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華為榮耀 華為公司 攝影 NFC 華為Mate 微距鏡頭 請不要叫我測評君 2019-08-04
"

nova 5系列從開箱到上手已經大半月,但小編一直沒寫出一篇像樣的評測,作為華為標準的中端機型,nova 5系列可以說是中規中矩,和華為其他手機一樣,穩定、紮實,nova 5 Pro更是憑藉40W快充和麒麟980處理器從“女僕”一躍成為“長公主”。接下來小編就簡單談談在這段時間裡對這兩款手機的使用感受,以記錄遇到的小問題為主,但結論不變:相比其他主打線下的機器,nova 5系列仍然是最值得購買的。


"

nova 5系列從開箱到上手已經大半月,但小編一直沒寫出一篇像樣的評測,作為華為標準的中端機型,nova 5系列可以說是中規中矩,和華為其他手機一樣,穩定、紮實,nova 5 Pro更是憑藉40W快充和麒麟980處理器從“女僕”一躍成為“長公主”。接下來小編就簡單談談在這段時間裡對這兩款手機的使用感受,以記錄遇到的小問題為主,但結論不變:相比其他主打線下的機器,nova 5系列仍然是最值得購買的。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外觀方面,nova 5系列整體造型和配色較上代更加硬朗,後蓋採用2.5D玻璃,攝像頭豎向排列,旁邊的鏡頭註釋太多,有點畫蛇添足,也有可能是想讓旁邊的微距鏡頭看起來不那麼突兀。手裡nova 5 Pro是綺境森林,而nova 5則是亮黑配色,還算純粹不花哨,在光線下可以折射出炫光效果。磨砂啞光質感的邊框做了稜邊處理,拿在手裡還不錯,比平滑的邊框多點意思。正面屏佔比高,比較精緻,R角還是太大了,我個人更傾向更硬朗的角度,這樣視覺效果也更好。

"

nova 5系列從開箱到上手已經大半月,但小編一直沒寫出一篇像樣的評測,作為華為標準的中端機型,nova 5系列可以說是中規中矩,和華為其他手機一樣,穩定、紮實,nova 5 Pro更是憑藉40W快充和麒麟980處理器從“女僕”一躍成為“長公主”。接下來小編就簡單談談在這段時間裡對這兩款手機的使用感受,以記錄遇到的小問題為主,但結論不變:相比其他主打線下的機器,nova 5系列仍然是最值得購買的。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外觀方面,nova 5系列整體造型和配色較上代更加硬朗,後蓋採用2.5D玻璃,攝像頭豎向排列,旁邊的鏡頭註釋太多,有點畫蛇添足,也有可能是想讓旁邊的微距鏡頭看起來不那麼突兀。手裡nova 5 Pro是綺境森林,而nova 5則是亮黑配色,還算純粹不花哨,在光線下可以折射出炫光效果。磨砂啞光質感的邊框做了稜邊處理,拿在手裡還不錯,比平滑的邊框多點意思。正面屏佔比高,比較精緻,R角還是太大了,我個人更傾向更硬朗的角度,這樣視覺效果也更好。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

nova 5系列從開箱到上手已經大半月,但小編一直沒寫出一篇像樣的評測,作為華為標準的中端機型,nova 5系列可以說是中規中矩,和華為其他手機一樣,穩定、紮實,nova 5 Pro更是憑藉40W快充和麒麟980處理器從“女僕”一躍成為“長公主”。接下來小編就簡單談談在這段時間裡對這兩款手機的使用感受,以記錄遇到的小問題為主,但結論不變:相比其他主打線下的機器,nova 5系列仍然是最值得購買的。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外觀方面,nova 5系列整體造型和配色較上代更加硬朗,後蓋採用2.5D玻璃,攝像頭豎向排列,旁邊的鏡頭註釋太多,有點畫蛇添足,也有可能是想讓旁邊的微距鏡頭看起來不那麼突兀。手裡nova 5 Pro是綺境森林,而nova 5則是亮黑配色,還算純粹不花哨,在光線下可以折射出炫光效果。磨砂啞光質感的邊框做了稜邊處理,拿在手裡還不錯,比平滑的邊框多點意思。正面屏佔比高,比較精緻,R角還是太大了,我個人更傾向更硬朗的角度,這樣視覺效果也更好。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性能方面nova 5 Pro搭載了麒麟980,這顆處理器在nova 5 Pro上發揮正常,但在打遊戲等吃配置的場景下時,發熱會比較明顯,《和平精英》支持HDR高清和超高幀率,運行起來基本流暢,應付絕大部分場景不成問題。而nova 5的麒麟810初步體驗個人還是比較滿意的,壓力測試下溫度控制不錯,王者高幀率畫質全高的情況下波動相較麒麟980波動的範圍會大一點,大致在57到62幀之間,最低偶爾掉到51幀,日常使用的情況下和麒麟980用起來差別不大。


