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與三星電子還有多大的差距?營收規模相差2倍,淨利潤相差4倍'

"

日前,財富雜誌發佈了最新一期的《2019年世界500強》榜單。從榜單數據來看,沃爾瑪仍然蟬聯世界500強企業第一位,年營收達到了5144億美元(約人民幣3.5萬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受益於互聯網行業的發展,互聯網企業排名大幅度上升。比如我國的騰訊,從2018年的331名上升到了如今的237名,提升了將近100位;阿里巴巴更是從第300名上升到了182名;而在電子科技領域,則受智能手機市場整體銷量有所下滑,排在前列的蘋果公司排名並沒有變化,仍然排在第11位;三星集團旗下的三星電子,排名則從第12位下滑到了第15位;而我國的華為公司,從第72位上升到第61位,算是手機銷量前三的企業中唯一一家排名上升的企業,也進一步拉近了與三星電子、蘋果公司的差距。那麼,華為與三星電子到底還有多大差距呢?接下來我們從公司業績以及業務等方面來看看吧。

"

日前,財富雜誌發佈了最新一期的《2019年世界500強》榜單。從榜單數據來看,沃爾瑪仍然蟬聯世界500強企業第一位,年營收達到了5144億美元(約人民幣3.5萬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受益於互聯網行業的發展,互聯網企業排名大幅度上升。比如我國的騰訊,從2018年的331名上升到了如今的237名,提升了將近100位;阿里巴巴更是從第300名上升到了182名;而在電子科技領域,則受智能手機市場整體銷量有所下滑,排在前列的蘋果公司排名並沒有變化,仍然排在第11位;三星集團旗下的三星電子,排名則從第12位下滑到了第15位;而我國的華為公司,從第72位上升到第61位,算是手機銷量前三的企業中唯一一家排名上升的企業,也進一步拉近了與三星電子、蘋果公司的差距。那麼,華為與三星電子到底還有多大差距呢?接下來我們從公司業績以及業務等方面來看看吧。

華為與三星電子還有多大的差距?營收規模相差2倍,淨利潤相差4倍

華為

根據《2019年世界500強》榜單上的數據,在2018年度,三星電子實現營收2215億美元,實現淨利潤398億美元。華為公司則在2018年度實現營收1090億美元,實現淨利潤89億美元。從業績來看,目前三星電子的營收約是華為公司的2倍左右,而淨利潤上,三星電子則是華為公司的4倍左右。實際上,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三星電子的利潤率要比華為公司高一倍左右。

那麼,三星電子的哪些業務要強於華為公司呢?首先便是智能手機業務,我們以2018年的全球手機出貨量為準。根據IDC數據調研機構發佈的數據:在2018年裡,三星電子全球手機出貨量約為2.92億臺,華為公司的全球手機出貨量約為2.06億臺。由此可見,在智能手機業務上,三星電子要比華為強一些。

"

日前,財富雜誌發佈了最新一期的《2019年世界500強》榜單。從榜單數據來看,沃爾瑪仍然蟬聯世界500強企業第一位,年營收達到了5144億美元(約人民幣3.5萬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受益於互聯網行業的發展,互聯網企業排名大幅度上升。比如我國的騰訊,從2018年的331名上升到了如今的237名,提升了將近100位;阿里巴巴更是從第300名上升到了182名;而在電子科技領域,則受智能手機市場整體銷量有所下滑,排在前列的蘋果公司排名並沒有變化,仍然排在第11位;三星集團旗下的三星電子,排名則從第12位下滑到了第15位;而我國的華為公司,從第72位上升到第61位,算是手機銷量前三的企業中唯一一家排名上升的企業,也進一步拉近了與三星電子、蘋果公司的差距。那麼,華為與三星電子到底還有多大差距呢?接下來我們從公司業績以及業務等方面來看看吧。

華為與三星電子還有多大的差距?營收規模相差2倍,淨利潤相差4倍

華為

根據《2019年世界500強》榜單上的數據,在2018年度,三星電子實現營收2215億美元,實現淨利潤398億美元。華為公司則在2018年度實現營收1090億美元,實現淨利潤89億美元。從業績來看,目前三星電子的營收約是華為公司的2倍左右,而淨利潤上,三星電子則是華為公司的4倍左右。實際上,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三星電子的利潤率要比華為公司高一倍左右。

那麼,三星電子的哪些業務要強於華為公司呢?首先便是智能手機業務,我們以2018年的全球手機出貨量為準。根據IDC數據調研機構發佈的數據:在2018年裡,三星電子全球手機出貨量約為2.92億臺,華為公司的全球手機出貨量約為2.06億臺。由此可見,在智能手機業務上,三星電子要比華為強一些。

華為與三星電子還有多大的差距?營收規模相差2倍,淨利潤相差4倍

三星

而除了智能手機整機業務之外,在智能手機硬件方面,三星電子旗下的半導體儲存器業務,目前市場佔有率位居全球第一位,這一點也要超過華為。在家電行業,三星電子旗下的彩電以及液晶面板等業務,目前也是位居行業第一。而且,三星電子還有冰箱、洗衣機、數碼相機、激光打印機等相關業務。在2005年的時候,三星電子就曾一舉超越了日本企業,成為當時全球最大的家電企業。由此可以看出,三星電子營收規模超越華為,也有很大的原因在於它的業務範圍更廣。不過最近一直有傳聞華為公司要出電視機,由此也可以看出,華為也有可能在未來進入家電行業。

