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理客棧經營者打標語支持洱海治汙,擔憂關停“一刀切”

環境保護 洱海 環境汙染 經濟 澎湃新聞 2017-04-03

“4月1日起暫時關停沿洱海環線上千家客棧。”

今年3月20日,一條來自媒體發佈的消息猶如一顆炸彈,讓雲南大理的客棧經營者們焦慮不安。大理官方遲遲沒有下文或澄清,客棧經營者們似乎在等著靴子落地的那一刻。

雲南大理客棧經營者打標語支持洱海治汙,擔憂關停“一刀切”

沿著洱海環線隨處可見的保護標語。 本文圖片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文若愚 圖

“我不上誰上,我不幹誰幹,我不護誰護!”類似這樣的標語在大理沿洱海環線隨處可見。客棧經營者們已顧不上經營,他們紛紛打出標語支持洱海治汙,給自家客棧安裝汙水淨化設備,糾結4月份要不要接客,聚頭商討關停後何去何從……

雲南大理客棧經營者打標語支持洱海治汙,擔憂關停“一刀切”

雙廊客棧協會打出的支持洱海治汙的標語。

3月28日,大理州外宣辦相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對於暫時關停沿洱海環線的客棧,大理州人民政府層面目前並無確切消息,但為了保護洱海和治汙,今年年初,大理州專門從各部門抽調人手,由州政府牽頭、環保局負責成立了“七大行動”指揮部。

救洱海最嚴禁令

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歷來是大理這個旅遊勝地對外的形象和名片。

公開報道顯示,2016年,洱海水質全面穩定保持Ⅲ類水質,其中5個月為Ⅱ類,洱海已經處於富營養化初期,水面已不清澈,2017年初,洱海部分海域集中爆發了藍藻。

2016年11月30日,時任雲南省委書記、省長陳豪在省政府常務會上提出:“採取斷然措施,開啟搶救模式,保護好洱海流域水環境。”

與此同時,雲南省水利廳廳長陳堅調任大理州州委書記。2017年1月9日,大理州委、州政府印發《關於開啟搶救模式全面加強洱海保護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啟動實施以流域“兩違”整治、村鎮“兩汙”治理、面源汙染減量、節水治水生態修復、截汙治汙工程提速、流域綜合執法監管、全民保護洱海為主要內容的洱海保護治理“七大行動”。

雲南大理客棧經營者打標語支持洱海治汙,擔憂關停“一刀切”

大理洱海,船隻在打撈洱海里的水葫蘆。

3月10日,大理州成立洱海保護治理“七大行動”指揮部。大理州外宣辦相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七大行動”指揮部成立時從各職能部門抽調人手,指揮部由州政府牽頭、州環保局負責具體工作。

“客棧要關了!”這是“七大行動”實施以來,帶給沿洱海環線的客棧老闆們對於治理洱海最切身的感受。

據光明網3月20日報道,4月1日起,凡是在大理洱海生態核心區的餐飲客棧,將被實施暫時性關停,待環湖截汙工程封閉後,按餐飲客棧標準逐家核定,達到標準的再恢復運營。這是史上最嚴的洱海治理禁令。

老闆方軍稱,若治理洱海關閉上千家客棧,這是江河湖泊環保治理的全國首舉。

雲南大理客棧經營者打標語支持洱海治汙,擔憂關停“一刀切”

大理才村,街頭密集的客棧招牌。

野蠻生長帶來的痛

3月25日,10多位客棧老闆齊聚洱海臨海的一家客棧,大家激烈討論著客棧關停一事。

2014年,電影《心花怒放》上映後,大理旅遊火爆,沿洱海環線的客棧急速增加。方軍說,那時候提出了全國民宿文化中高端旅遊目的地概念。2011年大理的旅遊起步,2012年、2013年發展,2014年遊客爆棚,2015年回落,2016年因洱海保護,開始整治不當經營者。

臨洱海的雙廊玉幾島,是《五朵金花的兒女們》、《洱海月》等電影的拍攝地,處於洱海北端頭,是眾多遊客度假目的地。

5年前,澎湃新聞來到雙廊時,雙廊在旅遊鏈中嶄露頭角,除了舞蹈家楊麗萍的工作室和為數不多的客棧,沒有旅遊區特有的飾品商店,村民們還會出海打魚,或邀請外來者到家中聚餐、表演民族節目,彼時的雙廊更像是一個民風淳樸的白族村寨。

