳下來的旦角的動作、唱腔,都是過去男性為了表現女性角色而創造的,包括今天女旦角演唱時沿用的小嗓子、假嗓子,也都是男旦前輩留下來的技巧。

男旦在聲腔上也有優勢,男旦嗓音甜潤,並充滿更多可能性。例如《貴妃醉酒》採用了“高拉低唱”的方法,即在胡琴上是高八度,但唱的時候比胡琴低八度。姜鳳山先生是梅蘭芳的琴師,為梅蘭芳操琴多年。姜鳳山在他的《憶梅派藝術》一文中提到,“高拉低唱”能顯示出宮廷的富麗堂皇、光彩照人,以及貴妃的雍容華貴。但很多女演員,因低音不足,難以做到“高拉低唱”,使富麗高貴的氣氛不能充分展現出來。


男旦的氣質不是女氣,是斯文


胡文閣的琴師舒健是姜鳳山的外孫,梅蘭芳之子梅葆玖在世時,舒健接過外祖父的班,為梅葆玖操琴。

舒健從小和外祖父一起生活。他回憶起小時候,梅葆玖、趙榮琛(程硯秋徒弟)等很多男旦藝人來到家裡,找外祖父吊嗓子(京劇行話,即練習聲腔)。在他心目中,男旦的氣質不是女氣,而是斯文。

梅葆玖深知,培養一位梅派男旦有多難,他不僅教胡文閣唱腔,也在生活中點點滴滴薰陶他。胡文閣回憶說,“梅家在衚衕裡,好幾次師父坐我的車進衚衕,人再多、車再慢,他都不讓我按喇叭,寧可車子像老牛一樣往前挪。在國外,師父特別不喜歡高聲喧譁,一再告訴我,聲音小一點、再小一點。”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宇宙鋒》是梅蘭芳的經典劇目,胡文閣飾演女主趙豔容。演出轉場中,徒弟巴特爾站在師父胡文閣身後,幫助裝扮髮飾。胡文閣演出時,師父梅葆玖常常在側幕“把場”,為他照應把關;胡文閣現在演出時,徒弟巴特爾則守在側幕,除了觀摩,還幫師父端茶倒水,隨時協助打點行頭。

胡文閣提到一件他記憶猶新的事。2008年,師徒到洛杉磯演出,梅葆玖送了胡文閣一件禮物,還開玩笑地說,“文閣,你不是愛名牌?這是件名牌夾克。”胡文閣很高興,打開一看,發現是一件款式老氣的夾克。為此,他還向師孃唸叨說,“師父送了我一件老幹部的衣服。”過了幾天,師父專門找到他說,“你別不高興,我們是特殊人物,在舞臺上演女性,假如生活中打扮得過於花哨,別人只會有不好的聯想,這對男旦藝術的欣賞也會大打折扣。”從那以後,胡文閣就刻意把自己打扮得“老氣橫秋”,有人說他看起來像個老頭,胡文閣答道:“我寧願你們叫我老頭,但是我一開口,你們想到的是少女,這就對了。”

有一天,一家媒體來京劇院拍攝胡文閣。他拎著運動揹包,身穿機車夾克,從家裡開車趕到單位,乍一看,很難想到這是一位在舞臺上表演京劇旦角的男性。坐定,他拿出雙眼皮貼,對著鏡子貼好,並反覆打量著髮型,確認造型滿意,再讓媒體拍照。

在不演出、不出席活動的時候,胡文閣常常身穿全套運動服。他喜歡看球,還喜歡看國家地理頻道上的小動物。他說自己骨子裡是個西北漢子,吃飯最喜歡麵食,同事透露,他吃麵還要就著醋,常常吃得很快。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排練廳的鏡子佔據了一面牆,京劇裡的唱唸做打的勁道、起承轉合的微妙,在鏡子前一一被照見。師父也是徒兒的明鏡,見山見地見自己,禮與敬,重與輕,遠與近,剛與柔,虛與實等一切關於美的寫意時濃時淡地縈繞在師徒二人間。

當下時興的社交媒體,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胡文閣都經常使用。他有自己的微信和微博粉絲群,每次演出之後,他都會和戲迷粉絲們聊上幾句,問問今天演出大家感覺怎麼樣,粉絲一邊貢獻著當天演出的高清劇照,一邊表達著讚美,同時也直言可以再改進的地方。

有一次演出結束,在中山音樂堂的後臺,許多戲迷圍著他拍照,胡文閣一一微笑合影,突然燈光被工作人員關閉,他說燈光沒了,人拍出來不好看,就不合影了。


回不去的盛況


戲曲的精粹在舞臺,舞臺的精粹在表演,表演的精粹則全部儲存在一個一個的劇目裡。所以,培養戲曲藝人的方法,就是說戲、排戲、演戲,即師父一出一出地說,徒弟一出一出地學。一齣戲學下來,戲裡的“玩意兒”就都會了。

梅葆玖生前收過兩位男徒弟,除胡文閣外,另一位並非專業戲曲演員,即梨園行的行話“票友”。這樣一來,胡文閣成了梅葆玖唯一的專業從事京劇藝術的男旦徒弟,在很多場合,人們稱他為梅葆玖“唯一的男旦弟子”。

