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個幾無對手的暑期檔,《銀河補習班》並沒有激起多大的水花。

"

在這個幾無對手的暑期檔,《銀河補習班》並沒有激起多大的水花。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它潛在的爆點——情感共振和民族情緒渲染,被口述雞湯式的故事衝散了。

於是我們終於明白,在國產電影“技術原因”頻發的當下,《銀河補習班》能夠始終堅挺並提檔的原因。

去年此時,很多人在爭論《我不是藥神》《邪不壓正》及其後的《西虹市首富》。

"

在這個幾無對手的暑期檔,《銀河補習班》並沒有激起多大的水花。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它潛在的爆點——情感共振和民族情緒渲染,被口述雞湯式的故事衝散了。

於是我們終於明白,在國產電影“技術原因”頻發的當下,《銀河補習班》能夠始終堅挺並提檔的原因。

去年此時,很多人在爭論《我不是藥神》《邪不壓正》及其後的《西虹市首富》。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今年過半,我們依舊很難找到國產電影的像樣談資。

談著談著,就拐到了5個月前的《流浪地球》。

2019年已經過去大半,中國電影市場與往年相比有很多微妙變化,最明顯的就是暑期檔。以往每年的7月前後,我們往往會適度調配進口大片(動畫電影除外),豎起自我保護的大旗。而今年,海外的大片公司怕是要躺在床上數錢了。

好萊塢進口片:迪士尼一家獨大

數錢數得最開心的當然是迪士尼。

截止6月30日,據藝恩網的數據分析,今年上半年共有309部影片在國內上映,其中國產片的數量佔較大,239部,進口片的數量則為70部。內地影市在過去6個月共產出票房311.7億(較2018年上半年320.35億的成績下降8.65億)進口片總票房約163億,共26部進口片票房破億。這26部電影中,18部由好萊塢出品,其中賣了42億元的《復聯4》,一騎絕塵。

"

在這個幾無對手的暑期檔,《銀河補習班》並沒有激起多大的水花。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它潛在的爆點——情感共振和民族情緒渲染,被口述雞湯式的故事衝散了。

於是我們終於明白,在國產電影“技術原因”頻發的當下,《銀河補習班》能夠始終堅挺並提檔的原因。

去年此時,很多人在爭論《我不是藥神》《邪不壓正》及其後的《西虹市首富》。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今年過半,我們依舊很難找到國產電影的像樣談資。

談著談著,就拐到了5個月前的《流浪地球》。

2019年已經過去大半,中國電影市場與往年相比有很多微妙變化,最明顯的就是暑期檔。以往每年的7月前後,我們往往會適度調配進口大片(動畫電影除外),豎起自我保護的大旗。而今年,海外的大片公司怕是要躺在床上數錢了。

好萊塢進口片:迪士尼一家獨大

數錢數得最開心的當然是迪士尼。

截止6月30日,據藝恩網的數據分析,今年上半年共有309部影片在國內上映,其中國產片的數量佔較大,239部,進口片的數量則為70部。內地影市在過去6個月共產出票房311.7億(較2018年上半年320.35億的成績下降8.65億)進口片總票房約163億,共26部進口片票房破億。這26部電影中,18部由好萊塢出品,其中賣了42億元的《復聯4》,一騎絕塵。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收購21世紀福克斯之後,迪士尼在新五大的格局中自然處於絕對優勢地位。迪士尼旗下已有幾大品牌:漫威影業、盧卡斯影業、皮克斯、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主攻閤家歡題材、近兩年開始將經典動畫翻拍真人版電影)、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

繼2017年真人版《美女與野獸》取得12.6億美元的全球票房的成功後,迪士尼的創作取向還是目前好萊塢A級製作的兩條主要路線——“續集”和“真人化”。具體的加碼方式便是加入種族議題和女性議題,比如《獅子王》之後,明年3月有真人版《花木蘭》。此外,迪士尼已經宣佈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發行九部真人動畫電影。

"

在這個幾無對手的暑期檔,《銀河補習班》並沒有激起多大的水花。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它潛在的爆點——情感共振和民族情緒渲染,被口述雞湯式的故事衝散了。

於是我們終於明白,在國產電影“技術原因”頻發的當下,《銀河補習班》能夠始終堅挺並提檔的原因。

去年此時,很多人在爭論《我不是藥神》《邪不壓正》及其後的《西虹市首富》。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今年過半,我們依舊很難找到國產電影的像樣談資。

談著談著,就拐到了5個月前的《流浪地球》。

2019年已經過去大半,中國電影市場與往年相比有很多微妙變化,最明顯的就是暑期檔。以往每年的7月前後,我們往往會適度調配進口大片(動畫電影除外),豎起自我保護的大旗。而今年,海外的大片公司怕是要躺在床上數錢了。

好萊塢進口片:迪士尼一家獨大

數錢數得最開心的當然是迪士尼。

截止6月30日,據藝恩網的數據分析,今年上半年共有309部影片在國內上映,其中國產片的數量佔較大,239部,進口片的數量則為70部。內地影市在過去6個月共產出票房311.7億(較2018年上半年320.35億的成績下降8.65億)進口片總票房約163億,共26部進口片票房破億。這26部電影中,18部由好萊塢出品,其中賣了42億元的《復聯4》,一騎絕塵。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收購21世紀福克斯之後,迪士尼在新五大的格局中自然處於絕對優勢地位。迪士尼旗下已有幾大品牌:漫威影業、盧卡斯影業、皮克斯、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主攻閤家歡題材、近兩年開始將經典動畫翻拍真人版電影)、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

