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

前些時間參加一個韓總舉辦的2020沙龍,有交流到目前歐洲的零部件企業從上而下要開始變化,會逐步擴展到國內,有關於市場和管理政策都在調整。後續不免可以看到對於未來經營層面,甩包袱、價格戰等等之前很穩的,都會以我們不熟悉的狀態呈現出來。我個人以為,核心原因還是在於源自於歐洲碳排放考核,以及跟隨歐洲的考核的另一大市場中國對於歐洲要求的緊密跟隨,這都對歐洲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的生存,產生了直接的威脅。

本文我還是想追溯下,為什麼汽車企業、政策制定者之間會有那麼多的誤解,隨著碳排放政策繼續嚴格執行,這後面從業者血流成河的局面,是否無可避免。

1)歐盟的碳排放政策

歐洲是全球環保節能意識最強的地區,事實上也是這麼標榜的,所以在各個行業一直積極地推動碳排放水平的降低。整個路徑就是一直推進,永不回頭:

  • 2007年通過的《2020氣候和能源一攬子計劃》提出到2020年, 將溫室氣體在1990年水平上降低20%
  • 2011年公佈的《 2050競爭性低碳歐洲路線圖》 設定2050年降低80-95%
  • 2018年則提出了力圖2050年實現淨碳排放量為零的願景


"

前些時間參加一個韓總舉辦的2020沙龍,有交流到目前歐洲的零部件企業從上而下要開始變化,會逐步擴展到國內,有關於市場和管理政策都在調整。後續不免可以看到對於未來經營層面,甩包袱、價格戰等等之前很穩的,都會以我們不熟悉的狀態呈現出來。我個人以為,核心原因還是在於源自於歐洲碳排放考核,以及跟隨歐洲的考核的另一大市場中國對於歐洲要求的緊密跟隨,這都對歐洲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的生存,產生了直接的威脅。

本文我還是想追溯下,為什麼汽車企業、政策制定者之間會有那麼多的誤解,隨著碳排放政策繼續嚴格執行,這後面從業者血流成河的局面,是否無可避免。

1)歐盟的碳排放政策

歐洲是全球環保節能意識最強的地區,事實上也是這麼標榜的,所以在各個行業一直積極地推動碳排放水平的降低。整個路徑就是一直推進,永不回頭:

  • 2007年通過的《2020氣候和能源一攬子計劃》提出到2020年, 將溫室氣體在1990年水平上降低20%
  • 2011年公佈的《 2050競爭性低碳歐洲路線圖》 設定2050年降低80-95%
  • 2018年則提出了力圖2050年實現淨碳排放量為零的願景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汽車行業也是眾矢之的,歐洲制定了全球最嚴格的減排目標。

1998年歐盟第一次提出碳排放目標,計劃從1998年186g/km CO2降到2008年的140g/km CO2,2012年降至120g/km CO2。實際的情況,汽車企業當時還沒意識到這事真的重要,執行層面不太好,2008年歐洲乘用車CO2排放量153.5g/km CO2。


"

前些時間參加一個韓總舉辦的2020沙龍,有交流到目前歐洲的零部件企業從上而下要開始變化,會逐步擴展到國內,有關於市場和管理政策都在調整。後續不免可以看到對於未來經營層面,甩包袱、價格戰等等之前很穩的,都會以我們不熟悉的狀態呈現出來。我個人以為,核心原因還是在於源自於歐洲碳排放考核,以及跟隨歐洲的考核的另一大市場中國對於歐洲要求的緊密跟隨,這都對歐洲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的生存,產生了直接的威脅。

本文我還是想追溯下,為什麼汽車企業、政策制定者之間會有那麼多的誤解,隨著碳排放政策繼續嚴格執行,這後面從業者血流成河的局面,是否無可避免。

1)歐盟的碳排放政策

歐洲是全球環保節能意識最強的地區,事實上也是這麼標榜的,所以在各個行業一直積極地推動碳排放水平的降低。整個路徑就是一直推進,永不回頭:

