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F美容週報 | 化妝品行業監管,會“鉗制”住科學家創辦的護膚初創品牌嗎?

本文者:Aijing Wang

本週還有,聯合利華收購“日妝概念”護膚品牌 Tatcha,Drunk Elephant 創始人表示短時內暫無確定交易。

中國上海—— 德國再生領域的科學家 Augustinus Bader 是任教於德國萊比錫大學(Universität Leipzig)的教授,也是這所大學應用幹細胞生物學及細胞技術學系主任,名下有多項專利和研究成果。2018 年 2 月,他以專利技術“細胞觸發因子(Trigger Factor Complex 8)”創辦了面向消費市場的同名護膚品牌奧古斯汀·巴德(Augustinus Bader)。

根據品牌的簡介,人體自身的皮膚幹細胞平時處於休眠狀態,一旦收到喚醒信號,本身隱藏的修復力量會被激發出來,促進再生與癒合——聽起來不太明白?沒關係,Augustinus Bader 教授很擅長打比方:“比如你第一次來上海,想開車去某地,但你根本不知道要怎麼走,這時候你就需要車載導航。我們的面霜要做的就是(像導航一樣)給你皮膚裡的幹細胞提供正確的‘信號’,讓它們去到該去的地方,發揮作用。” Bader 在月初的一次品牌亞太預覽會上,對 BoF 時裝商業評論解釋道。

該品牌目前只有面霜這一個品類,卻已收穫諸如維多利亞·貝克漢姆(Victoria Beckham)等明星名人的推薦,以及知名媒體的報道,迅速成為了國際上受到新寵的小眾美容單品之一。聯合創始人 Charles Rosier 介紹道,這個成立 14 個月的品牌,目標每月營收在 150~200 萬美元區間,預計在 2019 年達到 1500~1800 萬美元。品牌的首家旗艦店開設在巴黎,進駐哈維·尼克斯(Harvey Nichols)、尼曼百貨(Neiman Marcus)、巴尼斯紐約精品店(Barneys New York)、波道夫·古德曼(Bergdorf Goodman)與 10 Corso Como、高端電商 Net-a-Porter,以及口味更精細的 Violet Grey 和 Cos Bar。

而在歐洲和北美地區取得了熱門小眾美妝單品的“口碑認證”之後,它們將目光轉向全球第二大護膚市場的中國。Augustinus Bader 打算以海外倉直郵的方式進入天貓,7-8月上線天貓國際、9月進駐香港連卡佛(Lane Crawford),2020 年3月正式進入中國大陸。目前正在著手的是產品備案,推動以意見領袖背書和“內容驅動”的數字化策略。

它們還面臨著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因為今天中國的護膚品市場環境正在發生重要變化。

“過去也禁止提幹細胞,怎麼現在就這麼嚴格了?”

2019 年 1 月,國家藥監局強調,所有宣稱是“藥妝品”的產品均屬違法。消息一出,以“藥妝”作為營銷定位的品牌,要麼被主要電商平臺下架,要麼重新修改營銷文案或措辭。到了 2 月底,藥監局要清查的重點,包括了宣傳含有“ EGF 生長因子”和“幹細胞”的產品。

奧古斯汀·巴德品牌團隊要討論解決的問題正好與產品如何進行營銷宣傳有關。簡單來說,該品牌產品的最基本效用性背書,最早是來自作為幹細胞領域的學者和專家的 Augustinus Bader 本人。既然要以這個真實的研究者身份及其專利技術背書,“幹細胞”這幾個字似乎是少不了的。

現在對於營銷人員來說,要怎麼在中國講好這個故事,難度似乎是突然加大了。

營銷術語“藥妝”,並不是首次被藥監局提出禁止。此次藥監局重申禁令的背景,一是整體上看,中國消費者對於旨在解決特定皮膚問題的高功效產品需求不斷高漲,二是在科技突飛猛進的當下,“能讓人變美”的美容美妝行業與其產生交叉融合的科學領域,早已超出了化學、醫學與藥學的範圍。也就是說,可能因為宣傳而產生概念混淆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即便是歐盟、美國等主要國家的法律和監管條例,也並不支持這種話術。禁用“幹細胞”一詞,也與其來自生物科技這個新興研究領域有關。

