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紹臺高速獲最權威的交通媒體點贊:內外兼修 錘鍊工程品質

環境汙染 環境保護 民生 時政 紹興交通 2017-07-16

杭紹臺高速獲最權威的交通媒體點贊:內外兼修 錘鍊工程品質

將目光聚焦至浙江省中北部的千年古城紹興,貫穿這方古越大地的杭紹臺高速公路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

杭紹臺高速公路

杭紹臺高速獲最權威的交通媒體點贊:內外兼修 錘鍊工程品質

杭紹臺高速公路是浙江省交通“十二五”規劃中單體投資最大的項目。說起這項省級重點工程, 紹興市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總工程師侯義輝不假思索地列舉出數個標籤:

浙江省內地質最複雜

穿越城區最大

滑坡群最集中

拆遷量最集中的山區公路

如此的複雜而艱難的工程卻亮點頻現

得到了最權威媒體的肯定

看看媒體怎麼說

杭紹臺高速獲最權威的交通媒體點贊:內外兼修 錘鍊工程品質

多臂鑿巖臺車將隧道內粉塵減少了79.5%

難點:杭紹臺高速公路橋隧比高達75%,全線共有6.5個特長隧道,其中大盤山隧道長8.7公里,是華東地區最長的公路隧道。

方案:針對隧道施工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項目部大力推廣應用先進的機械設備和作業生產線,提升隧道施工裝備水平。同時,制定機械化作 業技術手冊,在隧道掘進、襯砌、養 護、檢測等方面為浙江省內隧道機 械化、標準化施工積累了可複製、 可推廣的亮點和經驗。

多臂鑿巖臺車

杭紹臺高速獲最權威的交通媒體點贊:內外兼修 錘鍊工程品質

▲多臂鑿巖臺車

在杭紹臺高速公路第三標段葫蘆嘴隧道內,記者看到一臺機器正揮舞著兩隻巨大的“手臂”作業。“這是一輛多臂鑿巖臺車。”

人工鑽孔VS機器鑿巖

人工鑽孔:工程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過去,工人拿鑽機在隧道內打洞,工作量大, 煙塵又多,整個洞內就是灰濛濛一 片。如果是仰打洞,大量煙塵落在 工人身上,容易引發塵肺病。”據統計,人工鑽孔產生的粉塵含量為每立方米571微克,而機械施工產生的粉塵含量為每立方米117微克, 粉塵量減少了79.5%“。

機器鑿巖:作業人員可以在已支護好的圍巖下施工,操作員則直接坐在機器內操作,施工安全得到了保障。”該負責人說,多臂鑿巖臺車的優勢還在於較人工施工更節能、更環保,工作效率也更高,“使用鑿巖臺車後,可以對鑽孔深度及外偏角等參數設定好後按照統一 標準施鑽,並及時糾正數據,施工的精度和效率大大提高。原先18個人的作業量現在3個人就能完成。”

成套機械化作業生產線

機械化作業不止於此,項目部通過積極開發、引進成套機械化作業生產線,不斷提升工程品質。

溼噴機械手及多功能作業臺車組成噴錨支護作業生產線,顯著改善作業環境;

錨杆注漿閥工藝,提升錨杆注漿飽滿度合格率;防水施工作 業生產線防水板鋪掛作業臺車、防水板超聲波焊機和止水帶定位裝置組成的防水施工作業生產線,有效提升隧道防水施工質量;

自行式液壓仰拱棧橋、仰拱弧形模板及端 頭鋼模板相結合組成的仰拱施工 作業線,減少對已澆築的仰拱的破壞,同時保證了仰拱斷面尺寸……

設計突出交通+旅遊理念

人在車中坐,車在畫中行。杭紹臺高速公路沿線途經紹興羊山石佛、蘭亭、新昌穿巖十九峰、磐安浹溪十八渦等景區,以及天台市縣、臨海市境內多個美麗鄉鎮和景點。在規劃過程中,生態環保被提到首要位置,目標是將杭紹臺高速公路打造成擁有浙江省獨特景觀的旅遊高速公路。

杭紹臺高速獲最權威的交通媒體點贊:內外兼修 錘鍊工程品質

項目指揮部副總指揮伊春芬:

“要發展經濟,更要綠水青山。”

//修一條道,造一片景//為保護沿線自然環境,交通部門進行多次研討、設計和規劃,選擇的每一條路線都力求把對環境的影響減少到最低。根據規劃,確定將街頭互通、明巖寒巖景區、雷峰互通等作為主要控制點,使杭紹臺高速公路併入路網的同時,為天台和臨海沿線旅遊資源的進一步開發提供交通便利。

惠民

杭紹臺高速公路台州段途徑台州市西部地區,對沿線鄉鎮來說,這是一條“扶貧高速公路”。高速路建成後,台州市天台縣三州鄉、街頭鎮、平橋鎮等地的農產品可以快 速輸送至杭州、上海等地。同時,這些地區可以藉助農業觀光旅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讓老百姓共享發展紅利。

環保

“最大限度的利用,最小程度的破壞,最高程度的恢復”是杭紹臺高速公路建設者的環保理念。 與以往工程先施工再綠化不同,該項目在隧道洞口開挖、邊坡施工中同步復綠,植被成活率達100%。 同步復綠不僅改善了施工環境,同時防止了雨水沖刷導致的水土流 失,提升了邊坡安全性。此外,項目部還對3公里施工便道進行水泥硬化,在便道兩旁設置灌木、截水溝和自動灑水裝置,最大程度減小施工對周邊茶園的影響。

實習記者 王緣

通訊員 何雲超 任坤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