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億噸塑料製品只有9%被回收!何不抓住垃圾分類契機治理白色汙染

環境保護 經濟 設計 習近平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19-06-16

“全球90億噸塑料製品中,只有9%被回收利用。”在最近召開的某環保論壇上,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會長在發言中劍指塑料垃圾的環境成本之高。觸目驚心的數字,甫一發布便引發關注,不少網友驚歎:“塑料正在毀掉我們的家園。”

環顧四周,塑料製品無處不在。正因便利、質輕、耐磨等特性,塑料一經發明便風靡全球,一度被視為科技之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塑料製品“回收難、降解難、處理難”弊病日益凸顯,觸目驚心的“白色汙染”越來越演化為一場“生化危機”。有調查報告顯示:超過270種物種因塑料纏繞而受害,已發現超過240種物種誤食塑料致病,其中就包括人類自己。鑑於此,有學者將塑料列為“20世紀人類最糟糕的發明”,更有不少團體呼籲全面禁塑。

90億噸塑料製品只有9%被回收!何不抓住垃圾分類契機治理白色汙染

平心而論,塑料本無原罪,其製品也已是現代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塑料的口碑之所以斷崖式下滑,是因為相較全球每日以百萬噸速度上漲的生產消費量,塑料廢棄物的回收處理嚴重滯後。且不說很多塑料廢棄物回收難度大,即便對於可再利用的少部分,世界各國也沒有建立起成熟的垃圾處理系統,大多都是一燒了之或深度填埋。前些年,許多國家出臺“限塑令”,但也僅是立足流通渠道管住了“白色汙染”的冰山一角。更具迷惑性的是,一些發達國家頂著“垃圾處理先進”的光環,實則將數量龐大的垃圾源源不斷“出口”甩鍋到發展中國家。如此種種,無不說明在塑料廢棄物回收處理上,人類做的還是太少。

有學者預言,到2050年,全球塑料垃圾比海洋魚類的總重還多。這樣的論斷或許誇張,但著實點出了一個問題:對塑料廢棄物的處理方式到了必須革新的時候。垃圾只是放錯位置的資源,有先行者嘗試把生活廢塑料製作成了隔音材料、電視機殼、汽車殼等,效果不錯。但要看到,白色垃圾再次進入經濟循環,顯然是建立在有效分類的基礎之上。在這方面,中國還有不小差距。前些日子,習近平總書記對垃圾分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各地在落實層面正拿出“細招”“狠招”。例如,上海正式啟動對垃圾分類推進情況的專項監督,北京推動商業樓宇、酒店等經營場所開展垃圾強制分類。可以說,從頂層設計到具體落實,中國的垃圾分類迎來新的契機。下一步,需要社會方方面面都能配合行動,將對“白色汙染”的擔憂化為保護環境的行動。

馬丁·劉易斯在《綠色幻覺》中寫道,“很大一部分人相信,人類的社會和生態問題只有靠重返原始的生活方式來解決”。如是“環保”顯然太過極端。但是,只要每個人都能為環保捨棄一點便利,每個人都能自覺踐行生態理念,必將集腋成裘,換回更多山清水秀。

來源:北京日報 範榮

流程編輯:RB013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