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官兵選擇閃婚

婚姻 軍事 軍戀寶典 2017-05-20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官兵選擇閃婚

“閃婚”,作為一種流行於現代都市年輕人中的“愛情快餐”,已不新鮮了。不知何時,“閃婚”開始悄然出現在軍營,尤其在一些駐地偏遠、遠離城市的部隊官兵中佔有一定市場。

官兵為何選擇“閃婚”

上士於明立過功,當過班長,是旅裡的技術尖子,卻錯過了戀愛結婚的最佳年齡,32歲還沒對象。在父母的催促下,小於與老家的一位女孩相識不到兩個月就匆匆領了結婚證。小於如此“閃婚”,讓部隊領導對他的婚後生活擔心。

記者曾對某部官兵婚戀情況進行抽樣調查,發現已婚官兵中有8.6%與妻子相識不到3個月就結婚,15.3%的官兵認為“閃婚”是解決婚戀難題的有效途徑之一,未婚官兵中有46.8%的人認為只要男女雙方自願,可以接受“閃婚”。調查中發現,官兵之所以選擇“閃婚”,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閃婚”效率高。一些部隊演訓任務多,專業技術官兵長時間都休不了假,導致其跟異性接觸機會少,漸漸地變成了軍營“剩男”。這些官兵,家裡越催,自己越著急,就算不太認可“閃婚”,也會冒險“閃婚”,“高效”地解決婚姻問題。

“閃婚”成本低。部分官兵覺得談戀愛時間越長花錢越多,牽扯精力越大,不確定因素就越多,既花了錢,還不一定能走到一起。於是部分官兵索性就跳過這個環節直接結婚,既節約時間又省錢,至於感情,他們認為可以慢慢培養。

“閃婚”很時尚。時下,受電視上一些婚戀速配類節目和明星“閃婚”現象的影響,部分官兵也對這種“快餐式”婚姻產生了興趣,覺得“閃婚”是一種跟“潮流”的新時尚,所以也跟著“閃”了一把。

盲目“閃婚”隱患多

某部中士小張原本是一名技術骨幹,孰料與女友認識3個月後就在家人的催促下登記領了證,婚後發現與妻子感情不和,最終發展到達成離婚協議,小張也因此精神抑鬱影響了工作,並要求提前退伍。後經營連領導耐心疏導,才逐漸轉變思想,穩定了工作狀態。

在問卷調查中發現,從認識到結婚不到3個月的“閃婚族”官兵離婚率比其他官兵高出約2倍,多數人會在婚姻生活中遇到各種矛盾,因此,“閃婚”存在的隱患值得官兵警惕。

感情基礎不牢固。雙方沒經過充分了解、準備就草草結婚,對物質、生理、個人性格等諸多因素難以把握,不符合婚姻的基本規律,盲目享受“愛情快餐”,會使婚姻缺乏免疫力,進而導致婚姻基礎不牢,婚後家庭生活不穩。“閃婚”易導致“閃離”,導致部隊單親家庭增多,為官兵下一代埋下心理健康隱患。

現實矛盾問題多。部隊的特殊環境,決定了兩人婚後聚少離多,妻子要更多承擔撫養孩子、贍養老人等家庭重任。如婚前彼此瞭解不深、考慮不周,婚後很容易產生各種現實矛盾,進而影響婚後生活質量。

安全隱患風險大。婚姻受挫,官兵大多心灰意冷,情緒低落,思想包袱重,精力難集中,影響正常的工作訓練。個別官兵有可能因此產生過激行為,對部隊安全管理工作影響很大。

如何減少“閃婚”帶來的“後遺症”

怎樣選擇婚姻形式雖是官兵個人的事,但也需要組織和領導關心,當好參謀,幫助其慎重對待婚姻。

搭建婚戀平臺。針對部隊官兵接觸異性少的實際,各級領導機關要為官兵搭建婚戀平臺,通過組織軍地聯誼、辦好網上“軍營紅娘”等活動,並在休假方面適當向大齡官兵採取傾斜政策,採取分段休假或儘量安排在重大節日的辦法,多給官兵提供與異性相識相戀的機會,為培養感情提供便利。

加強教育引導。各級應適時開設婚戀心理輔導課,把家庭觀教育與事業觀教育相結合,既從正面教育引導,又通過剖析典型事例,使官兵認識到“閃婚”的後遺症,讓其掌控好“愛情車速”,掌握處理婚戀問題的科學策略,協調好家庭、事業和婚姻的關係。

主動服務幫助。各級應主動靠前服務,幫助官兵解決好婚戀問題,通過與官兵親友溝通、讓“過來人”出謀劃策等形式,幫助他們尋找合適伴侶;定期邀請官兵家屬到部隊參觀,感受部隊生活,增加她們作為軍屬的自豪感,支持丈夫事業;定期開展“幸福家庭”“最美軍嫂”評選活動,將其事蹟和生活片斷攝製成專輯播放給官兵,使大家更清楚地認識到婚姻、家庭在社會和部隊建設中的重要性。

-end-

軍戀寶典(kk24my)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