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真羨慕中國人啊,他們憑實力創造了屬於自己的航空航天事業——小島秀夫在長江七號火箭順利升空後發送的一條推特

遊戲武器傳奇(二)——太空競賽與合金裝備:RAXA

一款在合金裝備歷史上絕對算不上好玩的遊戲,但依然有其亮點,比如我們接下來談到的RAXA

PSP版《合金裝備:掌上行動》(下文簡稱OPS)於2006年首發,一方面,MGS系列作為PS系主機的王朝基石,於公於私都有責任和義務分兵馳援PSP,挑戰掌機市場任天堂的不敗神話;但另一方面,當時的小島秀夫正陷入“我想要殺死斯內克,終結MGS”的創作者更年期,MGS4項目因為PS3地獄模式的開發套件和遙遙無期的發售日令整個“獵狐犬”小隊(昔日MGS系列的項目組名稱,也是如今因《死亡擱淺》備受玩家關注的“小島工作室”前身)背上了繁重的壓力。因此,雖然OPS掛名小島秀夫和岡村憲明聯合制作,但實際上小島本人只參與了劇情大綱的修訂,提出了將太空競賽的背景融入到遊戲當中,以此表現本作時間線上位於MGS3六年後的承接關係。後來官方給出的MGS完成歷史中,對OPS與後來作品存在矛盾的地方進行了刪減,只保留部分內容,其中就包括本作登場的Metal Gear:RAXA。下面我們就來說說RAXA的設計理念和它身上被賦予的時代烙印。

遊戲武器傳奇(二)——太空競賽與合金裝備:RAXA

遊戲武器傳奇(二)——太空競賽與合金裝備:RAXA

圖源:artstation,畫師:本·尼古拉斯

MG的工業設計風格之所以在無數軍事遊戲中出類拔萃,在從來沒有取得過軍工企業授權的情況下依然滿足軍迷和科幻迷的考究癖(多說一句,其實很多日系軍事題材遊戲或者遊戲中的現實槍械,比如《生化危機》系列大都沒有官方授權,玩家之所以感覺不到是因為他們通過一些微小細節的修改避開了知識產權保護),除了小島秀夫本人和設計師兼美術設定的新川洋司乃是資深軍迷,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把故事背景融入到機械設定中,比如上次我們聊到了集毛味“傻大憨粗”為一體的峽谷虎,以及這次要說到的,誕生於太空競賽的年代,擁有登月探測器同款起落架,但終其短暫一身卻也沒能突破大氣層的——RAXA。

遊戲武器傳奇(二)——太空競賽與合金裝備:RAXA

OPS的遊戲背景時間是1972年,對應到現實世界裡,美國太空計劃在這一年推進到了阿波羅17號,距離阿波羅11號首次實現人類登月也已經過去了三年,民眾的熱情此時漸漸無法填補太空計劃對於政治資本和項目經費的持續消耗;蘇聯雖然體制上可以無視民生繼續硬鋼西方陣營,不過1971,1972兩年裡N1火箭連續失敗,還是讓當時看起來形式遠大於內容的太空競賽變得越發不合時宜,隨著1972年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就緩和冷戰關係達成初步共識,兩國此前在冷戰中熱度持續升溫的太空計劃終於冷卻了下來。

遊戲武器傳奇(二)——太空競賽與合金裝備:RAXA

RAXA趕在此時登場,彷彿註定了它的悲劇色彩。這款RAXA與峽谷虎類似,依然是格萊寧的“金屬齒輪”理念慘遭索洛科夫“因地制宜”後的產物,RAXA的外觀設計靈感直接來就自於NASA登月著陸訓練機。RAXA機身兩側的火箭發動機負責提供動力,並可在空中實現懸停,加上照搬阿波羅計劃地外登陸艙的同款起落架,僅從形式上看,算是遵循了“金屬齒輪”對於複雜地形條件下與步兵協同作戰的客觀需要。