幹細胞本身,是具有無限自我複製能力,但尚未充分分化成熟的細胞,在特定條件下能發育成多種功能細胞,存在潛在的修復器官組織的功能。2012年,兩位科學家因幫助奠定了再生醫學的基礎,被宣佈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此“幹細胞”作為醫療領域的重要突破之一,更多地出現在公眾視野,令人期待的是目前無法治療的疾病,或有可能在未來通過幹細胞技術得到治療,甚至治癒。

於是國內出現了眾多美容醫院與日化產品,找到了可以依託的營銷新概念,一度發展繁盛至可以分出好幾大類:在醫美醫院與診所施用的注射用幹細胞產品,美容院以及 Spa 等場所施用的自體膠原產品,也就是俗稱“血清美容針”的 PRP(Platelet Rich Plasma)療程,以及設定為日化產品的“活性肽”以及“臍帶血”產品。

對於幹細胞注射製劑,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副會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副院長、整復外科主任李青峰在 1 月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給出瞭解答:“在我國,幹細胞製劑從未被批准應用於整形美容,如果市場上宣傳從脂肪中提取幹細胞、再進行臉部注射美容的做法,那是違規的,也沒有任何科學研究的基礎,當前提取的幹細胞仍然在臨床研究階段。”

根據《中國科學報》今年 1 月的報道提到,全球已經註冊的幹細胞臨床試驗有 5300 餘項,中國僅 300 餘項;國際 500 餘種幹細胞藥物研發中我國僅有不到 10 項;規範的幹細胞轉化應用和幹細胞上市產品數量為 0。2015 年 8 月,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原衛計委聯合發佈了政策,將幹細胞研究按藥品和生物製品的規範來管理。

也就是說,在國內不斷被炒作的“幹細胞醫學”在研究和監管遠遠沒有發展到成熟階段,更別提實際的產業和商業應用了。聲稱注入或含有幹細胞或幹細胞轉化的產品,無論是出現在醫美診所、美容診所還是日化渠道只是無意義的有害噱頭。

這就無怪藥監局需要下這樣近乎“一刀切”的禁令了。至少對進入中國的外國生物科技品牌來說,以權威專家建立營銷故事的可能性在幹細胞相關的領域暫時要失效。“Augustinus Bader 本身就是幹細胞領域的權威專家,那(這樣一來)你把他也抹滅了,完全把他有關幹細胞研發的事情拿掉……”負責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亞太地區高級副總裁陳芷珊(Eva SooHoo)坦言了自己的困惑,“不過呢,其實影響也不會很大。”

因為品牌在歐美市場最終成為小範圍的“爆品”,和時裝美容界名人,以及好萊塢明星的背書,有很大關係。

“緋紅女巫”的無意之舉

伊麗莎白·奧爾森(Elizabeth Olsen)是著名的“奧爾森姐妹”的小妹妹,因為出演《復仇者聯盟 》系列名為“緋紅女巫”的超級英雄角色收穫了這個暱稱。她還是個護膚達人,喜歡研究小冰箱裡要放哪些高級精華。接受《紐約時報》的美容產業專欄『Skin Deep』採訪時,Olsen 也推薦過奧古斯汀·巴德面霜,作為上妝前的保溼打底。

《紐約雜誌》旗下的新媒體網站 The Cut,還有《Marie Claire》和康泰納仕旗下的《Allure》等美容雜誌,你都不難看到這支帶有獨特藍色調的面霜。“它們放我們的版面,全都不是付錢的,直接給我們兩 Page、三 Page、四 Page(的報道)” SooHoo 說,“因為這是一個很新鮮的概念。”

