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情商高,就是擁有界限感

文 | 扁舟

叔本華的哲學著作裡,講過這樣一則故事:

兩隻小刺蝟在冬天需要互相取暖。

但尷尬的是,如果它們離得太近,就會彼此刺傷;離得太遠,又無法取暖。

所以它們必須不斷調整兩個人的距離,既要保證彼此安全,又要能讓彼此溫暖。

叔本華將這一則寓言運用到人際交往中,提出了所謂的“刺蝟效應”。人與人之間要相處愉快,就必須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而這種距離,就是所謂的“界限感”。

遺憾的是,在中國,不知道有多少原本親密的關係,死於沒有界限感。

01

和異性之間,保持界限感

前不久,陳意涵在微博上發的一張照片,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原因是陳意涵和閨蜜賈靜雯的老公和孩子照了一張很親密的照片,照片中的陳意涵抱著修杰楷和孩子,感覺他們仨人才是一家三口。

所謂情商高,就是擁有界限感

無獨有偶,在綜藝《勇敢的世界》中,鬼鬼為了贏得比賽,邀請已婚男士杜江來玩大冒險,輸的親對方額頭。

所謂情商高,就是擁有界限感

節目播出後,很多人表示,就算是為了節目效果,也無法接受鬼鬼這樣公然“調戲”一個已婚男性。

其實,和異性保持合理的界限感,不僅是尊重別人,更是自重。越是開放自由的時代,就越需要我們堅守內心的尺度,越是需要我們去注意行為的分寸和準則。

所謂情商高,並不意味著能在異性中吃得多開,而是懂得在必要的時候避嫌,要做到“處處要樹立一界限,事事要斟酌一方寸”。

02

再好的朋友,也要保持界限感

近幾年,大家關於“閨蜜”一詞出現了許多負面評價,比如“防火防盜防閨蜜”,“塑料姐妹花”。而電視劇也經常出現這樣的狗血情節:最好的閨蜜翹了牆角,和自己的老公好上了。

然而這看似狗血的劇情,卻並不是空穴來風。早在2011年,網易就做過一項調查,名為“男人,你對女友的閨蜜動心過嗎?”結果讓人大吃一驚:

63%的男人表示動心過;

23%的男人表示,會和女友的閨蜜玩曖昧;

10%的男人表示,已經和女友的閨蜜在一起。

所謂情商高,就是擁有界限感

但實際上,這樣的感情悲劇,往往源自於朋友之間界限感的模糊。

就如同《我的前半生》裡的唐晶和羅子君一樣,當唐晶一次又一次把賀涵遣去幫助子君時,當唐晶去香港時把子君託付給賀涵時,當唐晶向子君表示可以隨意使喚自己的男友時,故事的結局原本是可以預料的。

然而生活中的我們,常常會把“忽略界限感”當成是朋友之間親密的證據。

因為是朋友,所以就可以一次又一次讓別人幫你無償處理工作上的事;

因為是朋友,所以就可以在深夜時撥通對方電話,只為傾訴生活的不愉快;

因為是朋友,所以就可以介入別人的生活,隨意評價別人的處事方法,像人生導師一樣給對方“指點迷津”……

就如同周國平在《人與永恆》中說的那樣:“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後界限,這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確定的。一切麻煩和衝突都起於這無意中想突破這界限。”可見,親近地保持距離,才是恰當的交際方式。

所謂情商高,並不意味著要有多廣的人脈,而是要清楚地知道,界限感是人際交往的紅線,而這條紅線,也是人際交往的生命線。

03

和另一半相處,保持界限感

愛情最讓人心動的,就是戀人之間特殊距離的微妙感。可惜這種界限感卻常常因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而變得模糊起來。

因為是夫妻,所以你就可以無所謂地在他面前上廁所、換衣服、洗澡;

因為是夫妻,所以你再也沒有說過“我愛你”、“謝謝”、“對不起”;

因為是夫妻,所以你可以隨時隨地地翻閱他的手機,查閱他的微信聊天記錄,打著“為對方好”的說辭干涉對方的生活。

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其實婚姻對很多人來說,不是墳墓,而是牢籠,而根源就在於兩個人沒有界限感。

所謂情商高,就是擁有界限感

婚姻最好的距離,是親密但不要無間。就像劉若英與她的丈夫一樣,他們時常一同出門,卻到不同的電影院看各自想看的電影。他們時常在咖啡廳裡面對面坐著,做自己的事,卻不覺得被怠慢冷落。他們甚至將臥房和書房獨立,倆人只共用餐廳。結婚多年,他們既親密,又保持適當的距離;既深情,又不彼此糾纏,而這才是婚姻最好的保鮮劑。

所謂情商高,並不意味著要能在婚姻裡把控住自己的另一半,而是把控好彼此的界限與距離。太遠,會感覺陌生,太近,又感到束縛。只有不遠不近,恰到好處的關係,才能持久而親密。

04

和孩子相處,保持界限感

之前,微博上的一則新聞引起了網友的憤怒。一位父親在高鐵上撩孩子的衣服,不停地撫摸親吻孩子,甚至把手伸向孩子的下半身……

然而孩子旁邊就坐著母親和外婆,兩個人看到這一幕居然無動於衷。

這到底是寵愛還是猥褻,法律上很難界定。但可以肯定的是,父親對待孩子界限感的缺失,必然對孩子的人生產生深遠的不良影響。

這樣的例子或許只是個例,親子之間界限感缺失的更多例子,來自於多少家長以“為你好”為名,把孩子活生生地培養成“巨嬰”。

多少家長因為缺乏界限感,隨意翻閱孩子的日記、手機、提包,還振振有詞地說“怕你學壞”。

多少家長因為缺乏界限感,強行插手孩子的生活,干預孩子的自由,包辦孩子的一切,理由是“怕你吃虧”。

所謂情商高,就是擁有界限感

多少家長因為缺乏界限感,常常認為自己有責任去插手孩子的家庭和婚姻,對孩子的生活指手畫腳,理由是“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

最可怕的是,這樣的家長還會要求孩子必須對自己的插手感恩戴德,全然接受,否則就是不孝,就是不懂得父母的心。

可是他們不願意承認的是,他們之所以會強行干預孩子的生活,並不是因為孩子依賴他們,而是他們依賴孩子。也許因為共生太久,習慣了和孩子“相依為命”,才無法接受他的獨立。

就像一句名言說的那樣:“人世間最好的親子關係,都是為著將來的分離做準備的”,父母擁有界限感,不包攬、不越界,才能讓孩子足夠成熟去應對未來的生活,才能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獨自去走人生的道路。

所謂情商高,並不意味著要做孩子的保護傘,而是要擁有界限感,明白父母的身份是有期限的,從而尊重孩子的身體和隱私,讓孩子有機會成長。要知道,界限感才是親子關係的最大保護。

05

所謂情商高,就是擁有界限感

羅曼羅蘭曾說:“所謂幸福,就是在於認識一個人的界限而愛這個界限。”

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突破界限就是走向了盡頭。

真正的情商高,是在和任何人相處的時候,都不忘彼此的界限,就像那兩隻在冬天裡互相取暖的刺蝟一樣,既保持溫暖,又彼此自由。

本文為“人生必讀好書指南”原創,讀一流書,做一流人!我們旨在提供高品質好書資訊,幫助每個人讀到好書,歡迎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