"

nova 5系列從開箱到上手已經大半月,但小編一直沒寫出一篇像樣的評測,作為華為標準的中端機型,nova 5系列可以說是中規中矩,和華為其他手機一樣,穩定、紮實,nova 5 Pro更是憑藉40W快充和麒麟980處理器從“女僕”一躍成為“長公主”。接下來小編就簡單談談在這段時間裡對這兩款手機的使用感受,以記錄遇到的小問題為主,但結論不變:相比其他主打線下的機器,nova 5系列仍然是最值得購買的。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外觀方面,nova 5系列整體造型和配色較上代更加硬朗,後蓋採用2.5D玻璃,攝像頭豎向排列,旁邊的鏡頭註釋太多,有點畫蛇添足,也有可能是想讓旁邊的微距鏡頭看起來不那麼突兀。手裡nova 5 Pro是綺境森林,而nova 5則是亮黑配色,還算純粹不花哨,在光線下可以折射出炫光效果。磨砂啞光質感的邊框做了稜邊處理,拿在手裡還不錯,比平滑的邊框多點意思。正面屏佔比高,比較精緻,R角還是太大了,我個人更傾向更硬朗的角度,這樣視覺效果也更好。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性能方面nova 5 Pro搭載了麒麟980,這顆處理器在nova 5 Pro上發揮正常,但在打遊戲等吃配置的場景下時,發熱會比較明顯,《和平精英》支持HDR高清和超高幀率,運行起來基本流暢,應付絕大部分場景不成問題。而nova 5的麒麟810初步體驗個人還是比較滿意的,壓力測試下溫度控制不錯,王者高幀率畫質全高的情況下波動相較麒麟980波動的範圍會大一點,大致在57到62幀之間,最低偶爾掉到51幀,日常使用的情況下和麒麟980用起來差別不大。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續航方面,本次nova系列給我們工作室帶來了一場腥風血雨。在測試3500毫安時的nova 5 Pro時,前50%電量的表現和友商4000毫安時的電池差不多,讓我們非常意外,經過幾輪篩查才發現,華為的省電精靈在測試中“小動作”不少,在使用微博時鎖定好的亮度會自動降低近70尼特左右。


"

nova 5系列從開箱到上手已經大半月,但小編一直沒寫出一篇像樣的評測,作為華為標準的中端機型,nova 5系列可以說是中規中矩,和華為其他手機一樣,穩定、紮實,nova 5 Pro更是憑藉40W快充和麒麟980處理器從“女僕”一躍成為“長公主”。接下來小編就簡單談談在這段時間裡對這兩款手機的使用感受,以記錄遇到的小問題為主,但結論不變:相比其他主打線下的機器,nova 5系列仍然是最值得購買的。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外觀方面,nova 5系列整體造型和配色較上代更加硬朗,後蓋採用2.5D玻璃,攝像頭豎向排列,旁邊的鏡頭註釋太多,有點畫蛇添足,也有可能是想讓旁邊的微距鏡頭看起來不那麼突兀。手裡nova 5 Pro是綺境森林,而nova 5則是亮黑配色,還算純粹不花哨,在光線下可以折射出炫光效果。磨砂啞光質感的邊框做了稜邊處理,拿在手裡還不錯,比平滑的邊框多點意思。正面屏佔比高,比較精緻,R角還是太大了,我個人更傾向更硬朗的角度,這樣視覺效果也更好。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性能方面nova 5 Pro搭載了麒麟980,這顆處理器在nova 5 Pro上發揮正常,但在打遊戲等吃配置的場景下時,發熱會比較明顯,《和平精英》支持HDR高清和超高幀率,運行起來基本流暢,應付絕大部分場景不成問題。而nova 5的麒麟810初步體驗個人還是比較滿意的,壓力測試下溫度控制不錯,王者高幀率畫質全高的情況下波動相較麒麟980波動的範圍會大一點,大致在57到62幀之間,最低偶爾掉到51幀,日常使用的情況下和麒麟980用起來差別不大。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續航方面,本次nova系列給我們工作室帶來了一場腥風血雨。在測試3500毫安時的nova 5 Pro時,前50%電量的表現和友商4000毫安時的電池差不多,讓我們非常意外,經過幾輪篩查才發現,華為的省電精靈在測試中“小動作”不少,在使用微博時鎖定好的亮度會自動降低近70尼特左右。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但總體來說,nova 5系列的續航還是非常耐用,但後期掉電較快。省電精靈雖然在續航測試中“作弊”了,但在用戶日常使用的情況下,能“作弊”絕不是件壞事。充電方面,nova 5系列本次主打的40W充電還是非常香的,但在我們幾輪的充電測試中會出現無法激發40W快充、功率穩定在16W的情況,可能只是個例,正常情況下,nova 5 Pro半小時可充電至75%左右。

