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撫巷小泉澗巷:一代名臣坐鎮 遙撫百年榮光

鎮撫巷小泉澗巷:一代名臣坐鎮 遙撫百年榮光

(黃玲/繪)

鎮撫巷+小泉澗巷

一代名臣坐鎮 遙撫百年榮光

一條小巷,一位名人,一座故居,一個百年望族。

泉州鎮撫巷,因清代巷中有一座鎮撫司而得名,巷內住著有名的望族“觀口黃”。

時光倒轉180年。清末大臣黃宗漢,站在自家古厝屋簷下,意氣風發地跨過重達千金的“大司馬”石碑。自從高中進士後,他的仕途一路扶搖直上,從內閣學士到兵部尚書,再到兩廣總督兼五口通商大臣,他已是出身福建頗具影響力的朝廷大員,也是奠定“觀口黃”這一望族的主要人物。

鼎盛時期,“觀口黃”家的古大厝多達十幾座,北至東街元妙觀,南到扶卿巷,東至敷仁巷。然而,浮沉宦海如鷗鳥,到了清咸豐末年,黃宗漢因主戰遭排擠被慈禧太后革職,從此隱居泉州。十餘年後,其長子黃貽楫在殿試奪得探花進士,成就“父子兩進士 黃氏一探花”的傳奇。光陰流轉,“觀口黃”傳奇世家,如今落在紙間的是黃家厚重的467頁族譜,開枝散葉的黃家走出了不少文化名人。

如今,全長200餘米的鎮撫巷,當年連綿成片的黃家大厝,只餘寥寥數座;鎮撫巷38號,葉氏華僑洋樓矗立八十餘載,防火防盜防空襲的建築構造令人稱道;鎮撫巷37號,海甸陳氏宗祠迄今已近600年曆史,這是一個在明清兩代出了5名進士、22名舉人的顯赫家族;而唐時立在巷口的牌坊“登賢坊”,早已湮滅在時光洪流……

褪去了鉛華和榮光的鎮撫巷,更似一條尋常巷陌,只有黃宗漢故居前的“大司馬”碑刻,令人遙想當年的千軍萬馬和京華煙雲。漫步小巷,腳下的方寸之地,曾有多少文人名賢走過,這些在歷史上閃爍著光芒的名字,無不訴說著小巷厚實的人文典藏。

■本期執行:張素萍 陳小芬 王柏峰

鎮撫巷小泉澗巷:一代名臣坐鎮 遙撫百年榮光

黃宗漢故居前的“大司馬”牌匾

“觀口黃”百年望族隱於巷 古有探花郎今出名流大家

鎮撫巷51號

百年望族“觀口黃” “讀書積德”名家輩出

鎮撫巷北側51號門前,重達千斤的“大司馬”石碑,令人不禁遙想當年千軍萬馬的威儀和榮光,這便是黃宗漢故居。

黃宗漢(1803-1864),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進士,歷官兵部尚書、四川總督、兩廣總督兼五口通商大臣,在清末朝廷之上,內不畏權勢,外力主抗敵,在歷史上留下了鐵骨錚錚的一筆。而以黃宗漢為傑出代表的“觀口黃”一族,自祖上起便是名門望族,家族登科之人一路花開,蟬聯不絕,特別顯赫的還有清代刑部主事黃貽楫,現當代則出了黃鬆、黃永砯等著名的藝術家。

古厝內字畫古樸

牌匾高懸訴沉浮

山花茶倚牆生長,小院古樸而清幽。穿過掛著“進士”“探花”匾額的一道又一道門,故居樑枋下的柱頭雕刻精美,依稀讓人看到當年的富麗堂皇……

黃宗漢故居坐北朝南,是一座三進三開間古大厝,雙護厝、書房和花園曾一應俱全,整體佈局嚴謹精巧。古厝正門上,“讀書”“積德”祖訓鮮明;正堂裡,字畫懸壁,風格古樸。“進士”牌匾,是為黃宗漢高中進士而掛;“探花”牌匾,是為黃宗漢之子黃貽楫而掛;大廳屏風上,則是清咸豐皇帝御賜給黃宗漢的“忠勤正直”書匾;正廳大門的對聯“雄文豹蔚尊鸞閣,家業蟬嫣蔭鯉庭”,是黃宗漢親自題寫的,有幸保存至今……

