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區從細節處入手提高環境保潔質量'

環境汙染 跳槽那些事兒 呼和浩特新聞網 2019-07-20
"

呼和浩特新聞網7月18日訊 據《呼和浩特日報》報道(記者 祁曉燕)近一階段,回民區環衛部門不斷從環境衛生保潔的細節入手,實現環境衛生整治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無縫隙、全覆蓋、無死角,全面提升城市環境衛生質量,惠及首府居民百姓。

日前,記者在中山西路過街天橋周圍看到,環衛工人正在這裡進行集中清理整治行動,在全面清掃路面的同時,仔細擦拭果皮箱、指示牌、扶手等公共設施,使每一個環節、每一項工作都達到精心、精細、精益求精。過街天橋上有不少菸頭、軟包裝等垃圾,經過行人不斷踩踏,有些被擠進扶梯縫隙和臺階磚縫中,長時間滯留很可能觸發扶梯報警裝置,使扶梯停運,容易引發安全事故。對此,環衛工人在不損壞公共設施的情況下,將菸頭等逐一清理,並對殘留積土進行清掃。

隨著雨季的到來,為了防止雨水箅子堵塞,回民區環衛部門在加強責任範圍內道路清掃保潔的同時,開展了清掏雨水箅子專項行動。在清掏過程中,環衛工人忍受著刺鼻的異味,一鍬鍬將井中惡臭的淤泥與垃圾清掏出來,並疏通下水管道。餐飲店門前雨水箅子中由於存在大量油汙,給環衛工人的清理工作增加了作業量。對此,環衛部門呼籲廣大市民不要向雨水箅子裡傾倒垃圾及油汙,保持管道暢通。

為進一步降低城市揚塵汙染,持續推進深度清潔工作模式,結合工作實際,回民區環衛部門增加作業頻次,加大道路沖洗、灑水、機掃作業力度,落實道路抑塵防控責任。通過各環衛機械化作業車輛不間斷灑水、清掃、抑塵作業,使城市空氣質量、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提高。針對大型車輛有著空間的侷限性,採取了“機械+人工”雙結合的清洗模式,安排一線環衛人員對轄區內人行便道、道牙進行人工手動沖洗作業,有效降低了揚塵汙染,達到了路見本色的要求,使道路標線清晰,設施整潔如新,道牙沒有塵土。通過精細化作業有效提高了道路清掃保潔質量和效率。

據介紹,為切實提高轄區環境衛生保潔力度,回民區環衛部門強化舉措,精細整治。一是抓環衛設施衛生整潔。全面清理環衛保潔設備、車輛,保障環衛設施自身外觀乾淨整潔。嚴格要求收集車密閉運輸,清掃、沖洗垃圾中轉站內及垃圾桶、果皮箱周邊的油汙形成的地面“牛皮癬”;及時更換破損設施,注重科學合理的擺放位置。二是抓保潔力量充足到位。加強機械作業、人工作業、灑水作業,增加全天候保潔的密度和力度,特別加強重點區域、重要時段的保潔力量,增加人流量集中地段的垃圾桶和果皮箱數量,保障環衛工具種類齊、新、可用、量足,確保垃圾方便、及時、有處投放。三是抓保潔效果。加強主次街道零星垃圾撿拾及清掃,全面清掏綠化帶、河面、公共設施內的垃圾雜物。對於建築工地周圍的渣土等及時清理,確保轄區環境衛生不留死角。

通過持續深入推進城市環境衛生長效化、精細化保潔工作,回民區進一步優化了城區環境,使市容面貌明顯改善,人民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打造了整潔優美、文明和諧、方便快捷的美麗城區新形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