拍照方面,nova 5系列成像風格一致,白天色彩比較討好眼球,但在暗光條件下細節塗抹嚴重,一味提高亮度,犧牲畫質,夜景模式下明顯噪點改善了很多。下面放一些樣張。

"

nova 5系列從開箱到上手已經大半月,但小編一直沒寫出一篇像樣的評測,作為華為標準的中端機型,nova 5系列可以說是中規中矩,和華為其他手機一樣,穩定、紮實,nova 5 Pro更是憑藉40W快充和麒麟980處理器從“女僕”一躍成為“長公主”。接下來小編就簡單談談在這段時間裡對這兩款手機的使用感受,以記錄遇到的小問題為主,但結論不變:相比其他主打線下的機器,nova 5系列仍然是最值得購買的。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外觀方面,nova 5系列整體造型和配色較上代更加硬朗,後蓋採用2.5D玻璃,攝像頭豎向排列,旁邊的鏡頭註釋太多,有點畫蛇添足,也有可能是想讓旁邊的微距鏡頭看起來不那麼突兀。手裡nova 5 Pro是綺境森林,而nova 5則是亮黑配色,還算純粹不花哨,在光線下可以折射出炫光效果。磨砂啞光質感的邊框做了稜邊處理,拿在手裡還不錯,比平滑的邊框多點意思。正面屏佔比高,比較精緻,R角還是太大了,我個人更傾向更硬朗的角度,這樣視覺效果也更好。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性能方面nova 5 Pro搭載了麒麟980,這顆處理器在nova 5 Pro上發揮正常,但在打遊戲等吃配置的場景下時,發熱會比較明顯,《和平精英》支持HDR高清和超高幀率,運行起來基本流暢,應付絕大部分場景不成問題。而nova 5的麒麟810初步體驗個人還是比較滿意的,壓力測試下溫度控制不錯,王者高幀率畫質全高的情況下波動相較麒麟980波動的範圍會大一點,大致在57到62幀之間,最低偶爾掉到51幀,日常使用的情況下和麒麟980用起來差別不大。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續航方面,本次nova系列給我們工作室帶來了一場腥風血雨。在測試3500毫安時的nova 5 Pro時,前50%電量的表現和友商4000毫安時的電池差不多,讓我們非常意外,經過幾輪篩查才發現,華為的省電精靈在測試中“小動作”不少,在使用微博時鎖定好的亮度會自動降低近70尼特左右。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但總體來說,nova 5系列的續航還是非常耐用,但後期掉電較快。省電精靈雖然在續航測試中“作弊”了,但在用戶日常使用的情況下,能“作弊”絕不是件壞事。充電方面,nova 5系列本次主打的40W充電還是非常香的,但在我們幾輪的充電測試中會出現無法激發40W快充、功率穩定在16W的情況,可能只是個例,正常情況下,nova 5 Pro半小時可充電至75%左右。

拍照方面,nova 5系列成像風格一致,白天色彩比較討好眼球,但在暗光條件下細節塗抹嚴重,一味提高亮度,犧牲畫質,夜景模式下明顯噪點改善了很多。下面放一些樣張。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