鎮撫巷小泉澗巷:一代名臣坐鎮 遙撫百年榮光

古厝門楣上“進士”“探花”匾額高懸

父子兩進士

黃氏一探花

黃宗漢一族在泉州歷史上聲名赫赫,他本人更是奠定百年望族“觀口黃”的主要人物。黃宗漢家族最早世居東海法石,後有人經商發達,到打錫巷買地建宅,從此安居城內。後人又擴居東街元妙觀口,遂發展為“觀口黃”一支。

後來,黃家出了舉人黃念祖,即黃宗漢的父親。黃念祖雖為舉人,但未授官,在城中自設塾館教書謀生,他的學生中不乏優秀有成就者。

黃宗漢是黃念祖最小的兒子,他七歲喪父,由嫡長兄黃宗澄教養成人。1835年高中進士後,黃宗漢進入翰林院,隨後仕途一路扶搖直上,屬出生於福建具有影響力的官員。第二次鴉片戰爭時,黃宗漢因有計謀有功勞,被咸豐皇帝欽賜“忠勤正直”書匾,但後因主戰遭排擠被慈禧太后革職,隱居泉州。

黃宗漢的長子黃貽楫,是同治十三年(1874年)殿試第三名,即探花進士,科考成績猶在父親之上。黃貽楫執掌清源、崇正書院的講席、著書立說,同時也倡辦地方公益,如疏浚八卦溝、設立育嬰堂。

鎮撫巷小泉澗巷:一代名臣坐鎮 遙撫百年榮光

在鎮撫巷,除了著名的黃宗漢故居,這裡還有一大片黃氏古厝。

黃家珍稀祕籍多

藏書樓名震東南

黃宗漢是有名的藏書家,他有一藏書樓名叫“一六淵海”,架上不乏珍稀祕籍,藏有文徵明、唐伯虎的真跡,其中還包括一套乾隆初年的銅活字本《古今圖書集成》。這部一萬卷的大書,當年僅印刷了64部,而黃宗漢就有一部。為了不讓藏書發黴,他專門請了兩名書童負責翻晒。可惜由於後人管理不善,藏書逐漸散出,到了民國初年,只剩下一些零篇斷簡,被人當作廢紙出售。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黃家的書畫、箱籠甚至碗筷被拉走了14板車,“一六淵海”未賣出的書被就地燒掉。而大門前的“大司馬”石碑,淪落成民居廚房外的擺件,1998年才重回黃家。

一百多年流水而過,當年滿門皆貴的黃家十幾座古厝,如今僅餘寥寥數座。

鎮撫巷小泉澗巷:一代名臣坐鎮 遙撫百年榮光

黃宗漢故居內,小院古樸而清幽。

恪守“讀書積德”家訓

“觀口黃”名家輩出

當年黃宗漢受官場事件牽連,仕途受到打擊,黃家痛下決心後世不再為官。“讀書積德”是黃家祖上留下的訓誡。因家中讀書人多,黃家先祖定下了昭穆輩分用字,以“榮耀祖宗貽謀孫子永承家慶世受國恩”這十六字作為宗族輩分,後人取名的空間,其實只有“半字”。

循著“觀口黃”的取名規則,你會發現泉州走出去的文化名人裡,也有這個家族的身影。黃宗漢侄孫黃謀烈,曾與進士吳桂生、黃摶扶在花橋慈濟宮發起創立“泉郡施藥局”,推動了泉州慈濟事業的發展;泉州近代著名的才女黃鬆也出自“觀口黃”,她6歲讀書,向名師學古琴繪畫等技藝,被譽為“南派古琴名師”,還是泉州近代知名的女畫家;被譽為“中國當代藝術潮流中最為重要的藝術家”的黃永砯,1986年創立“廈門達達”運動,現居法國。

