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名校高材生?還是為錢不擇手段的殺人犯?

婚禮 美國 Craigslist 波士頓大學 懸疑志 2017-04-25

他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名校高材生?還是為錢不擇手段的殺人犯?

23歲的菲利普·海恩斯·馬科夫(Philip Haynes Markoff)是波士頓大學醫學院一名大二學生,本該有大好未來的他卻被指控三起武裝搶劫和謀殺。

1986年,馬科夫出生在馬薩諸塞州的一個小鎮上,馬科夫的父親是一名牙醫,他在家中排行老二,上面有一個哥哥,他一直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沒有任何犯罪記錄。

他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名校高材生?還是為錢不擇手段的殺人犯?

▲馬科夫在打保齡球

2004年,馬科夫高中畢業,在學校裡他成績優異,參與各種社團活動,國家榮譽學會、歷史俱樂部、青年法院、學校保齡球隊和高爾夫球隊都有他的身影。在英語老師和鄰居眼裡,“他是個好學生,一個非常好的孩子,很聰明,有上進心,沒什麼奇怪的地方,沒什麼異於常人的。” 他還作為優秀學生代表被刊登在學校年刊上。

他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名校高材生?還是為錢不擇手段的殺人犯?

▲中間最高的為馬科夫

他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名校高材生?還是為錢不擇手段的殺人犯?

高中畢業後,馬科夫作為預科生升入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2005年,在新澤西州做醫療志願者時,馬科夫結識了當地的一個姑娘,名叫梅根·麥卡利斯特(Megan McAllister),他們很快墜入愛河。

2007年馬科夫畢業後去了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繼續學習,他和女友計劃於2009年8月14日舉行婚禮。

他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名校高材生?還是為錢不擇手段的殺人犯?

因為警方的罪名指控,他被迫休學。但馬科夫堅稱自己是清白的。

警方指控他犯有三起搶劫謀殺案件,每次搶劫都有一名女性遇害,犯罪時間緊密,案件呈現明顯的相似之處。

他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名校高材生?還是為錢不擇手段的殺人犯?

他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名校高材生?還是為錢不擇手段的殺人犯?

▲案發現場

第1起:2009年4月10日,星期五,特倫莎·萊弗勒(Trisha Leffler)在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的酒店被搶劫,並在劫持後慘遭殺害。

第2起:2009年4月14日,星期二,朱莉莎·布里斯曼(Julissa Brisman)的屍體在波士頓的一家酒店被發現,頭部被重擊,身上有三處槍傷。死者生前曾在網上發佈過提供按摩服務的廣告。

第3起:2009年4月16日,星期四,在羅德島一家假日酒店,一名叫科琳(Corinne Stout)的舞女遇害,生前曾遭遇搶劫。

調查人員懷疑三起案件都是同一人所為。

他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名校高材生?還是為錢不擇手段的殺人犯?

他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名校高材生?還是為錢不擇手段的殺人犯?

他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名校高材生?還是為錢不擇手段的殺人犯?

▲布里斯曼的被害現場

媒體將這起幾起謀殺案稱為“克雷格列表(Craigslist)殺人案”,克雷格列表是美國一個網上大型免費分類廣告網站,凶手正是通過Craigslist上的廣告來接觸他的受害者,其中兩名被害人發佈過服務信息。

馬科夫身邊的朋友、鄰居和老師對警方的指控很震驚,他的朋友甚至還設立了一個名為“馬科夫無罪”的facebook群。

梅根也堅信男友是清白的,她說馬科夫連一隻鳥都不會傷害,是個表裡如一的人。

當警察在向她展示了犯罪現場監控拍下的馬科夫照片時,她開始動搖了,也許她的未婚夫真的是凶手。但她馬上就為他辯解,“他是一直抱怨沒錢,但我們再怎麼窮他也不會去搶劫的。”

他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名校高材生?還是為錢不擇手段的殺人犯?

▲身穿白大褂的馬科夫

梅根接受採訪時說道,因為還在上學,所以兩個人沒有工作,靠學校貸款生活。“我們過得很拮据,普通人就是這樣。要麼有個有錢的父母給你交學費,要麼就得自己貸款。”她說,馬科夫其實沒有他特別好的朋友,在學校有幾個朋友,但是也不是很親密。他很少去上課,都是在網上聽課。大多數時間兩個人就待在家裡,因為沒錢哪也去不了。一個月會去一兩次賭場,他玩二十一點,自己在一邊看著。他對這個並不上癮,如果贏了錢,他會繼續玩,輸了的話,就不玩了。

他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名校高材生?還是為錢不擇手段的殺人犯?

在馬科夫作案的這段時間,梅根說她已經回到新澤西州準備婚禮,但是每天晚上兩個人都會打電話。

之後,警方追查到了馬科夫發給受害人布里斯曼的電子郵件,而且其中一名受害者也從照片認出馬科夫。除了之前的三起搶劫謀殺案,他還涉嫌兩次在酒店毆打搶劫女性。

每次作案後,馬科夫就像往常一樣回到學校上課、和未婚妻梅根打電話、到附近賭場賭博。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瘋狂作案之後,他於4月20日被捕,此時還有四個月他就要和未婚妻舉行婚禮了。當警察逮捕他那天,他穿的鞋子正是殺害布里斯曼時穿的那雙,上面還濺著布里斯曼的血跡。

他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名校高材生?還是為錢不擇手段的殺人犯?

