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收入增長超5倍!華為雲啟動兩年進入快車道的背後'

"


"


6月收入增長超5倍!華為雲啟動兩年進入快車道的背後

7月30日,華為公司董事長樑華在華為2019年上半年業績發佈會上表示:“華為雲業務這幾年都在持續增長,上半年增長也比較快。”

“過去一年越來越多的客戶選擇了我們。” 7月23日,華為公司副總裁、華為雲業務總裁鄭葉來在“鯤鵬凌雲,開啟多元新架構”論壇上對外透露了一組數字,讓我們看到成立兩年多的華為雲業務已經進入快速增長通道。“以2019年6月為例,華為對外運營的雲服務及軟件單月收入同比2018年6月增長5.5倍,華為雲規模客戶數增長了33倍。”

顯然,華為雲又開始上演一場逆襲。

據懂懂了解,華為雲業務總體穩健增長,過去兩年多時間,已經在互聯網、點播直播、視頻監控、基因、汽車製造等行業實現大突破。比如互聯網TOP50企業中,有30家選擇了華為雲,如新浪、網易等;點播直播前10企業中,秒拍等6家上了華為雲;基因領域 TOP15企業中,超過85%使用華為雲,如華大基因、金域醫學、未來組、諾禾致源等;SAP上華為雲的客戶超過150家,在全國雲服務廠商中居首位。此外,國內十大汽車廠商更是都在用華為雲。

華為雖然每進入一個領域都不是最早的,但一旦決定進入,就不可小覷:一是華為一定會想清楚這是一個大有前景的並且通過技術創新可以改造的一個行業領域,才會決定進入。二是華為一旦進入一個新領域,一定會通過強壓投入取得技術上的領勢,構建自己在一個行業的競爭力,最終後發先至。

在通訊網絡領域是這樣,在IT服務領域是這樣,在手機領域還是這樣。今天,這一幕或許又將在雲計算領域上演。

以技術引領產業 5G觸發雲計算進入2.0時代

“我們最怕進入一個沒有門檻、沒有技術的行業,否則對華為來說是一個沒有競爭力的事情。”作為華為雲業務的掌門人,身上帶著深深華為基因的鄭葉來,非常清楚華為成功的原因所在:進入每一個領域一定是強壓投入技術,然後建立領先性並且形成壁壘。

具體到雲這一比較新的業務,也是先在技術上構建競爭力。一方面雲計算服務繼承了華為這麼多年所有的技術積累,把華為全棧的技術能力通過雲服務的形式對外提供出來。另一方面這兩年中華為雲也在不斷創新,在AI、5G、IoT方向上進行突破,正帶領行業往前走。

比如華為雲在2018年發佈了基於華為自研智能網卡芯片的新一代智能網絡服務,把虛擬網絡功能全卸載到智能網卡上,在實現40G網絡帶寬的同時,網絡時延大幅降低5倍。

時延是公有云的一個技術瓶頸,而連接是華為基因裡的長板,華為在這個方向上的突破對於行業有著積極的意義。

再比如,隨著雲服務的能力不斷提升,AI成為客戶對於雲的核心需求之一。我們知道,華為雲是極少數具備全棧全場景能力的廠商。

“在普惠AI上,我們希望成為實幹家。”鄭葉來表示華為雲要做的是幫助客戶的AI應用真正落地,而不是概念。截止目前,華為雲AI面向行業,可提供59種人工智能服務、159項功能,並且這些服務已經在十個行業300多個項目裡面已經落地。

今年1月,華為推出業界最高性能的基於鯤鵬架構的7nm服務器處理器—鯤鵬920。而這次發佈的基於鯤鵬芯片的鯤鵬雲服務,將ARM原生應用的高併發處理性能提升了10倍,把最佳的業務體驗,最優的性價比提供給客戶,為端邊雲生態融合提供可能,幫助企業開創更多新的產業機遇。

