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固相親遇“月老”(民間故事)

婚姻 民俗 李復言 故事 七彩風箏 七彩風箏 2017-11-07

古時候,杜陵有個讀書人姓韋名固,自幼父母雙亡,但家裡富裕,他早就想找個理想姑娘結成終生伴侶,成家立業,但是數年過去了,雖然說媒的絡繹不絕,但是總是高不成低不就,因此仍未成婚。有一天,他去清河遊玩,當天晚上,借宿在宋城南的一家旅店裡,當晚,與他同住那間旅店中有個姓林的客人,與他聊天,兩人談得甚為投機,談話當中,自自然然談到各自的婚姻,當韋固述說自己婚姻的窘況,林生非常同情他的婚姻遭遇,主動地說準備把清河司馬潘的女兒介紹給他為妻子,翌日,韋固就高興地買了禮物給林生,讓林生到司馬潘家說親,他就在旅店裡等候佳音,誰知,他左等右等,一直等到日落西山,才見林生喝得醉熏熏回來,韋固迫不及待問及說親的消息,林生說,司馬潘約定他於翌日凌晨,在店西龍興寺門前相會,見過他的面之候,才告訴他,是否同意這門親事。韋固聽林生說姑娘生得非常俊俏,他求親心切,於當天晚上,睡在床上,轉轉反側,翻來覆去,老是難以入眠,四更剛過,他就迫不及待起來梳洗,急衝衝趕到龍興寺去等候了。這時,他坐在龍興寺門外石階上,周圍闃無人跡,天上一輪明月,正照天空,但是那個答應來相親司馬潘遲遲不見來,這時,已是凌晨,他自以為是被林生耍了,正在那裡後悔,心裡想,這怪誰呢?只能怪自己想婆娘想瘋了,只聽到有人答應幫介紹,就輕信了人家,現在耗費了錢財還不算,還弄到此地出洋相,若是被親友知道,豈不是給人留下笑料嗎?他正想離開龍興寺,這時,只見有一個老人扛著一個布袋,趁著月色向他走來,走到他面前,也不打招呼,就坐在臺階上,從懷裡掏出一本書,藉著月色翻著,他好奇湊近悄悄觀看,只見那本書上的字,他一字也不識。心裡很慚愧,自忖,我飽讀詩書,怎麼現在成了一個文盲?這書竟一字不識,於是,便問那個老人說:“老人家,你這本書上寫的是怎什麼啊?”老人說:“我這本書,叫‘緣份’,也就是天下男女的婚牘”。  

 韋固深感奇怪,又問老人說:“請問老丈,你布袋裡裝的是什麼東西?”老人說:“我布袋裡裝的是紅繩子。”韋固又問:“你布袋裡裝這麼多紅繩子,有什麼用啊?”老人回答說:“我布袋裡裝這麼多紅繩子,是專門用來繫世間芸芸眾生,做夫妻的男女的腳的。”韋固更是惶惑不解,問道:“什麼?世間芸芸眾生,男女做夫妻是早就用一根紅繩綁在一起的?”老人說:“是的!男女降生時,就命中註定,誰配誰,我怕搞錯,就將他們腳上繫上紅繩做記號,以後不管貧富貴賤,相隔天涯海角,也被這紅線一線牽著,讓他們結成夫妻。” 

韋固半信半疑問道:“那末,照你這般說,你說我的妻子在哪裡?”

老人不假思索說:“你的妻子嘛,客店城南賣菜陳婆的女兒,便是你的妻子”。

韋固著急地道:“不!我今早一早就是來相親的,一會兒,司馬潘就來相會,怎麼我妻子卻是賣菜陳婆的女兒呢?”

老人平青靜地說:“千里姻緣一線牽,司馬潘家的女兒和你無緣。你的妻子是陳婆的女兒,命中註定,以後你就知道我說的不假了”說完飄然而去。

韋固直等到紅日高照,仍不見司馬潘的影兒,他知道被那姓林的騙了,於是怏怏不樂而歸。

從此以後,他的婚姻,總是高不成低不就,始終沒有成功。直到14年以後,他已進入中年,才和剌史黃泰的女兒結了婚,婚後,夫妻倆感情很融洽,十分恩愛。有一天,韋固與妻子聊天,談起那月下老人的事,他總以為是老人的一派胡言,他笑著對妻子說:“14年前,我想老婆想得瘋了,竟被人耍了,讓我站在龍興寺門口喝了一夜西北風。”妻子笑著問他:“你這個笨蛋,為了老婆,人家說什麼你都相信,那個老人當時說你老婆是誰?”韋固說:“那個月下老人說我今生今世的妻子非城南賣菜陳婆的女兒莫屬,真是一派胡言!”妻子聽後,大驚失色說:“哎喲!靈極了,靈極了,你遇上神仙了!”韋固忙問:“娘子!你說靈極了,我遇上神仙了,可是現在我已經完婚,我的妻子竟是堂堂黃剌史的千金,並不是城南賣菜陳婆的女兒,怎麼說他靈極了呢?”他妻子解釋說:“相公!你有所不知,甚實,我就是城南賣菜陳婆的女兒,在我還吃奶的時候,我媽因家窮,又患上病,實在無法將我養育,就將我賣給黃剌史家做養女,黃剌史因沒生有兒女,把我當成親女兒,你說月下老人說的‘千里姻緣一錢牽’真的不假啊”

到此,韋固才知道妻子並非是黃剌史的親生女兒,而是收養賣菜陳婆的女兒,韋固大驚,因此他以為龍興寺所遇到的那個月下老人就是主宰人間姻緣的神仙。後來,文人李復言將這則傳說收錄在《續幽怪錄》一書中,正是由於有這個典故,後人把媒人稱為“月下老人”簡稱“月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