他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名校高材生?還是為錢不擇手段的殺人犯?

▲馬科夫被捕時

警方在追蹤查閱了嫌疑人的手機、電子郵箱記錄、相機文件,證據表明馬科夫分別在4月10日、14日搶劫殺害兩名女性,而16日科琳被殺時,馬科夫稱自己有不在場證明,當時他和未婚妻梅根正在前往康乃迪克州賭場的路上。

隨後警方在馬科夫家中搜出半自動手槍,腕帶,膠帶等物證。

他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名校高材生?還是為錢不擇手段的殺人犯?

馬科夫內心有非常黑暗和險惡的一面,這帶他走向了深淵。

儘管證據確鑿,警方還是想讓馬科夫親口承認自己的罪行。在審訊時,馬科夫一問三不知,拒不交代。警察問他難道沒有看到報紙上的新聞嗎,他回答:“我不是從波士頓來的,我也不看這兒的報紙。”警察問他最近幾個星期是否去過市區的酒店,是不是揹著未婚妻找女人而羞於承認。

負責審問的警察事後說道:“他否認跟受害者有任何關係,我告訴他有時候事情發展超出我們的意料,我們沒想過會發生這些,但是你說謊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我問了好幾遍案發當晚‘你在哪,你不累嗎,不要浪費時間了’,他回答我,‘累啊,你一直在問我同樣的問題’。”

“我沒有綁架搶劫任何人,”馬科夫說,“我說過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29日,律師陪同梅根前往警局探視馬科夫,二人把原計劃8月14日的婚禮取消了。

5月4日, 警方質疑馬科夫先前在16日謀殺時的不在場證明,隨後以企圖搶劫和持有武器罪名起訴馬科夫。但是,根據當地法律,必須要等到波士頓案結束之後,檢察院才能審理。

他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名校高材生?還是為錢不擇手段的殺人犯?

在馬科夫被捕一年後,梅根再次去看望他,告訴他自己要去醫學院上學了,可能要很久之後才能來看他。

馬科夫的審判於2010年7月開始,之後被推遲到2011年3月。馬科夫的律師曾表示,因為檢察院將信息透露給媒體,而不明真相的媒體大肆宣傳,致使馬科夫的形象很受損,這種被不公平地“定罪” 嚴重損害了他當事人的公正審判權。

馬科夫在波士頓納舒厄監獄等待審判期間,幾次自殺未遂。

他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名校高材生?還是為錢不擇手段的殺人犯?

被捕後的第三天,馬科夫第一次自殺未遂。從波士頓警局被押往納舒厄監獄的路上,他往褲子裡塞了一大團衛生紙,嘴裡說,“一會可能會用到”。幾小時之後,他用鞋帶上吊自殺被發現。隨後警員將他轉移到監獄的精神病房,進行全天監視 。

第二次自殺是在未婚妻與他分手的當晚,他把勺子反覆打磨削尖後試圖割腕。

2009年8月14日,在原計劃舉行婚禮的這天,馬科夫在獄中濫服藥物,隨後被工作人員發現送去急救。

時隔一年,也就是二人結婚紀念日的第二天,馬科夫在自己的牢房內死去,他用一個鋒利的剃刀割開了自己的手腕、胳膊和脖子,用血在牆壁上寫下了他以前未婚妻的名字“梅根”和他的寵物名字,他的身邊一旁放著梅根的照片,然後把衛生紙塞進了喉嚨以防止發出聲響被別人聽到,並且用床上的毯子把自己裹好,做完這一切後,他用塑料袋套住了自己的頭……此時他24歲。

他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名校高材生?還是為錢不擇手段的殺人犯?

專家們對馬科夫的自殺有不同理解。

犯罪學家認為,馬科夫認為自己的死可能對梅根是一種解脫,他死了,梅根就不會覺得為難。在死之前,他寫下未婚妻的名字,拿著她的照片,說明他在離開之前心裡只有梅根一人。但是心理學家認為,從馬科夫自殺的方法來看,相比於關心梅根,他是更在乎自己的。“如果你想和別人說再見,你會寫一個紙條,把它留在你的牢房裡。但馬科夫的方式這讓我感到充滿敵意,他覺得自己被背叛了,而且他並沒有說,“對不起,你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我乞求你的寬恕。”這樣的話,想象一下,誰會用血來表達,很明顯這是恨不是愛。

馬科夫的死亡引起了馬薩諸塞州政府對囚犯安全的擔憂。波士頓市議會公共安全委員會要求對馬科夫死亡和程序進行獨立調查,他們認為監獄人員有責任對所有囚犯進行適當的照顧和監護,而且鑑於馬科夫先前有過多次自殺企圖,應該更加關注。

8月,由於馬克夫死亡,控方終止起訴。

對於這一結果,受害人布里斯曼的家人表示,“凶手先是奪走了我們的寶貝女兒,然後又以這種方式剝奪了我們譴責他的機會。他的確不怕死,但是能當面看到他被法庭審判能給我們帶來些許安慰。”

編譯:七月,懸疑志簽約翻譯,首發刊登懸疑志微博,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商業使用請聯繫@懸疑志

資料來源:http://www.murderpedia.org/male.M/m/markoff-philip.htm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