目前在全球範圍內正在開啟的5G大門,也給雲計算帶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

我們都知道,5G到來將會有更多的終端連接到網上,而傳統的移動端設備大多是ARM體系結構,這也就意味著ARM生態將邁入千億級體量。而傳統的雲數據中心是X86的體系結構,兩者有天然的鴻溝。

“隨著5G技術的應用和普及,海量智能終端數據的應用需要一個新的雲架構生態系統支撐,ARM架構能很好地支持應用移動化和終端化的需求。”鄭葉來認為。而華為雲鯤鵬雲服務把移動端原生生態(如Android)引入到雲數據中心,讓移動端應用,無需修改、無需指令集轉換,無縫平滑上雲。鯤鵬雲服務可以能做到真正把端雲生態進行無縫融合。

我們回看雲計算的發展,過去十幾年可以說是由互聯網公司,比如亞馬遜、阿里這些生於雲上的公司主導的,他們開創了敏捷、創新、體驗體、成本低的Cloud 1.0時代。而未來是“雲+AI+5G”時代,企業需要多元算力與多元化雲服務架構,這也將開啟全新的Cloud2.0時代。

華為雲在這個時間點上釋放鯤鵬,或引領雲計算領域的全新升級。

鯤鵬開啟多元時代:多樣算力與統一生態

鄭葉來認為,Cloud2.0時代相比1.0時代有兩個變化。一方面,企業成為雲化主角,企業核心系統加速上雲;另一方面,5G技術加速了移動化進程,海量智能終端的數據應用需要一個新的雲架構生態系統支撐,ARM架構能很好地支持應用移動化和終端化的需求,“雲+AI+5G時代,企業需要多元化雲服務架構。”

如何理解這一次雲計算的巨大飛躍?華為雲CTO張宇昕給出了一個答案:“多元新架構,本質就是把基於X86的一元算力,分解到不同的體系結構之上,讓Workload在合適的算力上承載,實現多元計算。”

"


6月收入增長超5倍!華為雲啟動兩年進入快車道的背後

7月30日,華為公司董事長樑華在華為2019年上半年業績發佈會上表示:“華為雲業務這幾年都在持續增長,上半年增長也比較快。”

“過去一年越來越多的客戶選擇了我們。” 7月23日,華為公司副總裁、華為雲業務總裁鄭葉來在“鯤鵬凌雲,開啟多元新架構”論壇上對外透露了一組數字,讓我們看到成立兩年多的華為雲業務已經進入快速增長通道。“以2019年6月為例,華為對外運營的雲服務及軟件單月收入同比2018年6月增長5.5倍,華為雲規模客戶數增長了33倍。”

顯然,華為雲又開始上演一場逆襲。

據懂懂了解,華為雲業務總體穩健增長,過去兩年多時間,已經在互聯網、點播直播、視頻監控、基因、汽車製造等行業實現大突破。比如互聯網TOP50企業中,有30家選擇了華為雲,如新浪、網易等;點播直播前10企業中,秒拍等6家上了華為雲;基因領域 TOP15企業中,超過85%使用華為雲,如華大基因、金域醫學、未來組、諾禾致源等;SAP上華為雲的客戶超過150家,在全國雲服務廠商中居首位。此外,國內十大汽車廠商更是都在用華為雲。

華為雖然每進入一個領域都不是最早的,但一旦決定進入,就不可小覷:一是華為一定會想清楚這是一個大有前景的並且通過技術創新可以改造的一個行業領域,才會決定進入。二是華為一旦進入一個新領域,一定會通過強壓投入取得技術上的領勢,構建自己在一個行業的競爭力,最終後發先至。

