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黃入冀補澱工程濮陽段有望5月通水

環境汙染 白洋澱 林業 投資 濮陽網 2017-04-15
引黃入冀補澱工程濮陽段有望5月通水引黃入冀補澱工程濮陽段有望5月通水

(網絡示意圖,與本文無關)

引黃入冀補澱工程濮陽段有望5月通水

4月14日,記者從市引黃入冀補澱工程建設指揮部辦公室獲悉,濮陽段建設進展順利,目前已進入衝刺階段,5月份有望實現通水目標。

引黃入冀補澱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向河北東南部缺水地區供水、補充地下水及白洋澱生態補水的戰略工程,也是全面提升濮陽水利設施保障能力、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基礎工程。工程全長482公里,總投資42.4億元,設計年引水量7.4億立方米。其中,濮陽段長84公里,投資22.7億元,設計年引水量1.2億立方米;自濮陽縣渠村引黃閘引水,經新開挖的南湖乾渠進入第三濮清南乾渠,在清豐縣陽邵鄉蘇堤村穿衛河倒虹吸,進入河北省邯鄲市東風渠。

濮陽段工程自2015年12月開工建設以來,各參建單位主動作為,抽調指揮、技術、人員、機械力量,儘可能擴大作業面、增加施工點,在確保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揚塵汙染防治工作,加快工程建設進度。

統一協調建設。

市引黃入冀補澱工程建設指揮部和河北建設部門、施工企業三方成立工程建設聯合推進小組,制訂科學嚴密的施工計劃和臺賬,明確時間節點,倒排工程工期,做到以日保周、以周保月。

優化施工環境。

在市、縣和鄉鎮政法部門配合下,開展施工環境專項整治行動,實行24小時現場巡邏,依法打擊違法阻工行為,為工程建設保駕護航。

防治揚塵汙染。

將揚塵汙染納入重要監管內容,督促建設單位和施工企業加強管理,制訂工作方案,採取有效措施,明確任務,責任到人,嚴格落實“六個百分之百”要求和“三員”管控體系,努力將揚塵汙染降至最低限度。

引黃入冀補澱工程濮陽段有望5月通水

目前,濮陽段現場施工人員超過1700人,投入機械設備超過500臺套;完成投資13.8億元,佔濮陽段直接投資額的73.8%;徵遷工作完成永久徵地9096畝、臨時用地4648畝,佔總任務的97%;控制性工程金堤河倒虹吸、衛河倒虹吸已全部完工,穿堤閘和樞紐節制閘等已全部開工建設;新建、改擴建渠道、橋樑等正在全面推進。

濮陽段有關負責人介紹,工程通水後,將有效解決我市西部用水困難問題,徹底改變現有工程輸水能力差、老化建築物功能衰減等狀況。同時,我市將以工程乾渠為依託,打造一條生態走廊,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帶、生態林業示範帶、特色產業示範帶,並開通一條新的交通幹線,帶動文化旅遊產業蓬勃發展。屆時,放眼望去,河面寬敞,河水清澈,兩岸林木蔥鬱,綠草茵茵,繁花飄香,遊人如織,在藍天白雲映襯下,將是一幅美不勝收的醉人畫卷。

(本文已經濮陽日報書面授權,轉載請聯繫原創單位。如未經授權轉載,原創單位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力!)

引黃入冀補澱工程濮陽段有望5月通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