當然,華為也有超越三星電子的地方。眾所周知,華為是做通信設備起家的,因此,在通信領域的實力要遠遠超過三星電子。我們以市場調研機構IHS Markit公佈的移動通信基站出貨量為準,在2018年裡,華為公司的移動通信基站市場份額為30.9%,位居世界第一位。而與之相比,三星電子的移動通信基站市場佔有率則為4.7%,其市場也主要是在其本土韓國。

"

日前,財富雜誌發佈了最新一期的《2019年世界500強》榜單。從榜單數據來看,沃爾瑪仍然蟬聯世界500強企業第一位,年營收達到了5144億美元(約人民幣3.5萬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受益於互聯網行業的發展,互聯網企業排名大幅度上升。比如我國的騰訊,從2018年的331名上升到了如今的237名,提升了將近100位;阿里巴巴更是從第300名上升到了182名;而在電子科技領域,則受智能手機市場整體銷量有所下滑,排在前列的蘋果公司排名並沒有變化,仍然排在第11位;三星集團旗下的三星電子,排名則從第12位下滑到了第15位;而我國的華為公司,從第72位上升到第61位,算是手機銷量前三的企業中唯一一家排名上升的企業,也進一步拉近了與三星電子、蘋果公司的差距。那麼,華為與三星電子到底還有多大差距呢?接下來我們從公司業績以及業務等方面來看看吧。

華為與三星電子還有多大的差距?營收規模相差2倍,淨利潤相差4倍

華為

根據《2019年世界500強》榜單上的數據,在2018年度,三星電子實現營收2215億美元,實現淨利潤398億美元。華為公司則在2018年度實現營收1090億美元,實現淨利潤89億美元。從業績來看,目前三星電子的營收約是華為公司的2倍左右,而淨利潤上,三星電子則是華為公司的4倍左右。實際上,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三星電子的利潤率要比華為公司高一倍左右。

那麼,三星電子的哪些業務要強於華為公司呢?首先便是智能手機業務,我們以2018年的全球手機出貨量為準。根據IDC數據調研機構發佈的數據:在2018年裡,三星電子全球手機出貨量約為2.92億臺,華為公司的全球手機出貨量約為2.06億臺。由此可見,在智能手機業務上,三星電子要比華為強一些。

華為與三星電子還有多大的差距?營收規模相差2倍,淨利潤相差4倍

三星

而除了智能手機整機業務之外,在智能手機硬件方面,三星電子旗下的半導體儲存器業務,目前市場佔有率位居全球第一位,這一點也要超過華為。在家電行業,三星電子旗下的彩電以及液晶面板等業務,目前也是位居行業第一。而且,三星電子還有冰箱、洗衣機、數碼相機、激光打印機等相關業務。在2005年的時候,三星電子就曾一舉超越了日本企業,成為當時全球最大的家電企業。由此可以看出,三星電子營收規模超越華為,也有很大的原因在於它的業務範圍更廣。不過最近一直有傳聞華為公司要出電視機,由此也可以看出,華為也有可能在未來進入家電行業。

當然,華為也有超越三星電子的地方。眾所周知,華為是做通信設備起家的,因此,在通信領域的實力要遠遠超過三星電子。我們以市場調研機構IHS Markit公佈的移動通信基站出貨量為準,在2018年裡,華為公司的移動通信基站市場份額為30.9%,位居世界第一位。而與之相比,三星電子的移動通信基站市場佔有率則為4.7%,其市場也主要是在其本土韓國。

華為與三星電子還有多大的差距?營收規模相差2倍,淨利潤相差4倍

5G

那麼,華為公司要超越三星電子,機會在哪裡?如今來看,5G或許就是一大機遇。就目前而言,華為在5G上的專利數量以及技術儲備是要超過三星電子的。這也意味著,在5G時代,華為公司的利潤率肯定是要超過4G時代,因為這不僅意味著更多的專利授權收益,也意味著產品成本的降低。

而另一個機遇或許是在華為推出的自主系統。目前,全球主要的三大系統公司,一個是微軟,一個是谷歌,還有一個則是蘋果公司,這三家公司的規模都非常龐大。其中,微軟與谷歌的營收規模要低於三星電子,但是蘋果公司的營收與淨利潤都超過了三星電子。因此,如果華為推出的自主系統能成功打造自己的生態鏈,成為全球主流的應用系統,那麼也必定能超越三星電子。

另外,我們上面所說的,實際上只是三星集團旗下的子公司三星電子。而對於整個三星集團來說,作為韓國舉國之力打造的財閥集團,三星集團旗下共有子公司44家,涉及的行業包含電子科技、金融、機械、航空、醫藥、化學、房地產等各個領域,而三星電子則是三星集團旗下規模最大的一家子公司。除了三星電子之外,三星集團旗下還有2家世界500強企業,它們分別是三星人壽保險與三星C&T公司,這兩家公司的營收規模也超過了2000億元人民幣。可以說,整個三星集團,能排進全球各大財閥集團中的前五位。就目前而言,在國內的民營企業中,很難出現在規模上能媲美三星集團的企業集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