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有光:結婚比單身快樂 為啥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卻不想結婚

中國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的數據顯示,中國結婚率連續五年下降,到去年下滑到每千人7.2人結婚,創下2013年來的最低水平,而且越發達的地區與城鎮化越高的地區,結婚率越低。本文論述結婚率與生育率低下的一些原因與對策。

黃有光:結婚比單身快樂 為啥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卻不想結婚

結婚率是根據當年領證結婚人數和同期總人口數的比例,反映了一年內總人口中每千人的結婚人數。因此,結婚率的下降,也可能反映適婚年齡的人口比例的下降,未必反映人們結婚意願的下降。不過,由於這5年下降得很厲害,從2013年全國結婚率的每千人9.9,每年連續下降到2018年的7.2。因此,除了適婚年齡比例的問題,應該也有結婚意願下降的問題。

筆者曾指出,"即使不考慮生育問題,可能也應該鼓勵人們結婚。快樂研究表明,結婚的人比單身者快樂。"既然結婚者比單身者快樂,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選擇不結婚呢?

已婚的人比單身的人更加快樂的程度是很大的。甚至有學者估計,平均而言,單身的人要達到結婚的人的快樂水平,他的收入須要增加為原來的13.8倍,不是百分之13.8,而是13.8倍。除了大財運忽然到來,這麼大的增加幾乎是不可能的,還是結婚比較容易。

幾年前,在中國一家頂級經濟學期刊,《經濟學季刊》,有一個有趣的結論。文章的標題是《好男人都結婚了嗎?》,但研究的結果是:"不是因為好男人都結婚了,而是因為結婚了,有了妻子的'相夫',他才成為能夠賺取高工資的好男人"(王智波、李長洪,2016,第838頁)。所以,如果對象適合,結婚應該是互惠互利程度最高的安排。

幾年前在中國的一項有趣研究發現:對於"受過大學教育的女性,幸福感最高的是'有家庭沒工作',其次才是'有家庭有工作',再次是'有工作沒家庭',最不快樂的當然是什麼都沒有的"。這說明,家庭與工作都重要;但至少對於女性,家庭比工作要更加重要。

既然不管是生理上精神上還是物質上,結婚的好處都很多,那為什麼結婚率卻快速下降呢?首先,雖然婚姻是讓人快樂的,但大家卻沒有足夠認識到。在荷蘭與美國,人們多數認為,結婚並不能夠增加生活滿意度,但實際上,研究結果卻發現,他們的生活滿意度受到了婚姻的正面影響。

第二個原因是,我們常常會被新聞報道或傳聞所誤導。我們常常聽到某某人婚姻破裂,某某人離婚等壞消息,使人們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其實,多數快樂的婚姻沒有什麼傳言,而少數有問題的婚姻就有很多傳言。你如魚得水時,不會找親戚朋友談;你有問題時,才找親戚朋友談。所以很可能會誤導旁觀者。

壞消息被誇張的一個例子是,幾十年來流傳一個信息,說美國有百分之50的婚姻都以離婚結束,而且這數字還在快速增加。其實這只是某個預測數字,而且從來沒實現過。美國在1970年代離婚法律放鬆後,離婚率大量增加,當時,有人就根據這個短期的巨大的增加速度,預測將來會有百分之50的婚姻會以離婚結束。然而,這預測並沒有實現。實際情況是,美國的離婚率在近30多年來大大下降,每千個已婚女子的離婚率,從1980年的22.6大量減少到了2015年的16.9。從2015年到現在,基本維持在這個低水平。百分之50的數字之所以被大量傳播,被大家相信,就是因為上面說的,好消息不出門,壞消息傳千里的原因。

婚姻被人誤解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給人帶來的好處和快樂是越長期才越會顯示出來的,短期不會完全體現出來。

根據2018年美國的一個研究報告,結婚後快樂增加,但過後好多年快樂略微下降,尤其是5到10年後,所謂"七年之癢"有一定的根據。但十多二十年之後,快樂又會大量回升。上海政府2015年的報告也發現了類似的結果。這個報告發現,八成以上的上海女性感到幸福。而在所有女性中,幸福指數最低的是結婚不到三年的女性。最高的是結婚20年或更久的女性(《聯合早報》2015.10.28的報道)。看來婚姻真的需要雙方長期耕耘,才能夠收穫長久的快樂。

很多人可能認為,男女關係並不需要結婚,而且性愛服務在市場上也可以很容易買到。因此,他們可能錯誤地認為,不必結婚。這點可以部分解釋,為何越城鎮化,結婚率越低,因為這點在大城市越適用。然而,雙方長期相互適應配合,而能達到的各種關係的高度,並不是一夜夫妻或商業服務所能夠達到的。經濟學有分析"在工作中學"或"幹中學"。男女關係也是一樣的,也須要長期學習。有研究表明,最好的性愛是在雙方關係15年或更長久之後。

一些評論者認為城鎮化與結婚率負相關,是因為城市的生活成本比較高,經濟壓力比較大。其實,在城市的人們的實值收入也比較高,應該能夠應付比較高的生活費,不論是單身與否。因此,大城市的結婚率更低,應該是因為大城市提供給單身者在飲食與夜生活等方面更大方便。另外一方面,大城市人們的比較高的收入,可能使人們更願意或能夠花錢追求個人的偏好。不過,有如上述,這種偏好,可能是基於不完全信息的。至少長期而言,對於大多數人,可能是結婚會比較快樂,但必須找到合適的對象。

結婚率下降,也會使生育率下降。這些都不是中國才有的問題,很多發達國家都有同樣的問題,各國也有采用一些鼓勵生育的政策,但成效不大。在中國,老早就應該完全放開生育。在全世界而言,人口還在大量增加,主要問題不在於鼓勵生育,而在於環保。對於那些需要鼓勵生育的國家,包括新加坡,經濟上的鼓勵成效不大。至少在結婚率上,認識到本文所論述的謬誤,可能是更加重要的。

文章來源:網易研究局

作者:黃有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士、牛津大學GlobalPrioritiesInstitute諮詢委員、網易研究局專欄作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