在通訊網絡領域是這樣,在IT服務領域是這樣,在手機領域還是這樣。今天,這一幕或許又將在雲計算領域上演。

以技術引領產業 5G觸發雲計算進入2.0時代

“我們最怕進入一個沒有門檻、沒有技術的行業,否則對華為來說是一個沒有競爭力的事情。”作為華為雲業務的掌門人,身上帶著深深華為基因的鄭葉來,非常清楚華為成功的原因所在:進入每一個領域一定是強壓投入技術,然後建立領先性並且形成壁壘。

具體到雲這一比較新的業務,也是先在技術上構建競爭力。一方面雲計算服務繼承了華為這麼多年所有的技術積累,把華為全棧的技術能力通過雲服務的形式對外提供出來。另一方面這兩年中華為雲也在不斷創新,在AI、5G、IoT方向上進行突破,正帶領行業往前走。

比如華為雲在2018年發佈了基於華為自研智能網卡芯片的新一代智能網絡服務,把虛擬網絡功能全卸載到智能網卡上,在實現40G網絡帶寬的同時,網絡時延大幅降低5倍。

時延是公有云的一個技術瓶頸,而連接是華為基因裡的長板,華為在這個方向上的突破對於行業有著積極的意義。

再比如,隨著雲服務的能力不斷提升,AI成為客戶對於雲的核心需求之一。我們知道,華為雲是極少數具備全棧全場景能力的廠商。

“在普惠AI上,我們希望成為實幹家。”鄭葉來表示華為雲要做的是幫助客戶的AI應用真正落地,而不是概念。截止目前,華為雲AI面向行業,可提供59種人工智能服務、159項功能,並且這些服務已經在十個行業300多個項目裡面已經落地。

今年1月,華為推出業界最高性能的基於鯤鵬架構的7nm服務器處理器—鯤鵬920。而這次發佈的基於鯤鵬芯片的鯤鵬雲服務,將ARM原生應用的高併發處理性能提升了10倍,把最佳的業務體驗,最優的性價比提供給客戶,為端邊雲生態融合提供可能,幫助企業開創更多新的產業機遇。

目前在全球範圍內正在開啟的5G大門,也給雲計算帶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

我們都知道,5G到來將會有更多的終端連接到網上,而傳統的移動端設備大多是ARM體系結構,這也就意味著ARM生態將邁入千億級體量。而傳統的雲數據中心是X86的體系結構,兩者有天然的鴻溝。

“隨著5G技術的應用和普及,海量智能終端數據的應用需要一個新的雲架構生態系統支撐,ARM架構能很好地支持應用移動化和終端化的需求。”鄭葉來認為。而華為雲鯤鵬雲服務把移動端原生生態(如Android)引入到雲數據中心,讓移動端應用,無需修改、無需指令集轉換,無縫平滑上雲。鯤鵬雲服務可以能做到真正把端雲生態進行無縫融合。

我們回看雲計算的發展,過去十幾年可以說是由互聯網公司,比如亞馬遜、阿里這些生於雲上的公司主導的,他們開創了敏捷、創新、體驗體、成本低的Cloud 1.0時代。而未來是“雲+AI+5G”時代,企業需要多元算力與多元化雲服務架構,這也將開啟全新的Cloud2.0時代。

華為雲在這個時間點上釋放鯤鵬,或引領雲計算領域的全新升級。

鯤鵬開啟多元時代:多樣算力與統一生態

鄭葉來認為,Cloud2.0時代相比1.0時代有兩個變化。一方面,企業成為雲化主角,企業核心系統加速上雲;另一方面,5G技術加速了移動化進程,海量智能終端的數據應用需要一個新的雲架構生態系統支撐,ARM架構能很好地支持應用移動化和終端化的需求,“雲+AI+5G時代,企業需要多元化雲服務架構。”

如何理解這一次雲計算的巨大飛躍?華為雲CTO張宇昕給出了一個答案:“多元新架構,本質就是把基於X86的一元算力,分解到不同的體系結構之上,讓Workload在合適的算力上承載,實現多元計算。”