  • 2007年通過的《2020氣候和能源一攬子計劃》提出到2020年, 將溫室氣體在1990年水平上降低20%
  • 2011年公佈的《 2050競爭性低碳歐洲路線圖》 設定2050年降低80-95%
  • 2018年則提出了力圖2050年實現淨碳排放量為零的願景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汽車行業也是眾矢之的,歐洲制定了全球最嚴格的減排目標。

1998年歐盟第一次提出碳排放目標,計劃從1998年186g/km CO2降到2008年的140g/km CO2,2012年降至120g/km CO2。實際的情況,汽車企業當時還沒意識到這事真的重要,執行層面不太好,2008年歐洲乘用車CO2排放量153.5g/km CO2。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為了落實碳排放目標,歐盟在2009年頒佈了首個針對新登記乘用車二氧化碳排放的強制性標準EU443/2009,要求到2015年乘用車碳排放應降低至130g/kmCO2以下,超額部分將進行罰款。重罰之下,各個車企的重視程度是很大的,當時歐洲的策略主要是通過轉型柴油動力,2015年實際排放量為119.5g/km CO2。


"

前些時間參加一個韓總舉辦的2020沙龍,有交流到目前歐洲的零部件企業從上而下要開始變化,會逐步擴展到國內,有關於市場和管理政策都在調整。後續不免可以看到對於未來經營層面,甩包袱、價格戰等等之前很穩的,都會以我們不熟悉的狀態呈現出來。我個人以為,核心原因還是在於源自於歐洲碳排放考核,以及跟隨歐洲的考核的另一大市場中國對於歐洲要求的緊密跟隨,這都對歐洲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的生存,產生了直接的威脅。

本文我還是想追溯下,為什麼汽車企業、政策制定者之間會有那麼多的誤解,隨著碳排放政策繼續嚴格執行,這後面從業者血流成河的局面,是否無可避免。

1)歐盟的碳排放政策

歐洲是全球環保節能意識最強的地區,事實上也是這麼標榜的,所以在各個行業一直積極地推動碳排放水平的降低。整個路徑就是一直推進,永不回頭:

  • 2007年通過的《2020氣候和能源一攬子計劃》提出到2020年, 將溫室氣體在1990年水平上降低20%
  • 2011年公佈的《 2050競爭性低碳歐洲路線圖》 設定2050年降低80-95%
  • 2018年則提出了力圖2050年實現淨碳排放量為零的願景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汽車行業也是眾矢之的,歐洲制定了全球最嚴格的減排目標。

1998年歐盟第一次提出碳排放目標,計劃從1998年186g/km CO2降到2008年的140g/km CO2,2012年降至120g/km CO2。實際的情況,汽車企業當時還沒意識到這事真的重要,執行層面不太好,2008年歐洲乘用車CO2排放量153.5g/km CO2。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為了落實碳排放目標,歐盟在2009年頒佈了首個針對新登記乘用車二氧化碳排放的強制性標準EU443/2009,要求到2015年乘用車碳排放應降低至130g/kmCO2以下,超額部分將進行罰款。重罰之下,各個車企的重視程度是很大的,當時歐洲的策略主要是通過轉型柴油動力,2015年實際排放量為119.5g/km CO2。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我們可以看到在2015年的達標下,柴油車也達到了一個階段性的頂峰。這個拐點是排放門事件深遠的影響,基本把這條路線打廢了。


"

前些時間參加一個韓總舉辦的2020沙龍,有交流到目前歐洲的零部件企業從上而下要開始變化,會逐步擴展到國內,有關於市場和管理政策都在調整。後續不免可以看到對於未來經營層面,甩包袱、價格戰等等之前很穩的,都會以我們不熟悉的狀態呈現出來。我個人以為,核心原因還是在於源自於歐洲碳排放考核,以及跟隨歐洲的考核的另一大市場中國對於歐洲要求的緊密跟隨,這都對歐洲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的生存,產生了直接的威脅。