但胡文閣並不喜歡這句話,他有些激動地說:“假如我真的成了唯一,以後呢?那真的是對不起列祖列宗、對不起師父。”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登臺表演前,演員們相互聊天逗趣調整狀態,待一切就緒,鼓點響起,演員們又變成劇中人。側幕簾是演員們入戲前的“中間地帶”,舉手投足間,見功又顯戲。

北京京劇院副院長李師友提到,在北京京劇院,還在登臺演出的男旦就只有胡文閣一個人。

1967年,胡文閣出生在西安一個普通家庭。小學畢業後,胡文閣進入西安市秦腔劇團,學習秦腔小生。社會變革的洪流中,胡文閣一度離開秦腔舞臺,跟隨一個輕音樂團走穴演出,成為中國最早的反串歌星。上世紀80年代末,胡文閣曾是深圳最炙手可熱的歌星。

“快到30歲的時候,感覺還是應該走一條正規的路。”胡文閣於是重新迴歸戲曲。

1993年,在中間人的引薦下,胡文閣第一次見到梅葆玖。此後,胡文閣多次託人提出拜師的想法,梅葆玖一直沒有表態。但胡文閣始終沒有放棄,5年後,梅葆玖終於開口,允許他到梅家老宅學戲,但不是親授。

“當時有兩位梅派老師教我,一位是王志怡老師,一位是李玉芙老師,半年教一齣戲,三年教了六齣戲,包括《貴妃醉酒》《霸王別姬》《鳳還巢》等。幾乎每天都去,師父時不時也過來看看。”有一年冬天特別冷,下雪天,胡文閣在院子裡練《霸王別姬》的舞劍。梅葆玖來了,立刻讓他停下來,“這麼冷,地上這麼滑,感冒了怎麼辦?摔倒了怎麼辦?”

2001年,胡文閣彩排了三齣戲《貴妃醉酒》《霸王別姬》《宇宙鋒》。“師父是看了這三齣戲才決定收的我。”2001年底,胡文閣正式拜師。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張關正與學生交流觀後感。一日不練自己知,兩日不練師父知,三日不練觀眾知。“功夫”二字,是演員的一生。

梅葆玖曾談及自己為什麼只收一名男徒弟,說這是“時代使然”。對此,胡文閣認為,並非師父不想收,實在是生源匱乏,“我想師父也知道,社會發展到今天,可能再也回不到曾經的那個梨園盛況了。”

“師父走了以後,突然感到壓力好大好大。很多人跟我說,說文閣你怎麼不收男旦呢,你得多收幾個,要不然你將來得成歷史罪人。”說到這裡,胡文閣滿臉焦慮,“可是,缺乏生源啊。”

胡文閣有一位14歲的徒弟巴特爾,曾受到過梅葆玖的親自點撥。梅葆玖生前曾囑咐胡文閣,要他收其為弟子,把梅派男旦藝術傳承下去。如今,巴特爾已能熟練地表演《貴妃醉酒》《梨花頌》等劇目,在梨園界小有名氣。

但胡文閣依然擔心,“如果老天賞飯吃,希望巴特爾不要再長高了。”因為京劇表演,角色之間搭配,身高需要均衡,尤其還是表演旦角,個頭太高,難以和其他角色搭戲。巴特爾的年紀也小,變聲期過後是什麼情況,還很難說。

在胡文閣看來,戲曲藝術需要從小苦練基本功,但現在戲校沒有男旦專科,只能從民間尋找“苗子”,很大程度限制了男旦藝術人才的培養。他希望,戲校能招一些特長生,為男旦藝術輸送人才。

變與不變


從去年起,胡文閣開始嘗試一項名為“琴芳梅蘭”的演出。與一般京劇表演不同,“琴芳梅蘭”不用胡琴、鑼鼓,而是用古琴、笛、簫伴奏。

在四大名旦紅透半邊天的時代,梅蘭芳、尚小云等早就開始探索京劇的更多可能性。梅蘭芳的《生死恨》是創新作品,晚年的代表作《穆桂英掛帥》也吸取了豫劇的元素。梅葆玖在這條路上繼續踐行,大型交響京劇《大唐貴妃》融合東西方,凝聚了他畢生的藝術追求。


"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男藝人創造了京劇旦角的藝術,戲中一招一式、唸白唱腔也由男性發明。“男旦”之美,分寸與力道尤為妙哉。

男旦:浮雲近,心事遠

本刊記者/鮑安琪 攝影/董潔旭

發於2019.7.8總第906期《中國新聞週刊》


暮色爬上牆頭,藝人們忙著化妝,彼此開著玩笑。

胡文閣今天扮演楊貴妃,頭戴鳳冠,身穿女蟒,手拿泥金扇子,妝容明豔端莊。他捋好鳳冠兩邊的串飾和穗子,鳳冠頂部的珍珠被漏進側幕的光照得發亮。

拿著扇子的手上塗著鮮紅的指甲油,師父梅葆玖先生特意提醒過他,飾演旦角(京劇中的女性角色),又是楊貴妃這樣妝容濃豔的角色,一定要把指甲油塗上。

宮娥們一對對上場,上場完畢、站定,胡文閣在側幕簾內念“擺駕”。

貴妃出場了。


跟著旦,不愁飯

胡文閣身子往下略蹲,左右對稱做了兩個抖袖。他開始唱那句著名的四平調,“海島冰輪初轉騰,見玉兔,玉兔又早東昇”,時而打開摺扇,時而翻袖揚起,時而雙手斜著朝上指。因為每句唱詞都在描寫月亮,貴妃朝上指的姿勢比較多,胡文閣手有所指、眼有所顧,雍容華貴、儀態萬方。

