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往網上捅,永遠別以為捅了馬蜂窩只會蟄別人

黃蜂 法律 文章 心理 勁彪新聞 2017-05-22
遇事往網上捅,永遠別以為捅了馬蜂窩只會蟄別人

近日,大連一位女士帶著4歲的女兒吃飯,女兒在餐廳大喊大叫。鄰座女食客突然起身隔著桌子踹了女童一腳,情緒激動的媽媽和女食客發生肢體衝突,並把前來勸阻的餐廳服務員打傷,隨後警方介入。事後該女士含淚在網上發帖聲討女食客,女食客一時成眾矢之的。不過隨著後來完整監控的曝光,網絡情緒出現反轉,該女士因未管好自己的孩子和現場激烈反應受到輿論指責,網友稱“你不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別人就會替你管教”。

這種以暴制暴的“反轉情緒”顯然是沒有道理的,我很贊成一篇文章的觀點:文明的崩壞,是從同情踹人的女大學生開始的。――再不滿“熊孩子”叫嚷,也不能支持踹孩子。我特別欣賞這篇文章對“換位思考”的理解,真正的換位,不是有孩子時希望別人能理解自己的孩子,沒孩子時希望別人能理解自己被吵嚷時的煩躁,沒孩子時嫌人家孩子煩,有孩子了他的寶寶最可愛。而是:沒孩子的時候能理解別人帶孩子的艱辛,包容孩子偶爾不可控的吵鬧。有孩子的時候能尊重沒孩子的人,別輕易打擾到別人。

這件事本身不算多大事,回到具體情境中看,雙方都有錯,沒必要上升到某個很高的層次,什麼教育缺失啊,國民素養啊,熊孩子熊家長啊――就是情緒失控,孩子失控大嚷,家長未管住,女食堂情緒失控踹人,母親情緒失控打人,於是場面失控。這種情緒失控導致的瑣碎衝突,日常的街頭會發生無數起,不必上升到宏大場面。之所以引發廣泛的衝突,引發輿論場的撕咬,很大一個原因在於這事被那個母親捅到了網上,使衝突脫離了當時的現實情緒語境,形成“向來討厭熊孩子的成人”與“容不得孩子被欺負的成人”這兩種人的激烈衝突。

這個母親選擇把這件事往網上捅,其實很不明智,本想站在受害一方“引導”輿論去嚴懲那個踹人者,製造輿論壓力,最後自己也深受其害,成為網絡暴力的受害者。她不懂網絡,高估了自己引領輿論的能力,低估了網絡衝突的複雜,以為把自己描述成一個“不堪女兒被踹護女心切”的母親,把對方描述得多麼蠻橫無理而母女多麼弱小無辜,就可以掀起一場萬眾聲討踹人者的網絡正義風暴。她不知道,遇事往網上捅,很多時候只會讓事情更加糟蹋;她不知道,捅上了網絡捅動了網絡馬蜂窩,飛出的馬蜂不只會蟄別人,迅速的情緒反轉中也會狠狠地蟄了自己。

她單純地以為,自己聲淚俱下憤怒聲討踹人者的網絡曝料,會激起天下父母們強烈的身份代入感,從而站在自己這一邊去討伐那個女大學生。一開始的網絡“劇情”確實如她所願,女大學生成為眾矢之的。可她不知道,她網絡曝料中的情緒表達是多麼地激烈,網民是多麼地憤怒,隨後情緒反轉時,網友變臉後反向打臉的憤怒,就會多麼地激烈。她在向網民訴說中把女大學生描述成了一個惡魔,網友們瘋狂了,可後來網友迅速發現“並沒有踹到人”,而且這位母親後來也極其失控,本來引導指向女大學生的矛頭很快反轉向發帖聲討的母親。

她單純地以為,沒有人能忍受自己的孩子受到這樣的對抗,人們都會同情她的遭遇――可她沒有想到,人們忍受不了孩子被踹,同樣忍受不了在公共場合被“熊孩子”干擾。很多人都在網上抱怨過被熊孩子干擾、卻只能選擇忍耐的不滿,這些在平常選擇了“忍”的人,這時報復性地選擇了到網上給選擇了“殘忍”的人點贊,認為踹人者替自己出了胸中壓抑的一口惡氣。她更不會想到,網上積蓄著一種對“熊孩子”的不滿情緒,這種情緒藉助這一事件全發洩出來了。現實中人們會“忍讓”孩子,而網上則沒有這種道德顧忌,形成一種吊打家長的網絡暴力。

我向來認為,一遇到事情就往網上捅,非常不明智,想借助網絡討回自己想要的正義,不太可能。其一,後真相時代,網民很多時候並不關心事實,只關心立場和情緒;其二,公眾代入的身份很多時候不是你想要的那個身份,很容易歪樓;其三,這個非理性的輿論場中,你任何一點兒過錯都會導致情緒的報復性反彈;其四,脫離了現實的情境,失控的孩子,失控的女大學生,失控的母親,失控的場面,鬧到網上,加上失控的網絡情境和失控的網友,衝突會更加失控。

其實這事兒完全可以不必往網上捅,雙方是平等的,沒有誰有背景,沒有誰更強勢,警方已經介入,當時也有完整監控,這事兒是說得清的,會有一個公正的解決,能討回一個公道,相關當事人會依法受到懲罰,沒有任何會偏袒哪一方的表現和可能,為什麼非要捅到網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人們總有一種想借助輿論施壓讓自己站在道德高地的“施壓心理”,總有一種操縱輿論站在自己一邊造成輿論審判效果的企圖,可他們太不瞭解網絡了,常常被自己捅出的馬蜂蟄得滿身傷痕。

遇事往網上捅,永遠別以為捅了馬蜂窩只會蟄別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