本文我還是想追溯下,為什麼汽車企業、政策制定者之間會有那麼多的誤解,隨著碳排放政策繼續嚴格執行,這後面從業者血流成河的局面,是否無可避免。

1)歐盟的碳排放政策

歐洲是全球環保節能意識最強的地區,事實上也是這麼標榜的,所以在各個行業一直積極地推動碳排放水平的降低。整個路徑就是一直推進,永不回頭:

  • 2007年通過的《2020氣候和能源一攬子計劃》提出到2020年, 將溫室氣體在1990年水平上降低20%
  • 2011年公佈的《 2050競爭性低碳歐洲路線圖》 設定2050年降低80-95%
  • 2018年則提出了力圖2050年實現淨碳排放量為零的願景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汽車行業也是眾矢之的,歐洲制定了全球最嚴格的減排目標。

1998年歐盟第一次提出碳排放目標,計劃從1998年186g/km CO2降到2008年的140g/km CO2,2012年降至120g/km CO2。實際的情況,汽車企業當時還沒意識到這事真的重要,執行層面不太好,2008年歐洲乘用車CO2排放量153.5g/km CO2。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為了落實碳排放目標,歐盟在2009年頒佈了首個針對新登記乘用車二氧化碳排放的強制性標準EU443/2009,要求到2015年乘用車碳排放應降低至130g/kmCO2以下,超額部分將進行罰款。重罰之下,各個車企的重視程度是很大的,當時歐洲的策略主要是通過轉型柴油動力,2015年實際排放量為119.5g/km CO2。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我們可以看到在2015年的達標下,柴油車也達到了一個階段性的頂峰。這個拐點是排放門事件深遠的影響,基本把這條路線打廢了。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2014年歐盟要求2020年歐盟範圍內95%乘用車平均碳排放需降低至95g/km CO2(摺合成國標油耗為3.8L/100km,年均下降幅度需達到5.4%),到2021年100%新車要達到此要求,超額部分按每輛汽車每g/km CO2 95歐元進行罰款。


"

前些時間參加一個韓總舉辦的2020沙龍,有交流到目前歐洲的零部件企業從上而下要開始變化,會逐步擴展到國內,有關於市場和管理政策都在調整。後續不免可以看到對於未來經營層面,甩包袱、價格戰等等之前很穩的,都會以我們不熟悉的狀態呈現出來。我個人以為,核心原因還是在於源自於歐洲碳排放考核,以及跟隨歐洲的考核的另一大市場中國對於歐洲要求的緊密跟隨,這都對歐洲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的生存,產生了直接的威脅。

本文我還是想追溯下,為什麼汽車企業、政策制定者之間會有那麼多的誤解,隨著碳排放政策繼續嚴格執行,這後面從業者血流成河的局面,是否無可避免。

1)歐盟的碳排放政策

歐洲是全球環保節能意識最強的地區,事實上也是這麼標榜的,所以在各個行業一直積極地推動碳排放水平的降低。整個路徑就是一直推進,永不回頭:

  • 2007年通過的《2020氣候和能源一攬子計劃》提出到2020年, 將溫室氣體在1990年水平上降低20%
  • 2011年公佈的《 2050競爭性低碳歐洲路線圖》 設定2050年降低80-95%
  • 2018年則提出了力圖2050年實現淨碳排放量為零的願景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汽車行業也是眾矢之的,歐洲制定了全球最嚴格的減排目標。