鎮撫巷小泉澗巷:一代名臣坐鎮 遙撫百年榮光

鎮撫巷49號,黃宅樑枋下雕刻繁雜的吊筒。

鎮撫巷49號

古厝孕育教育世家 家人精心呵護古厝

黃宅,與黃宗漢故居並排,這裡住著黃宗漢的長兄黃宗澄的後人。

庭院中、天井裡,各色盆栽爭奇鬥豔;黑色木門,刻著“讀書積德”,顯得古樸典雅;樑枋下,雕刻繁雜的吊筒卻不失精緻;門上春聯,字字墨色飽滿,句句文氣酣暢……雖有修繕痕跡,但古厝內的一切都古色古香,保留了大量木質結構。

越過前落的古厝,天井背後,是一座兩層樓房。樓房雖是現代建築,但硃紅木門以及走廊懸掛的精緻吊筒,彷彿正與前落古厝“遙相呼應”。

今年68歲的黃承潔,從小住在古厝。他告訴記者,古厝始建於明代,當時安海徐氏發家後遷居於此,為當時泉州城內的鉅富,後因家道中落,古厝由黃氏購得,“當時古厝很破舊,先人買來後修繕過。這幾年我們後輩也陸續修繕多次,最大規模的一次是1994年”。

黃承潔說,這本是座三落的古大厝,因後落塌壞、黃家人丁興旺,古厝住不下,兄弟們就決定將後落拆掉翻建,同時啟動前落古宅修繕保護。“申請翻修需要很多手續,跑了很多部門,還要找古厝建築師傅、古建築材料,歷經多年,終成如今的模樣。”對古厝有著深厚感情的他認為,古大厝住著舒服,夏涼冬暖又防震,翻建的新房也應力求與舊宅協調。為了保護好古厝,黃家人還定時除白蟻,一旦漏雨會抓緊修補。

“先祖黃宗澄就是私塾先生,如今我們後輩有90%是教師或熱心教育事業的!”黃承潔介紹,他的爺爺、奶奶、哥哥和姐姐都是教師,在臺灣的叔公是名督學,堂妹黃玲玲曾資助數千名貧困學子,還辦了好幾家希望小學。

黃家人恪守家訓“淡泊處世讀書積德”,子孫後代走出不少傳道授業之人,老宅懸掛的兩方“教育世家”牌匾,讓這個世家更添翰墨書香。

鎮撫巷小泉澗巷:一代名臣坐鎮 遙撫百年榮光

鎮撫巷46號,走出了知名慈善家黃玲玲。

鎮撫巷46號

幽幽黃宅老庭院 走出知名慈善家

一片白牆,黛色方窗,庭院深深綠意蔥蘢,眼前便是鎮撫巷46號黃宅。乾淨中透著純粹,安靜裡裹挾著溫馨,這是黃家宅院給人的第一印象。

鎮撫巷南側部分民居,曾隸屬黃宗漢故居範圍,46號黃宅是其中之一。昔日宅院裡的黃家人,如今有的遷居美國和菲律賓,有的定居香港,幽幽庭院便添了幾分寥落。

幫忙照看宅第的黃家親戚黃女士說,房子是黃家親戚找黃宗漢後裔買地後建起來的,房子佔地面積有七八百平方米,至今有近90年曆史。宅子中最特別的當數窗戶的設計,窗形呈方形向外凸出,窗戶由木頭和玻璃組成,最初共有四層,“木頭可擋光,睡覺時把木頭關上”。

黃女士介紹,當年建造時,黃家人原本欲將其建成花園洋樓,地板花磚等建材都是從國外進口的。一塊塊花磚沿著航運貨船漂洋過海運到泉州,然而,建造尚未完成,抗日戰爭便爆發了,房子只建了一層便停工。