今天演出的劇目是《貴妃醉酒》,唐明皇與楊貴妃約好在百花亭擺宴,唐明皇卻臨時爽約,改往梅妃宮裡去了。貴妃只能獨自痛飲一會兒,由於內心抑鬱,喝得酩酊大醉,說了許多酒話,做出許多醉態。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演出離不開樂師們的伴奏,京劇伴奏樂器分為打擊樂器和管、 絃樂器,打擊樂器有鼓、 鑼等,稱為“武場”,管、 絃樂器包括京胡,二胡,三絃等,稱為“文場”。胡文閣的琴師舒健以演奏梅派劇目聞名,曾為梅葆玖操琴,舒健的外祖父姜鳳山先生是梅蘭芳的琴師。演員的表演和樂師的伴奏相輔相成,共塑經典。

飲酒間隙,貴妃看見高力士、裴力士搬的幾盆花,覺得有香有色,執意俯身去嗅。胡文閣伸出蘭花指,模仿拿花的樣子,手放在大約是嘴的位置上。戲後他解釋道,師父曾提醒過他,京劇是虛擬的表演,當時貴妃手中有一朵花,故而手與鼻子之間隔著花,如果手離鼻子過近,就不合理了。

《貴妃醉酒》是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的代表劇目。50餘年的舞臺生活中,梅蘭芳發展和提高了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世稱“梅派”。梅派清麗、圓融、平和、中正。

同時,梅蘭芳也是京劇男旦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1927年《順天時報》舉辦中國旦角名伶競選活動,經投票選出了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四大名旦”,其各自所代表的流派也被合稱為“梅尚程荀”。

與今天多由女演員飾演女性角色不同,過去女性不能登臺,因此女性角色也由男性扮演。男藝人創造了京劇旦角的藝術,戲中一招一式、唸白唱腔也全由男性發明。在自負盈虧、幾人甚至一人養活一個戲班子的年代,有著“跟著旦,不愁飯”的說法。

在上個世紀京劇鼎盛的時代,男性創造了大量經典的女性角色。唱大戲的男旦藝人們個個有本事,人們常說想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什麼叫女人走路,看女人不行,要看男旦。感情濃烈之處,男旦的感情更濃烈,細膩嫵媚之處,男旦比女旦更動人。

胡文閣說著自己的感受,他認為,女性演女性角色,很多時候是自然而然的做法,很多地方注意不到,然而男性扮演女性角色的時候,處處要琢磨。當今流傳下來的旦角的動作、唱腔,都是過去男性為了表現女性角色而創造的,包括今天女旦角演唱時沿用的小嗓子、假嗓子,也都是男旦前輩留下來的技巧。

男旦在聲腔上也有優勢,男旦嗓音甜潤,並充滿更多可能性。例如《貴妃醉酒》採用了“高拉低唱”的方法,即在胡琴上是高八度,但唱的時候比胡琴低八度。姜鳳山先生是梅蘭芳的琴師,為梅蘭芳操琴多年。姜鳳山在他的《憶梅派藝術》一文中提到,“高拉低唱”能顯示出宮廷的富麗堂皇、光彩照人,以及貴妃的雍容華貴。但很多女演員,因低音不足,難以做到“高拉低唱”,使富麗高貴的氣氛不能充分展現出來。


男旦的氣質不是女氣,是斯文


胡文閣的琴師舒健是姜鳳山的外孫,梅蘭芳之子梅葆玖在世時,舒健接過外祖父的班,為梅葆玖操琴。

舒健從小和外祖父一起生活。他回憶起小時候,梅葆玖、趙榮琛(程硯秋徒弟)等很多男旦藝人來到家裡,找外祖父吊嗓子(京劇行話,即練習聲腔)。在他心目中,男旦的氣質不是女氣,而是斯文。

梅葆玖深知,培養一位梅派男旦有多難,他不僅教胡文閣唱腔,也在生活中點點滴滴薰陶他。胡文閣回憶說,“梅家在衚衕裡,好幾次師父坐我的車進衚衕,人再多、車再慢,他都不讓我按喇叭,寧可車子像老牛一樣往前挪。在國外,師父特別不喜歡高聲喧譁,一再告訴我,聲音小一點、再小一點。”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宇宙鋒》是梅蘭芳的經典劇目,胡文閣飾演女主趙豔容。演出轉場中,徒弟巴特爾站在師父胡文閣身後,幫助裝扮髮飾。胡文閣演出時,師父梅葆玖常常在側幕“把場”,為他照應把關;胡文閣現在演出時,徒弟巴特爾則守在側幕,除了觀摩,還幫師父端茶倒水,隨時協助打點行頭。