1998年歐盟第一次提出碳排放目標,計劃從1998年186g/km CO2降到2008年的140g/km CO2,2012年降至120g/km CO2。實際的情況,汽車企業當時還沒意識到這事真的重要,執行層面不太好,2008年歐洲乘用車CO2排放量153.5g/km CO2。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為了落實碳排放目標,歐盟在2009年頒佈了首個針對新登記乘用車二氧化碳排放的強制性標準EU443/2009,要求到2015年乘用車碳排放應降低至130g/kmCO2以下,超額部分將進行罰款。重罰之下,各個車企的重視程度是很大的,當時歐洲的策略主要是通過轉型柴油動力,2015年實際排放量為119.5g/km CO2。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我們可以看到在2015年的達標下,柴油車也達到了一個階段性的頂峰。這個拐點是排放門事件深遠的影響,基本把這條路線打廢了。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2014年歐盟要求2020年歐盟範圍內95%乘用車平均碳排放需降低至95g/km CO2(摺合成國標油耗為3.8L/100km,年均下降幅度需達到5.4%),到2021年100%新車要達到此要求,超額部分按每輛汽車每g/km CO2 95歐元進行罰款。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實際的情況,隨著消費者去選擇柴油車和SUV車型,這個碳排比2015年還漲了,3年原地踏步不算,離2021年的目標還遠了,從2015年開始,幾年都浪費了。

備註:這裡的懲罰機制,從2020年後開始,乘用車按每輛車每g/kmCO2處罰95歐元,這裡的差距2300歐元一臺車


"

前些時間參加一個韓總舉辦的2020沙龍,有交流到目前歐洲的零部件企業從上而下要開始變化,會逐步擴展到國內,有關於市場和管理政策都在調整。後續不免可以看到對於未來經營層面,甩包袱、價格戰等等之前很穩的,都會以我們不熟悉的狀態呈現出來。我個人以為,核心原因還是在於源自於歐洲碳排放考核,以及跟隨歐洲的考核的另一大市場中國對於歐洲要求的緊密跟隨,這都對歐洲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的生存,產生了直接的威脅。

本文我還是想追溯下,為什麼汽車企業、政策制定者之間會有那麼多的誤解,隨著碳排放政策繼續嚴格執行,這後面從業者血流成河的局面,是否無可避免。

1)歐盟的碳排放政策

歐洲是全球環保節能意識最強的地區,事實上也是這麼標榜的,所以在各個行業一直積極地推動碳排放水平的降低。整個路徑就是一直推進,永不回頭:

  • 2007年通過的《2020氣候和能源一攬子計劃》提出到2020年, 將溫室氣體在1990年水平上降低20%
  • 2011年公佈的《 2050競爭性低碳歐洲路線圖》 設定2050年降低80-95%
  • 2018年則提出了力圖2050年實現淨碳排放量為零的願景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汽車行業也是眾矢之的,歐洲制定了全球最嚴格的減排目標。

1998年歐盟第一次提出碳排放目標,計劃從1998年186g/km CO2降到2008年的140g/km CO2,2012年降至120g/km CO2。實際的情況,汽車企業當時還沒意識到這事真的重要,執行層面不太好,2008年歐洲乘用車CO2排放量153.5g/km CO2。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為了落實碳排放目標,歐盟在2009年頒佈了首個針對新登記乘用車二氧化碳排放的強制性標準EU443/2009,要求到2015年乘用車碳排放應降低至130g/kmCO2以下,超額部分將進行罰款。重罰之下,各個車企的重視程度是很大的,當時歐洲的策略主要是通過轉型柴油動力,2015年實際排放量為119.5g/km CO2。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我們可以看到在2015年的達標下,柴油車也達到了一個階段性的頂峰。這個拐點是排放門事件深遠的影響,基本把這條路線打廢了。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2014年歐盟要求2020年歐盟範圍內95%乘用車平均碳排放需降低至95g/km CO2(摺合成國標油耗為3.8L/100km,年均下降幅度需達到5.4%),到2021年100%新車要達到此要求,超額部分按每輛汽車每g/km CO2 95歐元進行罰款。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實際的情況,隨著消費者去選擇柴油車和SUV車型,這個碳排比2015年還漲了,3年原地踏步不算,離2021年的目標還遠了,從2015年開始,幾年都浪費了。