nova 5系列從開箱到上手已經大半月,但小編一直沒寫出一篇像樣的評測,作為華為標準的中端機型,nova 5系列可以說是中規中矩,和華為其他手機一樣,穩定、紮實,nova 5 Pro更是憑藉40W快充和麒麟980處理器從“女僕”一躍成為“長公主”。接下來小編就簡單談談在這段時間裡對這兩款手機的使用感受,以記錄遇到的小問題為主,但結論不變:相比其他主打線下的機器,nova 5系列仍然是最值得購買的。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外觀方面,nova 5系列整體造型和配色較上代更加硬朗,後蓋採用2.5D玻璃,攝像頭豎向排列,旁邊的鏡頭註釋太多,有點畫蛇添足,也有可能是想讓旁邊的微距鏡頭看起來不那麼突兀。手裡nova 5 Pro是綺境森林,而nova 5則是亮黑配色,還算純粹不花哨,在光線下可以折射出炫光效果。磨砂啞光質感的邊框做了稜邊處理,拿在手裡還不錯,比平滑的邊框多點意思。正面屏佔比高,比較精緻,R角還是太大了,我個人更傾向更硬朗的角度,這樣視覺效果也更好。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性能方面nova 5 Pro搭載了麒麟980,這顆處理器在nova 5 Pro上發揮正常,但在打遊戲等吃配置的場景下時,發熱會比較明顯,《和平精英》支持HDR高清和超高幀率,運行起來基本流暢,應付絕大部分場景不成問題。而nova 5的麒麟810初步體驗個人還是比較滿意的,壓力測試下溫度控制不錯,王者高幀率畫質全高的情況下波動相較麒麟980波動的範圍會大一點,大致在57到62幀之間,最低偶爾掉到51幀,日常使用的情況下和麒麟980用起來差別不大。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續航方面,本次nova系列給我們工作室帶來了一場腥風血雨。在測試3500毫安時的nova 5 Pro時,前50%電量的表現和友商4000毫安時的電池差不多,讓我們非常意外,經過幾輪篩查才發現,華為的省電精靈在測試中“小動作”不少,在使用微博時鎖定好的亮度會自動降低近70尼特左右。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但總體來說,nova 5系列的續航還是非常耐用,但後期掉電較快。省電精靈雖然在續航測試中“作弊”了,但在用戶日常使用的情況下,能“作弊”絕不是件壞事。充電方面,nova 5系列本次主打的40W充電還是非常香的,但在我們幾輪的充電測試中會出現無法激發40W快充、功率穩定在16W的情況,可能只是個例,正常情況下,nova 5 Pro半小時可充電至75%左右。

拍照方面,nova 5系列成像風格一致,白天色彩比較討好眼球,但在暗光條件下細節塗抹嚴重,一味提高亮度,犧牲畫質,夜景模式下明顯噪點改善了很多。下面放一些樣張。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

nova 5系列從開箱到上手已經大半月,但小編一直沒寫出一篇像樣的評測,作為華為標準的中端機型,nova 5系列可以說是中規中矩,和華為其他手機一樣,穩定、紮實,nova 5 Pro更是憑藉40W快充和麒麟980處理器從“女僕”一躍成為“長公主”。接下來小編就簡單談談在這段時間裡對這兩款手機的使用感受,以記錄遇到的小問題為主,但結論不變:相比其他主打線下的機器,nova 5系列仍然是最值得購買的。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外觀方面,nova 5系列整體造型和配色較上代更加硬朗,後蓋採用2.5D玻璃,攝像頭豎向排列,旁邊的鏡頭註釋太多,有點畫蛇添足,也有可能是想讓旁邊的微距鏡頭看起來不那麼突兀。手裡nova 5 Pro是綺境森林,而nova 5則是亮黑配色,還算純粹不花哨,在光線下可以折射出炫光效果。磨砂啞光質感的邊框做了稜邊處理,拿在手裡還不錯,比平滑的邊框多點意思。正面屏佔比高,比較精緻,R角還是太大了,我個人更傾向更硬朗的角度,這樣視覺效果也更好。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性能方面nova 5 Pro搭載了麒麟980,這顆處理器在nova 5 Pro上發揮正常,但在打遊戲等吃配置的場景下時,發熱會比較明顯,《和平精英》支持HDR高清和超高幀率,運行起來基本流暢,應付絕大部分場景不成問題。而nova 5的麒麟810初步體驗個人還是比較滿意的,壓力測試下溫度控制不錯,王者高幀率畫質全高的情況下波動相較麒麟980波動的範圍會大一點,大致在57到62幀之間,最低偶爾掉到51幀,日常使用的情況下和麒麟980用起來差別不大。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續航方面,本次nova系列給我們工作室帶來了一場腥風血雨。在測試3500毫安時的nova 5 Pro時,前50%電量的表現和友商4000毫安時的電池差不多,讓我們非常意外,經過幾輪篩查才發現,華為的省電精靈在測試中“小動作”不少,在使用微博時鎖定好的亮度會自動降低近70尼特左右。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但總體來說,nova 5系列的續航還是非常耐用,但後期掉電較快。省電精靈雖然在續航測試中“作弊”了,但在用戶日常使用的情況下,能“作弊”絕不是件壞事。充電方面,nova 5系列本次主打的40W充電還是非常香的,但在我們幾輪的充電測試中會出現無法激發40W快充、功率穩定在16W的情況,可能只是個例,正常情況下,nova 5 Pro半小時可充電至75%左右。