胡文閣提到一件他記憶猶新的事。2008年,師徒到洛杉磯演出,梅葆玖送了胡文閣一件禮物,還開玩笑地說,“文閣,你不是愛名牌?這是件名牌夾克。”胡文閣很高興,打開一看,發現是一件款式老氣的夾克。為此,他還向師孃唸叨說,“師父送了我一件老幹部的衣服。”過了幾天,師父專門找到他說,“你別不高興,我們是特殊人物,在舞臺上演女性,假如生活中打扮得過於花哨,別人只會有不好的聯想,這對男旦藝術的欣賞也會大打折扣。”從那以後,胡文閣就刻意把自己打扮得“老氣橫秋”,有人說他看起來像個老頭,胡文閣答道:“我寧願你們叫我老頭,但是我一開口,你們想到的是少女,這就對了。”

有一天,一家媒體來京劇院拍攝胡文閣。他拎著運動揹包,身穿機車夾克,從家裡開車趕到單位,乍一看,很難想到這是一位在舞臺上表演京劇旦角的男性。坐定,他拿出雙眼皮貼,對著鏡子貼好,並反覆打量著髮型,確認造型滿意,再讓媒體拍照。

在不演出、不出席活動的時候,胡文閣常常身穿全套運動服。他喜歡看球,還喜歡看國家地理頻道上的小動物。他說自己骨子裡是個西北漢子,吃飯最喜歡麵食,同事透露,他吃麵還要就著醋,常常吃得很快。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排練廳的鏡子佔據了一面牆,京劇裡的唱唸做打的勁道、起承轉合的微妙,在鏡子前一一被照見。師父也是徒兒的明鏡,見山見地見自己,禮與敬,重與輕,遠與近,剛與柔,虛與實等一切關於美的寫意時濃時淡地縈繞在師徒二人間。

當下時興的社交媒體,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胡文閣都經常使用。他有自己的微信和微博粉絲群,每次演出之後,他都會和戲迷粉絲們聊上幾句,問問今天演出大家感覺怎麼樣,粉絲一邊貢獻著當天演出的高清劇照,一邊表達著讚美,同時也直言可以再改進的地方。

有一次演出結束,在中山音樂堂的後臺,許多戲迷圍著他拍照,胡文閣一一微笑合影,突然燈光被工作人員關閉,他說燈光沒了,人拍出來不好看,就不合影了。


回不去的盛況


戲曲的精粹在舞臺,舞臺的精粹在表演,表演的精粹則全部儲存在一個一個的劇目裡。所以,培養戲曲藝人的方法,就是說戲、排戲、演戲,即師父一出一出地說,徒弟一出一出地學。一齣戲學下來,戲裡的“玩意兒”就都會了。

梅葆玖生前收過兩位男徒弟,除胡文閣外,另一位並非專業戲曲演員,即梨園行的行話“票友”。這樣一來,胡文閣成了梅葆玖唯一的專業從事京劇藝術的男旦徒弟,在很多場合,人們稱他為梅葆玖“唯一的男旦弟子”。

但胡文閣並不喜歡這句話,他有些激動地說:“假如我真的成了唯一,以後呢?那真的是對不起列祖列宗、對不起師父。”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登臺表演前,演員們相互聊天逗趣調整狀態,待一切就緒,鼓點響起,演員們又變成劇中人。側幕簾是演員們入戲前的“中間地帶”,舉手投足間,見功又顯戲。

北京京劇院副院長李師友提到,在北京京劇院,還在登臺演出的男旦就只有胡文閣一個人。

1967年,胡文閣出生在西安一個普通家庭。小學畢業後,胡文閣進入西安市秦腔劇團,學習秦腔小生。社會變革的洪流中,胡文閣一度離開秦腔舞臺,跟隨一個輕音樂團走穴演出,成為中國最早的反串歌星。上世紀80年代末,胡文閣曾是深圳最炙手可熱的歌星。

“快到30歲的時候,感覺還是應該走一條正規的路。”胡文閣於是重新迴歸戲曲。

1993年,在中間人的引薦下,胡文閣第一次見到梅葆玖。此後,胡文閣多次託人提出拜師的想法,梅葆玖一直沒有表態。但胡文閣始終沒有放棄,5年後,梅葆玖終於開口,允許他到梅家老宅學戲,但不是親授。

“當時有兩位梅派老師教我,一位是王志怡老師,一位是李玉芙老師,半年教一齣戲,三年教了六齣戲,包括《貴妃醉酒》《霸王別姬》《鳳還巢》等。幾乎每天都去,師父時不時也過來看看。”有一年冬天特別冷,下雪天,胡文閣在院子裡練《霸王別姬》的舞劍。梅葆玖來了,立刻讓他停下來,“這麼冷,地上這麼滑,感冒了怎麼辦?摔倒了怎麼辦?”

2001年,胡文閣彩排了三齣戲《貴妃醉酒》《霸王別姬》《宇宙鋒》。“師父是看了這三齣戲才決定收的我。”2001年底,胡文閣正式拜師。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張關正與學生交流觀後感。一日不練自己知,兩日不練師父知,三日不練觀眾知。“功夫”二字,是演員的一生。

梅葆玖曾談及自己為什麼只收一名男徒弟,說這是“時代使然”。對此,胡文閣認為,並非師父不想收,實在是生源匱乏,“我想師父也知道,社會發展到今天,可能再也回不到曾經的那個梨園盛況了。”

“師父走了以後,突然感到壓力好大好大。很多人跟我說,說文閣你怎麼不收男旦呢,你得多收幾個,要不然你將來得成歷史罪人。”說到這裡,胡文閣滿臉焦慮,“可是,缺乏生源啊。”

