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遠嫁的女孩,才是最幸福的!

婚姻 情感 美文 愚伯的自留地 愚伯的自留地 2017-10-24

文:馮佳

我發現,愛情,是一種智商和情商的綜合體現……

“我看你的翅膀越來越硬了”,這是我叛逆期時,父母給我最多的迴應。當時一直不能理解,為什麼先前無所不知的父母,越來越落伍,越來越跟不上時代的節拍,越來越不理解他們自己的女兒。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有這樣的念頭,恨不得早早的遠離令人厭棄的父母,開始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

不遠嫁的女孩,才是最幸福的!

那年,我考上了大學,終於擺脫了父母的纏累,在陌生的城市生活了四年,那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畢業後能遇到一位伯樂,在人生大舞臺上大展宏圖。

如今,真的畢業了,參加工作,結婚生子,經歷各種大大小小的挫折,漸漸沒有了當初的那些稜角,更多的守候,自己也能安靜的坐下來,聽父母嘮叨會,在彼此的通融中,我突然發現了很多以前沒有注意過的細節,也開始明白,什麼叫兒行千里母擔憂;什麼叫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婚後,自從我自己也做了母親,沒日沒夜的照顧孩子,勞心傷神,才真正意識到父母當年養育的不易。

記得小時候家裡窮(老家農村),難得能有零花錢,上學的時候,我們需要每天步行兩公里的田間小路,往返於學校和家之間,有時候天氣不好,中午不回家吃飯,我會帶上兩包方便麵幹啃作為午餐。那時候有些條件好的同學會有零花錢,多的十塊,少的也一兩塊。

不遠嫁的女孩,才是最幸福的!

我有時和父母抱怨,覺得他們不疼愛我。有次放學回到家,大概是晚上六點十五分左右,爸爸也剛下班回來。因為父親的工作單位較遠,所以他中午要在外面吃頓飯。

那天,父親一進家門就和母親說自己很餓,後來就開始渾身哆嗦,我知道這是低血糖犯了,這是父親多年的老毛病。母親一邊遞給父親吃的,一邊嗔怪他:“你怎麼又不捨得吃飯,非要晚上回家吃。”父親呵呵一笑:“沒事,兩個燒餅一塊錢呢,孩子一天天大了,我得給倆孩子省點讀書錢啊。”我抬頭看了父親一眼,父親對著我笑了。那個笑容,讓我酸澀,也讓我沉醉,我至今記憶猶新。

我結婚那天,家裡裡裡外外都是人,父母忙的不亦樂乎,老公揹著我從家裡出來,呼啦啦一家人都從家裡魚貫而出,緊緊地跟在我們身後,父母目送我上了婚車,他們老兩口才坐下來(我們這邊婚俗,結婚當天女方父母不去現場)。

不遠嫁的女孩,才是最幸福的!

後來父親跟我提起這個事的時候,是這麼說的,他說閨女啊,你當時頭都沒回一下,你媽哭成個淚人,好像經歷生離死別一般,一直到晚上都沒吃飯。

父親雖然在說母親,其實我知道,父親也是容易動情的一個人,那天,他必然也是個淚人。去年除夕的時候,我在婆婆家歡歡喜喜過新年,父母和國外的弟弟視頻完,隨便吃了口飯就出去逛超市了。

後來我問媽媽為什麼不看春晚,那不是你的最愛嗎?媽媽說,超市人多熱鬧。後來每每過年,我都吃完飯和老公去我家和父母聊聊,讓彼此的情感,在那個特別的日子,得到最大限度的慰藉。

幸運的是,我嫁的近,想父母了,或者父母想我了,十五分鐘步行就可以到。早上,我在電話裡告知母親,說一聲“媽,今天我想吃餃子”,到中午過去時,我就可以吃到現成的了。

每每看見自己的寶貝女兒,我就想,以後孩子長大後,一定不會讓閨女遠嫁;或者,我們奔赴到閨女居住的城市定居,只為了,閨女想吃餃子的時候,我可以走著送過去,並且還帶著未散盡的溫度。

不遠嫁的女孩,才是最幸福的!

父母在,不遠遊。離父母近一點,再近一點;陪父母多一點,再多一點;真的,越大我的翅膀越軟了。

知道我情況的同學和朋友,都很羨慕我現在的狀態。我自己也是,我想,這絕對不是自我感覺良好的自戀。我兒時一個無話不談的閨蜜,遠嫁湖南,每次微信聊天,她都悔恨的不能自已。

但在這裡,我並不是一味的反對遠嫁。

最終想說的是:遠嫁要看那個人,值不值得你為他拋棄這麼多,那個人的家庭,值不值得你為他背離自己的親人、朋友、故土、工作。

事實上,兩個人結婚,真的不只是兩個人的事情,牽涉到雙方家長、家庭、教育觀念、知識水平甚至是三觀,當然還有“門當戶對”。

遠嫁的背後,其實自己委屈與否都是小事兒,畢竟是自己選擇的路,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最最重要的,是千萬別委屈了自己的父母。沒有哪個父母想看到自己的女兒遠嫁,最後卻以悲劇收場。

不遠嫁的女孩,才是最幸福的!

想遠嫁的姑娘,請你一定慎重,深思。看看對方值不值得。

反正,我始終這樣覺得:如果有可能,嫁人,還是近點好,畢竟人的一生就那麼短暫,我們沒有太多的精力,去轟轟烈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