“這是知名慈善家黃玲玲的家。”黃女士介紹,黃玲玲生於1957年,是香港仁愛堂第三十二屆董事局主席、香港志願者協會名譽主席、香港福建婦女協會首屆執委會主席,也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榮譽勳章(MH)獲得者。她雖然旅居香港多年,但愛國愛鄉之情從不改變,多次捐資給國內學校、慈善機構,回饋家鄉,造福鄉親。

2007年起,黃玲玲擔任仁愛堂(香港六大慈善團體之一)的“總理”,從此開始了她的愛心慈善之旅;2011年,在成為仁愛堂主席後,她首次實現了“仁愛堂長者愛心卡計劃”,重新命名“仁愛堂蔡黃玲玲教育基金”,福利服務廣及教育、醫療、康樂體育等領域。

小功積善,大功如拙。在黃玲玲的影響下,她的女兒也加入了仁愛堂,丈夫則成為她志同道合的愛心夥伴。

鎮撫巷小泉澗巷:一代名臣坐鎮 遙撫百年榮光

精心呵護的古厝顯得古色古香

老巷尋幽

古有境廟登賢宮 惜今牌坊無處尋

明清時期,南隅登賢鋪下的小泉澗境,包括鎮撫巷全段、後巷、溝尾下、小泉澗巷等。據史料記載:“境廟登賢宮,俗稱小泉澗宮,在承天巷中段,坐南朝北,面對溝尾下。祀溫星君。始建年代不祥。”可是在鎮撫巷與敷仁巷的交界處,也有一處境廟,內有“登賢古地”四字,或為登賢宮的分支。

小泉澗巷一帶和鎮撫巷原各有一座牌坊,可惜今皆已無處可尋。小泉澗巷一帶,原有一座會元狀元坊,是為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末科會元、狀元莊際昌而立,民國初年尚存,後譭棄;鎮撫巷口原有一座登賢坊,舊名“佚老坊”,是唐代的街坊,為宋紹興年間知州葉廷珪為里人劉釜登賢書,改其名為“登賢”,明弘治年間廢棄。

鎮撫巷小泉澗巷:一代名臣坐鎮 遙撫百年榮光

葉氏華僑洋樓矗立80餘載,建築構造精妙無比。

鎮撫巷38號

葉氏洋樓巧設計 防蚊防盜避空襲

西式外觀,中式佈局,風格中西合璧,功能防火防盜防空襲,這便是葉氏華僑洋樓最大的特色。葉貽根的兒子、91歲高齡的葉文進,依然耳聰目明、思路清晰。提及洋樓,葉文進連聲稱讚:“房子質量好,住得舒心!”

避匪患來泉買地蓋樓

從印尼運來建造材料

這棟兩層高的洋樓,外立面大書英文字母“YAP”,據稱這是旅菲華僑葉貽根在海外經商時“葉”姓對應的英文名。穿過庭院,步入大廳,廳內對聯“瀨水肇基奕世蜚聲惟孝弟,龜山衍祚一門佳氣在詩書”,顯示葉家祖籍南安金淘。

葉文進說,當年為避匪患,他們從金淘舉家遷到泉州市區。祖父葉燕伴早年在印尼泗水做生意,父親葉貽根從小下南洋,1937年,不到30歲的父親發了家,就在鎮撫巷購地蓋樓。

房子建造時,葉貽根對建築品質要求很嚴格,300多根打基礎的木樁全靠人工沉降打樁。房子由兩個惠安師傅負責監督建造,很多材料直接從印尼海運而來,就連瓷磚材料也是由印尼運來,再邀請制磚名匠燒製。

鎮撫巷小泉澗巷:一代名臣坐鎮 遙撫百年榮光

葉文進已91歲高齡

洋樓建造細節講究

防蚊防盜避空襲

浮雲翩躚,八十餘載光陰的流逝,並未改變葉氏洋樓多少“容顏”,洋樓內的南洋花磚依舊色澤鮮明。細細觀察可窺見主人思慮周全,屋內門閂“小機關”可防盜,一些防盜設施還能防蚊通風。