拍照方面,nova 5系列成像風格一致,白天色彩比較討好眼球,但在暗光條件下細節塗抹嚴重,一味提高亮度,犧牲畫質,夜景模式下明顯噪點改善了很多。下面放一些樣張。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

nova 5系列從開箱到上手已經大半月,但小編一直沒寫出一篇像樣的評測,作為華為標準的中端機型,nova 5系列可以說是中規中矩,和華為其他手機一樣,穩定、紮實,nova 5 Pro更是憑藉40W快充和麒麟980處理器從“女僕”一躍成為“長公主”。接下來小編就簡單談談在這段時間裡對這兩款手機的使用感受,以記錄遇到的小問題為主,但結論不變:相比其他主打線下的機器,nova 5系列仍然是最值得購買的。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外觀方面,nova 5系列整體造型和配色較上代更加硬朗,後蓋採用2.5D玻璃,攝像頭豎向排列,旁邊的鏡頭註釋太多,有點畫蛇添足,也有可能是想讓旁邊的微距鏡頭看起來不那麼突兀。手裡nova 5 Pro是綺境森林,而nova 5則是亮黑配色,還算純粹不花哨,在光線下可以折射出炫光效果。磨砂啞光質感的邊框做了稜邊處理,拿在手裡還不錯,比平滑的邊框多點意思。正面屏佔比高,比較精緻,R角還是太大了,我個人更傾向更硬朗的角度,這樣視覺效果也更好。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性能方面nova 5 Pro搭載了麒麟980,這顆處理器在nova 5 Pro上發揮正常,但在打遊戲等吃配置的場景下時,發熱會比較明顯,《和平精英》支持HDR高清和超高幀率,運行起來基本流暢,應付絕大部分場景不成問題。而nova 5的麒麟810初步體驗個人還是比較滿意的,壓力測試下溫度控制不錯,王者高幀率畫質全高的情況下波動相較麒麟980波動的範圍會大一點,大致在57到62幀之間,最低偶爾掉到51幀,日常使用的情況下和麒麟980用起來差別不大。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續航方面,本次nova系列給我們工作室帶來了一場腥風血雨。在測試3500毫安時的nova 5 Pro時,前50%電量的表現和友商4000毫安時的電池差不多,讓我們非常意外,經過幾輪篩查才發現,華為的省電精靈在測試中“小動作”不少,在使用微博時鎖定好的亮度會自動降低近70尼特左右。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但總體來說,nova 5系列的續航還是非常耐用,但後期掉電較快。省電精靈雖然在續航測試中“作弊”了,但在用戶日常使用的情況下,能“作弊”絕不是件壞事。充電方面,nova 5系列本次主打的40W充電還是非常香的,但在我們幾輪的充電測試中會出現無法激發40W快充、功率穩定在16W的情況,可能只是個例,正常情況下,nova 5 Pro半小時可充電至75%左右。

拍照方面,nova 5系列成像風格一致,白天色彩比較討好眼球,但在暗光條件下細節塗抹嚴重,一味提高亮度,犧牲畫質,夜景模式下明顯噪點改善了很多。下面放一些樣張。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系統方面,EMUI還是老優點和老問題,流暢、穩定,安裝軟件、打開軟件等側重隨機讀寫性能的場景表現都很不錯,功能全面,但整合得比較雜亂,自帶的系統通知太冗雜,要花一些功夫去禁止或管理。但nova 5系列的省電精靈調度非常激進,在切換不同的應用時,就算鎖定了亮度,也會有明顯的亮度變化,在暗光環境下有些晃眼。此外,在小編玩的遊戲中,QQ飛車打開後畫質會明顯變差,鋸齒感明顯,打開最高畫質也無法消除,色彩也黯淡很多,這也歸功於省電精靈。


