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口子同一家單位上班 擦身過不能說話只搖旗 王渝鳳

婚姻 癌症 社會 重慶晚報 2017-05-03

夫妻見面,不能說話不能揮手……他們打招呼的方式,是眼神交流或笑一笑或搖一搖小紅旗。這幾天,廖先榮和妻子胡鴻豫都在上班,雖然見面不能打招呼,卻和往返於南岸區彈子石和南坪的熟人們共度了一個美好的五一節。

廖先榮兩口子為啥這麼多熟人,乾的是什麼職業?

逢年過節

有人送來好吃東西

在單位,廖先榮是個紅人,逢年過節都有人帶著好吃東西來看他。“起初,我們以為給他東西的是他的家人,後來才曉得,這些人和他沒得任何親緣關係。”昨日,廖先榮的同事告訴重慶晚報記者。

昨日是五一節,廖先榮服務的顧客比往常多,有人熱情和廖先榮打招呼。“以往大年初一,有人送來一碗湯圓。正月十五,有人送來一碗燒白。端午節,有人送粽子。中秋節,有人拿月餅。遇到酷暑季節,還有人拿塊大西瓜給廖師傅,說:趁著輪班的時候吃了吧,天氣太熱容易中暑。”為啥這麼多人對廖師傅好?同事說,起初,大家也不明白。

但是,給廖先榮送東西的人卻說:廖師傅對他們比自家兄弟姐妹還好。

萍水相逢

小小舉動更感動人

幾年前,在南岸區彈子石經營雜貨店的鄧先生,從渝中區朝天門進完貨,提著兩麻袋東西坐公交車。途中要轉車,鄧先生艱難地一件一件搬麻袋,廖先榮見狀,立馬起身,幫鄧先生把麻袋提上車。這件小事讓鄧先生感激在心,此後每次遇到廖先榮,都要主動寒暄幾句,天熱時還會送瓶礦泉水。

3年前,廖先榮看見鄧先生沮喪著臉,眼裡充滿淚花,一問才知道,鄧先生妻子患乳腺癌住院。下班後,廖先榮夫婦提著水果去看望。

如今,鄧先生妻子依舊記得廖先榮夫婦對自己的那份情意:“都是萍水相逢,沒想到他們又幫我老公又關心我。當時,我得了癌症好絕望,廖師傅和胡姐的鼓勵,確實讓我有了活下去的勇氣!”

後來,鄧先生妻子基本痊癒,在家經營一個不大的小賣部,一家人生活重歸幸福。

就像鄧先生一樣,很多人因為經常與廖先榮和胡鴻豫相遇而相識。見到有人提了多件行李,廖先榮和胡鴻豫必然起身,幫忙拿一下。遇到老年人,他們一定要安排老人坐下。得知這些人家裡有事,夫妻倆總是想方設法幫一把。“我們的一言一行,別人都是看在眼裡的。”胡鴻豫說。

同事眼中,廖先榮和妻子胡鴻豫都是耿直人。“其實,我們只是用心幫助了別人。沒想到,大家卻把我們做的點點滴滴記在心裡。”廖先榮和胡鴻豫表示。

堅守崗位

就是最好過節方式

23年來,廖先榮和胡鴻豫經常往返於彈子石和南坪之間,和沿線不少乘客成為噓寒問暖的好朋友。見不到他們,總有老人問:“咋沒看到小廖小胡呢?

2015年,廖先榮榮登重慶好人榜,每當相識或不相識的人上前表示恭喜,他總是謙遜地說:“多虧了你們支持我的工作,不然,哪有我的今天?”

今年五一節,廖先榮和胡鴻豫本來可以休息,但想著自家兒女已經長大成人,其他同事家裡有老有小需要陪伴照顧,夫妻倆主動承擔任務:“沒啥!以前,我們兩口子見面按個喇叭。現在不能按喇叭,就搖搖小紅旗。老夫老妻了,堅守崗位,就是最好的過節方式。”

如果你經常坐公交車往返在南岸區彈子石和南坪之間,你也許知道,廖先榮和胡鴻豫都是304路公交車的司機。他們見面搖動的小紅旗,是路隊指揮倒車時用的。

重慶晚報記者 王渝鳳 受訪者供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