“房子牢固又通風,夏天一樓幾乎不用風扇。”葉文進說,父親對細節非常講究,單窗戶就分四層之多,最外面的是玻璃能透光,二層是南洋來的鐵條可防盜,第三層紗網可防蚊蟲,最後一層是木窗,夏天卸下風就自然進來。

因葉氏洋樓堅固安全,在戰爭年代每遇空襲,葉家人都會讓附近學校師生進來躲避,這裡曾是解放軍的軍事聯絡處,後來還接待過蘇聯專家。由於洋樓結構設計獨特,時至今日仍吸引大批建築系學生或專家學者參觀。

鎮撫巷小泉澗巷:一代名臣坐鎮 遙撫百年榮光

小泉澗巷口“泉州書店”碑刻

小泉澗巷口

昔日泉州書店 點亮第一盞革命明燈

中山中路小泉澗巷口,有一方“泉州書店”碑刻,告訴來者這裡曾開有一家“紅色書店”。這是泉州史上第一家公開傳播馬列主義、對泉州革命運動產生深遠影響的書店。

時針回撥至1926年。祖籍惠安的臺灣人唐生受中共廈門特別支部幹事會的指派,以找傷科拳師為名,到德化祕密開展革命活動。其間,唐生與共產黨員洪平民等一起籌辦泉州書店。經過一番精心籌劃,他們很快在小泉澗巷口租了一間店。泉州書店正式開業,店員有白黎華、白黎明、洪赤農等。

書店開張後,一間不大的屋子,層層疊疊的木質書架上,擺滿嶄新的馬克思主義書刊,此外還有魯迅、茅盾的文學作品。附近不少學生、有志青年,在革命人士的牽引下,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新力量。據記載,書店開張不到一個月,中共泉州特別支部成立。自此,書店在中共泉州特支的領導下經營,既是黨的一個公開宣傳工作機構,也是中共泉州特支的一個聯絡點。

泉州史上第一家公開傳播馬列主義的書店只開張了4個月,但書店出售的書刊,尤其是中共中央政治機關報《嚮導》在泉州公開出售,宣傳全國各地工農運動的意義,使廣大民眾受到啟迪,發揮了重要作用。

鎮撫巷小泉澗巷:一代名臣坐鎮 遙撫百年榮光

春洋樓的樓頂,是洋樓常見的弧形尖頂,“1948”是洋樓建成的年份。

小泉澗巷3號

中西合璧春洋樓 印尼工匠來建造

長僅百米左右的小泉澗巷,窄窄的巷子裡,有一座中西合璧的傅氏華僑洋樓,坊間有名,老泉州人稱之為“春洋樓”。

硃紅圍牆外,“傅氏僑居”的二維碼牌頗為顯眼。跨入大門,石埕院中的桂花和茶花綻蕾吐蕊,盈盈暗香在四周浮動;大瓷缸裡,幾尾錦鯉暢快地遊弋,一旁的花草盆栽鬱鬱蔥蔥。春洋樓樓頂,外立面上印刻著“1948”,這是洋樓建成的年份。

洋樓主人傅先生站在庭院中,靜賞滿園春色。他指著石碑笑說,這是祖父傅梓春留下的房子,由祖父的小舅子葉貽根設計並幫忙建造。祖父傅梓春早年到菲律賓做生意,賺錢發家之後,在小泉澗巷買地建起這棟中西合璧的洋樓。

傅先生回憶,洋樓原有的規模更大,整座宅院由主樓、庭院、廂房、後花園、圍牆構成。傅宅建設時,正處於人民解放戰爭期間,其主樓後部建有防空防彈用的地下室。傅宅的二樓曾被政府部門借用,作為泉州日報社的辦公場所。從“文革”起,傅宅的後花園大部分成為泉州市人民醫院的用地,但其整體規模至今保存完好。

“我出生在這裡,生活在這裡,喜歡在這裡。”已退休的傅先生很低調,雖然話語不多,但能感受到他和家人深愛著洋樓,這裡更多的是父輩們留給子孫後代的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