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人工養殖黃鱔,鱔種的引進、繁殖、培育是關鍵'

"

黃鱔具有較高的營養、藥用和開發利有價值,在國內外深受人們的青睞,市場供不應求,目前我國已將黃鱔養殖作為大力發展的水產品之一。很多的養殖戶開始投入到養殖黃鱔的隊伍中來,剛開始對鱔種引進、人工繁殖、鱔苗培育等方面的知識還比較欠缺,阻礙了養殖黃鱔的積極性

鱔種引進的最佳時機和投放注意事項

  • 黃鱔的繁殖期在每年的5~9月份,引進鱔種的最佳時期應該是在繁殖季節到來之前就要準備好,一般是在頭年的10月份到次年的4月份就要開始產手引進鱔種,到了繁殖的季節就可以進行人工繁殖,培育出鱔苗進行養殖。
  • 可能有很多的養殖戶有這樣的顧慮,冬季和春季氣候還比較寒冷,正處在黃鱔休眠的季節,沒有必要太早引進鱔。其實早一點引進鱔種就是考慮到存活率的問題,一般養殖戶都是從外地引進鱔種,需要經過長途運輸才能到達目的地,而冬春季節正是黃鱔不進食的時候,水溫低,長途運輸對種鱔的成活方面幾乎不會造成影響。所以有條件的養殖戶,可以考慮在黃鱔開食前就引種。
  • 運輸距離較短,二天的運輸時間可以到達,也可考慮其它的時間引種,採用汽車、火車運輸都可以,但是在夏季高溫季節,黃鱔已經開食,長途運輸會很困難,在二天以上的運輸時間最好採用空運的方式,確保鱔種安全。
  • 從外地運輸回來的鱔種,到達了目的地後,要及時解開包裝,用溫度計測量水溫,並與投放在水池裡的水溫做比較,若是溫差小於2度,可直接投放;若是溫差高於2度,則應把鱔種倒在桶內,漂浮於池面讓其導熱,直到溫度相近以後才能投放。建有繁殖池的,可直接將鱔種按合適的密度投放在繁殖池。如果繁殖池還沒有建好,可以放到其它的飼養池進行暫養,等水池修建完成後再轉入。
  • 由於要進行繁殖的種鱔不能養得太肥大,以免影響繁殖能力。在鱔種的投喂方式上,其飼料應與商品鱔區別開來,有條件的,可以在引種時,順便在供種單位購買飼料,以免在養殖量小配料不便的情況下不能供給所需的營養。如果沒有種鱔飼料,可以用蚯蚓、蠅蛆、動物內臟等進行投喂,飼料儘量多樣化,以免缺乏營養而影響繁殖。
"

黃鱔具有較高的營養、藥用和開發利有價值,在國內外深受人們的青睞,市場供不應求,目前我國已將黃鱔養殖作為大力發展的水產品之一。很多的養殖戶開始投入到養殖黃鱔的隊伍中來,剛開始對鱔種引進、人工繁殖、鱔苗培育等方面的知識還比較欠缺,阻礙了養殖黃鱔的積極性

鱔種引進的最佳時機和投放注意事項

  • 黃鱔的繁殖期在每年的5~9月份,引進鱔種的最佳時期應該是在繁殖季節到來之前就要準備好,一般是在頭年的10月份到次年的4月份就要開始產手引進鱔種,到了繁殖的季節就可以進行人工繁殖,培育出鱔苗進行養殖。
  • 可能有很多的養殖戶有這樣的顧慮,冬季和春季氣候還比較寒冷,正處在黃鱔休眠的季節,沒有必要太早引進鱔。其實早一點引進鱔種就是考慮到存活率的問題,一般養殖戶都是從外地引進鱔種,需要經過長途運輸才能到達目的地,而冬春季節正是黃鱔不進食的時候,水溫低,長途運輸對種鱔的成活方面幾乎不會造成影響。所以有條件的養殖戶,可以考慮在黃鱔開食前就引種。
  • 運輸距離較短,二天的運輸時間可以到達,也可考慮其它的時間引種,採用汽車、火車運輸都可以,但是在夏季高溫季節,黃鱔已經開食,長途運輸會很困難,在二天以上的運輸時間最好採用空運的方式,確保鱔種安全。
  • 從外地運輸回來的鱔種,到達了目的地後,要及時解開包裝,用溫度計測量水溫,並與投放在水池裡的水溫做比較,若是溫差小於2度,可直接投放;若是溫差高於2度,則應把鱔種倒在桶內,漂浮於池面讓其導熱,直到溫度相近以後才能投放。建有繁殖池的,可直接將鱔種按合適的密度投放在繁殖池。如果繁殖池還沒有建好,可以放到其它的飼養池進行暫養,等水池修建完成後再轉入。
  • 由於要進行繁殖的種鱔不能養得太肥大,以免影響繁殖能力。在鱔種的投喂方式上,其飼料應與商品鱔區別開來,有條件的,可以在引種時,順便在供種單位購買飼料,以免在養殖量小配料不便的情況下不能供給所需的營養。如果沒有種鱔飼料,可以用蚯蚓、蠅蛆、動物內臟等進行投喂,飼料儘量多樣化,以免缺乏營養而影響繁殖。
從事人工養殖黃鱔,鱔種的引進、繁殖、培育是關鍵