繼2017年真人版《美女與野獸》取得12.6億美元的全球票房的成功後,迪士尼的創作取向還是目前好萊塢A級製作的兩條主要路線——“續集”和“真人化”。具體的加碼方式便是加入種族議題和女性議題,比如《獅子王》之後,明年3月有真人版《花木蘭》。此外,迪士尼已經宣佈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發行九部真人動畫電影。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截至目前為止,迪士尼的真人電影,還未有過10億的大片,像《奇幻森林》導演執導的真人版《獅子王》目前票房已過6億,能否突破10億的天花板,尚未可知。

批片的幾種路線:

日本、印度、小語種、文藝片

批片中有8部票房過億:日本動畫電影《千與千尋》(4.8億)、《哆啦A夢:大雄的月球探險記》(1.3億)、《夏目友人帳》(1.1億);印度電影《調音師》(3.24億)、《一個母親的復仇》(1.1億);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3.73億);西班牙電影《海市蜃樓》(1.1億);奧斯卡獲獎影片《綠皮書》(4.78億)。

繼去年的《龍貓》之後,《千與千尋》極盡可能地展示了在國產電影佳片空缺的前提下,舊片重映“情懷攻勢”的票房空間。

"

在這個幾無對手的暑期檔,《銀河補習班》並沒有激起多大的水花。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它潛在的爆點——情感共振和民族情緒渲染,被口述雞湯式的故事衝散了。

於是我們終於明白,在國產電影“技術原因”頻發的當下,《銀河補習班》能夠始終堅挺並提檔的原因。

去年此時,很多人在爭論《我不是藥神》《邪不壓正》及其後的《西虹市首富》。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今年過半,我們依舊很難找到國產電影的像樣談資。

談著談著,就拐到了5個月前的《流浪地球》。

2019年已經過去大半,中國電影市場與往年相比有很多微妙變化,最明顯的就是暑期檔。以往每年的7月前後,我們往往會適度調配進口大片(動畫電影除外),豎起自我保護的大旗。而今年,海外的大片公司怕是要躺在床上數錢了。

好萊塢進口片:迪士尼一家獨大

數錢數得最開心的當然是迪士尼。

截止6月30日,據藝恩網的數據分析,今年上半年共有309部影片在國內上映,其中國產片的數量佔較大,239部,進口片的數量則為70部。內地影市在過去6個月共產出票房311.7億(較2018年上半年320.35億的成績下降8.65億)進口片總票房約163億,共26部進口片票房破億。這26部電影中,18部由好萊塢出品,其中賣了42億元的《復聯4》,一騎絕塵。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收購21世紀福克斯之後,迪士尼在新五大的格局中自然處於絕對優勢地位。迪士尼旗下已有幾大品牌:漫威影業、盧卡斯影業、皮克斯、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主攻閤家歡題材、近兩年開始將經典動畫翻拍真人版電影)、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

繼2017年真人版《美女與野獸》取得12.6億美元的全球票房的成功後,迪士尼的創作取向還是目前好萊塢A級製作的兩條主要路線——“續集”和“真人化”。具體的加碼方式便是加入種族議題和女性議題,比如《獅子王》之後,明年3月有真人版《花木蘭》。此外,迪士尼已經宣佈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發行九部真人動畫電影。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截至目前為止,迪士尼的真人電影,還未有過10億的大片,像《奇幻森林》導演執導的真人版《獅子王》目前票房已過6億,能否突破10億的天花板,尚未可知。

批片的幾種路線:

日本、印度、小語種、文藝片

批片中有8部票房過億:日本動畫電影《千與千尋》(4.8億)、《哆啦A夢:大雄的月球探險記》(1.3億)、《夏目友人帳》(1.1億);印度電影《調音師》(3.24億)、《一個母親的復仇》(1.1億);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3.73億);西班牙電影《海市蜃樓》(1.1億);奧斯卡獲獎影片《綠皮書》(4.78億)。

繼去年的《龍貓》之後,《千與千尋》極盡可能地展示了在國產電影佳片空缺的前提下,舊片重映“情懷攻勢”的票房空間。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像幾乎每年都有一部過億的“哆啦A夢”系列一樣,日本的動畫電影已經成為內地批片穩獲收益的一支生力軍。

日本的真人電影仍因文化差異和欠缺IP粉絲基礎,一如既往在國內接受度不高,如劇情片《祈禱落幕時》最終只收獲了6700萬票房。

"

在這個幾無對手的暑期檔,《銀河補習班》並沒有激起多大的水花。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它潛在的爆點——情感共振和民族情緒渲染,被口述雞湯式的故事衝散了。

於是我們終於明白,在國產電影“技術原因”頻發的當下,《銀河補習班》能夠始終堅挺並提檔的原因。

去年此時,很多人在爭論《我不是藥神》《邪不壓正》及其後的《西虹市首富》。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今年過半,我們依舊很難找到國產電影的像樣談資。