備註:這裡的懲罰機制,從2020年後開始,乘用車按每輛車每g/kmCO2處罰95歐元,這裡的差距2300歐元一臺車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2019年6月31日,歐盟正式通過新法案(EU)2019/631,其中提出2025年後歐盟境內新登記乘用車碳排放量要比2021年減少15%(乘用車 80.8g/km CO2),2030年起要求乘用車比2021年碳排放水平 減少37.5%(乘用車59.4 g /km),超額部分罰款幅度不變,該法案將於2020年1月啟動。

往後來看,要求越高,按照95歐元每g/kmCO2的罰款來看,面對燃油車不太可能下降的成本,總的罰款成本和電動汽車來說,不得不迫使歐洲車企去做一些決策。

"

前些時間參加一個韓總舉辦的2020沙龍,有交流到目前歐洲的零部件企業從上而下要開始變化,會逐步擴展到國內,有關於市場和管理政策都在調整。後續不免可以看到對於未來經營層面,甩包袱、價格戰等等之前很穩的,都會以我們不熟悉的狀態呈現出來。我個人以為,核心原因還是在於源自於歐洲碳排放考核,以及跟隨歐洲的考核的另一大市場中國對於歐洲要求的緊密跟隨,這都對歐洲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的生存,產生了直接的威脅。

本文我還是想追溯下,為什麼汽車企業、政策制定者之間會有那麼多的誤解,隨著碳排放政策繼續嚴格執行,這後面從業者血流成河的局面,是否無可避免。

1)歐盟的碳排放政策

歐洲是全球環保節能意識最強的地區,事實上也是這麼標榜的,所以在各個行業一直積極地推動碳排放水平的降低。整個路徑就是一直推進,永不回頭:

  • 2007年通過的《2020氣候和能源一攬子計劃》提出到2020年, 將溫室氣體在1990年水平上降低20%
  • 2011年公佈的《 2050競爭性低碳歐洲路線圖》 設定2050年降低80-95%
  • 2018年則提出了力圖2050年實現淨碳排放量為零的願景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汽車行業也是眾矢之的,歐洲制定了全球最嚴格的減排目標。

1998年歐盟第一次提出碳排放目標,計劃從1998年186g/km CO2降到2008年的140g/km CO2,2012年降至120g/km CO2。實際的情況,汽車企業當時還沒意識到這事真的重要,執行層面不太好,2008年歐洲乘用車CO2排放量153.5g/km CO2。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為了落實碳排放目標,歐盟在2009年頒佈了首個針對新登記乘用車二氧化碳排放的強制性標準EU443/2009,要求到2015年乘用車碳排放應降低至130g/kmCO2以下,超額部分將進行罰款。重罰之下,各個車企的重視程度是很大的,當時歐洲的策略主要是通過轉型柴油動力,2015年實際排放量為119.5g/km CO2。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我們可以看到在2015年的達標下,柴油車也達到了一個階段性的頂峰。這個拐點是排放門事件深遠的影響,基本把這條路線打廢了。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2014年歐盟要求2020年歐盟範圍內95%乘用車平均碳排放需降低至95g/km CO2(摺合成國標油耗為3.8L/100km,年均下降幅度需達到5.4%),到2021年100%新車要達到此要求,超額部分按每輛汽車每g/km CO2 95歐元進行罰款。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實際的情況,隨著消費者去選擇柴油車和SUV車型,這個碳排比2015年還漲了,3年原地踏步不算,離2021年的目標還遠了,從2015年開始,幾年都浪費了。

備註:這裡的懲罰機制,從2020年後開始,乘用車按每輛車每g/kmCO2處罰95歐元,這裡的差距2300歐元一臺車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2019年6月31日,歐盟正式通過新法案(EU)2019/631,其中提出2025年後歐盟境內新登記乘用車碳排放量要比2021年減少15%(乘用車 80.8g/km CO2),2030年起要求乘用車比2021年碳排放水平 減少37.5%(乘用車59.4 g /km),超額部分罰款幅度不變,該法案將於2020年1月啟動。

