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叫“長嫂如母”?請看黃驊這位好大嫂!

婚姻 創業 懷孕 婚禮 燕趙都市報 2017-06-14

“媽媽我想對你說,話到嘴邊又咽下;媽媽我想對你笑,眼裡卻點點淚花……”這是一首讚美母親的歌。有媽才有家,媽媽永遠是我們心靈的港灣。

但在黃驊市滕莊子鄉夏莊子村聶家,身為長嫂的張秀霞,以母親的胸懷,挑起了家庭重擔,不僅照顧患病的公婆、吃苦耐勞創業養家,還為小叔子蓋房買車娶媳婦、伺候妯娌坐月子……

結婚12年,她在默默付出中任勞任怨,把一個大家庭經營得有聲有色,以自己的實際行動闡釋了什麼叫“長嫂如母”。

啥叫“長嫂如母”?請看黃驊這位好大嫂!

好大嫂張秀霞。

婆婆患精神病,過門就照顧全家

今年35歲的張秀霞是一雙兒女的母親,也是兩個小叔子的大嫂。

2005年,23歲的張秀霞嫁進聶家,和聶同森喜結良緣。

這個家庭有些特殊,公公在家務農,婆婆患有精神疾病,兩個小叔子一個22歲、一個19歲,正是張羅媳婦快要成家的年齡,上面還有一位年近80歲的奶奶。因婆婆患病,張秀霞一過門,不僅要照顧婆婆,還要挑起婆婆的擔子當好家。

進門就要給一大家人做飯、洗衣,總有幹不完的家務活,還要照顧好婆婆,這對結婚前幾乎連飯都不會做的張秀霞來說,有太多的不適應。“以前我只是上班,現在過了門,婆婆患病,我就要照顧好這一大家人。”張秀霞說。

婆婆說話顛三倒四,行為無拘無束,張秀霞就像哄小孩子一樣哄婆婆開心。婆婆經常在村裡亂轉悠,張秀霞每天既要做好飯,還要到處找婆婆回家吃飯。為婆婆梳頭,給婆婆喂藥,照顧婆婆比看孩子更費神費力,但張秀霞從來都不急不躁。

“秀霞是個好媳婦啊!自從進了聶家的門,她每天都忙忙碌碌,就沒個新媳婦的樣子。”夏莊子村幹部聶中星說。

前幾年,公公身體好,家裡、地裡的活還都能幹一些。去年年底,公公突發腦栓塞,在醫院住了半個月後,右腿走路不方便,說話吐字也不清楚了。

從那以後,張秀霞除了照顧婆婆,還要照顧公公和自己的兩個孩子,家裡的、地裡的活更多了。但沉重的家庭負擔並沒有把張秀霞壓垮,她堅信:有付出必有回報,老天會眷顧好心人,日子也會越過越好!

啥叫“長嫂如母”?請看黃驊這位好大嫂!

張秀霞給婆婆梳頭。

養家創業多辛勞,要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如此大的一個家,一年的花銷很大。為了讓這個家擺脫困境,張秀霞和丈夫花了不少心思,吃了很多苦,也流過許多淚。但不管怎樣,張秀霞說,“再累我也要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結婚第二年春天,張秀霞和丈夫想幹養雞場養肉雞。他們東借西借湊了十來萬元,建雞棚、進設備、買飼料,想大幹一場掙些錢。結果天不遂人願,正趕上鬧雞瘟。兩個月的工夫,三四千只雞死了大半,賠了三萬多元。

“為了養那些雞,他(指張秀霞的丈夫)住在雞棚。我當時懷孕四五個月,也是一天往雞棚跑好多次。兩個人忙裡忙外,辛苦不說,還賠了那麼多。”張秀霞說起當年那些事,依然滿眼含淚。但丈夫會哄她,“媳婦,別灰心,賠了咱再掙!你看咱多幸運啊,村裡這幾家養雞的,就咱賠得少呢!”

2007年,張秀霞夫婦又重整旗鼓四處借錢,幹上了收廢品的活兒。當時,女兒只有8個月大,張秀霞就抱著女兒,和丈夫一起坐三馬車去收廢品。他們總是起早就上路,每天不知要轉多少個村,最遠到一百多公里外的山東濱州一帶,有時跑一天都不夠油錢,白忙活。收廢品時,張秀霞就把孩子放在車座上,和丈夫一起搬廢品,又是廢銅,又是破鐵的。那可是個力氣活,夫妻倆經常累得是腰痠背痛。聶同森還總是三四點起早跑到天津賣貨。

辛苦了一年,終於掙了幾萬元,夫妻倆臉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但令人心痛的事又發生了,當年年底,他們想把村裡的老麵粉廠買下來當倉庫,準備好了兩萬四千元去交錢,可一著急,錢不知啥時從口袋裡滑了出去,丟了!張秀霞心疼得直哭,幾天都不想出屋。丈夫又在一旁哄她,“媳婦啊,丟錢免災,別人想丟還沒有這麼多錢呢!咱再掙!”張秀霞聽了,無奈地笑了……

給小叔子蓋房娶妻, 大家庭過得紅紅火火

結婚幾年後,張秀霞的兩個小叔子都長大成人了,但指著他們打工掙錢,零花錢都剩不下,更別說娶媳婦了。“這個年代說媳婦,得有房有車,要不人家不跟!”村裡的人都這樣說。

張秀霞夫婦平時省吃儉用,但為了給小叔子娶媳婦,他們拿出幾年辛苦打拼掙的錢給小叔子蓋了四間磚房;後來,他們又為小叔子買了一輛十多萬元的轎車。要知道,當時他們兩口子開的也僅是一輛舊麵包車。2010年10月,張秀霞的三小叔子結婚了。“你們成家了,嫂子真高興啊!”張秀霞笑得更甜了。

給小叔子辦婚禮,照顧妯娌坐月子,這些在一般人家都是由公婆承擔的事,在聶家都是由張秀霞一手操辦的。

如今,張秀霞的三小叔子家已有兩個孩子;二小叔子在外地,至今還沒結婚。張秀霞過門已有12年了,但這個家還在一起過,從沒說過分家。

“不能分家,我怕他們有難處,在一起親近!”張秀霞總這樣為別人著想。

為了這個家,張秀霞不知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累。她一心想著多掙些錢貼補家用,想著儘快給二弟也娶上媳婦,想著如何照顧好公婆,把一個大家庭的日子過得和和美美。

張秀霞說,自己虧欠了一雙兒女的。由於家務繁忙,孩子也到了讀書的年紀,她把自己的兩個孩子都送到了黃驊市裡上小學,讓他們在“小餐桌”吃住。孩子不在身邊,她也想孩子啊,每次想起孩子,自己也會偷偷抹眼淚。

“兒子才8歲,他總是哭著找媽媽,都是女兒在哄他,可女兒也只有12歲……”張秀霞說著,眼圈兒又紅了。

記者問她,婚後這些年最幸福的一件事。

張秀霞笑著說,“雖然每天都很累,但一想到這個大家庭的日子在一天天變好,我就很欣慰。只要這個大家庭和和睦睦,我就覺得天天都很幸福!”

(文圖/通訊員 周如鳳 燕趙都市報 記者 代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