談著談著,就拐到了5個月前的《流浪地球》。

2019年已經過去大半,中國電影市場與往年相比有很多微妙變化,最明顯的就是暑期檔。以往每年的7月前後,我們往往會適度調配進口大片(動畫電影除外),豎起自我保護的大旗。而今年,海外的大片公司怕是要躺在床上數錢了。

好萊塢進口片:迪士尼一家獨大

數錢數得最開心的當然是迪士尼。

截止6月30日,據藝恩網的數據分析,今年上半年共有309部影片在國內上映,其中國產片的數量佔較大,239部,進口片的數量則為70部。內地影市在過去6個月共產出票房311.7億(較2018年上半年320.35億的成績下降8.65億)進口片總票房約163億,共26部進口片票房破億。這26部電影中,18部由好萊塢出品,其中賣了42億元的《復聯4》,一騎絕塵。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收購21世紀福克斯之後,迪士尼在新五大的格局中自然處於絕對優勢地位。迪士尼旗下已有幾大品牌:漫威影業、盧卡斯影業、皮克斯、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主攻閤家歡題材、近兩年開始將經典動畫翻拍真人版電影)、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

繼2017年真人版《美女與野獸》取得12.6億美元的全球票房的成功後,迪士尼的創作取向還是目前好萊塢A級製作的兩條主要路線——“續集”和“真人化”。具體的加碼方式便是加入種族議題和女性議題,比如《獅子王》之後,明年3月有真人版《花木蘭》。此外,迪士尼已經宣佈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發行九部真人動畫電影。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截至目前為止,迪士尼的真人電影,還未有過10億的大片,像《奇幻森林》導演執導的真人版《獅子王》目前票房已過6億,能否突破10億的天花板,尚未可知。

批片的幾種路線:

日本、印度、小語種、文藝片

批片中有8部票房過億:日本動畫電影《千與千尋》(4.8億)、《哆啦A夢:大雄的月球探險記》(1.3億)、《夏目友人帳》(1.1億);印度電影《調音師》(3.24億)、《一個母親的復仇》(1.1億);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3.73億);西班牙電影《海市蜃樓》(1.1億);奧斯卡獲獎影片《綠皮書》(4.78億)。

繼去年的《龍貓》之後,《千與千尋》極盡可能地展示了在國產電影佳片空缺的前提下,舊片重映“情懷攻勢”的票房空間。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像幾乎每年都有一部過億的“哆啦A夢”系列一樣,日本的動畫電影已經成為內地批片穩獲收益的一支生力軍。

日本的真人電影仍因文化差異和欠缺IP粉絲基礎,一如既往在國內接受度不高,如劇情片《祈禱落幕時》最終只收獲了6700萬票房。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印度批片也走出了一條成功的路線。

自《摔跤吧!爸爸》打開印度片市場以來,每年都有印度批片在內地市場過億。“類型片+社會話題性”已經成為印度批片“出圈”的固定套路,也可以說是一種批片獲利的權力格局。

除了上述穩定的兩類批片,小語種的批片每年會隨時微調,獲得成功的主要是類型鮮明、差異化明顯的,如口碑不錯的俄羅斯電影《絕殺慕尼黑》取得9100多萬票房。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3.73億的票房讓人眼前一亮。要知道今年奧斯卡的衛冕冠軍《綠皮書》的內地票房也不過4.78億。

"

在這個幾無對手的暑期檔,《銀河補習班》並沒有激起多大的水花。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它潛在的爆點——情感共振和民族情緒渲染,被口述雞湯式的故事衝散了。

於是我們終於明白,在國產電影“技術原因”頻發的當下,《銀河補習班》能夠始終堅挺並提檔的原因。

去年此時,很多人在爭論《我不是藥神》《邪不壓正》及其後的《西虹市首富》。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今年過半,我們依舊很難找到國產電影的像樣談資。

談著談著,就拐到了5個月前的《流浪地球》。

2019年已經過去大半,中國電影市場與往年相比有很多微妙變化,最明顯的就是暑期檔。以往每年的7月前後,我們往往會適度調配進口大片(動畫電影除外),豎起自我保護的大旗。而今年,海外的大片公司怕是要躺在床上數錢了。

好萊塢進口片:迪士尼一家獨大

數錢數得最開心的當然是迪士尼。

截止6月30日,據藝恩網的數據分析,今年上半年共有309部影片在國內上映,其中國產片的數量佔較大,239部,進口片的數量則為70部。內地影市在過去6個月共產出票房311.7億(較2018年上半年320.35億的成績下降8.65億)進口片總票房約163億,共26部進口片票房破億。這26部電影中,18部由好萊塢出品,其中賣了42億元的《復聯4》,一騎絕塵。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收購21世紀福克斯之後,迪士尼在新五大的格局中自然處於絕對優勢地位。迪士尼旗下已有幾大品牌:漫威影業、盧卡斯影業、皮克斯、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主攻閤家歡題材、近兩年開始將經典動畫翻拍真人版電影)、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

繼2017年真人版《美女與野獸》取得12.6億美元的全球票房的成功後,迪士尼的創作取向還是目前好萊塢A級製作的兩條主要路線——“續集”和“真人化”。具體的加碼方式便是加入種族議題和女性議題,比如《獅子王》之後,明年3月有真人版《花木蘭》。此外,迪士尼已經宣佈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發行九部真人動畫電影。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截至目前為止,迪士尼的真人電影,還未有過10億的大片,像《奇幻森林》導演執導的真人版《獅子王》目前票房已過6億,能否突破10億的天花板,尚未可知。

