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城集中發展區安昌河綜合整治成效顯著

環境保護 綿陽 關注綿陽 2019-07-05

築堤壩、削邊坡、堆土坡、種綠植……在位於科技城集中發展區涪城區奓口廟村的安昌河綜合整治工程項目施工現場,最近挖掘機、運輸車等機具轟鳴運轉,多名工人正在河堤沿線有序施工。

三座閘壩完成施工將在汛期發揮防洪蓄水功能

在施工區域八家堰大橋下游200米處,八家堰閘壩已經完工並蓄水。科發集團高新建司工程部長唐永軍介紹,八家堰閘壩屬於液壓翻板閘壩,將起到防洪和生態蓄水兩大功能,正在試蓄水,閘壩蓄水後最大可達2.8米抬升度,形成上游1公里左右回水面,增加約20萬平米人工生態水面,形成良好景緻。

科技城集中發展區安昌河綜合整治成效顯著

目前安昌河整治的河道內水利部分施工已基本結束。為了防洪安全,正在對沿線河堤實施臨時防洪措施。有挖掘機正在河道內修坡作業,工人們生正在安裝鉛絲石籠,河堤護腳採用泥土裝袋護坡。通過系列加固措施,確保施工段安昌河沿線安全度汛。

為把集中發展區核心區打造成一個生態至美、科技至偉的現代化的綿陽城市新中心,市委市政府決定實施安昌河綜合整治項目。安昌河綜合整治項目兼具行洪治汙、生態修復和環境提升等多種功能,是四川省級民生工程。項目起於安州區界牌鎮,止於高新區永興鎮草溪河交匯處。安昌河綜合整治項目建設內容主要為13.4公里的生態堤防、生態溼地景觀以及93萬平方米的綠化景觀。包括新建八家堰閘壩、菩提寺閘壩、改造提升下史君堰和普明堰,形成四階梯級連續水面線。在確保行洪安全的前提下,緊密圍繞科技城集中發展區核心區建設,提升安昌河生態空間,營造生態水景觀。其中,景觀部分採用“三段、六組團”結構,即:科技文化段(科技廣場、生活藍岸)、山水自然段(溼地公園、休閒藍岸)、建成區改造段(十里長堤、十里長灘)。項目於2018年6月開工,計劃工期為3年。

科技城集中發展區安昌河綜合整治成效顯著

打造“會呼吸”的城市新區生態環境

唐永軍介紹,在閘壩施工方面:八家堰閘壩和菩提寺閘壩都已全面完成;下史君堰溢流壩也已基本完工,將在主汛期起到防洪蓄水效果。與此同時,景觀區土石方以及其他作業也正加緊推進當中,已完成八家堰大橋北岸示範段景觀工程,北岸上游河堤邊坡及景觀土方回填。在堤防方面:南北岸齒牆澆築累計完成9500米,約佔全部堤防工程的72%,南岸安州上游段箱涵全面完成。

科技城集中發展區安昌河綜合整治成效顯著

安昌河綜合整治充分運用“海綿城市”建設理念,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通過雨水收集體系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實現花草灌溉等市政用途的循環利用。在材料上,將突出實用,以優良的滲水、抗壓、耐磨、防滑以及環保美觀、舒適易維護和吸音減噪等為特點,力求打造“會呼吸”的生態環境。在確保景觀景緻的同時,又注重科學性與經濟性。提倡簡潔為美的景觀設計理念,併為後期城市建設發展需求預留景觀環境。

科技城集中發展區安昌河綜合整治成效顯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