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說:“她有時也在奶奶家吃飯,還給我和爸爸買衣服”

婚姻 故事 桃李春風一枝筆 2017-04-20

兒子說:“她有時也在奶奶家吃飯,還給我和爸爸買衣服”

桃李春風一枝筆,主筆李巧兒。

寫人間故事,閱情閱人閱世微。

01

兒子3歲生日的當晚,凌光說決定辭職回湖北老家工作。

去年,凌光回了一趟老家,看到在老家的老同學高薪厚職地過得相當安逸,便hold不住了,提了幾次想回老家工作。

我以為他說說而已,但兒子3歲時,凌光終於決定辭職回湖北老家工作。

但我倆的工作、戶口、房子都在廣州。凌光的老家是小城市,萬一發展的不理想怎麼辦?兒子是否留在廣州接受教育更好?如果回老家工作,必須和他父母同住,而留下來,有我們自己單獨的家……

凌光卻認為,這些年在廣州每天早九晚五、拼死拼活拼人品地做,終於買了房子和車子,但那種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事業能上升到哪裡的漂泊感越發厚重,更糟的是有時候換來換去的職位和收入反而沒有提升。

他越來越渴望過安穩的生活,也不希望父母這麼大年紀還背井離鄉地適應廣州生活,就為了幫我們照顧孩子。

而回老家,既能與父母團聚,又有歸屬感、安穩感。

凌光希望我辭職一起回去,否則就先兩地分居,等我想通了再辭職。

我很生氣,問他有沒有想過,兩地分居的婚姻會出現很多的不穩定性?

凌光說:“朝夕相處婚姻就穩定了?那些枕邊人出軌有外遇的,都是分居的?我這兩年每次回老家,看著日漸年邁的爸媽,身為獨子的我會有些後悔當初的選擇。”

02

當初,我和凌光大學畢業時,他父母已幫他在老家找好工作,但我一心想留在廣州,於是,他也留了下來。8年來,我們從一無所有到事業小有所成,我也一直以為凌光不曾後悔過當初的選擇,事實並不是如此,怎麼不讓我鬱悶?

其實,相濡以沫8年,我何嘗不想為他做些犧牲?但是我剛升職,也覺得小城市的發展終究比不上廣州。權衡之下,我無法犧牲自己的利益成全凌光。

03

凌光回老家工作了,且帶走了兒子。

他說:“你工作忙,我這一走,你更加沒時間帶兒子,回老家可以讓我爸媽帶。兒子在我身邊,你對我們就有牽掛了。”

原來,凌光對兩地分居也是有顧慮的。這讓我稍為寬慰。

但半年後,我回老家時,從兒子的口中聽到一個女人的名字“亞慧”。

兒子說,亞慧是他的幼兒園老師。

兒子說:“她有時也在奶奶家吃飯。有一次她和爸爸帶我去玩,她還給我和爸爸買衣服。”

我回想凌光已經不像從前一樣催促我辭職回老家了,預感到不妙。

我對凌光說:“兒子好像很喜歡亞慧老師,不如趁我沒有回廣州前,請她到家裡吃晚飯,我也好向她多瞭解一些兒子在幼兒園的情況。”

凌光猶豫片刻,答應了。

04

亞慧來了,開朗活潑,和凌光的父母很熟絡。

談話中,我得知她和凌光是中學同學,丈夫在省城工作,尚未生育。讓我意外的是,凌光回老家的工作是亞慧幫忙搞定的。

而且,我看見凌光偷偷望向亞慧的眼神:溫情、敬佩、愛慕。

我不由自動腦補,忐忑不安。午夜,趁凌光沐浴時,我終於偷窺了他的手機。

然而,意外的是,通話和短信息沒有關於亞慧的記錄。

正在我詫異時,突然,我聽到凌光說:“沒想到你不僅喜歡套兒子的話,還有偷窺別人手機的嗜好。”

我轉過頭,看見凌光一臉的不屑,猛然意識到,他不是“沒想到”,而是通過兒子,通過我邀請亞慧到家裡,已料到我會偷窺他的手機,所以把關於亞慧的記錄都刪除了。

我很生氣,說如果他和亞慧真有什麼,我可以退出成全他倆。

他說我自私、多疑,並提起當初為我做的犧牲:“你就是貪戀大城市的繁華和虛榮,瞧不起小城市的平庸,才不肯為我犧牲一回。每次親朋們問起你為什麼不和我一起回來,每次我既當爹又當媽地照顧兒子時,我總想到你的自私!如果沒有兒子,我甚至懷疑咱倆就是從來沒有過交集的陌生人!”

我承認確實比較自私,卻沒想到他早已對此無比怨念。

我在羞愧中沉默,想起我在廣州獨對空桌吃晚飯的孤獨。

也許,婚姻只有放在實實在在的柴米油鹽中才夠真實和安全?

05

我終於辭職,回到老家的一家小企業上班。

月薪是在廣州時的三分之一,但工作輕鬆,每天上下班僅需步行15分鐘。每逢節假日,和親朋們組團在小城附近短途自駕遊。

相比起在廣州時沒有親戚,朋友不多且住的很遠走動不容易,在老家工作親戚朋友時常來往,人脈廣,各方面操作起來都輕鬆不少。更重要的是,萬一父母生病了,可以很便利地相互照顧。

一天晚上,我和凌光去我孃家吃飯。

我父親喝了幾口酒,說:“當初凌光回來工作,我們都盼著你也一起回來!現在好了,你們都回家了,一家團聚,比什麼都強。”

我很意外。大學畢業時,當我決定留在廣州時,父母送上的都是正能量的支持,卻原來我的回家於他們是那麼地重要和歡欣。

我私下對凌光說:“幸好我聽你的,辭職回家了。”

凌光聳聳肩,沒說什麼。

我突然很失落。

是的,為了保全婚姻,我選擇回來了,亞慧也由於種種原因,在我回來後驟然減少了和凌光的交往。凌光也終於像他的那些老同學們一樣高薪厚職過得相當安逸了,但我們卻缺少了什麼?!

06

從前,在廣州時,凌光的口頭禪是:“在這兒咱倆就是最親的人了,能不相親相愛嗎?”

於是,他會為了幫助我完善一個工作方案和我通宵討論;

他會晚上不超過11點回家,為了不讓我擔心;

週日,他宅家裡,或一起看美劇,或下廚做些好吃的,或一起帶孩子。

我也會在他的工作遇到挫折時鼓勵他,在他生病時送上溫暖的擁抱……

而現在,回老家後,兒子有父母照看,他的社交活動頻繁,工作卻不思進取,週日宅家陪我和兒子已是小概率事件。我們有時一個月沒有碰過對方的身體……

也許,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是那次為了亞慧的爭吵?不,後來是他主動向我示好,我才下定決心辭職回老家的。

也許,這就是“有所得必有所失”?

哎,現在,我已經不知道我倆之間還有沒有愛情,只知道我們再也回不到在廣州時那種相互扶持和信任的感覺了!


注:本文為李巧兒原創。網絡配圖,圖文無關。

離婚後,我才知道暗戀你是多麼地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