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齊豫窮途末路,為什麼李健比賽順風順水,她卻無人理解?

華語音樂 音樂 大眾汽車 韓紅 羅大佑 瞎談雜病論 2019-02-03

我同學是忠實的齊豫粉,在他的文藝生活裡,拋棄了約翰列儂,厭倦了羅大佑,唯獨齊豫是她追了近20年的歌手。上星期齊豫那首《飛鳥與魚》名次不理想,他及其不解,問我:“當時李健比賽順風順水,到了齊豫怎麼就不行了”?

“現場是500個聾子嗎,為什麼齊豫名次那麼差”?這句話也是這一季《歌手》我見到最多的評論。

《歌手》齊豫窮途末路,為什麼李健比賽順風順水,她卻無人理解?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齊豫彷彿是矛盾的匯聚地,她的作品經電視播出後好評不斷,但卻難以式大眾評審投票。這與李健的參賽歷程截然不同。

《歌手》七年裡,大眾審美觀念在不斷的轉變,從前兩季的拼唱功,到第三季的比排面,第四季的音樂多元化…這其中李健是極其特殊的一個人。在他之前,不飆高音拿不到好名次,不請個樂團助陣就顯得低人一等。

看似李健和齊豫很相似,為何帶來的結果差距這樣大?

《歌手》齊豫窮途末路,為什麼李健比賽順風順水,她卻無人理解?

圖片來自百家號

其中雖然有因為韓紅,孫楠帶來的審美疲勞,但李健的成功並非偶然。李健事實上有著很強的Vocal技能,弱聲技術一流,現場聲壓強大,屬於深藏不漏型。可以說,李健是用隱藏的現場歌手的功力,穿著唱片歌手的聲音外衣,使觀眾重新審視唱片歌手的價值。

那麼齊豫的技術就弱嗎?並非如此,技術分為兩大類型,一種是重機能,發聲技巧,淺層次的演唱技術,比如張芯。這種類別,普通大眾也可以分辨出其中優劣。而另一種就相對抽象,它指的是語感拿捏,情緒表達,聲音性格以及藝術塑造這些內在的東西。前者可以通過後天習得,後者則是老天爺賞飯吃。

其實齊豫的發聲技巧也不弱,六十多歲的人,在明顯嗓子退化的情況下,還可以經常跨越換聲點演唱,她那首《最愛》有大段的咬字停留在D5上,她的厲害之處在於,始終堅持著讓技術服務於情緒表達。而張芯缺的就是這一點,當技術表達凌駕於情緒時,能帶得來一時的震撼,但難以讓人回味。

《歌手》齊豫窮途末路,為什麼李健比賽順風順水,她卻無人理解?

圖片來自百度圖片

李健走的是市景的民謠路線,他的歌兒大都由大眾化的故事披上文藝的外衣而成。人們很容易在這樣的音樂裡找到共鳴。因為他來自源於大眾的生活。而說到這裡,又不得不提另一個人,就是劉歡。

很多樂評人說劉歡形式大於意義,我並不反對這個看法。劉歡的厲害就在於能將一切的意義高度上升。這是一種大眾眼裡的“厲害”。他的音樂裡充滿了,宇宙的盡頭,人與自然的對抗,慾望與人性的糾葛。就像是“得道高僧”,再加上節目一直以來對劉歡“高山仰止”的宣傳。無論觀眾明不明白,但你知道前面站著的是“元始天尊”,這看起來很牛。劉歡經常願意炫一下技術,28秒的長音,突然垮一個八度,帶給觀眾的感受其實是很直接的。

《歌手》齊豫窮途末路,為什麼李健比賽順風順水,她卻無人理解?

圖片來自百家號

而齊豫則是夾在李健,劉歡中間的那個人。她的音樂都源於人世間,但又充斥著大喜大悲,她音樂裡的故事、美景、回憶、苦難都是真真實實存在與人世間的情感。這是用人生的閱歷回看過往而得來的感悟,世人皆說她“活明白了”,但在明白也難以脫離七情六慾,就像是這首《今世》雖然來源於生活,但這種生活又是極其的超脫現實,常人無法理解。

她這首《今世》的藝術性與表達難度,已經達到了這檔節目登峰造極的境界。也代表了齊豫藝術生涯的頂峰,如果這首歌不能扭轉比賽局面,那齊豫所走的藝術路線也不可能再有大突破,除非她轉變風格,但這不是她追求的,也不是我想看到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左右,不僅是華語樂壇,對於整個世界都是大師輩出的時代。齊豫讓人望塵莫及的是,她以歌手的藝術身份,將三毛的世界完全的交融。一個劃世紀歌手與一個永恆的作家結交纏繞。這是無數藝術家夢寐以求的形態。

就像是劉歡說的:“先聽了齊豫再讀的三毛,覺得就是她這個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