胡文閣有一位14歲的徒弟巴特爾,曾受到過梅葆玖的親自點撥。梅葆玖生前曾囑咐胡文閣,要他收其為弟子,把梅派男旦藝術傳承下去。如今,巴特爾已能熟練地表演《貴妃醉酒》《梨花頌》等劇目,在梨園界小有名氣。

但胡文閣依然擔心,“如果老天賞飯吃,希望巴特爾不要再長高了。”因為京劇表演,角色之間搭配,身高需要均衡,尤其還是表演旦角,個頭太高,難以和其他角色搭戲。巴特爾的年紀也小,變聲期過後是什麼情況,還很難說。

在胡文閣看來,戲曲藝術需要從小苦練基本功,但現在戲校沒有男旦專科,只能從民間尋找“苗子”,很大程度限制了男旦藝術人才的培養。他希望,戲校能招一些特長生,為男旦藝術輸送人才。

變與不變


從去年起,胡文閣開始嘗試一項名為“琴芳梅蘭”的演出。與一般京劇表演不同,“琴芳梅蘭”不用胡琴、鑼鼓,而是用古琴、笛、簫伴奏。

在四大名旦紅透半邊天的時代,梅蘭芳、尚小云等早就開始探索京劇的更多可能性。梅蘭芳的《生死恨》是創新作品,晚年的代表作《穆桂英掛帥》也吸取了豫劇的元素。梅葆玖在這條路上繼續踐行,大型交響京劇《大唐貴妃》融合東西方,凝聚了他畢生的藝術追求。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北京人民劇場,北京京劇院梅蘭芳京劇團“像音像”錄製現場。午休時間短暫,參與演出的演員正在休息。

從小生活在外祖父姜鳳山的身邊耳濡目染,舒健對於梅派藝術有自己的理解。他認為梅派是把天然的東西加以精細的包裝,再還於自然。在梅蘭芳時代,梅派經歷了從簡單到紛繁華麗,再回歸簡約的過程。

梨園行裡很多獨特的“規矩”似乎也沒有太多變化。胡文閣演出時,師父梅葆玖常常在側幕“把場”,為他照應把關;胡文閣現在演出時,徒弟巴特爾則守在側幕,除了觀摩,還幫師父端茶倒水,隨時協助打點行頭。

舒健說,與當下上課交學費不同,在過去,梨園行裡拜師後沒有“交學費”一說,只是三節(春節、端午、中秋)時徒弟可能拎點兒物件、吃食去師父家,但也不絕對。事實上,常常師父在經濟方面可能支出更多,因為和師父一起吃飯,常常師父掏錢。

梅先生在世時,胡文閣每年有一大半的時間和師父在一起,每年過年也和師父一起過。提及師父,他很是感念。“曾經我疑惑,師父為什麼不主張我去得獎?後來盧燕姑姑(梅蘭芳義女)告訴我,拿獎需要排新編戲,而師父希望我能把心思全部放在傳統戲上,留‘唯一的男旦’這個身份給我,比什麼獎都珍貴。”

但不得不承認,與過去相比,京劇現在成為了一門小眾藝術。市場變小了,演出場次就遠不及過去。梨園行的人說,“離地三尺見真功”,用來指臺上是最摻不得假的,而排練再多也不如真演一場。過去老藝人在不斷的演出中錘鍊藝術,而如今同一個團內,還有其他流派的戲要排要演;就算是同一個流派,演員之間也有競爭,一齣戲你演了我就不方便再演。種種原因,現在演員們鍛鍊的機會大不如前。

過去,戲班子自負盈虧,競爭很強,藝人們被迫不斷精進,才能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隨著時代發展,過去沒戲演就活不下去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院團中人人的工作都相對穩定,各劇團之間的競爭也不似過去那般慘烈。

不過,可喜的是,近兩年看戲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他們拿著“長槍短炮”前來拍攝自己喜歡的演員,在社交媒體上發佈演員的高清劇照以及最新的演出信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發現,看戲沒有門檻,沒有“看不懂”一說,只要進劇場看就行。他們發現真正在劇場看戲,和在電視上看播放的京劇,感受完全不同。他們被燈光下華麗耀眼的服飾晃花了眼,被演員的身段唱腔深深震撼。


"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男藝人創造了京劇旦角的藝術,戲中一招一式、唸白唱腔也由男性發明。“男旦”之美,分寸與力道尤為妙哉。

男旦:浮雲近,心事遠

本刊記者/鮑安琪 攝影/董潔旭

發於2019.7.8總第906期《中國新聞週刊》


暮色爬上牆頭,藝人們忙著化妝,彼此開著玩笑。

胡文閣今天扮演楊貴妃,頭戴鳳冠,身穿女蟒,手拿泥金扇子,妝容明豔端莊。他捋好鳳冠兩邊的串飾和穗子,鳳冠頂部的珍珠被漏進側幕的光照得發亮。

拿著扇子的手上塗著鮮紅的指甲油,師父梅葆玖先生特意提醒過他,飾演旦角(京劇中的女性角色),又是楊貴妃這樣妝容濃豔的角色,一定要把指甲油塗上。

宮娥們一對對上場,上場完畢、站定,胡文閣在側幕簾內念“擺駕”。

貴妃出場了。


跟著旦,不愁飯

胡文閣身子往下略蹲,左右對稱做了兩個抖袖。他開始唱那句著名的四平調,“海島冰輪初轉騰,見玉兔,玉兔又早東昇”,時而打開摺扇,時而翻袖揚起,時而雙手斜著朝上指。因為每句唱詞都在描寫月亮,貴妃朝上指的姿勢比較多,胡文閣手有所指、眼有所顧,雍容華貴、儀態萬方。