這種“打法”相當於是以科學家身份,得到了高可信度媒體的信任敲門磚,搭配好萊塢明星、美容編輯和專家的提及、試用和推薦。下一步展開的就是 Instagram 範圍更廣的意見領袖分享。比如在中國,“媽媽黨,成分黨,都會有合作,” SooHoo 說,“我們主要(做的)是以內容驅動,以及消費者口碑見證。我們是會先針對 KoL(關鍵意見領袖)、達人以及真正非常瞭解護膚品的人群先體驗,讓他們去分享這個產品的功效。”

品牌還踩準了是眼下美容業界的一些熱門趨勢。比如在歐美,奧古斯汀·巴德推薦用戶在 27 天作為一個護膚週期,The Cut 的編輯提到品牌認為除了防晒產品,最好連洗臉都只用清水。

近乎“戒斷”的護膚食譜,可能在依舊推崇“疊加”步驟和產品的中國市場,還是有點前衛。不過,品牌打出經過認證的純淨美容(Clean Beauty),並反對“過度保養”,其實是聰明的一招。“現在國外比較流行的一個趨勢是,你要簡化步驟,要用高效的產品,” Eva 說,“中國更年輕的這一批消費者,未來更容易接受這樣的觀念。”

最流行的品牌形象打造如今還強調要有鮮明的價值觀,你夠不夠包容(Inclusivity)?是不是不含動物製品,或反對動物實驗?這在道題上,奧古斯汀·巴德回溯了創始人的故事。

BoF美容週報 | 化妝品行業監管,會“鉗制”住科學家創辦的護膚初創品牌嗎?

品牌創始人 Augustinus Bader | 圖片來源:對方提供

比如,奠定 Augustinus Bader 研究與執業的一個關鍵節點,還正好與中國有點關係。1986 年,他還是維爾茨堡朱利葉斯-馬克西米利安大學的醫學生,在上海瑞金醫院的燒傷科交換工作。“其實我只待了兩個月,”他坦言對上海生活已經印象不深,“但是在那裡,我們接受的燒傷患者,是那種全身大面積燒傷的,還有很多是孩子。”這些難看的創傷將伴隨他們的一生,他們要經歷無數次植皮手術和激光治療,過程非常痛苦,而且不能完全復原。

幫助燒傷兒童痊癒並重新融入社會,成為 Bader 30 多年研究以及燒傷診所的目標之一,而這些都需要資助。他想到的一個方法,就是尋求投資人與商業夥伴,將部分再生領域的最新科技,用於創造護膚消費品,將營收的 10% 用於燒傷患者救治。他通過喬布斯(Steve Jobs)的一位事業導師,認識了來自法國的 Rosier,這位關注生物科技的連續創業家擁有 20 年的投資銀行經驗,還投資過 Miravant Medical Technologies。兩人緊接著聘請了資深美容高管、前海藍之謎(La Mer)全球品牌總裁 Maureen Case 出任首席執行官。

故事和團隊都有了,但想在中國講完整一個小眾品牌故事,可能要同時甚至先行打好電商基礎設施。對奧古斯汀·巴德團隊來說,“緋紅女巫”可能無意中還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它們(天貓國際)在美國的 BU(事業部)團隊,也是看到了‘緋紅女巫’發的一個自用分享視頻,知道了我們品牌。”

奧古斯汀·巴德在中國現階段的電商業態,是天貓國際的“海外直郵倉”,這是天貓國際今年 3 月推出的新解決方案,旨在幫助海外體量較小的品牌試水中國市場,核心是小批量寄賣銷售模式。如果未來市場反應良好,品牌也有可能按照海外直郵倉、“天貓國際直營”到最後完全平臺化的“旗艦店”,實現次第而上的業態延伸。

全面的傳播策略,可能更重要

上了天貓當然不代表就是萬能,此前同樣以收穫《Madame Figaro》《Harper’s Bazaar》和《InStyle》作為 Branding 的冰島護膚品牌 Bioeffect,也有科學家背書,開的還是天貓旗艦店。但在年初的監管聲明出版後,這個此前產品包裝上都印著“ EGF ”字樣的高端護膚品牌,其天貓旗艦店只留下了“部分產品升級而下架”的通知,空蕩蕩只剩下一個磨砂膏。

