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家多是母憑子貴 看看清初幾朝皇帝憑母選儲的蠢舉

翻閱滿清王朝皇家的歷史資料,發現一個挺有意思的現象,即清代前期的幾位皇帝在選定儲君、也就是當朝“太子”時,不是察看這個孩子各方面素質如何,而是隻看這個孩子是誰生的,按照“子憑母貴”的原則來確定。

以皇太極、順治、康熙、包括乾隆帝為例,幾乎都是這樣,結果證明這麼做足夠愚蠢,基本都事與願違。

清太宗皇太極的繼位者皇九子福臨,並不是他生前選定的儲君,而是在其突然死後的皇位競爭中的“漁翁得利”者。

當時多爾袞與豪格相爭僵持不下,經雙方妥協,推出由皇九子福臨繼位。因為這不僅能讓各方政治勢力都接受,更主要福臨是個年僅六歲還不諳世事的兒童,可以給多爾袞等輔政者以把持朝野大權的良機。

皇太極一生娶了十五位后妃,而他最喜歡的是天聰八年(1634年)娶的博爾濟吉特氏,即後人熟知的美女海蘭珠

古代皇家多是母憑子貴 看看清初幾朝皇帝憑母選儲的蠢舉

(皇太極與海蘭珠劇照)

海蘭珠嫁給皇太極時雖已26歲,但賢淑文靜,魅力不遜少女。海蘭珠入宮,皇太極夙願得嘗,喜形於色。他正式登基稱帝后,冊封五宮后妃。剛入宮一年多的海蘭珠就被正式冊封為東宮大福晉,漢號宸妃,在後宮的地位僅次於姑母中宮皇后哲哲,位次比妹妹本布泰(莊妃)高出兩個等級。

崇德二年(1637年)七月,宸妃誕下皇八子,皇太極喜不自勝。嬰兒出生第八天,皇太極便傳命文武群臣聚集皇宮大政殿,頒佈詔諭。隨後還宣佈,除十惡不赦者外,其他罪犯一概赦免。宸妃所生雖為皇八子,但皇太極認為其兄長無一出自他稱帝后的崇德五宮后妃,所以這個八子就成了日後最有資格承襲皇位的“嫡長子”。皇太極宣佈因這個兒子降生大赦天下,也含視其為繼承人之意。

宸妃海蘭珠在寵冠後宮的同時,又母以子貴,正合皇太極心願。所以,從孩子降生到次年春節,他與宸妃在精心撫愛小兒子的同時,不斷接受著來自各方面的祝福。甚至有使臣來瀋陽參加新春慶典時,在朝賀皇帝、皇后之外,另進了一份給皇八子的賀表賀禮,使皇太極頗感滿意。

可惜天不隨人願,這皇八子命薄,不到兩歲就夭折了。

而且海蘭珠失子之後,精神恍惚,身體減弱。崇德六年(1641年)九月,皇太極正在鬆錦前線指揮征戰,忽聽宸妃病危,急忙趕回盛京,到時宸妃已死。皇太極自此悲傷不已,兩年後猝死於盛京後宮,年剛52歲。他憑母選儲的一相願望徹底落空。

皇太極走得太突然,身後事並沒有安排,此時,皇太極共有八個兒子在世,皇長子豪格已35歲,年齡第二大的皇四子葉布舒17歲。

按理說,豪格作為皇長子是有機會的,只是其父皇太極生前根本沒有表示過立其為儲的意思,他也只好望皇位而興嘆而已。

豪格少年時期以作戰勇猛被祖父努爾哈赤封為貝勒,太極稱帝后進封他為和碩肅親王。此後,豪格因作戰不利和曾流露對皇太極的怨言被降為貝勒。總體分析,皇太極對這個兒子並不十分滿意。豪格可能也受到了生母繼妃烏拉那拉氏的影響,因為烏拉那拉氏後來因傲慢無禮而被努爾哈赤勒令與皇太極離了婚。

皇太極死後,豪格因與叔叔多爾袞爭奪皇位未果並得罪了多爾袞。儘管在清軍入關後屢建戰功,最終還是被多爾袞害死,連老婆都被叔叔霸佔。

滿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順治帝福臨24歲駕崩,雖然一生短暫,也育有八個兒子。其長子愛新覺羅·牛鈕,生母為庶妃巴氏,按其母的地位,牛鈕雖為長子也是沒有機會當太子的。不過,牛鈕也只活了八十九天便夭折了。皇二子愛新覺羅·福全,生母也是庶妃,即董鄂氏寧愨妃。史料說,福全幼時,順治帝問其志,他說“願為賢王”。可見其本人就沒有想繼位的志向。但順治帝也可能只是問問而已。等到他的心愛寵妃董鄂氏生了兒子,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古代皇家多是母憑子貴 看看清初幾朝皇帝憑母選儲的蠢舉