6月收入增長超5倍!華為雲啟動兩年進入快車道的背後

“根據我們的研究和實踐,多元架構能夠實現更高的性價比和能效。比如2017年我們發佈了基於GPU和FPGA的異構服務,用於圖像渲染場景,比用通用計算技術性能有10倍以上的提升;用於加解密算法,性能提升最高可達20倍。”張宇昕透露。

2019年7月23日,華為雲基於鯤鵬的首批基礎雲服務和鯤鵬凌雲夥伴計劃正式發佈,向產業全面釋放鯤鵬新算力,加速企業創新升級。在這次發佈的第一批鯤鵬基礎雲服務中包括:鯤鵬BMS裸金屬服務器、鯤鵬ECS彈性雲服務器、鯤鵬Kubernetes容器和鯤鵬Serverless容器,通過不同顆粒度的基礎雲服務,滿足客戶多樣化的應用和部署要求。

鯤鵬BMS裸金屬服務器:併發性能領先30%,眾核算力優勢助力行業升級

鯤鵬BMS裸金屬服務,充分釋放眾核算力優勢,整機最高128核,併發性能領先業界主流平臺30%,在大數據、HPC、Web前端等高併發場景,將發揮獨特的價值。

鯤鵬ECS彈性雲服務器:性價比提升30%,高效能優勢加速企業創新

鯤鵬ECS彈性雲服務器是業界最高性能ARM-Based雲服務器,多核整型算力領先業界主流平臺同規格實例15%;採用華為芯片,結合虛擬化層多項深度優化,實現高效能、低功耗,充分釋放技術紅利,性價比領先業界主流平臺30%。

鯤鵬Kubernetes容器:跨雲多平臺資源,應用統一管理

業界首個基於鯤鵬生態的容器混合雲全棧解決方案,支持X86+鯤鵬多平臺的異構集群管理和應用部署,並提供一站式交付平臺實現x86應用到鯤鵬容器快速遷移。結合華為容器服務領先的多平臺混合部署、跨雲管理能力,可以實現大規模、高性能、高性價比的容器集群應用。

鯤鵬Serverless容器:讓鯤鵬算力更易獲取、更加普惠

鯤鵬Serverless容器,使得算力資源獲取更加快速靈活,不僅提供更細粒度算力單位,且發放速度可達每秒1000個,領先10倍,服務實例間QPS領先50%,整體性價比提升30%以上。

“我們發現,在各種場景下,基於鯤鵬的雲服務都能構建自己的獨特優勢。”張宇昕對於多元架構帶來的效能提升非常自信。

比如,量子計算目前被認為是一種對未來具有顛覆性影響的新型計算技術,同時也是華為對未來雲計算技術探索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向。量子計算在運算過程中,會進行非常高密度的內存讀寫和跨計算集群的信息拷貝,這對計算、內存以及網絡以及穩定性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需要高性能分佈式計算集群來支撐。

而鯤鵬裸金屬服務器,可提供128核高併發計算處理性能,領先業界主流平臺46%的內存帶寬,很好的滿足了量子計算模擬平臺的業務需求。同時,將華為量子計算模擬平臺構建在華為雲鯤鵬之上,實現高效穩定的全振幅量子線路模擬的同時,能效比實測相比原來的X86方案提升了20%。

懂懂認為,華為雲鯤鵬雲服務的發佈,將雲計算帶領進入多元架構的2.0時代,未來的雲具有更多樣的計算能力,支持多行業應用,並且可以實現多形態部署,支持業務的複雜性、靈活性,而這背後是華為雲統一的架構、統一的API、統一的生態,用戶使用起來便捷、簡單。而這些,才能滿足客戶在“5G+AI+IoT”時代的新需求。

未來已來 鯤鵬起飛

華為雲雖然在市場上算是一個年輕的玩家,但發展速度卻很驚人。

“應該說我們以前在IT和CT上的所有積累,和今天在AI、IoT、5G這些技術上的投資,打造了應該說一個非常先進的這樣一個雲服務的堆棧。”華為雲CTO張宇昕認為,這樣的技術積累,使得華為雲駛上了發展快速道。