批片的幾種路線:

日本、印度、小語種、文藝片

批片中有8部票房過億:日本動畫電影《千與千尋》(4.8億)、《哆啦A夢:大雄的月球探險記》(1.3億)、《夏目友人帳》(1.1億);印度電影《調音師》(3.24億)、《一個母親的復仇》(1.1億);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3.73億);西班牙電影《海市蜃樓》(1.1億);奧斯卡獲獎影片《綠皮書》(4.78億)。

繼去年的《龍貓》之後,《千與千尋》極盡可能地展示了在國產電影佳片空缺的前提下,舊片重映“情懷攻勢”的票房空間。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像幾乎每年都有一部過億的“哆啦A夢”系列一樣,日本的動畫電影已經成為內地批片穩獲收益的一支生力軍。

日本的真人電影仍因文化差異和欠缺IP粉絲基礎,一如既往在國內接受度不高,如劇情片《祈禱落幕時》最終只收獲了6700萬票房。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印度批片也走出了一條成功的路線。

自《摔跤吧!爸爸》打開印度片市場以來,每年都有印度批片在內地市場過億。“類型片+社會話題性”已經成為印度批片“出圈”的固定套路,也可以說是一種批片獲利的權力格局。

除了上述穩定的兩類批片,小語種的批片每年會隨時微調,獲得成功的主要是類型鮮明、差異化明顯的,如口碑不錯的俄羅斯電影《絕殺慕尼黑》取得9100多萬票房。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3.73億的票房讓人眼前一亮。要知道今年奧斯卡的衛冕冠軍《綠皮書》的內地票房也不過4.78億。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當然,《何以為家》與《綠皮書》作為文藝向批片能獲得如此高票房,還是有規律可循的。

首要原因是獲得/提名奧斯卡獎後在內地上映時間差極短——2月24日頒獎,《綠皮書》於3月1日內地上映。

另一個原因是差異化路線,4月29日上映的《何以為家》正面battle《復聯4》,滿足了一種完全不同口味的觀影訴求。

第三,兩部影片都品質過硬,且都具社會話題性,能夠激發情感共鳴。

回到國產片:低谷與希望

2019上半年票房前10名的電影中,國產片佔4部,分別為《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反貪風暴4》。

進口片佔6部,分別為《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大黃蜂》《驚奇隊長》《哥斯拉2:怪獸之王》《阿麗塔:戰鬥天使》《被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中國臺灣)。

"

在這個幾無對手的暑期檔,《銀河補習班》並沒有激起多大的水花。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它潛在的爆點——情感共振和民族情緒渲染,被口述雞湯式的故事衝散了。

於是我們終於明白,在國產電影“技術原因”頻發的當下,《銀河補習班》能夠始終堅挺並提檔的原因。

去年此時,很多人在爭論《我不是藥神》《邪不壓正》及其後的《西虹市首富》。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今年過半,我們依舊很難找到國產電影的像樣談資。

談著談著,就拐到了5個月前的《流浪地球》。

2019年已經過去大半,中國電影市場與往年相比有很多微妙變化,最明顯的就是暑期檔。以往每年的7月前後,我們往往會適度調配進口大片(動畫電影除外),豎起自我保護的大旗。而今年,海外的大片公司怕是要躺在床上數錢了。

好萊塢進口片:迪士尼一家獨大

數錢數得最開心的當然是迪士尼。

截止6月30日,據藝恩網的數據分析,今年上半年共有309部影片在國內上映,其中國產片的數量佔較大,239部,進口片的數量則為70部。內地影市在過去6個月共產出票房311.7億(較2018年上半年320.35億的成績下降8.65億)進口片總票房約163億,共26部進口片票房破億。這26部電影中,18部由好萊塢出品,其中賣了42億元的《復聯4》,一騎絕塵。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收購21世紀福克斯之後,迪士尼在新五大的格局中自然處於絕對優勢地位。迪士尼旗下已有幾大品牌:漫威影業、盧卡斯影業、皮克斯、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主攻閤家歡題材、近兩年開始將經典動畫翻拍真人版電影)、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

繼2017年真人版《美女與野獸》取得12.6億美元的全球票房的成功後,迪士尼的創作取向還是目前好萊塢A級製作的兩條主要路線——“續集”和“真人化”。具體的加碼方式便是加入種族議題和女性議題,比如《獅子王》之後,明年3月有真人版《花木蘭》。此外,迪士尼已經宣佈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發行九部真人動畫電影。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截至目前為止,迪士尼的真人電影,還未有過10億的大片,像《奇幻森林》導演執導的真人版《獅子王》目前票房已過6億,能否突破10億的天花板,尚未可知。

批片的幾種路線:

日本、印度、小語種、文藝片

批片中有8部票房過億:日本動畫電影《千與千尋》(4.8億)、《哆啦A夢:大雄的月球探險記》(1.3億)、《夏目友人帳》(1.1億);印度電影《調音師》(3.24億)、《一個母親的復仇》(1.1億);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3.73億);西班牙電影《海市蜃樓》(1.1億);奧斯卡獲獎影片《綠皮書》(4.78億)。