(順治帝與董鄂妃劇照)

順治先後冊立兩位皇后。一位是他的母親孝莊皇太后的侄女博爾濟吉特氏,由多爾袞做主定婚聘娶。順治親政,冊為皇后。

由於順治帝對多爾袞的所作所為懷恨在心,也就對這位皇后很不喜歡。多爾袞死後,順治不顧勸說將其廢為側妃。

另一位是孝惠章皇后,也姓博爾濟吉特氏,順治十一年14歲時聘為妃。六月,冊為皇后。她不久也受到順治帝責斥。但這位皇后能委屈圓通,又有太后呵護,才沒有被廢掉。

順治真正視為紅顏知己的是董鄂妃,即後來被追封的孝獻皇后。

年輕的福臨對董鄂妃一見鍾情,有幾件事足以見證這位青年天子對董鄂妃的恩愛。

董鄂妃在順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被冊為“賢妃”,僅一月有餘,福臨便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為理由,再次晉封她為皇貴妃。這樣的升遷速度,滿清此前歷史上罕有先例。十二月初六,順治帝為董鄂妃舉行了十分隆重的冊妃典禮,並按照冊封皇后的大禮頒恩詔大赦天下。

順治十四年(1657年),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順治萬分欣喜,頒詔天下稱“此乃朕第一子”,對這個孩子大有冊封太子之意。然而這個孩子生下不到三個月不幸夭折。順治帝心痛之餘,下令追封其為和碩榮親王,還為他修建了高規模園寢。

董鄂妃本來就體弱多病,皇四子又意外夭折,這種打擊使她從此一病不起。順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董鄂妃香消玉殞,病逝於承乾宮,年僅22歲。

順治帝的最終繼位者玄燁,其母佟佳氏當時也是庶妃,玄燁繼位時雖年僅8歲,但已是順治帝眼前年齡最大的兒子,而且他已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更主要此時已經不由生命垂危的順治帝決定了。史料說,順治帝遺詔立8歲的皇三子玄燁為皇太子,繼帝位,命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政大臣。

其實,順治帝的遺詔實為罪己詔,至於這是否他的本意,也就是這十四條遺詔是否經他過目批准,已無從知曉。可以肯的是,這份遺詔公佈前先奏知了皇太后,遺詔的主要執筆者王熙事後對此守口如瓶。因此,人們有理由猜測,順治帝的遺詔是出太后授意。由此推斷,玄燁繼位也可能是其祖母孝莊太后做的主。

再看看康熙皇帝。康熙帝一生子女眾多,也因此也在歷史上留下了“九子奪嫡”的鬧劇記載。

而康熙帝選立太子,也是秉持“子憑母貴”的原則。他的皇長子大阿哥胤褆,生母為惠妃納喇氏,胤褆因此屬於庶長子,也一向不怎麼被康熙喜歡。

史料說,胤褆生於康熙十一年(1672年),其初在康熙帝諸子中排行第五,因為前面四個皇子均夭折,他按順序列為皇長子。但是,他的生母惠妃那拉氏只是一位庶妃,遠不及皇次子胤礽的生母皇后的身份高貴,胤礽因是嫡出而被立為皇太子。

古代皇家多是母憑子貴 看看清初幾朝皇帝憑母選儲的蠢舉

(劇照)

太子胤礽生於康熙十三年(1674年),比其異母哥哥小兩歲。胤礽出生於紫禁城內的坤寧宮,其母赫舍里氏因難產於產後兩個時辰後去世,年僅21歲。康熙帝與這位皇后感情甚篤,因此萬分悲痛。隆重治喪後,他愛妻憐子,親自承擔起撫養皇后遺孤胤礽的重任。

一年後,康熙帝便冊封還是幼童的胤礽為皇太子,還正式頒詔天下。又過一年,康熙帝因為建儲的原因,再次加太皇太后、皇太后的徽號,全部建儲儀式至此結束。

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一月,7歲的胤礽不幸出天花,天花在當時為不治之症。出於愛子心切,康熙帝下旨從當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起至十二月初九,各部院衙門的奏章全部送到內閣,自己則全心全意看護在兒子身邊,陪伴太子度過病危期。待太子痊癒之後,康熙帝還特地祭掃了方澤、太廟、社稷等,並向天下臣民宣示這一喜訊 。