今天演出的劇目是《貴妃醉酒》,唐明皇與楊貴妃約好在百花亭擺宴,唐明皇卻臨時爽約,改往梅妃宮裡去了。貴妃只能獨自痛飲一會兒,由於內心抑鬱,喝得酩酊大醉,說了許多酒話,做出許多醉態。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演出離不開樂師們的伴奏,京劇伴奏樂器分為打擊樂器和管、 絃樂器,打擊樂器有鼓、 鑼等,稱為“武場”,管、 絃樂器包括京胡,二胡,三絃等,稱為“文場”。胡文閣的琴師舒健以演奏梅派劇目聞名,曾為梅葆玖操琴,舒健的外祖父姜鳳山先生是梅蘭芳的琴師。演員的表演和樂師的伴奏相輔相成,共塑經典。

飲酒間隙,貴妃看見高力士、裴力士搬的幾盆花,覺得有香有色,執意俯身去嗅。胡文閣伸出蘭花指,模仿拿花的樣子,手放在大約是嘴的位置上。戲後他解釋道,師父曾提醒過他,京劇是虛擬的表演,當時貴妃手中有一朵花,故而手與鼻子之間隔著花,如果手離鼻子過近,就不合理了。

《貴妃醉酒》是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的代表劇目。50餘年的舞臺生活中,梅蘭芳發展和提高了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世稱“梅派”。梅派清麗、圓融、平和、中正。

同時,梅蘭芳也是京劇男旦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1927年《順天時報》舉辦中國旦角名伶競選活動,經投票選出了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四大名旦”,其各自所代表的流派也被合稱為“梅尚程荀”。

與今天多由女演員飾演女性角色不同,過去女性不能登臺,因此女性角色也由男性扮演。男藝人創造了京劇旦角的藝術,戲中一招一式、唸白唱腔也全由男性發明。在自負盈虧、幾人甚至一人養活一個戲班子的年代,有著“跟著旦,不愁飯”的說法。

在上個世紀京劇鼎盛的時代,男性創造了大量經典的女性角色。唱大戲的男旦藝人們個個有本事,人們常說想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什麼叫女人走路,看女人不行,要看男旦。感情濃烈之處,男旦的感情更濃烈,細膩嫵媚之處,男旦比女旦更動人。

胡文閣說著自己的感受,他認為,女性演女性角色,很多時候是自然而然的做法,很多地方注意不到,然而男性扮演女性角色的時候,處處要琢磨。當今流傳下來的旦角的動作、唱腔,都是過去男性為了表現女性角色而創造的,包括今天女旦角演唱時沿用的小嗓子、假嗓子,也都是男旦前輩留下來的技巧。

男旦在聲腔上也有優勢,男旦嗓音甜潤,並充滿更多可能性。例如《貴妃醉酒》採用了“高拉低唱”的方法,即在胡琴上是高八度,但唱的時候比胡琴低八度。姜鳳山先生是梅蘭芳的琴師,為梅蘭芳操琴多年。姜鳳山在他的《憶梅派藝術》一文中提到,“高拉低唱”能顯示出宮廷的富麗堂皇、光彩照人,以及貴妃的雍容華貴。但很多女演員,因低音不足,難以做到“高拉低唱”,使富麗高貴的氣氛不能充分展現出來。


男旦的氣質不是女氣,是斯文


胡文閣的琴師舒健是姜鳳山的外孫,梅蘭芳之子梅葆玖在世時,舒健接過外祖父的班,為梅葆玖操琴。

舒健從小和外祖父一起生活。他回憶起小時候,梅葆玖、趙榮琛(程硯秋徒弟)等很多男旦藝人來到家裡,找外祖父吊嗓子(京劇行話,即練習聲腔)。在他心目中,男旦的氣質不是女氣,而是斯文。

梅葆玖深知,培養一位梅派男旦有多難,他不僅教胡文閣唱腔,也在生活中點點滴滴薰陶他。胡文閣回憶說,“梅家在衚衕裡,好幾次師父坐我的車進衚衕,人再多、車再慢,他都不讓我按喇叭,寧可車子像老牛一樣往前挪。在國外,師父特別不喜歡高聲喧譁,一再告訴我,聲音小一點、再小一點。”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宇宙鋒》是梅蘭芳的經典劇目,胡文閣飾演女主趙豔容。演出轉場中,徒弟巴特爾站在師父胡文閣身後,幫助裝扮髮飾。胡文閣演出時,師父梅葆玖常常在側幕“把場”,為他照應把關;胡文閣現在演出時,徒弟巴特爾則守在側幕,除了觀摩,還幫師父端茶倒水,隨時協助打點行頭。

