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酸蓄電池的工作特點及主要指標'

化學 湖東居 2019-08-30
"
"
鉛酸蓄電池的工作特點及主要指標

蓄電池是將電能轉換成化學能儲存起來, 需要時將化學能轉變成為電能的一種儲能裝置。 蓄電池由正負極板、 隔板 ( 膜 ) 、 電池槽 ( 外殼 ) 、 排氣閥或安全閥以及電解液 ( 硫酸 ) 五個主要部分組成。

目前, 通信行業已廣泛使用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 ( 免維護電池 ) 。 雖然固定型鉛酸蓄電池在安裝階段需要現場配置電解液, 維護階段需要週期性測試電解液濃度和隨時配比硫酸濃度 , 維護成本偏高, 但電池組容量可按實際需求設計, 電池內部電解液處於液體流動狀態 ,有利於電解液和極板充分化學反應 , 在集中供電的核心機房, 電池組容量很大時仍有采用。

1 . 閱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由正負極板 、 隔板、 電解液 、 安全閥 、 外殼等部分組成。正負極板均採用塗漿式極板, 具有很強的耐酸性 、 很好的導電性和較長的壽命, 自 放電速率也較小。 隔板採用超細玻璃纖維製成, 全部電解液注人極板和隔板中 , 電池內沒有流動的電解液, 頂蓋上還備有內裝陶瓷過濾器的氣閥, 它可以防止酸霧從蓄電池中逸出 。 正負極接線端子用鉛合金製成, 頂蓋用瀝青封口 , 具有全封閉結構。

在這種陰極吸收式閥控密封鉛酸蓄電池中 , 負極板活性物質總量比正極多15%, 當電池充電時, 正極巳 充足 , 負極尚未到容量的90% , 因此, 在正常情況下 , 正極會產生氧氣, 而負極不會產生難以複合的氫氣。 蓄電池隔板為超細玻璃纖維隔膜, 留有氣體通道,解決了氧氣的傳送和複合問題。 在實際充電過程中 , 氧氣複合率不可能達100%。 如果充電電壓過高 , 電池內會產生大量的氧氣和氫氣 , 為了釋放這些氣體, 當氣壓達到一定數值, 電池頂蓋的排氣閥會 自動打開, 放出氣體; 當氣體壓力降到一定值後 , 氣閥能 自動關閉 , 阻止外部氣體進人。

在該電池中 , 負極板上活性物質 ( 海綿狀鉛 ) 在潮溼條件下, 活性很高, 能夠與正極板產生的氧氣快速反應, 生成水, 同時又具有全封閉結構 , 因此在使用中一般不需要加水補充。

2. 蓄電池的主要指標包括電動勢 、 內阻、 終了電壓、 放電率 、 充電率、 循環壽命。

( 1 ) 電池 電動勢 ( E ) : 蓄電池在沒有負載的情況下測得的正 、 負極之間的端電壓, 也就是開路時的正負極端子電壓。

( 2 ) 蓄電池的內阻 ( R ) : 在蓄電池接上負載後 , 測出端子電壓 ( U) 和流過負載的電流 ( 1 ), 這時蓄電池的內阻 ( R ) 為 ( E-U ) /1。 蓄電池的內阻應包括: 蓄電池正負極板、 隔板 ( 膜 ) 、 電解液和連接物的電阻。 電池的內阻越小, 蓄電池的容量就越大。

( 3 ) 終了 電壓 : 是指放電至電池端電壓急劇下降時的臨界電壓。 如再放電就會損壞電池 , 此時電池端電壓稱為終了 電壓。 不 同 的放電率有不同 的放電終了 電壓, U終=1.66+0.0175h, 式中h為放電小時率, 若採用1小時放電率, u.終=1.66+0.0175 x 1= 1.68V,若用10小時率放電 , u.終=1.66+0.0175 x 1O=1.835V 。

( 4 ) 放電率: 蓄電池在一定條件下 , 放電至終了 電壓的快慢稱之為放電率。 放電電流的大小 , 用時間率和電流率來表示。 通常以 10小時率作為放電電流, 即在lOh內將蓄電池的容量放至終了 電壓。 蓄電池容量的大小隨放電率大小而變化, 由於在大電流放電時,極板表面與周圍硫酸迅速作用 , 生成顆粒較大的硫酸鉛, 阻擋了硫酸進入極板內部與活性物質的電化作用 , 所以電池電壓下降快, 放出容量小。 在低放電率時, 電解液可以充分滲透, 電化作用深入極板內部, 放出的容量相對較大。

( 5 ) 充電率 : 蓄電池在一定條件下 , 標稱容量與充電電流的比稱之為充電率。 常用的充電率是10h率, 即放電終了後的電池組充電的時間至少需lOh, 才達到充電終期 ( 電池充滿 ) 。 當縮短充電時間時, 充電電流必須加大, 反之, 充電電流可減少。 具體充電所需時長與電池內剩餘的電量有關。

( 6 ) 循環壽命 : 蓄電池經歷一次充電和放電 , 稱為一次循環。 蓄電池所能承受的循環次數稱為循環壽命。 固定型鉛酸蓄電池的循環壽命約為300 - 500次, 閱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的循環壽命約為1000 - 1200次, 使用壽命一般在10年以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