往後來看,要求越高,按照95歐元每g/kmCO2的罰款來看,面對燃油車不太可能下降的成本,總的罰款成本和電動汽車來說,不得不迫使歐洲車企去做一些決策。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 短期內,歐盟針對零排放和排放量50g/km以下的低排放汽車,超級積分的政策允許2020-2022年,每輛低排放汽車可抵成2、1.67、1.33輛,車企使用超級積分上限為7.5g/km。
  • 長期來看,就是歐盟投入充電基礎設施和投入電池產業鏈,鼓勵大量就業人員從燃油車上游轉換到新的上游,轉的過去的話皆大歡喜,轉不過去的話,很多人員就得退休

目前在歐洲所有的車,都得根據碳排來算盈利,根據95歐元1g/km來換算,如下圖所示:


"

前些時間參加一個韓總舉辦的2020沙龍,有交流到目前歐洲的零部件企業從上而下要開始變化,會逐步擴展到國內,有關於市場和管理政策都在調整。後續不免可以看到對於未來經營層面,甩包袱、價格戰等等之前很穩的,都會以我們不熟悉的狀態呈現出來。我個人以為,核心原因還是在於源自於歐洲碳排放考核,以及跟隨歐洲的考核的另一大市場中國對於歐洲要求的緊密跟隨,這都對歐洲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的生存,產生了直接的威脅。

本文我還是想追溯下,為什麼汽車企業、政策制定者之間會有那麼多的誤解,隨著碳排放政策繼續嚴格執行,這後面從業者血流成河的局面,是否無可避免。

1)歐盟的碳排放政策

歐洲是全球環保節能意識最強的地區,事實上也是這麼標榜的,所以在各個行業一直積極地推動碳排放水平的降低。整個路徑就是一直推進,永不回頭:

  • 2007年通過的《2020氣候和能源一攬子計劃》提出到2020年, 將溫室氣體在1990年水平上降低20%
  • 2011年公佈的《 2050競爭性低碳歐洲路線圖》 設定2050年降低80-95%
  • 2018年則提出了力圖2050年實現淨碳排放量為零的願景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汽車行業也是眾矢之的,歐洲制定了全球最嚴格的減排目標。

1998年歐盟第一次提出碳排放目標,計劃從1998年186g/km CO2降到2008年的140g/km CO2,2012年降至120g/km CO2。實際的情況,汽車企業當時還沒意識到這事真的重要,執行層面不太好,2008年歐洲乘用車CO2排放量153.5g/km CO2。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為了落實碳排放目標,歐盟在2009年頒佈了首個針對新登記乘用車二氧化碳排放的強制性標準EU443/2009,要求到2015年乘用車碳排放應降低至130g/kmCO2以下,超額部分將進行罰款。重罰之下,各個車企的重視程度是很大的,當時歐洲的策略主要是通過轉型柴油動力,2015年實際排放量為119.5g/km CO2。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我們可以看到在2015年的達標下,柴油車也達到了一個階段性的頂峰。這個拐點是排放門事件深遠的影響,基本把這條路線打廢了。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2014年歐盟要求2020年歐盟範圍內95%乘用車平均碳排放需降低至95g/km CO2(摺合成國標油耗為3.8L/100km,年均下降幅度需達到5.4%),到2021年100%新車要達到此要求,超額部分按每輛汽車每g/km CO2 95歐元進行罰款。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實際的情況,隨著消費者去選擇柴油車和SUV車型,這個碳排比2015年還漲了,3年原地踏步不算,離2021年的目標還遠了,從2015年開始,幾年都浪費了。