胡文閣提到一件他記憶猶新的事。2008年,師徒到洛杉磯演出,梅葆玖送了胡文閣一件禮物,還開玩笑地說,“文閣,你不是愛名牌?這是件名牌夾克。”胡文閣很高興,打開一看,發現是一件款式老氣的夾克。為此,他還向師孃唸叨說,“師父送了我一件老幹部的衣服。”過了幾天,師父專門找到他說,“你別不高興,我們是特殊人物,在舞臺上演女性,假如生活中打扮得過於花哨,別人只會有不好的聯想,這對男旦藝術的欣賞也會大打折扣。”從那以後,胡文閣就刻意把自己打扮得“老氣橫秋”,有人說他看起來像個老頭,胡文閣答道:“我寧願你們叫我老頭,但是我一開口,你們想到的是少女,這就對了。”

有一天,一家媒體來京劇院拍攝胡文閣。他拎著運動揹包,身穿機車夾克,從家裡開車趕到單位,乍一看,很難想到這是一位在舞臺上表演京劇旦角的男性。坐定,他拿出雙眼皮貼,對著鏡子貼好,並反覆打量著髮型,確認造型滿意,再讓媒體拍照。

在不演出、不出席活動的時候,胡文閣常常身穿全套運動服。他喜歡看球,還喜歡看國家地理頻道上的小動物。他說自己骨子裡是個西北漢子,吃飯最喜歡麵食,同事透露,他吃麵還要就著醋,常常吃得很快。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排練廳的鏡子佔據了一面牆,京劇裡的唱唸做打的勁道、起承轉合的微妙,在鏡子前一一被照見。師父也是徒兒的明鏡,見山見地見自己,禮與敬,重與輕,遠與近,剛與柔,虛與實等一切關於美的寫意時濃時淡地縈繞在師徒二人間。

當下時興的社交媒體,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胡文閣都經常使用。他有自己的微信和微博粉絲群,每次演出之後,他都會和戲迷粉絲們聊上幾句,問問今天演出大家感覺怎麼樣,粉絲一邊貢獻著當天演出的高清劇照,一邊表達著讚美,同時也直言可以再改進的地方。

有一次演出結束,在中山音樂堂的後臺,許多戲迷圍著他拍照,胡文閣一一微笑合影,突然燈光被工作人員關閉,他說燈光沒了,人拍出來不好看,就不合影了。


回不去的盛況


戲曲的精粹在舞臺,舞臺的精粹在表演,表演的精粹則全部儲存在一個一個的劇目裡。所以,培養戲曲藝人的方法,就是說戲、排戲、演戲,即師父一出一出地說,徒弟一出一出地學。一齣戲學下來,戲裡的“玩意兒”就都會了。

梅葆玖生前收過兩位男徒弟,除胡文閣外,另一位並非專業戲曲演員,即梨園行的行話“票友”。這樣一來,胡文閣成了梅葆玖唯一的專業從事京劇藝術的男旦徒弟,在很多場合,人們稱他為梅葆玖“唯一的男旦弟子”。

但胡文閣並不喜歡這句話,他有些激動地說:“假如我真的成了唯一,以後呢?那真的是對不起列祖列宗、對不起師父。”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登臺表演前,演員們相互聊天逗趣調整狀態,待一切就緒,鼓點響起,演員們又變成劇中人。側幕簾是演員們入戲前的“中間地帶”,舉手投足間,見功又顯戲。

北京京劇院副院長李師友提到,在北京京劇院,還在登臺演出的男旦就只有胡文閣一個人。

1967年,胡文閣出生在西安一個普通家庭。小學畢業後,胡文閣進入西安市秦腔劇團,學習秦腔小生。社會變革的洪流中,胡文閣一度離開秦腔舞臺,跟隨一個輕音樂團走穴演出,成為中國最早的反串歌星。上世紀80年代末,胡文閣曾是深圳最炙手可熱的歌星。

“快到30歲的時候,感覺還是應該走一條正規的路。”胡文閣於是重新迴歸戲曲。

1993年,在中間人的引薦下,胡文閣第一次見到梅葆玖。此後,胡文閣多次託人提出拜師的想法,梅葆玖一直沒有表態。但胡文閣始終沒有放棄,5年後,梅葆玖終於開口,允許他到梅家老宅學戲,但不是親授。

“當時有兩位梅派老師教我,一位是王志怡老師,一位是李玉芙老師,半年教一齣戲,三年教了六齣戲,包括《貴妃醉酒》《霸王別姬》《鳳還巢》等。幾乎每天都去,師父時不時也過來看看。”有一年冬天特別冷,下雪天,胡文閣在院子裡練《霸王別姬》的舞劍。梅葆玖來了,立刻讓他停下來,“這麼冷,地上這麼滑,感冒了怎麼辦?摔倒了怎麼辦?”

