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綜合整治 呼市玉泉、賽罕區換新顏

環境保護 環境汙染 山丹 社會 內蒙古晨報 2017-03-26

內蒙古晨報全媒體首席記者 吳博超 實習記者 王樂

隨著呼市環境綜合整治的進行,玉泉區和賽罕區曾經的佔道經營、私搭亂建、衛生環境髒亂差等情況得到改善。昨日,本報記者走訪了玉泉區和賽罕區部分小區和街道,切實感受了環境整治帶來的變化。

玉泉區

鏡頭1: 從“猜疑”到“稱讚”

“這次是來真的嗎?花這麼大力氣進行環境整治,不會是要應對上級檢查吧?這是呼市玉泉區五塔花園小區的居民最初對“環境整治行動”的猜疑。

然而,隨著小區逐漸變得乾淨有序,這讓居民們看到了政府對整治環境衛生的決心,猜疑和微詞也在日益提升的“幸福感”中逐漸消失。

記者走進五塔花園小區,門口一側懸掛著四級管理服務公示牌,管理的標準及辦事處、社區的職責分工、聯絡電話清晰可見,每棟樓設有一名樓長,發現衛生髒亂等問題及時聯絡片長解決。此外,小區外的一處“路長指示牌”不僅樣式新穎,實用功能更讓居民交口稱讚,發現有損市容市貌、亂倒亂建的行為,居民可撥打上面公示的路長電話監督舉報。

玉泉區副區長劉照江介紹,2017年2月初,玉泉區提出“五有七見”的工作目標,對357個老舊小區實施精細化物業管理,投資8270萬元,改造提升基礎設施,強化小區物業管理服務工作,目前已引進專業物業公司20家,對全區97個管理片區的89個進行管理,其餘8個片區由社區代管。

鏡頭2:“黨建長廊”進小區

環境整治的同時,興隆巷街道清泉街社區巧妙構思,在民和花園小區裡設立了特色鮮明、內容豐富的“黨建長廊”,宣傳內容緊扣基層黨建工作,並配有圖片、文字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讓前來健身娛樂的黨員和社區居民在休閒中,瞭解社區黨建工作。

“全區上下動員,以提高居民宜居水平為原則,以城市管理的突出問題為導向,我們堅持從大街到小巷、單位到社區、從小區到樓棟的工作思路,繼續強化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劉照江表示,截至目前,已出動各方力量15萬人次,清理垃圾20多萬噸,對40個小區的519處私搭亂建進行拆除。玉泉區作為首府的老城區,在城鄉接合部曾有較多的垃圾廠、廢品收購站,通過加大力度查處不規範、無證經營者,對125戶進行取締清理,對很多養殖場進行搬遷,還老百姓一個乾淨的環境。

賽罕區

鏡頭1:山丹市場私搭亂建全部拆除

人民路山丹社區所轄的6個小區,除一個小區在建之外,其他5個都是老舊小區,最早的樓房建於1978年5月,居民也大多為低收入群體為主。以前小區裡除了常見三亂,有些居民甚至在樓道堆放了煤塊,帶來嚴重安全隱患。

整治期間,紡建小區還發生了這樣無奈又感人的故事。

一位90歲老人,眼睛不好,收入也較低,經常會撿一些紙箱子、塑料瓶等賣錢補貼家用,兒女們多次勸說無果,社區網格管理員在多次上門做不通工作情況下,只能自己掏錢,買下老人的所有垃圾、廢品,讓更多居民享受整潔的環境。

在山丹市場裡,商戶佔道經營、貨物無序堆放由來已久,原本狹窄的道路被堵得無法正常通行,出入居民在小區市場經常發生剮蹭的事故。

山丹社區黨委主任侯瑞芳對這些感觸深刻:“原本乾淨整潔的居民區變得髒亂差,這樣的亂象,給居民生活、出行造成很大安全隱患,影響了鄰里和睦。”整改後,私搭亂建的菜棚全部拆除,利用空地規劃了停車位,車輛有序停放,還引進了兩家果蔬、糧油配送服務站,居民生活更加便利。

鏡頭2:“可視內部”的智能環保公廁

在健康街西口,一處智能環保公廁引起不少市民關注,公廁使用的是霧化玻璃門,無人時可視內部,有人時鎖門門上玻璃即可霧化,有光可照入內部。另外,公廁內部還有衛生紙、洗手池、擦手紙、五孔插座、網線接入口、小型空調等設施,讓市民如廁也能感到溫馨和舒適。

據瞭解,賽罕區今年計劃建60座該智能環保公廁,目前已安裝完成7座,剩餘53座將於6月底全部完工,每座公廁全天均有環衛工人值班監管。

在市容市貌整治方面,記者採訪得知,賽罕區按照“管理”範圍橫到邊、縱到底,日常管理責權明晰、形成合力”的思路,明確各單位管理範圍,合力推進主次幹道小街巷環境衛生整治。

賽罕區副區長韓權芬表示,賽罕區將按照“五個一批”原則規範沿街店鋪衛生,通過“六個一批”建設解決如廁難,全面實行“路長制”管理模式,加大平房區的邊死角徵拆改造力度,同時做好長效管理。同時,今年賽罕區還計劃建設22塊綠地及公園,打造乾淨整潔、健康宜居的生活環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