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右中旗4000多畝胡蘿蔔遭遇問題種子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融媒體首席記者 張弓長)7月初,北方新報融媒體記者根據眾多農民反映的情況進行調查後發現,烏蘭察布市察右中旗至少有4000多畝胡蘿蔔遭遇問題種子,農民們損失嚴重。

察右中旗4000多畝胡蘿蔔遭遇問題種子

據瞭解,察右中旗烏素圖鎮素有“紅蘿蔔之鄉”的美譽,多年來,這裡的農民每年都會大面積種植胡蘿蔔。因為這裡生產的胡蘿蔔甜香可口,所以在市場上一直供不應求。今年春耕前,烏素圖鎮大腦包、西海子、賽吾素、井卜子等多個村莊的村民都購買了名為"紅譽7寸”和“紅玉6號"的胡蘿蔔種子。採訪中,農民們告訴北方新報融媒體記者,紅譽7寸和紅譽6號由大連市一家公司生產,而烏素圖鎮政府工作人員王某則是這兩種胡蘿蔔種子在當地銷售的代理商。王某和家人曾經對外宣稱,他家出售的胡蘿蔔種子長成之後不僅個頭大,還香甜可口。於是,多個村莊的村民都從王某家裡購買了胡蘿蔔種子。耕種之後,農民們便逐漸發現"紅譽7寸”和"紅譽6號”的出苗率很低,受損最為嚴重的地塊農民們目測估計出苗率不足10%。

察右中旗4000多畝胡蘿蔔遭遇問題種子

近幾個月來,農民們先是找種子銷售方理論,在得不到妥善解決的情況下,農民們又向鎮政府和察右中旗農牧業局反映問題。採訪中,農民們告訴北方新報融媒體記者,當初他們從鎮政府工作人員王某家中是以每桶650元的價格購買的胡蘿蔔種子。王某家一共向附近農民出售了5000多桶胡蘿蔔種子,每桶種子大約可以播種八九分地。從王某家購買的種子播種後,絕大多數都出了問題。購買種子時,大多農民還讓銷售方開了收具。可是,種子出現問題之後,銷售方以退還購種子款為由,又從農民手中收回了大量的收具。為此,很多農民擔心,收具被收走了,銷售方不給賠償損失又該怎麼辦?

7月4日,北方新報融媒體記者走進烏素圖鎮多個村莊的耕地後看到,大片田間的胡蘿蔔秧苗確如農民們所說稀稀拉拉。有的農民見胡蘿蔔秧苗實在少得可憐,又已經重新播種了。當日,記者來到烏素圖鎮政府採訪時,鎮黨委書記李斌表示,鎮裡許多農民播種的胡蘿蔔種子確實出現了出苗率低的問題,鎮政府也已經將此事上報到了旗政府和旗農牧業局。不過,李斌書記表示,農民們關於4000多畝胡蘿蔔遭遇了問題種子的說法,應該是把周邊其它鄉鎮農民遭遇問題胡蘿蔔種子的耕地面積也算進去了。採訪中,當北方新報融媒體記者問及銷售種子的王某的身份時,李斌書記說王某確實是鎮政府工作人員,但真正銷售種子的是王某的妻子。記者又提出當面採訪王某的要求時,李斌書記讓一名工作人員給王某打電話。過了一會兒,那名工作人員回來告知,聯繫不上王某。記者又問,王某為啥在工作時間不來單位上班時,李斌書記說,他家賣種子出了問題,應該是正在外面處理這件事。

7月4日下午,察右中旗種子管理站站長郭小剛在接受北方新報融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出現問題種子的胡蘿蔔大概有4000多畝,主要集中在烏素圖鎮。目前,種子銷售方已經向農民退還購買胡蘿蔔種子款300多萬元。接到農民反映的情況後,該站於6月中旬還對遭遇問題種子的一些地塊進行了田間現場鑑定。郭小剛給記者提供了一份《“紅譽7寸"、“紅譽6號"胡蘿蔔雜交種田間缺苗斷壟現象現場簽定意見書》。

意見書顯示,這兩種胡蘿蔔種子由大連米可多國際種苗有限公司經營銷售。察右中旗種子站在烏素圖鎮大腦包、東腦包、西海子、賽吾素村調查"紅譽7寸”種植戶共6戶,在賽吾素村和井卜子村調查“紅譽6號”種植戶4戶。鑑定結果顯示:田間出苗大小不均,小苗長勢弱,調查空穴處未見種子幼苗。據種植戶和經銷商反映在胡蘿蔔出苗期間種子發芽數較多,但部分幼芽在出土前即已死亡;

"紅譽7寸"田間出苗情況:各種植戶平均出苗率西腦包村王守雷地塊為21.8%,張團花地塊為28.5%,西海子村張祿地塊為37.7%,李向東地塊為5.7%,賽吾素村王造地塊為45.7%,郭義地塊為18.8%;"紅譽6號”田間出苗率情況:井卜子村王玉奎地塊平均出苗率為40.7%,雲五格地塊為22.0%,夏佔恆地塊為17.0%,賽吾素村張斌地塊為52.8%。

這份田間鑑定意見書在分折缺苗斷壟原因時指出:現場調查顯示,“紅譽7寸"、“紅譽6號”胡蘿蔔雜交種田間出苗不整齊,幼苗長勢弱,部分子葉葉尖乾枯,出苗率低。造成上述現象的可能原因是種子活力不高,頂土能為弱所致。

採訪中,北方新報融媒體記者還給烏素圖鎮黨委書記李斌留下聯繫方式,希望他轉告在鎮政府工作的王某儘快給記者回電話,可截至發稿時,記者也沒有接到王某打來的電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