黃鱔如何進行繁殖

  • 黃鱔繁殖時,能讓它在指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產卵,通常在產卵前期,就會在飼料中加入適量的“催產藥”,讓種鱔產卵整齊,一次就把卵粒全部產完,避免因分批產卵造成管理麻煩,同時,也極大的方便了苗種的增育。
  • 進行人工催產,催產率可以達到95.6%,說明黃鱔利用人工來催產是完全可行的。在前期研究人工繁殖時,發現催產藥物的種類、劑量不盡相同,是因為人工繁殖的催產率除了受注射藥物的種類、劑量影響外,還魚種鱔的成熟度、水溫、水質有很大的關係。
  • 黃鱔採取人工受精時,先檢查成熟的雌鱔取出,一手墊乾毛巾握住前部,別一手由前向後擠壓腹部,就可以擠出卵,有時會發生堵塞的現象,可以用消毒的剪刀在洩殖腔處剪開0.5釐米,然後再進行擠壓,就可以將卵全部擠出放入容器內。然後再將雄鱔的精巢取出,用剪刀剪開放入盛卵的容器內,加入任氏溶液輕輕攪勻,讓卵與精充分混合完成受精。
  • 黃鱔採取生態繁殖,利用自然產卵受精、人工孵化的方法達到目的。生態繁殖的受精率可以達到85%以上,自然孵化率可達82~93%,雌雄黃鱔發情,會產卵及吐泡營巢,在池內自行完成精過程。
"

黃鱔具有較高的營養、藥用和開發利有價值,在國內外深受人們的青睞,市場供不應求,目前我國已將黃鱔養殖作為大力發展的水產品之一。很多的養殖戶開始投入到養殖黃鱔的隊伍中來,剛開始對鱔種引進、人工繁殖、鱔苗培育等方面的知識還比較欠缺,阻礙了養殖黃鱔的積極性

鱔種引進的最佳時機和投放注意事項

  • 黃鱔的繁殖期在每年的5~9月份,引進鱔種的最佳時期應該是在繁殖季節到來之前就要準備好,一般是在頭年的10月份到次年的4月份就要開始產手引進鱔種,到了繁殖的季節就可以進行人工繁殖,培育出鱔苗進行養殖。
  • 可能有很多的養殖戶有這樣的顧慮,冬季和春季氣候還比較寒冷,正處在黃鱔休眠的季節,沒有必要太早引進鱔。其實早一點引進鱔種就是考慮到存活率的問題,一般養殖戶都是從外地引進鱔種,需要經過長途運輸才能到達目的地,而冬春季節正是黃鱔不進食的時候,水溫低,長途運輸對種鱔的成活方面幾乎不會造成影響。所以有條件的養殖戶,可以考慮在黃鱔開食前就引種。
  • 運輸距離較短,二天的運輸時間可以到達,也可考慮其它的時間引種,採用汽車、火車運輸都可以,但是在夏季高溫季節,黃鱔已經開食,長途運輸會很困難,在二天以上的運輸時間最好採用空運的方式,確保鱔種安全。
  • 從外地運輸回來的鱔種,到達了目的地後,要及時解開包裝,用溫度計測量水溫,並與投放在水池裡的水溫做比較,若是溫差小於2度,可直接投放;若是溫差高於2度,則應把鱔種倒在桶內,漂浮於池面讓其導熱,直到溫度相近以後才能投放。建有繁殖池的,可直接將鱔種按合適的密度投放在繁殖池。如果繁殖池還沒有建好,可以放到其它的飼養池進行暫養,等水池修建完成後再轉入。
  • 由於要進行繁殖的種鱔不能養得太肥大,以免影響繁殖能力。在鱔種的投喂方式上,其飼料應與商品鱔區別開來,有條件的,可以在引種時,順便在供種單位購買飼料,以免在養殖量小配料不便的情況下不能供給所需的營養。如果沒有種鱔飼料,可以用蚯蚓、蠅蛆、動物內臟等進行投喂,飼料儘量多樣化,以免缺乏營養而影響繁殖。
從事人工養殖黃鱔,鱔種的引進、繁殖、培育是關鍵