繼去年的《龍貓》之後,《千與千尋》極盡可能地展示了在國產電影佳片空缺的前提下,舊片重映“情懷攻勢”的票房空間。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像幾乎每年都有一部過億的“哆啦A夢”系列一樣,日本的動畫電影已經成為內地批片穩獲收益的一支生力軍。

日本的真人電影仍因文化差異和欠缺IP粉絲基礎,一如既往在國內接受度不高,如劇情片《祈禱落幕時》最終只收獲了6700萬票房。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印度批片也走出了一條成功的路線。

自《摔跤吧!爸爸》打開印度片市場以來,每年都有印度批片在內地市場過億。“類型片+社會話題性”已經成為印度批片“出圈”的固定套路,也可以說是一種批片獲利的權力格局。

除了上述穩定的兩類批片,小語種的批片每年會隨時微調,獲得成功的主要是類型鮮明、差異化明顯的,如口碑不錯的俄羅斯電影《絕殺慕尼黑》取得9100多萬票房。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3.73億的票房讓人眼前一亮。要知道今年奧斯卡的衛冕冠軍《綠皮書》的內地票房也不過4.78億。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當然,《何以為家》與《綠皮書》作為文藝向批片能獲得如此高票房,還是有規律可循的。

首要原因是獲得/提名奧斯卡獎後在內地上映時間差極短——2月24日頒獎,《綠皮書》於3月1日內地上映。

另一個原因是差異化路線,4月29日上映的《何以為家》正面battle《復聯4》,滿足了一種完全不同口味的觀影訴求。

第三,兩部影片都品質過硬,且都具社會話題性,能夠激發情感共鳴。

回到國產片:低谷與希望

2019上半年票房前10名的電影中,國產片佔4部,分別為《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反貪風暴4》。

進口片佔6部,分別為《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大黃蜂》《驚奇隊長》《哥斯拉2:怪獸之王》《阿麗塔:戰鬥天使》《被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中國臺灣)。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與去年上半年的國產片的票房比較,今年上半年國產片的成績減少了約17億。大略等於少了一部開心麻花喜劇片的票房量。

如果說,開心麻花團隊的喜劇片創作還明顯受創作者週期制約,那麼觀眾們的精神生活必需品——優質愛情電影的嚴重缺位,也是造成票房下降的重要原因。

一部質量並不高的臺灣愛情片《被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能取得9.5億的票房,證明了觀眾對能夠宣洩情感的愛情電影的飢渴。

"

在這個幾無對手的暑期檔,《銀河補習班》並沒有激起多大的水花。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它潛在的爆點——情感共振和民族情緒渲染,被口述雞湯式的故事衝散了。

於是我們終於明白,在國產電影“技術原因”頻發的當下,《銀河補習班》能夠始終堅挺並提檔的原因。

去年此時,很多人在爭論《我不是藥神》《邪不壓正》及其後的《西虹市首富》。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今年過半,我們依舊很難找到國產電影的像樣談資。

談著談著,就拐到了5個月前的《流浪地球》。

2019年已經過去大半,中國電影市場與往年相比有很多微妙變化,最明顯的就是暑期檔。以往每年的7月前後,我們往往會適度調配進口大片(動畫電影除外),豎起自我保護的大旗。而今年,海外的大片公司怕是要躺在床上數錢了。

好萊塢進口片:迪士尼一家獨大

數錢數得最開心的當然是迪士尼。

截止6月30日,據藝恩網的數據分析,今年上半年共有309部影片在國內上映,其中國產片的數量佔較大,239部,進口片的數量則為70部。內地影市在過去6個月共產出票房311.7億(較2018年上半年320.35億的成績下降8.65億)進口片總票房約163億,共26部進口片票房破億。這26部電影中,18部由好萊塢出品,其中賣了42億元的《復聯4》,一騎絕塵。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收購21世紀福克斯之後,迪士尼在新五大的格局中自然處於絕對優勢地位。迪士尼旗下已有幾大品牌:漫威影業、盧卡斯影業、皮克斯、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主攻閤家歡題材、近兩年開始將經典動畫翻拍真人版電影)、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

繼2017年真人版《美女與野獸》取得12.6億美元的全球票房的成功後,迪士尼的創作取向還是目前好萊塢A級製作的兩條主要路線——“續集”和“真人化”。具體的加碼方式便是加入種族議題和女性議題,比如《獅子王》之後,明年3月有真人版《花木蘭》。此外,迪士尼已經宣佈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發行九部真人動畫電影。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截至目前為止,迪士尼的真人電影,還未有過10億的大片,像《奇幻森林》導演執導的真人版《獅子王》目前票房已過6億,能否突破10億的天花板,尚未可知。

批片的幾種路線:

日本、印度、小語種、文藝片

批片中有8部票房過億:日本動畫電影《千與千尋》(4.8億)、《哆啦A夢:大雄的月球探險記》(1.3億)、《夏目友人帳》(1.1億);印度電影《調音師》(3.24億)、《一個母親的復仇》(1.1億);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3.73億);西班牙電影《海市蜃樓》(1.1億);奧斯卡獲獎影片《綠皮書》(4.78億)。