"

nova 5系列從開箱到上手已經大半月,但小編一直沒寫出一篇像樣的評測,作為華為標準的中端機型,nova 5系列可以說是中規中矩,和華為其他手機一樣,穩定、紮實,nova 5 Pro更是憑藉40W快充和麒麟980處理器從“女僕”一躍成為“長公主”。接下來小編就簡單談談在這段時間裡對這兩款手機的使用感受,以記錄遇到的小問題為主,但結論不變:相比其他主打線下的機器,nova 5系列仍然是最值得購買的。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外觀方面,nova 5系列整體造型和配色較上代更加硬朗,後蓋採用2.5D玻璃,攝像頭豎向排列,旁邊的鏡頭註釋太多,有點畫蛇添足,也有可能是想讓旁邊的微距鏡頭看起來不那麼突兀。手裡nova 5 Pro是綺境森林,而nova 5則是亮黑配色,還算純粹不花哨,在光線下可以折射出炫光效果。磨砂啞光質感的邊框做了稜邊處理,拿在手裡還不錯,比平滑的邊框多點意思。正面屏佔比高,比較精緻,R角還是太大了,我個人更傾向更硬朗的角度,這樣視覺效果也更好。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性能方面nova 5 Pro搭載了麒麟980,這顆處理器在nova 5 Pro上發揮正常,但在打遊戲等吃配置的場景下時,發熱會比較明顯,《和平精英》支持HDR高清和超高幀率,運行起來基本流暢,應付絕大部分場景不成問題。而nova 5的麒麟810初步體驗個人還是比較滿意的,壓力測試下溫度控制不錯,王者高幀率畫質全高的情況下波動相較麒麟980波動的範圍會大一點,大致在57到62幀之間,最低偶爾掉到51幀,日常使用的情況下和麒麟980用起來差別不大。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續航方面,本次nova系列給我們工作室帶來了一場腥風血雨。在測試3500毫安時的nova 5 Pro時,前50%電量的表現和友商4000毫安時的電池差不多,讓我們非常意外,經過幾輪篩查才發現,華為的省電精靈在測試中“小動作”不少,在使用微博時鎖定好的亮度會自動降低近70尼特左右。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但總體來說,nova 5系列的續航還是非常耐用,但後期掉電較快。省電精靈雖然在續航測試中“作弊”了,但在用戶日常使用的情況下,能“作弊”絕不是件壞事。充電方面,nova 5系列本次主打的40W充電還是非常香的,但在我們幾輪的充電測試中會出現無法激發40W快充、功率穩定在16W的情況,可能只是個例,正常情況下,nova 5 Pro半小時可充電至75%左右。

拍照方面,nova 5系列成像風格一致,白天色彩比較討好眼球,但在暗光條件下細節塗抹嚴重,一味提高亮度,犧牲畫質,夜景模式下明顯噪點改善了很多。下面放一些樣張。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系統方面,EMUI還是老優點和老問題,流暢、穩定,安裝軟件、打開軟件等側重隨機讀寫性能的場景表現都很不錯,功能全面,但整合得比較雜亂,自帶的系統通知太冗雜,要花一些功夫去禁止或管理。但nova 5系列的省電精靈調度非常激進,在切換不同的應用時,就算鎖定了亮度,也會有明顯的亮度變化,在暗光環境下有些晃眼。此外,在小編玩的遊戲中,QQ飛車打開後畫質會明顯變差,鋸齒感明顯,打開最高畫質也無法消除,色彩也黯淡很多,這也歸功於省電精靈。


nova5系列簡單上手:線下神機



除去日常遇到的這些無傷大雅的小問題,大部分情況下,nova 5系列的表現確實還是非常穩定,依靠華為的品牌效應以及旗艦處理器,穩打穩紮,在線下很有優勢。相比2999元的nova 5 Pro,2799元的nova 5性價比就沒那麼高了,衝著麒麟980和NFC就值了這200元,單純想體驗麒麟810的用戶完全可以選擇便宜不少的榮耀9X。而對比同價位“友商”的榮耀20系列,主要區別在拍照和充電速度上,注重哪個就選哪款。

可以說nova 5系列是以往nova系列形象的一次顛覆,也是除了P和Mate旗艦系列之外,華為在中高端機型上的又一次發力,麒麟810的出現更是填補了旗艦系列和低端系列之間的空白,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我們也期待華為能在未來的中端產品中,為我們帶來更多驚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