黃鱔如何進行繁殖

  • 黃鱔繁殖時,能讓它在指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產卵,通常在產卵前期,就會在飼料中加入適量的“催產藥”,讓種鱔產卵整齊,一次就把卵粒全部產完,避免因分批產卵造成管理麻煩,同時,也極大的方便了苗種的增育。
  • 進行人工催產,催產率可以達到95.6%,說明黃鱔利用人工來催產是完全可行的。在前期研究人工繁殖時,發現催產藥物的種類、劑量不盡相同,是因為人工繁殖的催產率除了受注射藥物的種類、劑量影響外,還魚種鱔的成熟度、水溫、水質有很大的關係。
  • 黃鱔採取人工受精時,先檢查成熟的雌鱔取出,一手墊乾毛巾握住前部,別一手由前向後擠壓腹部,就可以擠出卵,有時會發生堵塞的現象,可以用消毒的剪刀在洩殖腔處剪開0.5釐米,然後再進行擠壓,就可以將卵全部擠出放入容器內。然後再將雄鱔的精巢取出,用剪刀剪開放入盛卵的容器內,加入任氏溶液輕輕攪勻,讓卵與精充分混合完成受精。
  • 黃鱔採取生態繁殖,利用自然產卵受精、人工孵化的方法達到目的。生態繁殖的受精率可以達到85%以上,自然孵化率可達82~93%,雌雄黃鱔發情,會產卵及吐泡營巢,在池內自行完成精過程。
從事人工養殖黃鱔,鱔種的引進、繁殖、培育是關鍵

鱔苗的培育

  • 野生的鱔苗成活率低,主要的原因是被敵害吞吃所導致,加上環境變化無常,人工培育鱔苗時為提高成活率,保證鱔苗快速成長,可以建造專門的水池來培育。
  • 種鱔產卵10天后,一般鱔苗就會孵化出來,等鱔苗出來以後,要在5天之內將其撈入培育池進行專池培育。仔鱔苗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差,在入池前,應把培育池的水溫調整到與原池或運輸容器內的水溫相近。
  • 剛投放的鱔苗可以吸收卵黃的營養來生活,這期間不能投餵食物,5天以後,卵黃已被吸收完,此時可投喂煮熟的雞蛋黃,最初每3萬尾約投一個雞蛋的蛋黃,以後逐步增加,以“吃完不欠,吃飽不剩”為宜。投喂3天以後,就可以在蛋黃中加入少量打碎的蚯蚓槳,最初先按總量的10%投喂,後面可以逐步增加,甚至完全用蚯蚓代替,切碎的蚯蚓以黃鱔能順利吞食為好,若是黃鱔咬住食物在水面旋轉,說明食物過大,還要再切碎一些,同時可以在蚯蚓中逐步加入黃粉蟲、鮮肉、豬肺等,要是培育得有水蚯蚓的,可直接向池內投入,供鱔苗自行取食。
  • 當鱔苗長到10釐米以上,就可以按大小進行分級,將達到10釐米的鱔苗挑選出來移入育肥池飼養。一般通過人工繁殖的野生黃鱔,從產卵到50克的重量,一般需要2~3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

黃鱔具有較高的營養、藥用和開發利有價值,在國內外深受人們的青睞,市場供不應求,目前我國已將黃鱔養殖作為大力發展的水產品之一。很多的養殖戶開始投入到養殖黃鱔的隊伍中來,剛開始對鱔種引進、人工繁殖、鱔苗培育等方面的知識還比較欠缺,阻礙了養殖黃鱔的積極性

鱔種引進的最佳時機和投放注意事項

  • 黃鱔的繁殖期在每年的5~9月份,引進鱔種的最佳時期應該是在繁殖季節到來之前就要準備好,一般是在頭年的10月份到次年的4月份就要開始產手引進鱔種,到了繁殖的季節就可以進行人工繁殖,培育出鱔苗進行養殖。
  • 可能有很多的養殖戶有這樣的顧慮,冬季和春季氣候還比較寒冷,正處在黃鱔休眠的季節,沒有必要太早引進鱔。其實早一點引進鱔種就是考慮到存活率的問題,一般養殖戶都是從外地引進鱔種,需要經過長途運輸才能到達目的地,而冬春季節正是黃鱔不進食的時候,水溫低,長途運輸對種鱔的成活方面幾乎不會造成影響。所以有條件的養殖戶,可以考慮在黃鱔開食前就引種。
  • 運輸距離較短,二天的運輸時間可以到達,也可考慮其它的時間引種,採用汽車、火車運輸都可以,但是在夏季高溫季節,黃鱔已經開食,長途運輸會很困難,在二天以上的運輸時間最好採用空運的方式,確保鱔種安全。
  • 從外地運輸回來的鱔種,到達了目的地後,要及時解開包裝,用溫度計測量水溫,並與投放在水池裡的水溫做比較,若是溫差小於2度,可直接投放;若是溫差高於2度,則應把鱔種倒在桶內,漂浮於池面讓其導熱,直到溫度相近以後才能投放。建有繁殖池的,可直接將鱔種按合適的密度投放在繁殖池。如果繁殖池還沒有建好,可以放到其它的飼養池進行暫養,等水池修建完成後再轉入。
  • 由於要進行繁殖的種鱔不能養得太肥大,以免影響繁殖能力。在鱔種的投喂方式上,其飼料應與商品鱔區別開來,有條件的,可以在引種時,順便在供種單位購買飼料,以免在養殖量小配料不便的情況下不能供給所需的營養。如果沒有種鱔飼料,可以用蚯蚓、蠅蛆、動物內臟等進行投喂,飼料儘量多樣化,以免缺乏營養而影響繁殖。
從事人工養殖黃鱔,鱔種的引進、繁殖、培育是關鍵