Bioeffect 的遭遇只是一個縮影。在強監管的市場環境下,打出“科技牌”的護膚品牌,需要更加清晰地找準目標客群想要的是什麼,謹慎而靈活地講述品牌故事,以創始人科學家的身份及其所在領域的權威性背書,或許並不是任何時候都能成功,尤其化妝品市場與醫藥市場的法律界限越來越清晰、監管“後果”更嚴重的時候。

一方面,站在消費者的角度,高效產品的特性無法再用“藥妝”之類簡而化之的“筐”來裝,但他們的眼前可能又出現了更多新的分類稱謂,更多的“筐”,類似“活性化妝品”或者“科學護膚”等等。作為其支撐的科學與應用知識未必不真實存在,也未必不合規,但就法律概念尚不明晰的情況下,依舊存在被濫用的可能,影響本就減弱的消費者品類認知。

尤其當護膚品形態依舊是液、霜、膏等內容物,不涉及智能硬件或材料的時候,這種即刻的識別和理解的過程,就更艱難了一點。本質上,消費者選購產品的知識門檻又不得不提高了。

提高當然不是壞事,只是這對營銷人的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營銷人需要主動擠掉產品宣傳的大部分“水分”,擠掉最明顯帶有誤導作用的語詞。如果不是肉眼可以識別的新型態,要認真考慮怎麼兼顧準確性和通俗易懂,如何生動地講好科學故事。比如,在科學家們長長的研究與學術履歷中,要怎麼選擇“有效的”簡歷信息,才能有效地幫助目標群體辨明有真才實學,有能力推動新科技和發明專利應用到產品層面的科研工作者群體。

這些前沿科技,又要怎麼與消費者的日常護膚步驟和生活方式融入,產生關聯,這時候可以引入 KoL了。這層意義來說,多類型的意見領袖故事講述和背書,有效性可能會擴大。有特定職業背景與工作經驗、教育背景比較紮實的消費者,以及活躍在各類微信、知乎和果殼等平臺交流與普及科學知識的意見領袖,如今發揮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如“丁香醫生”這樣的自媒體,就可以憑藉專業知識起底一家上市企業。

“海外黨”洞悉歐美護膚與美妝風向,頭部博主越來越看重自身內容的可信度,“成分黨”能憑專業或科研工作背景解釋原理、澄清模糊的概念,“媽媽黨”或能強調成分的安全性,消息通達的雜誌編輯、化妝師把關也嚴格,加之各個梯隊的博主都能共同搭建“生活方式”形象,或許都能成為全面意見領袖策略的貢獻者。國際品牌美容儀在中國市場的成功,可謂是這套“組合拳”的經典案例。

“我們不急,寧願是比較紮實地營造品牌的知名度和可信度,” SooHoo 說,“因為你一下紅的話,人們可能會覺得,哎,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Bader 似乎不太擔心宣傳術語在中國受控而影響生意。他認為中國政府嚴抓監管是好事,自己的品牌不含有幹細胞,自然也不會宣稱含有幹細胞。所謂從外部向人體“注射或植入幹細胞”,這種明顯錯誤的宣傳概念的漏洞太大了。

“你皮膚裡的幹細胞,本來就是不斷地生長出來的,你永遠不會缺乏它,” Bader 又打了個比方:“說要給你的皮膚‘注入幹細胞’,就像是用勺子裝了水,要放到湖裡去,都是徒勞。”

以下是 BoF 為你精選的一週內美容產業新聞。

People 人物

BoF美容週報 | 化妝品行業監管,會“鉗制”住科學家創辦的護膚初創品牌嗎?

攝政街的購物者們 | 圖片來源:對方提供

比起吃素,女性消費者可能更感興趣“全素美妝”

來自 Cosmetify 的最新調查表明,在其採訪的 2000 名經常化妝的英國消費者中,有 56% 的受訪者表示她們曾經購買或只購買“全素美妝”產品(Vegan Beauty),其中有 38% 並非素食者。(消息來源:Dazed Beauty)

Brand 品牌

BoF美容週報 | 化妝品行業監管,會“鉗制”住科學家創辦的護膚初創品牌嗎?