繼去年的《龍貓》之後,《千與千尋》極盡可能地展示了在國產電影佳片空缺的前提下,舊片重映“情懷攻勢”的票房空間。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像幾乎每年都有一部過億的“哆啦A夢”系列一樣,日本的動畫電影已經成為內地批片穩獲收益的一支生力軍。

日本的真人電影仍因文化差異和欠缺IP粉絲基礎,一如既往在國內接受度不高,如劇情片《祈禱落幕時》最終只收獲了6700萬票房。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印度批片也走出了一條成功的路線。

自《摔跤吧!爸爸》打開印度片市場以來,每年都有印度批片在內地市場過億。“類型片+社會話題性”已經成為印度批片“出圈”的固定套路,也可以說是一種批片獲利的權力格局。

除了上述穩定的兩類批片,小語種的批片每年會隨時微調,獲得成功的主要是類型鮮明、差異化明顯的,如口碑不錯的俄羅斯電影《絕殺慕尼黑》取得9100多萬票房。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3.73億的票房讓人眼前一亮。要知道今年奧斯卡的衛冕冠軍《綠皮書》的內地票房也不過4.78億。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當然,《何以為家》與《綠皮書》作為文藝向批片能獲得如此高票房,還是有規律可循的。

首要原因是獲得/提名奧斯卡獎後在內地上映時間差極短——2月24日頒獎,《綠皮書》於3月1日內地上映。

另一個原因是差異化路線,4月29日上映的《何以為家》正面battle《復聯4》,滿足了一種完全不同口味的觀影訴求。

第三,兩部影片都品質過硬,且都具社會話題性,能夠激發情感共鳴。

回到國產片:低谷與希望

2019上半年票房前10名的電影中,國產片佔4部,分別為《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反貪風暴4》。

進口片佔6部,分別為《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大黃蜂》《驚奇隊長》《哥斯拉2:怪獸之王》《阿麗塔:戰鬥天使》《被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中國臺灣)。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與去年上半年的國產片的票房比較,今年上半年國產片的成績減少了約17億。大略等於少了一部開心麻花喜劇片的票房量。

如果說,開心麻花團隊的喜劇片創作還明顯受創作者週期制約,那麼觀眾們的精神生活必需品——優質愛情電影的嚴重缺位,也是造成票房下降的重要原因。

一部質量並不高的臺灣愛情片《被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能取得9.5億的票房,證明了觀眾對能夠宣洩情感的愛情電影的飢渴。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往年的愛情片總能出個爆款,如《超時空同居》《前任3》,但今年上半年的愛情電影,寥寥無幾。

比如霍建起導演的《如影隨心》,儘管有陳曉、杜鵑主演,但過於文藝向的題材,最終收穫2000多萬票房;質量極差的《下一任:前任》,打了“前任4”的宣發擦邊球,又加之老面孔鄭愷、郭采潔主演,票房才剛剛過億;《我的少女時代》導演陳玉珊,改編日本原版的愛情電影《一吻定情》取得1.7億票房;《最好的我們》是繼《過春天》後,商業類型片意義上的青春電影回潮,最終票房也定格在了4億。

"

在這個幾無對手的暑期檔,《銀河補習班》並沒有激起多大的水花。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它潛在的爆點——情感共振和民族情緒渲染,被口述雞湯式的故事衝散了。

於是我們終於明白,在國產電影“技術原因”頻發的當下,《銀河補習班》能夠始終堅挺並提檔的原因。

去年此時,很多人在爭論《我不是藥神》《邪不壓正》及其後的《西虹市首富》。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今年過半,我們依舊很難找到國產電影的像樣談資。

談著談著,就拐到了5個月前的《流浪地球》。

2019年已經過去大半,中國電影市場與往年相比有很多微妙變化,最明顯的就是暑期檔。以往每年的7月前後,我們往往會適度調配進口大片(動畫電影除外),豎起自我保護的大旗。而今年,海外的大片公司怕是要躺在床上數錢了。

好萊塢進口片:迪士尼一家獨大

數錢數得最開心的當然是迪士尼。

截止6月30日,據藝恩網的數據分析,今年上半年共有309部影片在國內上映,其中國產片的數量佔較大,239部,進口片的數量則為70部。內地影市在過去6個月共產出票房311.7億(較2018年上半年320.35億的成績下降8.65億)進口片總票房約163億,共26部進口片票房破億。這26部電影中,18部由好萊塢出品,其中賣了42億元的《復聯4》,一騎絕塵。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收購21世紀福克斯之後,迪士尼在新五大的格局中自然處於絕對優勢地位。迪士尼旗下已有幾大品牌:漫威影業、盧卡斯影業、皮克斯、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主攻閤家歡題材、近兩年開始將經典動畫翻拍真人版電影)、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

繼2017年真人版《美女與野獸》取得12.6億美元的全球票房的成功後,迪士尼的創作取向還是目前好萊塢A級製作的兩條主要路線——“續集”和“真人化”。具體的加碼方式便是加入種族議題和女性議題,比如《獅子王》之後,明年3月有真人版《花木蘭》。此外,迪士尼已經宣佈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發行九部真人動畫電影。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截至目前為止,迪士尼的真人電影,還未有過10億的大片,像《奇幻森林》導演執導的真人版《獅子王》目前票房已過6億,能否突破10億的天花板,尚未可知。

批片的幾種路線:

日本、印度、小語種、文藝片

批片中有8部票房過億:日本動畫電影《千與千尋》(4.8億)、《哆啦A夢:大雄的月球探險記》(1.3億)、《夏目友人帳》(1.1億);印度電影《調音師》(3.24億)、《一個母親的復仇》(1.1億);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3.73億);西班牙電影《海市蜃樓》(1.1億);奧斯卡獲獎影片《綠皮書》(4.78億)。

繼去年的《龍貓》之後,《千與千尋》極盡可能地展示了在國產電影佳片空缺的前提下,舊片重映“情懷攻勢”的票房空間。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像幾乎每年都有一部過億的“哆啦A夢”系列一樣,日本的動畫電影已經成為內地批片穩獲收益的一支生力軍。

日本的真人電影仍因文化差異和欠缺IP粉絲基礎,一如既往在國內接受度不高,如劇情片《祈禱落幕時》最終只收獲了6700萬票房。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印度批片也走出了一條成功的路線。

自《摔跤吧!爸爸》打開印度片市場以來,每年都有印度批片在內地市場過億。“類型片+社會話題性”已經成為印度批片“出圈”的固定套路,也可以說是一種批片獲利的權力格局。

除了上述穩定的兩類批片,小語種的批片每年會隨時微調,獲得成功的主要是類型鮮明、差異化明顯的,如口碑不錯的俄羅斯電影《絕殺慕尼黑》取得9100多萬票房。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3.73億的票房讓人眼前一亮。要知道今年奧斯卡的衛冕冠軍《綠皮書》的內地票房也不過4.78億。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當然,《何以為家》與《綠皮書》作為文藝向批片能獲得如此高票房,還是有規律可循的。

首要原因是獲得/提名奧斯卡獎後在內地上映時間差極短——2月24日頒獎,《綠皮書》於3月1日內地上映。

另一個原因是差異化路線,4月29日上映的《何以為家》正面battle《復聯4》,滿足了一種完全不同口味的觀影訴求。

第三,兩部影片都品質過硬,且都具社會話題性,能夠激發情感共鳴。

回到國產片:低谷與希望

2019上半年票房前10名的電影中,國產片佔4部,分別為《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反貪風暴4》。

進口片佔6部,分別為《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大黃蜂》《驚奇隊長》《哥斯拉2:怪獸之王》《阿麗塔:戰鬥天使》《被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中國臺灣)。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與去年上半年的國產片的票房比較,今年上半年國產片的成績減少了約17億。大略等於少了一部開心麻花喜劇片的票房量。

如果說,開心麻花團隊的喜劇片創作還明顯受創作者週期制約,那麼觀眾們的精神生活必需品——優質愛情電影的嚴重缺位,也是造成票房下降的重要原因。

一部質量並不高的臺灣愛情片《被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能取得9.5億的票房,證明了觀眾對能夠宣洩情感的愛情電影的飢渴。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往年的愛情片總能出個爆款,如《超時空同居》《前任3》,但今年上半年的愛情電影,寥寥無幾。

比如霍建起導演的《如影隨心》,儘管有陳曉、杜鵑主演,但過於文藝向的題材,最終收穫2000多萬票房;質量極差的《下一任:前任》,打了“前任4”的宣發擦邊球,又加之老面孔鄭愷、郭采潔主演,票房才剛剛過億;《我的少女時代》導演陳玉珊,改編日本原版的愛情電影《一吻定情》取得1.7億票房;《最好的我們》是繼《過春天》後,商業類型片意義上的青春電影回潮,最終票房也定格在了4億。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此外,最值得一提的是國產動畫的默默發力。

如此低沉的國產電影創作環境下,國產動畫在悄無聲息地為整個市場添磚加瓦。

今年年初,一部國產動畫《白蛇:緣起》於1月11日上映,反超了《大黃蜂》的單日票房,又在1月31日取得單日票房第一,熬倒了《死侍2》。

"

在這個幾無對手的暑期檔,《銀河補習班》並沒有激起多大的水花。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它潛在的爆點——情感共振和民族情緒渲染,被口述雞湯式的故事衝散了。

於是我們終於明白,在國產電影“技術原因”頻發的當下,《銀河補習班》能夠始終堅挺並提檔的原因。

去年此時,很多人在爭論《我不是藥神》《邪不壓正》及其後的《西虹市首富》。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今年過半,我們依舊很難找到國產電影的像樣談資。

談著談著,就拐到了5個月前的《流浪地球》。

2019年已經過去大半,中國電影市場與往年相比有很多微妙變化,最明顯的就是暑期檔。以往每年的7月前後,我們往往會適度調配進口大片(動畫電影除外),豎起自我保護的大旗。而今年,海外的大片公司怕是要躺在床上數錢了。

好萊塢進口片:迪士尼一家獨大

數錢數得最開心的當然是迪士尼。

截止6月30日,據藝恩網的數據分析,今年上半年共有309部影片在國內上映,其中國產片的數量佔較大,239部,進口片的數量則為70部。內地影市在過去6個月共產出票房311.7億(較2018年上半年320.35億的成績下降8.65億)進口片總票房約163億,共26部進口片票房破億。這26部電影中,18部由好萊塢出品,其中賣了42億元的《復聯4》,一騎絕塵。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收購21世紀福克斯之後,迪士尼在新五大的格局中自然處於絕對優勢地位。迪士尼旗下已有幾大品牌:漫威影業、盧卡斯影業、皮克斯、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主攻閤家歡題材、近兩年開始將經典動畫翻拍真人版電影)、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