黃鱔如何進行繁殖

  • 黃鱔繁殖時,能讓它在指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產卵,通常在產卵前期,就會在飼料中加入適量的“催產藥”,讓種鱔產卵整齊,一次就把卵粒全部產完,避免因分批產卵造成管理麻煩,同時,也極大的方便了苗種的增育。
  • 進行人工催產,催產率可以達到95.6%,說明黃鱔利用人工來催產是完全可行的。在前期研究人工繁殖時,發現催產藥物的種類、劑量不盡相同,是因為人工繁殖的催產率除了受注射藥物的種類、劑量影響外,還魚種鱔的成熟度、水溫、水質有很大的關係。
  • 黃鱔採取人工受精時,先檢查成熟的雌鱔取出,一手墊乾毛巾握住前部,別一手由前向後擠壓腹部,就可以擠出卵,有時會發生堵塞的現象,可以用消毒的剪刀在洩殖腔處剪開0.5釐米,然後再進行擠壓,就可以將卵全部擠出放入容器內。然後再將雄鱔的精巢取出,用剪刀剪開放入盛卵的容器內,加入任氏溶液輕輕攪勻,讓卵與精充分混合完成受精。
  • 黃鱔採取生態繁殖,利用自然產卵受精、人工孵化的方法達到目的。生態繁殖的受精率可以達到85%以上,自然孵化率可達82~93%,雌雄黃鱔發情,會產卵及吐泡營巢,在池內自行完成精過程。
從事人工養殖黃鱔,鱔種的引進、繁殖、培育是關鍵

鱔苗的培育

  • 野生的鱔苗成活率低,主要的原因是被敵害吞吃所導致,加上環境變化無常,人工培育鱔苗時為提高成活率,保證鱔苗快速成長,可以建造專門的水池來培育。
  • 種鱔產卵10天后,一般鱔苗就會孵化出來,等鱔苗出來以後,要在5天之內將其撈入培育池進行專池培育。仔鱔苗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差,在入池前,應把培育池的水溫調整到與原池或運輸容器內的水溫相近。
  • 剛投放的鱔苗可以吸收卵黃的營養來生活,這期間不能投餵食物,5天以後,卵黃已被吸收完,此時可投喂煮熟的雞蛋黃,最初每3萬尾約投一個雞蛋的蛋黃,以後逐步增加,以“吃完不欠,吃飽不剩”為宜。投喂3天以後,就可以在蛋黃中加入少量打碎的蚯蚓槳,最初先按總量的10%投喂,後面可以逐步增加,甚至完全用蚯蚓代替,切碎的蚯蚓以黃鱔能順利吞食為好,若是黃鱔咬住食物在水面旋轉,說明食物過大,還要再切碎一些,同時可以在蚯蚓中逐步加入黃粉蟲、鮮肉、豬肺等,要是培育得有水蚯蚓的,可直接向池內投入,供鱔苗自行取食。
  • 當鱔苗長到10釐米以上,就可以按大小進行分級,將達到10釐米的鱔苗挑選出來移入育肥池飼養。一般通過人工繁殖的野生黃鱔,從產卵到50克的重量,一般需要2~3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從事人工養殖黃鱔,鱔種的引進、繁殖、培育是關鍵

小結:養殖黃鱔種鱔引進、繁殖、培育是關鍵,首先繁育池、產卵場、培育池要建設好。選用無汙染、PH值適宜的河水或湖水,做好水質管理工作。繁殖的時候營養要全面,提高繁殖率。孵化過程中注意調節水溫,使幼苗能夠順利適應新的環境。每天要觀察鱔苗的生長狀況,發現異常問題要及早改善。只有前期各方面的工作做到位,才能提高培育期間黃鱔的存活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