圖片來源:Kate Spade

Kate Spade New York 與 Interparfums SA 簽訂 11 年全球合作協議

後者將設計、生產並在全球範圍內的百貨公司、美妝專門店以及免稅商店,分銷 Kate Spade New York 的所有香水以及香氛產品。Kate Spade New York 也將從 2020 年秋季開始在直營零售門店出售香水以及香氛產品。(消息來源:品牌提供)

Business 商業

BoF美容週報 | 化妝品行業監管,會“鉗制”住科學家創辦的護膚初創品牌嗎?

Tatcha 創始人柴惟綺(Victoria Tsai)| 圖片來源:Tatcha

聯合利華收購“日妝概念”高端品牌 Tatcha Skincare

該交易預計成交金額為 5 億美元,儘管品牌方面沒有披露具體金額,聯合利華(Unilever)執行副總裁、高端部門 CEO Vasiliki Petrou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十分期待與“超棒的 Tatcha 團隊合作,並推進品牌的全球化擴張。” BoF 時裝商業評論曾將柴惟綺自籌資金創辦的這個加州品牌列入“全球15個最值得併購的美妝品牌”。(消息來源:Allure)

Drunk Elephant 創始人表示開放收購意向,短時內暫無確定交易

該品牌本週在美國開設首家快閃店時,創始人 Tiffany Masterson 沒有正面迴應近期《星期日電訊報》報道的可能收購事宜,表示對於聯合利華提出的 10 億美元收購要約“無法迴應,還不是已經確定的事實”。(消息來源:Bloomberg)

Industry 產業

BoF美容週報 | 化妝品行業監管,會“鉗制”住科學家創辦的護膚初創品牌嗎?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阿里健康回應“日本被禁眼藥水”銷售一事:關注國家相關機構通知

受到國內網絡熱捧的日本參天 FX 以及 PC 在內的多款眼藥水,日前在加拿大被禁售。阿里健康就此事回覆新京報稱,“本產品屬於日本製造進口的,保證完全符合日本厚生勞動省認證和日本藥事法之標準。每個國家衛生/藥品監管機構標準不一,我們也會隨時關注國家相關機構通知,並作出對應處理。”(消息來源:新京報)

有“香水奧斯卡”之稱的 FIFI 大獎榜單出爐

香水基金會(The Fragrance Foundation)最近頒佈了 FIFI Awards 大獎。其中“年度香水大獎”分別頒給了 Tom Ford 的 Lost Cherry Eau de Parfum,以及 Jo Malone London 的忍冬與印蒿香水(Honeysuckle & Davana Cologne)。香水基金會創辦於 1973 年,FIFI 大獎是其為表彰香水行業創意而設立的行業權威獎項。(消息來源:Harper's Bazaar)

Retail 零售

BoF美容週報 | 化妝品行業監管,會“鉗制”住科學家創辦的護膚初創品牌嗎?

愛茉莉太平洋(Amorepacific)旗下的多品牌店內景 | 圖片來源:對方提供

愛茉莉太平洋將在 Lazada 上銷售雪花秀

東南亞地區最大的電商平臺 Lazada 與韓國化妝品巨頭愛茉莉太平洋集團(Amorepacific)宣佈達成合作,旗下高端美妝品牌雪花秀(Sulwhasoo)將在 6 月 13 日 LazMall 的“超級開幕日”(The Super Grand Opening)正式銷售。此前愛茉莉太平洋已有四個定位較為親民的主要品牌通過 Lazada 進入這個相對年輕的市場。同一天“超級開幕日”開設官方網店的,還有雅詩蘭黛集團(Estee Lauder )旗下彩妝品牌芭比·波朗(Bobbi Brown)。(消息來源:品牌提供/Cosmetics Design Asia)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