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湖南反饋“回頭看”及專項督察情況

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湖南省反饋“回頭看”及專項督察情況

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湖南反饋“回頭看”及專項督察情況

今天上午,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湖南省開展“回頭看”情況反饋會在長沙召開。

紅網時刻5月5日訊(湖南日報記者 賀佳 紅網記者 廖潔 攝影 李長宏)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重要決策部署,2018年10月30日至11月30日,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湖南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針對洞庭湖生態環境保護統籌安排專項督察,並形成督察意見。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督察組於2019年5月5日向湖南省委、省政府進行反饋。督察組組長李家祥通報督察意見,省委書記杜家毫作表態發言,省長許達哲主持反饋會,督察組副組長趙英民和督察組有關人員,湖南省委、政府領導班子成員及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等參加會議。

督察認為,湖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守護好一江碧水”的重要指示要求,強化部署,狠抓落實,攻堅克難,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和成效。

第一輪督察反饋以來,湖南省建立由所有省委常委在內的14位省領導分別聯繫督辦14個市(州)整改任務的工作機制,多次召開省委常委會議、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部署生態環境保護和督察整改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先後10餘次深入一線現場督促檢查和指導督察整改工作,針對重點問題緊盯不放。

湖南省敢於直面問題,果斷處置一批歷史遺留的老大難生態環境問題。持續推進湘江保護與治理“一號重點工程”,累計投入500多億元,安排整治項目3058個,取得較好的整治成效。加大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力度並取得明顯成效,清理湖區保護區核心區近8萬畝歐美黑楊,強力推進港口碼頭專項整治,依法拆除47萬畝矮圍、網圍,用13天時間堅決拆除延續17年的下塞湖矮圍,湖區水質總磷濃度開始下降,越冬水鳥數量創近十年之最。在全國率先出臺自然保護區礦業權退出處置政策,撥付財政資金7600多萬元,清退39個省級發證礦業權。湘潭市拆除綠心地區富力城96套違建別墅、59畝違建仿古建築,恢復植被110多畝;郴州市耗資近千萬元,拆除東江湖飲用水水源地98棟木質別墅。

督察反饋以來,湖南省對違法排汙的工業企業責令整改4326家,立案處罰1360起,罰款金額超過8000萬元;對生態環境問題背後存在的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問題,約談黨政幹部1469人次、黨紀政紀處分和組織處理1950人;對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背後存在的權力尋租、“保護傘”等違法犯罪問題,實施“一案三查”,移交司法處理255人,發揮了極大的震懾作用。

湖南省高度重視此次“回頭看”工作,邊督邊改,立行立改,推動解決一大批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截至2019年3月,督察組交辦的群眾舉報問題已基本辦結,其中責令整改1825家;立案處罰368家,罰款2385.6萬元;立案偵查32件,拘留35人;約談245人,問責198人。

督察指出,湖南省第一輪督察整改工作雖然取得重要進展,但一些整改存在標準不高、工作不實,一些地方和部門辦法不多、擔當不夠,部分整改工作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甚至存在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裝整改等情況。

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門思想認識仍不夠到位。有些地方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領會還不到位,表態多、行動少,部署多、落實少。有些地方整改力度不大,要求不高,生態環境保護壓力傳導層層遞減,一些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還要依靠領導批示或上級督察督辦才能引起重視、推動解決。益陽市沒有把督察整改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攻堅克難的決心與擔當不夠,態度消極、行動拖沓,以致許多整改任務久拖不決,水環境問題依然突出,群眾反映強烈。益陽市18項整改任務中,除長期整改任務外,其餘15項任務有7項未完成或未達到序時進度;全市涉銻汙染整治工作部署不力,導致大量嚴重超標的高濃度含銻、砷廢水直排外環境;在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遭遇鄰避問題阻力後,不是採取有效措施化解矛盾,而是畏難不動、擱置項目。全市水環境質量相對較差,2017年大通湖斷面水質仍為劣Ⅴ類。