胤礽從兩歲被立為太子到初次被廢,再到復立再廢,歷經34年。他的父皇身體依舊健康,毫無禪位於他的意思,胤礽自然心生怨恨和不滿,甚至開始自甘暴棄。

有史料說,胤礽是為清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明確宣告立下的皇太子,他自幼聰慧好學,開講經筵;主持祭祀,而且精通滿洲弓箭,文韜武略都不俗。作為康熙帝殷切期望的繼承人,他初期不負眾望,展示了一定治國理政才能。

但胤礽自幼被父皇嬌生慣養,成為太子後期,蛻變得驕縱蠻橫並結黨營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殺索額圖,父子關係趨於緊張。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蘭圍場的布爾哈蘇行宮,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訓,惟肆惡虐眾,暴戾淫亂”的理由,宣佈廢除太子。

古代皇家多是母憑子貴 看看清初幾朝皇帝憑母選儲的蠢舉

(電視劇中的太子胤礽)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為了緩和諸子爭儲局勢,康熙帝一度恢復胤礽太子地位。康熙五十年(1711年)末,胤礽被彈劾與刑部尚書齊世武、步軍統領託合齊、兵部尚書耿額結黨營私。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再次被廢。從此貴為三十多年的太子胤礽一直被圈禁到死。也宣佈有千古一帝之稱的康熙皇帝憑母選儲歸為失敗。

到了雍正帝在位時期,憑母選子的情況沒有再現。雍正帝的六個兒子,除了最小的皇六子,其他幾位都是在他當親王時所生,不存在他那時就選定皇位繼承者的問題。

雍正1722年當上皇帝后,汲取其父皇康熙的教訓,把公開立儲改為祕密立儲,他所選擇的四兒子弘曆,早已才華畢露,更主要是弘曆深受康熙帝喜歡,連雍正自己繼位可能還是借了兒子的光。

乾隆帝在位時間更長,也子女眾多。但他也仍舊憑母選子。最終繼位的嘉慶帝永琰當時為皇十五子,也不是乾隆帝的首選。

從史料記載看,乾隆帝確定皇十五子永琰為太子,是在他已經63歲的時候才明確的。

乾隆一生立過的三個皇太子,前兩個都是他最喜愛的髮妻富察氏的兒子,分別是皇次子永璉,皇七子永琮,

在乾隆心中,原配妻子富察皇后是他的最愛。乾隆當上皇帝,就祕密立了皇后富察氏所生的皇次子永璉為皇太子。乾隆那時剛26歲。

但永璉也是沒繼承帝位的命,當了兩年太子9歲時就因病夭折了,讓乾隆悲痛得五天沒有臨朝。永璉死後,富察皇后又生了皇7子永琮。乾隆又決定立他為太子。可永琮兩歲也病死了。

乾隆皇帝經受不了這樣的嚴酷打擊,於是好多年再沒立太子。

據傳,乾隆帝曾想改立哲憫皇貴妃所生皇長子永璜為太子。但在皇后富察氏的葬禮上,永璜因表現不佳被父皇訓斥之後,變得鬱鬱寡歡,不久之後一病嗚呼。

此後,愉貴妃珂里葉特氏所生的皇五子永琪,進入了乾隆帝立太子視野。永琪文武兼備。乾隆二十八年(1763)五月初五,圓明園九州清晏殿發生火災,永琪奮力背起乾隆逃出火海。隨後被封為和碩榮親王,自此深得乾隆鍾愛,曾屬意其繼承大統。

哪知,這位皇五子永琪封王后即染病不起,四個月後不幸逝去,年方26歲。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使馬戈爾尼謁見乾隆時,乾隆帝在談到諸位皇子時說,如果永琪沒有離開人世,那麼太子一定是他的。

古代皇家多是母憑子貴 看看清初幾朝皇帝憑母選儲的蠢舉

(富察皇后和兒子畫像)

後來乾隆帝年紀大了,63歲不得不決定立太子時,十七個兒子中只剩下六個。這其中還有兩個被過繼出去了,可以選擇的就剩下四人,即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

比較一下,皇八子永璇整日花天酒地,腳還有病。乾隆六十年他已經49歲,難堪重任;皇十一子永瑆是一個只喜歡書法藝術得書呆子,沒有早就;皇十七子永璘是一個天天四處遊蕩,惹事生非得紈絝公子,乾隆深深厭惡他,根本不想把皇權交給他。最終只能選擇皇十五子永琰。

大概乾隆帝不會想到,他這個兒子永琰,繼位後只幹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那就是剷除了他培育得大貪官和珅,餘下時間,只能眼看著大清社稷日益走向沒落。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