備註:這裡的懲罰機制,從2020年後開始,乘用車按每輛車每g/kmCO2處罰95歐元,這裡的差距2300歐元一臺車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2019年6月31日,歐盟正式通過新法案(EU)2019/631,其中提出2025年後歐盟境內新登記乘用車碳排放量要比2021年減少15%(乘用車 80.8g/km CO2),2030年起要求乘用車比2021年碳排放水平 減少37.5%(乘用車59.4 g /km),超額部分罰款幅度不變,該法案將於2020年1月啟動。

往後來看,要求越高,按照95歐元每g/kmCO2的罰款來看,面對燃油車不太可能下降的成本,總的罰款成本和電動汽車來說,不得不迫使歐洲車企去做一些決策。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 短期內,歐盟針對零排放和排放量50g/km以下的低排放汽車,超級積分的政策允許2020-2022年,每輛低排放汽車可抵成2、1.67、1.33輛,車企使用超級積分上限為7.5g/km。
  • 長期來看,就是歐盟投入充電基礎設施和投入電池產業鏈,鼓勵大量就業人員從燃油車上游轉換到新的上游,轉的過去的話皆大歡喜,轉不過去的話,很多人員就得退休

目前在歐洲所有的車,都得根據碳排來算盈利,根據95歐元1g/km來換算,如下圖所示: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我的理解,這種困境是每個在歐洲經營業務都有的,只不過如日系因為在美國、東南亞和本土有戰略緩衝空間沒有那麼迫切。反正歐洲本土的幾家基本都逃不掉,只能拿出對策:

  • 目前來看,在歐洲地區搭夥過日子的車企會越來越多,通過車企之間聯盟(pooling),把一些高投資低產出的事情,作為湊份子的方式共同完成減排目標。 以大眾和福特的合作為例,大眾向福特開放MEB模塊化電動平臺且免收專利費,福特採用MEB架構平臺做電動車,需要從大眾購買零部件
  • 短期內,50g/km的PHEV也是滿足考核的主要手段,BEV的問題是市場問題,PHEV的問題是價格問題,無非是根據需求來規劃要賣多少量,要怎麼賣的問題。


"

前些時間參加一個韓總舉辦的2020沙龍,有交流到目前歐洲的零部件企業從上而下要開始變化,會逐步擴展到國內,有關於市場和管理政策都在調整。後續不免可以看到對於未來經營層面,甩包袱、價格戰等等之前很穩的,都會以我們不熟悉的狀態呈現出來。我個人以為,核心原因還是在於源自於歐洲碳排放考核,以及跟隨歐洲的考核的另一大市場中國對於歐洲要求的緊密跟隨,這都對歐洲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的生存,產生了直接的威脅。

本文我還是想追溯下,為什麼汽車企業、政策制定者之間會有那麼多的誤解,隨著碳排放政策繼續嚴格執行,這後面從業者血流成河的局面,是否無可避免。

1)歐盟的碳排放政策

歐洲是全球環保節能意識最強的地區,事實上也是這麼標榜的,所以在各個行業一直積極地推動碳排放水平的降低。整個路徑就是一直推進,永不回頭:

  • 2007年通過的《2020氣候和能源一攬子計劃》提出到2020年, 將溫室氣體在1990年水平上降低20%
  • 2011年公佈的《 2050競爭性低碳歐洲路線圖》 設定2050年降低80-95%
  • 2018年則提出了力圖2050年實現淨碳排放量為零的願景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汽車行業也是眾矢之的,歐洲制定了全球最嚴格的減排目標。