一些地方擔當意識不強、工作作風不實,部分項目甚至在第一輪督察反饋後頂風違建。株洲市在“回頭看”督察期間提供不實信息,聲稱位於綠心地區的“北歐小鎮”房地產項目已於2017年5月後全面停建,但督察發現,該項目在此後仍違規建設24棟高檔別墅,當地對此沒有堅決制止,沒有查處到位。長沙瀏陽市金科山水洲一期別墅、長沙縣麗發新城三期和怡海新城三期等房地產項目,也在第一輪督察反饋後繼續違規建設,佔用綠心面積478.5畝。

張家界市在組織制訂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電項目退出方案時原則性不強,在延長水電站退出時限、增加水電站保留數量上一變再變,在湖南省多次要求優化方案的情況下,仍將部分違規水電站退出時限設置為2038年,甚至將擬保留水電站數量由24家增至40家。截至“回頭看”時,全市僅退出水電站17座,退出水電站的總裝機容量、年引水量均不到全部的1%。在保護區設立後,建於核心區、緩衝區的23座違規水電站,僅6座退出發電功能。

2015年以來,衡陽常寧市為礦產開發和風電等項目三番五次申請調整大義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邊界。第一輪督察反饋後,衡陽市及常寧市不但沒有清理保護區內違規設置的採礦權、探礦權,反而刻意迴避問題,為礦產開發“量身打造”整改方案,以調整保護區範圍代替整改,以致保護區內礦山一直野蠻開發,生態破壞嚴重。原湖南省林業廳作為主管部門,對常寧市保護區規劃調整申請把關不嚴,甚至有意“放水”,致使358公頃面積被調出保護區範圍。

二是責任落實不夠到位。一些部門和地方在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職責時,沒有真正形成自覺行動,部分整改工作主體責任、監督責任落實不力。原省經信委淘汰小造紙落後產能工作不嚴不實,以特種紙無法折算箱板紙產能為由,迴避落後產能概念,模糊全省小造紙淘汰政策。截至“回頭看”時,全省276家造紙企業中,仍有70多家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生產設備。

省畜牧水產局對禁養區劃定和清退工作底數不清,上報數據失實,整改推進不力。“回頭看”發現,一些地方禁養區“應劃未劃”;一些地方禁養區“應退未退”。截至2018年11月,全省禁養區內仍有89家規模化養殖場和2000多家養殖專業戶尚未清退到位。

原省環保廳對危險廢物超期貯存問題調查研究不足,截至2018年11月底,全省超期貯存危險廢物的處置工作僅完成一半左右。督察發現,全省危險廢物處置能力不足,但一些已建成的處置設施卻沒有發揮作用。婁底市錫礦山砷鹼渣無害化處置中心於2017年8月正式停產後,錫礦山地區歷史遺留的15萬噸砷鹼渣及每年新產生的數千噸砷鹼渣無法得到處置。

三是一些地方敷衍整改問題較為突出。一些地方以歷史遺留問題為藉口,拖拉應對整改工作。懷化市漵浦縣對江龍錳業公司歷史遺留錳渣、江東灣銻礦區3處採礦廢渣等汙染問題十多年未開展實質性整治工作,“等靠要”思想嚴重。湘西州花垣縣礦業採選汙染問題整治進展依然緩慢。

郴州市北湖區擅自變更芙蓉礦區遺留含砷廢渣治理項目選址,導致建設的危險廢物填埋場不能投用。芙蓉礦區遺留約29萬噸含砷廢渣仍原地堆存,僅採取表層簡易覆土方式敷衍應對,無任何防滲措施,環境風險突出。臨武縣對聚鑫錳業公司在溪邊露天堆存8萬噸錳渣僅表層簡易覆土,即公示辦結。永州市在“回頭看”進駐前一天,對全部8家沒有完善配套汙染治理設施、廠區粉塵無組織排放嚴重的富錳渣企業緊急下達停產通知,應付督察。

漣源市敷衍應對群眾多次投訴的匯源煤氣公司環境汙染問題,無視其日均濃度連續超標的事實,草率認定群眾投訴不實。婁底市新化縣處理群眾投訴不嚴不實,在權威部門出具土壤監測結果並顯示超標的情況下,仍然認定群眾投訴不實。郴州市對群眾長期投訴金貴銀業股份有限公司環境汙染問題整改不力,搬遷工作嚴重滯後。