遊戲武器傳奇(二)——太空競賽與合金裝備:RAXA

遊戲武器傳奇(二)——太空競賽與合金裝備:RAXA

NASA訓練機和阿波羅登月艙

遊戲武器傳奇(二)——太空競賽與合金裝備:RAXA

起落架是RAXA身上非常鮮明的太空時代印記

RAXA的主要進攻手段來自於70年代美國軍方提出的“分導式多彈頭”(MIRV),即通過一枚火箭同時投射多枚核彈頭的技術,目的是成倍增加核大國的核打擊能力(反正家裡囤了那麼多,一次能多扔一些就多扔一些出去,不考慮慘絕人寰的核打擊本身,這倒是和老百姓過日子沒太大區別)。

遊戲武器傳奇(二)——太空競賽與合金裝備:RAXA

如果成天花大錢研究這種東西,老百姓日子就不好過了

遊戲武器傳奇(二)——太空競賽與合金裝備:RAXA

現實中的MIRV,根據工藝升級可以裝更多內置彈頭

可MIRV技術成型初期空有理論,缺乏實戰測試,其精確打擊能力也還比較有限,因此,點對點將MIRV運載至目標空域,再實施更精確打擊的ICBMG(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etal Gear,搭載洲際導彈型金屬齒輪)作為一種解決手段也就應運而生。RAXA則是該計劃的第一部原型機,所以,如果因為“異端”的關係把峽谷虎排除出MG族譜的話,那麼頂替其位置的“第一部MG”——RAXA,同樣存在“擁有機動核打擊能力,但沒有二足外觀”的分類難題,直到我們下一篇文章中將會出現的休謨·艾默裡奇博士,才終於繼承了格蘭寧同志的衣缽,填補了真正的“進化缺失環節”。

遊戲武器傳奇(二)——太空競賽與合金裝備:RAXA

遊戲武器傳奇(二)——太空競賽與合金裝備:RAXA

實戰中,軍方要先將”分導式多彈頭”填充至的RAXA的導彈發射莢倉,然後把RAXA固定在一枚一次性運載火箭頂端,用火箭的高速度將RAXA發射至目標上空後兩者分離,RAXA根據戰場形式選擇空中懸停或者降落,最後展開莢倉發射分導式多彈頭導彈。

整個過程在OPS裡面有著完整還原,玩家控制的裸蛇(big boss)在聖海洛尼莫事件中擊毀了作為原型機出來滋事,只攜帶普通導彈的RAXA(具體攻擊方式是集中射擊RAXA兩側的推進器),但其完成體,也就是真正的ICBMG,已經荷槍實彈和運載火箭完成組裝,裸蛇於是聯合那些向他投誠的蘇聯士兵,對ICBMG進行打擊,但ICBMG相比原型機的RAXA,裝甲厚度明顯增加,一般武器難以破壞,還在其運載火箭只是一般的航天器,雖然裸蛇沒有能阻止其完成升空動作,但射擊ICBMG產生的一系列破壞還是導致火箭受損,偏離了預定軌道,最終連通“壯志未酬”的ICBMG一起,化作了劃過大氣層的一顆流星。整個場面充滿了象徵意義。

遊戲武器傳奇(二)——太空競賽與合金裝備:RAXA

遊戲武器傳奇(二)——太空競賽與合金裝備:RAXA

結語:從峽谷虎到RAXA,我們可以看到金屬齒輪的理念在實戰中被簡單粗暴地理解成了“隨時隨地發射核武器”,而核武器加上航空航天技術,又正是二戰後日本這個國家被禁止發展的兩大重要科技,小島秀夫借用遊戲這個媒介,將自己心中對於探索太空的熱愛與對核武器的恐懼結合在了一起,造就了RAXA,這個誕生於太空競賽,但終其短暫一生都沒能離開大氣層的悲情MG。

遊戲武器傳奇(二)——太空競賽與合金裝備:RAXA

補充:關於RAXA的譯名,一種翻譯為日語中的“羅剎”,來源是在15、16世紀,日本與自大航海時代開始不斷探索世界的葡萄牙發生接觸,當時葡萄牙主要和日本進行布匹販賣貿易,又因為洋人的異族樣貌與傳說中的羅剎相近,這種從葡萄牙進口的布料就被稱作“RAXA”日語寫作“ラシャ”,發音為“ rasha”,和英語裡俄羅斯的發音相近,而MG又是又俄國人最初設計製造的,所以用在《合金裝備》裡,就有了多一層的意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