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一社區書記5年寄上千封信,為轄區陵園136位烈士尋找親屬

“寄出的是希望,退回來當然失望,但只有寄出去,才有希望。”從2008年開始,山東省菏澤市張和莊社區黨支部書記——張景憲執著地做著一件事:為張和莊烈士陵園內安葬的136位烈士尋找親屬。

歷經5年的資料蒐集,張景憲查到了這些烈士的犧牲信息。1947年,他們在策應劉鄧大軍過黃河而進行的“菏澤奔襲戰”中犧牲。

為了找到烈士親屬,沒有更多辦法的張景憲,只能通過寄信這種最原始的方式播撒希望。一封封信件,從郵筒被投遞到祖國大江南北的烈士籍貫地。

5年間,他寄出了1000餘封“希望”,成功找到了15位烈士親屬。遺憾地是,多數信件在寄出和退回、希望和失望之間循環往復。

2019年4月,今日頭條“尋找烈士後人”公益項目和張景憲取得聯繫,正式和山東省菏澤市張和莊烈士陵園合作,利用今日頭條的大數據優勢和精準地理推薦技術,尋找陵園內安葬烈士的親屬。

今日頭條“尋找烈士後人”公益項目希望幫助這位退伍老兵,早日完成他的使命,幫助烈士英魂榮歸故里,了卻烈屬半生心願。

山東一社區書記5年寄上千封信,為轄區陵園136位烈士尋找親屬

張和莊烈士陵園

守護

一次偶然的聊天,種下了退伍老兵張景憲難以割捨的使命。

2007年,張景憲回到菏澤市開發區張和莊社區,擔任黨支部書記。第二年清明節前夕,張景憲來到村裡的烈士陵園,看到這裡到處荒草叢生、無人打理,十分心痛,連夜組織老黨員將陵墓周圍清理出來,並商討如何治理周圍環境。

這座烈士陵園在菏澤市開發區張和莊村西北角,規模不大,平日裡,村民都叫它張和莊烈士陵園,裡面安葬著136名烈士。

在休息間歇聊天過程中,一位老黨員說,“你不也是軍人嗎,在前線打過仗,能不能幫這些烈士找找家,讓他們家人也知道烈士安葬在這裡。”

這句不經意的閒聊,像針一樣,深深扎進張景憲的心裡。張景憲暗暗決定,“我要辦這個事情,帶烈士回家。”

作為一名退役老兵,他對烈士有著非同一般的情感。“儘管犧牲的這些烈士不是我部隊的人,不是我這一批戰友,但是他們在前線參戰的年齡都是二十多歲,我對烈士有不同的感情,在這種情況下我就把幫烈士找家當成一種責任。 ”

尋找

真正尋找起來,要比想象中的困難許多。

136位烈士靜靜地長眠,歷經數十年風風雨雨,已無人知曉他們是誰、家在哪裡?沒有任何可以參考的信息。

為了尋找可能的線索,張景憲先後到濟南榮軍醫院、北京軍事博物館、菏澤史實辦等多地多部門查找資料。“除了完成的我的本職工作,其他時間我都去尋找消息。”

老村長王書義曾參與當年掩埋戰士遺體。他回憶,張和莊作為當時臨時戰地醫院,受傷的戰士被送到這裡救治,輕傷員包紮後就被抬到後方;不幸身亡的,則就地掩埋在張和莊西北角老趙王河河沿上。此後,都立了墓碑,上面有戰士的姓名、籍貫,只是被後來反撲的敵軍毀掉了。

根據老村長提出的線索,張景憲多方打聽,終於獲悉烈士參加的戰役為“菏澤奔襲戰”,是為策應劉鄧大軍過黃河而進行的戰鬥。這136位長眠於此的烈士,生前都屬於華東野戰軍第八縱隊23師。

經過了解,華東野戰軍第八縱隊就是之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26集團軍”,軍部在濰坊。

2014年清明節前,張景憲來到濰坊陸軍第26集團軍瞭解情況。部隊的軍史館裡,不僅記載著當年那場戰役的情形,還找到了當年的烈士花名冊,共找到94名烈士,其中有詳細地址的有86名。

大海撈針有了結果。張景憲見到花名冊上烈士姓名和籍貫,激動的淚流滿面。“從一堆毫無消息的土墳頭,到打聽到烈士的生前部隊,再找到烈士的家庭住址,這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張景憲認為,五六年給烈士找家遇到的艱難困苦,終於走出了關鍵的一步。“我當時就哭了,心情無法用語言描述,這麼多年的奔波有了交代了。”

山東一社區書記5年寄上千封信,為轄區陵園136位烈士尋找親屬

張和莊烈士陵園

信件

花名冊的信息,讓張景憲的心裡頭有了帶烈士回家的方向。

他第一個尋找的是連長張文祿的家人。張景憲通過114電話查詢張文祿家人現在的地址。“這一個電話我就至少打了一個星期,先是打到烈士所在縣,然後一級級往下諮詢這個事情。”

畢竟,時間過去太久了,當年檔案上記載的地址都是60年前的老地址,由於行政區劃變更,許多地址已經不復存在,張景憲在電話中收到了許多沮喪的消息,“我們這裡沒有這個地址。”