2017年3月24日,澎湃新聞再次走訪雙廊時發現,已找不到5年前的路了,臨海的客棧一家挨著一家,沿街的飾品商店等鋪面內不時傳出吆喝聲,酒吧內搖滾樂500米外就能聽到,當地村民也似乎放棄了打魚、種地的勞作,站街邊攬客喊客。

2012年,趙仁賣掉了北京的房產到大理雙廊投資經營客棧,他說他經歷了這段“野蠻生長”之路。

雲南大理客棧經營者打標語支持洱海治汙,擔憂關停“一刀切”

大理雙廊,貼著大理市環保局雙廊古鎮景區管委會分局封條的餐飲店鋪。

據雙廊客棧協會統計,緊鄰洱海的雙廊,不包括餐飲僅客棧就有380多家。澎湃新聞拿到的一份名單顯示,自2016年年底救洱海行動以來,僅大理鎮關停才村、龍龕、下雞邑等地證照不齊的酒店、客棧多達77家。據大理鎮才村開客棧的老闆胡沈稱,大理鎮關閉的客棧達110多家。

“以前雙廊被嘲笑是大工地,現在雙廊是握手樓,兩戶人家打開窗戶就可以握手。”方軍說。

而與此相對的是,雙廊作為大理熱門景點之一,至今沒有旅遊公廁、垃圾箱等硬件設施;這段時間鋪設排汙管道、修整馬路,遊客進入雙廊核心地段則需乘坐當地三輪車。

直至2017年年初,雲南省委書記陳豪在大理調研時強調了“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要求嚴守洱海生態保護線。

據光明網報道稱,過去洱海東岸的海東開發曾是推動城鎮儘量向山坡、丘陵發展的典型,現在為保護洱海而縮小海東開發規模,將海東開發規劃面積從140平方公里壓縮到53.89平方公里,到2025年的人口規模從25萬人減到15萬人。

“原本開建的工程,重新修復植被,是不是又要投入一筆資金?”客棧老闆趙仁說。

上述報道稱,由此大理州選擇犧牲粗放發展,寧可經濟發展慢一點,也要保護好洱海。

雲南大理客棧經營者打標語支持洱海治汙,擔憂關停“一刀切”

大理雙廊客棧協會會長聶衛東。

全民搶救模式

保護洱海成為一場全民參與的“環保運動”。客棧經營者們已無心經營,洱海的水質好壞,關係著每一家客棧的生死存亡。

聶衛東介紹,雙廊百分之八十的客棧花3-10萬元,自行安裝汙水淨化系統,響應保護洱海的行動,“汙水自產自銷,淨化後的水可直接飲用”。

治理風暴還波及當地種地的村民。根據“七大行動”要求,洱海海西界樁100米內及環湖東路臨海一側,西湖、茈碧湖、海西海周邊100米範圍內的農田將進行土地流轉。

據洱海邊種地的村民楊揚稱,土地被政府徵收,每畝每年補貼2000元,但種植大蒜一畝可收益上萬元,“說是因為種植大蒜對洱海水質影響較大,不讓種了”。

“合法經營的會不會關停?整治一刀切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啊?到底怎麼執行?”趙仁忍不住發問,政策依然模糊不清。

雲南大理客棧經營者打標語支持洱海治汙,擔憂關停“一刀切”

大理雙廊,客棧老闆在狹窄的樓宇間安裝汙水淨化設備。

也有消息稱,面臨暫時關停的客棧都是證照不齊全的客棧。根據要求,每一家客棧必須備齊“八證一硅”,即排汙、國土、規劃、消防、衛生、稅務、工商、特種行業及警方的入住登記的金硅系統。“環保部門的排汙證是第一要件,辦了排汙證才可以辦理其它證件,大理的客棧至少60%以上都證照不齊。”趙仁說。

大理州外宣辦相關負責人對澎湃新聞稱,對於暫時關停沿洱海環線的客棧目前政府層面並無確切消息,具體工作統一由“七大行動”指揮部負責,由指揮部答覆。經大理州委宣傳部協調,澎湃新聞前往“七大行動”指揮部採訪,工作人員則以工作忙、領導不在為由拒絕了採訪。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趙仁、方軍、胡沈、楊揚等均為化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