繼2017年真人版《美女與野獸》取得12.6億美元的全球票房的成功後,迪士尼的創作取向還是目前好萊塢A級製作的兩條主要路線——“續集”和“真人化”。具體的加碼方式便是加入種族議題和女性議題,比如《獅子王》之後,明年3月有真人版《花木蘭》。此外,迪士尼已經宣佈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發行九部真人動畫電影。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截至目前為止,迪士尼的真人電影,還未有過10億的大片,像《奇幻森林》導演執導的真人版《獅子王》目前票房已過6億,能否突破10億的天花板,尚未可知。

批片的幾種路線:

日本、印度、小語種、文藝片

批片中有8部票房過億:日本動畫電影《千與千尋》(4.8億)、《哆啦A夢:大雄的月球探險記》(1.3億)、《夏目友人帳》(1.1億);印度電影《調音師》(3.24億)、《一個母親的復仇》(1.1億);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3.73億);西班牙電影《海市蜃樓》(1.1億);奧斯卡獲獎影片《綠皮書》(4.78億)。

繼去年的《龍貓》之後,《千與千尋》極盡可能地展示了在國產電影佳片空缺的前提下,舊片重映“情懷攻勢”的票房空間。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像幾乎每年都有一部過億的“哆啦A夢”系列一樣,日本的動畫電影已經成為內地批片穩獲收益的一支生力軍。

日本的真人電影仍因文化差異和欠缺IP粉絲基礎,一如既往在國內接受度不高,如劇情片《祈禱落幕時》最終只收獲了6700萬票房。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印度批片也走出了一條成功的路線。

自《摔跤吧!爸爸》打開印度片市場以來,每年都有印度批片在內地市場過億。“類型片+社會話題性”已經成為印度批片“出圈”的固定套路,也可以說是一種批片獲利的權力格局。

除了上述穩定的兩類批片,小語種的批片每年會隨時微調,獲得成功的主要是類型鮮明、差異化明顯的,如口碑不錯的俄羅斯電影《絕殺慕尼黑》取得9100多萬票房。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3.73億的票房讓人眼前一亮。要知道今年奧斯卡的衛冕冠軍《綠皮書》的內地票房也不過4.78億。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當然,《何以為家》與《綠皮書》作為文藝向批片能獲得如此高票房,還是有規律可循的。

首要原因是獲得/提名奧斯卡獎後在內地上映時間差極短——2月24日頒獎,《綠皮書》於3月1日內地上映。

另一個原因是差異化路線,4月29日上映的《何以為家》正面battle《復聯4》,滿足了一種完全不同口味的觀影訴求。

第三,兩部影片都品質過硬,且都具社會話題性,能夠激發情感共鳴。

回到國產片:低谷與希望

2019上半年票房前10名的電影中,國產片佔4部,分別為《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反貪風暴4》。

進口片佔6部,分別為《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大黃蜂》《驚奇隊長》《哥斯拉2:怪獸之王》《阿麗塔:戰鬥天使》《被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中國臺灣)。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與去年上半年的國產片的票房比較,今年上半年國產片的成績減少了約17億。大略等於少了一部開心麻花喜劇片的票房量。

如果說,開心麻花團隊的喜劇片創作還明顯受創作者週期制約,那麼觀眾們的精神生活必需品——優質愛情電影的嚴重缺位,也是造成票房下降的重要原因。

一部質量並不高的臺灣愛情片《被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能取得9.5億的票房,證明了觀眾對能夠宣洩情感的愛情電影的飢渴。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往年的愛情片總能出個爆款,如《超時空同居》《前任3》,但今年上半年的愛情電影,寥寥無幾。

比如霍建起導演的《如影隨心》,儘管有陳曉、杜鵑主演,但過於文藝向的題材,最終收穫2000多萬票房;質量極差的《下一任:前任》,打了“前任4”的宣發擦邊球,又加之老面孔鄭愷、郭采潔主演,票房才剛剛過億;《我的少女時代》導演陳玉珊,改編日本原版的愛情電影《一吻定情》取得1.7億票房;《最好的我們》是繼《過春天》後,商業類型片意義上的青春電影回潮,最終票房也定格在了4億。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此外,最值得一提的是國產動畫的默默發力。

如此低沉的國產電影創作環境下,國產動畫在悄無聲息地為整個市場添磚加瓦。

今年年初,一部國產動畫《白蛇:緣起》於1月11日上映,反超了《大黃蜂》的單日票房,又在1月31日取得單日票房第一,熬倒了《死侍2》。

影市失速,種子失靈,暑期檔下半程緊急“尋槍”

優質動畫“熊出沒”系列,從2014年至2019年,一直維持著6~7分的豆瓣評分,從2億至4億、5億、6億、7億的票房連升,成為一個穩定的國產動畫電影品牌。

而眼下,處於點映階段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在豆瓣上有3.3萬人打出8.7超高分。如果藉助高品質的“口碑下沉”效應,在今年低迷的國產電影創作環境中,或許能給我們帶來一些新希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