2001年,胡文閣彩排了三齣戲《貴妃醉酒》《霸王別姬》《宇宙鋒》。“師父是看了這三齣戲才決定收的我。”2001年底,胡文閣正式拜師。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張關正與學生交流觀後感。一日不練自己知,兩日不練師父知,三日不練觀眾知。“功夫”二字,是演員的一生。

梅葆玖曾談及自己為什麼只收一名男徒弟,說這是“時代使然”。對此,胡文閣認為,並非師父不想收,實在是生源匱乏,“我想師父也知道,社會發展到今天,可能再也回不到曾經的那個梨園盛況了。”

“師父走了以後,突然感到壓力好大好大。很多人跟我說,說文閣你怎麼不收男旦呢,你得多收幾個,要不然你將來得成歷史罪人。”說到這裡,胡文閣滿臉焦慮,“可是,缺乏生源啊。”

胡文閣有一位14歲的徒弟巴特爾,曾受到過梅葆玖的親自點撥。梅葆玖生前曾囑咐胡文閣,要他收其為弟子,把梅派男旦藝術傳承下去。如今,巴特爾已能熟練地表演《貴妃醉酒》《梨花頌》等劇目,在梨園界小有名氣。

但胡文閣依然擔心,“如果老天賞飯吃,希望巴特爾不要再長高了。”因為京劇表演,角色之間搭配,身高需要均衡,尤其還是表演旦角,個頭太高,難以和其他角色搭戲。巴特爾的年紀也小,變聲期過後是什麼情況,還很難說。

在胡文閣看來,戲曲藝術需要從小苦練基本功,但現在戲校沒有男旦專科,只能從民間尋找“苗子”,很大程度限制了男旦藝術人才的培養。他希望,戲校能招一些特長生,為男旦藝術輸送人才。

變與不變


從去年起,胡文閣開始嘗試一項名為“琴芳梅蘭”的演出。與一般京劇表演不同,“琴芳梅蘭”不用胡琴、鑼鼓,而是用古琴、笛、簫伴奏。

在四大名旦紅透半邊天的時代,梅蘭芳、尚小云等早就開始探索京劇的更多可能性。梅蘭芳的《生死恨》是創新作品,晚年的代表作《穆桂英掛帥》也吸取了豫劇的元素。梅葆玖在這條路上繼續踐行,大型交響京劇《大唐貴妃》融合東西方,凝聚了他畢生的藝術追求。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北京人民劇場,北京京劇院梅蘭芳京劇團“像音像”錄製現場。午休時間短暫,參與演出的演員正在休息。

從小生活在外祖父姜鳳山的身邊耳濡目染,舒健對於梅派藝術有自己的理解。他認為梅派是把天然的東西加以精細的包裝,再還於自然。在梅蘭芳時代,梅派經歷了從簡單到紛繁華麗,再回歸簡約的過程。

梨園行裡很多獨特的“規矩”似乎也沒有太多變化。胡文閣演出時,師父梅葆玖常常在側幕“把場”,為他照應把關;胡文閣現在演出時,徒弟巴特爾則守在側幕,除了觀摩,還幫師父端茶倒水,隨時協助打點行頭。

舒健說,與當下上課交學費不同,在過去,梨園行裡拜師後沒有“交學費”一說,只是三節(春節、端午、中秋)時徒弟可能拎點兒物件、吃食去師父家,但也不絕對。事實上,常常師父在經濟方面可能支出更多,因為和師父一起吃飯,常常師父掏錢。

梅先生在世時,胡文閣每年有一大半的時間和師父在一起,每年過年也和師父一起過。提及師父,他很是感念。“曾經我疑惑,師父為什麼不主張我去得獎?後來盧燕姑姑(梅蘭芳義女)告訴我,拿獎需要排新編戲,而師父希望我能把心思全部放在傳統戲上,留‘唯一的男旦’這個身份給我,比什麼獎都珍貴。”

但不得不承認,與過去相比,京劇現在成為了一門小眾藝術。市場變小了,演出場次就遠不及過去。梨園行的人說,“離地三尺見真功”,用來指臺上是最摻不得假的,而排練再多也不如真演一場。過去老藝人在不斷的演出中錘鍊藝術,而如今同一個團內,還有其他流派的戲要排要演;就算是同一個流派,演員之間也有競爭,一齣戲你演了我就不方便再演。種種原因,現在演員們鍛鍊的機會大不如前。

過去,戲班子自負盈虧,競爭很強,藝人們被迫不斷精進,才能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隨著時代發展,過去沒戲演就活不下去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院團中人人的工作都相對穩定,各劇團之間的競爭也不似過去那般慘烈。

不過,可喜的是,近兩年看戲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他們拿著“長槍短炮”前來拍攝自己喜歡的演員,在社交媒體上發佈演員的高清劇照以及最新的演出信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發現,看戲沒有門檻,沒有“看不懂”一說,只要進劇場看就行。他們發現真正在劇場看戲,和在電視上看播放的京劇,感受完全不同。他們被燈光下華麗耀眼的服飾晃花了眼,被演員的身段唱腔深深震撼。


男旦比女旦更動人:感受女人風姿,看女旦不行,得看男旦


“美”的背後有師傅們的功勞,“衣箱師傅”負責管理一齣劇的服飾與道具,服裝整齊有序地鋪展燙熨,再慢條斯理地輕疊入箱。給演員穿靠戴盔全憑多年積累的手上功夫,舒服穩固是便於演員表演打戲。在工作人員協助下,馬派老生名家朱強紮上靠,即將上臺“開打”。

戲如人生。舞臺的面積其實並不大,這裡的人,這許多人,他們的事業、生活、人生,一輩子都在這一方不大的舞臺上。他們用盡心思琢磨的所有關竅、練功的血汗、器物的講究、名利與爭鬥、喜怒哀樂,內心飽含情感的日夜,最終都表現在這一方舞臺上。

時代在變,而這個舞臺上的故事還是原來的故事,一言一語一轉身,依然傾述著人生的悲歡離合,和應著臺下觀眾不變的共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