1998年歐盟第一次提出碳排放目標,計劃從1998年186g/km CO2降到2008年的140g/km CO2,2012年降至120g/km CO2。實際的情況,汽車企業當時還沒意識到這事真的重要,執行層面不太好,2008年歐洲乘用車CO2排放量153.5g/km CO2。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為了落實碳排放目標,歐盟在2009年頒佈了首個針對新登記乘用車二氧化碳排放的強制性標準EU443/2009,要求到2015年乘用車碳排放應降低至130g/kmCO2以下,超額部分將進行罰款。重罰之下,各個車企的重視程度是很大的,當時歐洲的策略主要是通過轉型柴油動力,2015年實際排放量為119.5g/km CO2。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我們可以看到在2015年的達標下,柴油車也達到了一個階段性的頂峰。這個拐點是排放門事件深遠的影響,基本把這條路線打廢了。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2014年歐盟要求2020年歐盟範圍內95%乘用車平均碳排放需降低至95g/km CO2(摺合成國標油耗為3.8L/100km,年均下降幅度需達到5.4%),到2021年100%新車要達到此要求,超額部分按每輛汽車每g/km CO2 95歐元進行罰款。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實際的情況,隨著消費者去選擇柴油車和SUV車型,這個碳排比2015年還漲了,3年原地踏步不算,離2021年的目標還遠了,從2015年開始,幾年都浪費了。

備註:這裡的懲罰機制,從2020年後開始,乘用車按每輛車每g/kmCO2處罰95歐元,這裡的差距2300歐元一臺車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2019年6月31日,歐盟正式通過新法案(EU)2019/631,其中提出2025年後歐盟境內新登記乘用車碳排放量要比2021年減少15%(乘用車 80.8g/km CO2),2030年起要求乘用車比2021年碳排放水平 減少37.5%(乘用車59.4 g /km),超額部分罰款幅度不變,該法案將於2020年1月啟動。

往後來看,要求越高,按照95歐元每g/kmCO2的罰款來看,面對燃油車不太可能下降的成本,總的罰款成本和電動汽車來說,不得不迫使歐洲車企去做一些決策。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 短期內,歐盟針對零排放和排放量50g/km以下的低排放汽車,超級積分的政策允許2020-2022年,每輛低排放汽車可抵成2、1.67、1.33輛,車企使用超級積分上限為7.5g/km。
  • 長期來看,就是歐盟投入充電基礎設施和投入電池產業鏈,鼓勵大量就業人員從燃油車上游轉換到新的上游,轉的過去的話皆大歡喜,轉不過去的話,很多人員就得退休

目前在歐洲所有的車,都得根據碳排來算盈利,根據95歐元1g/km來換算,如下圖所示: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我的理解,這種困境是每個在歐洲經營業務都有的,只不過如日系因為在美國、東南亞和本土有戰略緩衝空間沒有那麼迫切。反正歐洲本土的幾家基本都逃不掉,只能拿出對策:

  • 目前來看,在歐洲地區搭夥過日子的車企會越來越多,通過車企之間聯盟(pooling),把一些高投資低產出的事情,作為湊份子的方式共同完成減排目標。 以大眾和福特的合作為例,大眾向福特開放MEB模塊化電動平臺且免收專利費,福特採用MEB架構平臺做電動車,需要從大眾購買零部件
  • 短期內,50g/km的PHEV也是滿足考核的主要手段,BEV的問題是市場問題,PHEV的問題是價格問題,無非是根據需求來規劃要賣多少量,要怎麼賣的問題。


碳排環保要求-歐洲汽車行業發展轉型的推進力還是毒藥


我覺得博弈的焦點,就在於就業,這麼堅決來推,使得歐洲地區的中小零部件企業幾乎跟不上轉換的節奏,大的零部件企業能做的事情也是壯士斷腕,儘量在不受這輪碳排影響的業務上多拿擔,早點在柴油機上精簡人員,為未來汽油機的車型配置合理的人員,往電動汽車上去爭取業務。這個事情不像之前的鈍刀子割肉了,2021年考核近在眼前了。

小結:我個人以為,目前來看中國緊跟歐洲來做排放和碳排(油耗),對於目前的經濟形式來說,挑戰也很大。歐盟做事這麼利落,帶來的從業人員的血流成河其實也是預見的。我覺得對於電動汽車而言,好事情就是未來大部分的資源,會往這裡傾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