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碧岸綠美如畫——朔城區持續綜合治理恢河工程

恢河 水利工程 桑乾河 經濟 網信朔城區 2017-06-21

站在恢河公園,清澈透亮的河水在眼前盪漾,夏日暖陽將湛藍的天空映入河中,亭臺樓閣與湖面相映成趣,水鳥在其間飛翔、嬉耍,九曲迴轉的景觀路將遊人帶到生機盎然的美景中。65歲的李慶就在這水清岸綠景美的環境下,牽著老伴的手每天來這裡散步。

水碧岸綠美如畫——朔城區持續綜合治理恢河工程

美麗的恢河公園

近年來,朔城區秉承“大力推進生態水系建設,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幸福指數”的生態水系治理理念,發揮水源優勢,採取引水補源、河道綜合整治的辦法,全力做好水文章。相繼實施了恢河綜合治理工程、西山生態區水系工程等一批水利工程,初步形成了集防洪、供水、生態、旅遊於一體的水系網絡,全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空氣更清新,綠色成為美麗朔城“底色”。目前,恢河治理六期工程建設正在有序推進。

按照規劃,六期工程從開發南路恢河一號大橋至朔南路恢河橋,概算投資1億元,治理長度3公里,治理面積2600畝,成水面1平方公里。七期工程計劃從朔南路恢河橋至太平窯水庫共5.26公里,目前初步設計已經批覆,批覆投資0.211億元。 恢河六期工程分考慮城市總體規劃,在滿足城市防洪標準的前提下,擋水建築物設計為橋壩一體化,利用橋、壩工程將紫金街與學苑路連接,橋、壩、環湖路、景觀綠化、蓄水湖、親水平臺、碼頭和景觀小品有機結合,建成朔州市綜合性極強的系統性河道治理工程。

水碧岸綠美如畫——朔城區持續綜合治理恢河工程

恢河溼地

目前已完成河道清淤疏浚86萬方、堤岸路基土方碾壓60萬方、漿砌石擋土牆900方、六稜磚鋪設2.5萬平方米及其它他臨時工程,完成投資2590萬元。按照計劃年內剩餘工程全部完工。

水碧岸綠美如畫——朔城區持續綜合治理恢河工程

恢河伏流

恢河在朔州人口中被稱為“南河灣”,也是養育朔州人的一條“母親河”。她屬於桑乾河一級支流,發源於寧武縣管涔山北麓的廟兒溝,在朔城區梵王寺村北河水潛入河床砂礫石層,俗稱“十里鑽砂”,河道在窯子頭村北恢復流水,故稱恢河。該河橫穿朔城區中部平原,然後經太平窯水庫在朔城區馬邑村與源子河匯合注入桑乾河。全長77公里,朔城區境內主幹流長51公里,年平均徑流量4900萬立方米,多年平均清水流量0.35立方米/秒。整治前,恢河水系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河床不斷升高,河道逐漸變窄,河水也越來越淺,既無法滿足排洪洩水的需要,又影響著城市形象,制約著城市發展,成了人們避而遠之的"爛泥灣",亟待修復治理。

水碧岸綠美如畫——朔城區持續綜合治理恢河工程

源頭源公園

針對日益嚴峻的形勢,朔城區在深入調研、多方論證的基礎上,根據全區的自然生態環境、水土資源和水文地質條件,框架性地提出建設大水系工程戰略思路,大刀闊斧地實施恢河綜合治理工程,突出山水特色,彰顯城市個性。

水碧岸綠美如畫——朔城區持續綜合治理恢河工程

恢河小景

城市因水而靈動,因綠色而宜居。一條恢河滋養浸潤著朔城區的富和美。為保護好、利用好、開發好寶貴的恢河溼地資源,發揮溼地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朔城區將恢河綜合治理擺在了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努力打造“恢河溼地公園”這張城市名片。

幾年前率先鋪開恢河市區段河道治理工程,治理範圍從恢河平朔高速橋至太平窯水庫,總投資13億元,治理長度21公里。朔城區將恢河水系治理和造林綠化結合起來,大刀闊斧的展開河道清淤排汙,兩岸植被恢復,修築防洪堤壩,人工修建蓄水池工程,引水上西山,入公園,如火如荼地展開了建設生態水景公園項目,這個氣勢恢宏的恢河水生態治理工程把朔城區幾代人的夢想變為現實。

水碧岸綠美如畫——朔城區持續綜合治理恢河工程

垂釣

如今,恢河治理工程成效明顯,治理長度12公里,治理面積6000畝,形成水面1.5平方公里。其中一期、二期、三期工程模式為城市公園式,四期、五期工程模式為溼地公園式。目前恢河治理六期工程建設正在有序推進。

經過堅持不懈的綜合整治,恢河變得水清岸綠景美,成為集生態溼地、城市溼地、文化溼地於一體的高標準城市溼地公園。優美宜居的環境吸引了多種鳥兒前來安家落戶。同時,朔城區從恢河調水,實施西山生態區水系工程,包括調水工程三處和金沙植物園東西湖、西山玉泉湖、雙照湖、雁家湖五處調蓄景觀湖工程,以調蓄景觀湖為節點,以恢河水為紐帶,形成縱橫貫通,渾然一體的城市水網。

水清了,岸綠了,景美了,恢河,已成為一條美麗迷人的河流。 (丁海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