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壇走馬|黃梅戲代名詞《天仙配》最美的仙凡愛情,最真的夫妻情

《天仙配》是黃梅戲傳統劇目中的經典之作,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劇目之一。在很多人的記憶中,《天仙配》就是黃梅戲的代名詞,提起黃梅戲腦中就會響起“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的旋律,可見《天仙配》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菊壇走馬|黃梅戲代名詞《天仙配》最美的仙凡愛情,最真的夫妻情

黃梅戲《天仙配》

黃梅戲《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是黃梅戲早期積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陸洪非據老藝人胡玉庭口述改編為今本。1953年,由安徽省黃梅戲劇團演出。劇本有多種單行本,並收入《中國地方戲曲集成·安徽省卷》。

菊壇走馬|黃梅戲代名詞《天仙配》最美的仙凡愛情,最真的夫妻情

黃梅戲《天仙配》

《天仙配》之所以成為黃梅戲經典,是因為其劇情、唱腔、唱詞、演員表演等無一不是經過千錘百煉、精心打磨的。

菊壇走馬|黃梅戲代名詞《天仙配》最美的仙凡愛情,最真的夫妻情

《天仙配》

改編本描寫董永賣身葬父,在傅員外家為奴。玉帝第七女同情董永遭遇,私自下凡,與董永結為夫婦。七仙女一夜織錦10匹,幫助董永改三年長工為百日。百日期滿,玉帝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董永夫妻忍痛分別。劇本剔除董永與七仙女的離合系由天定的宿命論思想,加強了這部神話劇反封建的現實意義。改編本又刪去傅員外認董永為義子、董永與傅家小姐成婚的情節,突出了古代勞動人民反封建剝削的強烈願望。劇本的《路遇》、《分別》兩場戲,對七仙女的大膽、直率,董永的忠厚、純樸,都有動人的刻畫。槐蔭會、槐蔭別以及人民日常生活習俗的一些穿插,富有樸素的民間色彩。

菊壇走馬|黃梅戲代名詞《天仙配》最美的仙凡愛情,最真的夫妻情

《天仙配》

董永家貧,父亡,賣身為奴,得資葬父。玉帝第七個女兒戲於鵲橋,窺視人間。七仙女厭惡天宮歲月之悽清,對董永由同情而至鍾情,乃不顧森嚴天規,隻身奔向人間。槐蔭樹下路遇董永,傾訴衷曲,二人遂結伉儷。僱主傅員外以董永新婚不符契約為由,要挾七仙女須於一夜之間織成錦絹十匹,成則工期縮短,不成則加倍。七仙女邀眾姐助而成之,三年苦役便改百日。

工期約滿,歸程中,夫妻正向往未來,憧憬幸福,忽聞玉帝旨意,令七仙女即刻回宮,否則禍及董永,七仙女無奈,忍痛泣別,別時誓言:“不怕你天規重重活拆散,我與你天上人間心一條”。

《天仙配》是黃梅戲的傳統曲目,解放前就已經在各黃梅戲幫演出,但真正成功還是解放後五十年代新中國文化團體對其進行改編版,同時也造就了嚴鳳英、王少舫等著名黃梅戲演員,並在全國引起了轟動,最後該劇也被搬上大銀幕,讓全國人民都能夠欣賞黃梅戲藝術精華。

1954年,黃梅戲《天仙配》參加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劇本一等獎,飾演七仙女和董永的嚴鳳英、王少舫獲演員一等獎。

菊壇走馬|黃梅戲代名詞《天仙配》最美的仙凡愛情,最真的夫妻情

嚴鳳英、王少舫版《天仙配》

菊壇走馬|黃梅戲代名詞《天仙配》最美的仙凡愛情,最真的夫妻情

嚴鳳英、王少舫版《天仙配》


菊壇走馬|黃梅戲代名詞《天仙配》最美的仙凡愛情,最真的夫妻情

嚴鳳英、王少舫版《天仙配》

菊壇走馬|黃梅戲代名詞《天仙配》最美的仙凡愛情,最真的夫妻情

嚴鳳英、王少舫版《天仙配》


在這版最經典的《天仙配》中,嚴鳳英創造的七仙女形象,既是天上神仙,又是人間村姑,既熱情大膽,又勤勞、智慧;嚴鳳英尤其是把七仙女對董永誠摯的愛情,表現得十分深沉動人。王少舫塑造的董永形象,樸實、敦厚、可親。這兩個形象,富有濃郁的人情味與強烈的真實感,雖系神話,實際上是現實生活中美好人物精神的折射.是勞動人民審美理想的體現。影片上映後,同樣受到海內外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據1958年底統計,僅祖國大陸的觀眾就多達一億四千萬人次之多,創造了當時票房的最高紀錄。《天仙配》在香港、南洋一帶上映時,同樣盛況空前。

《天仙配》是黃梅戲發展歷程中的一座豐碑,影響遍及海內外,它為人們留下的眾多精彩唱段至今還為人們所深愛。

現在最流行的是《天仙配》這首夫妻對唱的黃梅戲☟☟☟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

從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雙雙把家還

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

寒窯雖破能避風雨,夫妻恩愛苦也甜

你我好比鴛鴦鳥,比翼雙飛在人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