社區工作千頭萬緒,張景憲不能完全不顧自己的本職工作。因此,一個一個打電話耗時費力行不通。張景憲決定採用寄信的方式,當年戰場上的他也是通過信件和家裡保持聯繫。“這件事情不是求之過急的事情。”

山東一社區書記5年寄上千封信,為轄區陵園136位烈士尋找親屬

工作中的張景憲

每年春節剛過和建黨節前夕,這兩段稍空閒的時間,張景憲白天上班,晚上撰寫信件。在牛皮紙信封上,他填好花名冊提供的烈士姓名、籍貫,附上自己的地址、電話。

86封遲到近70年的家書,從張和莊烈士陵園發往全國各地。張景憲第一批寄出的86封信,基本上都被退回來了。 退信貼了幾張改退批條,上面勾選的退回原因大多是原址查無此人、原寫地址不詳。

附帶著張景憲希望的信件,成了無主的死信。

張景憲並沒有因此放棄,2016年,他又開始了新的嘗試,他在信封上多加了一段說明:“該烈士,於1947年12月犧牲在菏澤,年齡多大,望郵遞員同志再辛苦一下,幫烈士找到家。”

5年間,張景憲寄出了1000餘封信件,也寄出了1000餘次希望。這些希望,大多隨著信件退回或石沉大海,帶著失意而歸。

迴音

一些信,最終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公建厚,華東野戰軍第八縱隊23師67團2營5連副排長,山東省蒙陰縣坦埠區朱下村,1945年1月入伍,29歲,1947年12月犧牲於菏澤南關,安葬於菏澤城區程莊” 。

2016年春節後,山東臨沂坦埠鎮的郵遞員王德建在分揀信件時,第二次見到尋找“公建厚”家人的來信。

這個收件人的姓名,王德建還有印象。王德建開始非常認真的對待這封來信。經過幾次折返詢問,在諸夏村,一位老人無意間提及,諸夏村龔家有建字輩,或許是“公”和“龔”同音,姓氏登記錯了。

第二天王德建早早出發,挨家詢問。一位八旬老人說,,他是“公建厚”的本家,與他家老宅一牆之隔,還描述“公建厚”個子高,是一名機槍手。

公建厚應叫龔建厚。老人回憶說,當年部隊途徑蒙陰縣時,他和正在田裡忙碌的母親說了聲要參軍,連家都沒回,就跟部隊走了。

王德建終於把信送到龔建厚的侄子龔德營手裡。

龔德營是龔建厚弟弟的兒子。龔建厚的母親生了三兒兩女,龔建厚是二兒子,也就是龔德營的二伯。

2017年清明節,龔德營帶上祭品,來到菏澤的張和莊烈士陵園祭拜龔建厚。

犧牲72年以後,龔建厚等來了家人的祭奠。

山東一社區書記5年寄上千封信,為轄區陵園136位烈士尋找親屬

張景憲寄出又被退回的信件

期待

每次見到親人千里迢迢來到陵園,長跪在烈士墓碑前,張景憲都忍不住流淚,他真切感受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

從2014年至今,張景憲通過各種方式,幫助15位烈士找到了親人。如今,在86位有詳細地址的烈士中,還剩下71位烈士還沒有著落,等著張景憲送他們“回家”。

時間倏然過去了12年,張景憲依然走在踐行自己使命的路上。張景憲介紹,埋葬烈士的這片墳地最初是圍了一圈土牆,直到2009年,張和莊社區將烈士土墳改造成水泥墳墓。2012年,再次對烈士陵園進行了升級改造,將水泥墳墓改成了大理石墓碑。

136位烈士已經長眠在烈士陵園72年了。57個是獨立單墓,還有79人同穴而眠的無名烈士公墓。

2019年4月,今日頭條“尋找烈士後人”公益項目和張景憲取得聯繫,和山東省菏澤市張和莊烈士陵園合作,利用今日頭條的大數據優勢和精準地理推薦技術,尋找陵園安葬的烈士親屬。

自公益項目啟動以來,今日頭條“尋找烈士後人”公益項目已經幫助300多位烈士找到親人,幫助烈士英魂榮歸故里,了卻烈士親屬的半生心願。

張景憲非常激動,他不再孤立無援,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他的行動。除了寄信,他有了更多的方式。“寄出去的是希望,退回來當然失望,但不寄出去一點希望都沒有。”

但願,張景憲的希望,不再失望。

山東一社區書記5年寄上千封信,為轄區陵園136位烈士尋找親屬



緬懷先烈功績,告慰先烈英靈,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今日頭條公益尋人發起“尋找烈士後人”項目,與張景憲一起,共同尋找在張和莊烈士陵園安葬烈士的親人。在以往的成功案例中,媒體接力尋找烈士後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今日頭條誠邀全國各地媒體一起參與到“尋找烈士後人媒體志願服務團 ”中來。

如有烈士後人相關線索,歡迎聯繫頭條尋人(郵箱:[email protected];電話:010-58341776、010-83434485),將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對信息進行核實和後續跟進。

山東一社區書記5年寄上千封信,為轄區陵園136位烈士尋找親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