四是表面整改、假裝整改仍有發生。永州市對區域內3個斷面重金屬超標問題不重視、不研究、不部署,市級層面至今未出臺專項整改方案。紫雲礦區大量歷史遺留礦渣露天堆放,整治緩慢,但仍然上報整改達到序時進度。

臨武縣在處理群眾反映多年的石珠兜村飲用水井汙染問題時,無視村民家中末梢水渾濁度、氨氮均超標的事實,公示稱“石珠兜村內水質正常”。2018年7月再次接到投訴後,又以更寬鬆的水源地取水水質標準作為判別依據,再次掩蓋末梢水氨氮超標事實。直到此次“回頭看”進駐前,縣政府迫於問責壓力,才著手解決該問題。僅用時一週、耗資二十萬元便基本解決,與之前群眾長期投訴未果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

專項督察發現,近年來,湖南省加大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力度,推進解決一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但洞庭湖區汙染防治工作還有明顯短板,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

生活汙水汙染問題仍然突出。洞庭湖區城市汙水管網建設普遍滯後,絕大多數城市仍用雨汙合流的排水系統,大量超標汙水排入河湖。岳陽市主城區雨汙分流排水管網缺口達558公里,每日近7萬噸汙水只經簡易處理即排入東風湖、芭蕉湖。益陽市每日近6萬噸汙水溢流排放,環境汙染和風險突出。湖南省要求洞庭湖區30座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作在2018年底前完成,但截至督察時僅完成3座。湖區鄉鎮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滯後,近250個鄉鎮生活汙水直排環境。

一些工業園區環境管理混亂。湖南嶽陽綠色化工產業園云溪片區違法填佔鬆楊湖水面92.5畝,並違法違規調整規劃將填湖地塊合法化;廢水偷排問題嚴重;園區汙水處理廠經常超標排放;鬆楊湖水質為劣Ⅴ類。臨湘工業園區濱江產業區廢水處理廠長期不正常運行。部分企業汙染源在線監測設施疏於維護,環境監管大打折扣。

石煤礦山生態破壞嚴重。石煤礦山露天開採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監管失職失責問題突出。益陽市宏安礦業有限公司排放高濃度含鎘廢水,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十分嚴重。桃江東方礦業有限公司偷排石煤礦山廢水。絕大多數已停產的石煤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得不到落實。

養殖汙染問題依然嚴重。禁養區內仍有16家畜禽養殖場、678家養殖專業戶逾期未關停退出,一些畜禽養殖場汙染嚴重。一些地區對畜禽養殖汙染治理補助資金疏於監管。矮圍網圍清理整頓不到位。岳陽市芭蕉湖、岳陽縣東洞庭湖保護區實驗區、漢壽縣西洞庭湖保護區實驗區內還有大量精養魚塘,汙染十分嚴重。

督察要求,湖南省委、省政府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要堅守陣地,鞏固成果,以推動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為契機,堅決推進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要始終把保護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將洞庭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向縱深推進;要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生態環境訴求,不斷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動湖南省高質量發展。要依紀依法嚴肅責任追究,對失職失責問題,要責成有關部門進一步深入調查,釐清責任,並按有關規定嚴肅、精準、有效問責。

督察強調,湖南省委、省政府應根據督察反饋意見,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內報送國務院。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

督察組還對發現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進行了梳理,已按有關規定移交湖南省委、省政府處理。

杜家毫表示,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的反饋意見既肯定了我省抓督察整改取得的積極進展,又嚴肅指出了存在的差距不足和突出問題,提出了明確的整改要求,對我省進一步加強生態環保工作、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是有力推動和促進。省委、省政府照單全收、誠懇接受,將切實擔負整改主體責任,深入查找剖析原因,抓緊制定整改方案,逐一明確牽頭領導、責任單位、整改措施和時限要求,堅決抓好問題整改落實。

杜家毫強調,要進一步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把握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殷切囑託,切實增強抓整改落實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自覺性。要進一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突出的生態環保問題。要進一步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推動“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落到實處,加強環保督察問責和生態環境執法,堅決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要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進一步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改革創新,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制度機制。要進一步樹牢新發展理念,建立健全並嚴格落實適應綠色發展要求的政績考核評價體系,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和資源利用上線,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週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