除了技術的積累與沉澱,在懂懂看來華為雲得以快速發展還有個原因:一是重視應用落地,華為雲是真正用得起來並且對客戶產生價值的雲;二是發展生態,與產業鏈上的夥伴一起服務客戶,讓價值最大化。

在鯤鵬雲服務的策略上,華為雲依然延用了這樣的思路。

首先,在雲服務上打造了一系列適合各種場景的解決方案,讓行業應用落地,讓客戶看到價格。

比如,遊戲行業正在迎來雲化的變革,遊戲無需下載,即點即玩,這給終端用戶帶來了顛覆性的應用體驗。廈門雅基軟件自研的“Cocos 引擎”與華為雲在雲遊戲深度合作,基於華為雲鯤鵬雲服務,推出創新雲遊戲解決方案,可以在PC、平板、手機上輕鬆接入雲遊戲平臺,暢玩各類3A遊戲大作,並實現原生指令100%兼容,成本降低50%,網絡時延降低30%。

其次,諸多場景的解決方案,需要更多的夥伴一起來合作,才能將鯤鵬的算力充分釋放出來。這其中的關鍵點就是鯤鵬社區——華為雲將圍繞鯤鵬技術體系,打造集技術支持、知識共享和產業互助為一體的鯤鵬生態聚合中心。接下來,華為雲將通過鯤鵬社區,聚合生態,提供包含技術支持、軟件市場、培訓認證等一系列能力,打造完整的生態。

在技術方面,華為雲打造了鯤鵬實驗室,合作伙伴可以通過在線的方式獲取雲服務資源和對接環境,實現快速的產品方案集成與驗證。此外,華為雲提供包含從編譯到後期維護升級完整的工具鏈,10+類軟件和工具的專業的技術移植指導,和開放的社區論壇,幫助夥伴和開發者提升開發效率,快速開發出鯤鵬應用。

在商業方面,打造了鯤鵬應用市場,合作伙伴的應用都可以通過這個平臺,方便地提供給客戶。鯤鵬應用市場能夠實現快速上線和推廣以及商業變現。

為支持鯤鵬產業發展,華為雲還推出了“鯤鵬凌雲夥伴計劃”,計劃首批投入1億元生態資金,為合作伙伴提供培訓、技術、營銷、市場等全面支持,幫助超過100傢伙伴完成基於鯤鵬雲服務的開發、應用移植,並通過華為雲市場幫助夥伴實現5億元以上銷售收入。

雲計算領域的生態夥伴積極參與鯤鵬生態,目前已經有超過80傢伙伴的應用在往鯤鵬雲服務移植,其中25家已率先完成華為雲鯤鵬雲服務兼容性測試的認證。

【結束語】

最後,懂懂還想再多說兩句。華為在通信業務上後發先至,超越了老牌的運營設備提供商,成為今天5G時代全球最重要的玩家,在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技術,但是以客戶為中心、幫客戶解決問題,讓客戶體驗到價值。華為在提供服務的同時,長年持續投入研發,慢慢在技術上建立了絕對的領先優勢。

今天,華為進入雲領域雖然不算早,但此時的華為,在多年積累的基礎上技術上已經具備了領先的優勢,所以華為進入雲計算領域,給這個行業帶來了很多新的技術、新的思路、新的突破。從自研的昇騰AI芯片,到多元架構的鯤鵬雲服務,這些都將對雲計算行業的迭代、升級產生重大的作用。

雖然華為雲可能也是後發先至,但是這個超越先行者的時間會大大縮短。當年通信業務用了二十年才形成全球性的優勢,今天的華為雲可能不需要這麼長的時間了。

——————————————————————————————————

微信關注公眾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科技圈資訊~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佈各大自媒體平臺,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