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黑除惡進入“下半場”,將加快出臺“保護傘”認定意見'

""掃黑除惡進入“下半場”,將加快出臺“保護傘”認定意見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通知》,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就此展開,目前,專項鬥爭已過半程。在掃黑除惡第二年,深挖根治成為這一階段的目標,“打傘破網”“打財斷血”成為重點任務。

過去一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各地都交出了怎樣的“期中考試”答卷?在鬥爭切磋中有哪些經驗?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目前還存在哪些問題?專項鬥爭的“下半場”怎麼打?

近日,記者走訪貴州多地,圍繞冷林等12人涉黑案、江太國等12人涉黑案兩個典型案例進行採訪,瞭解貴州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經驗和成效。

從“軟暴力”裡尋找蛛絲馬跡

在貴州省遵義市鳳岡縣,冷林這個名字對公眾來講並不陌生,“三歲的娃兒都曉得”。開設賭場、放高利貸、聚眾鬥毆、尋釁滋事……做生意的王志,遇到過冷林團伙的強買強賣,但不敢反抗。“我們做生意早出晚歸的,被盯上就不好整了,怕被報復。”

2016年12月,鳳岡縣公安局在一起尋釁滋事的小案中嗅到背後涉黑涉惡犯罪的可能,於2017年1月對冷林等涉案犯罪嫌疑人進行了抓捕,經過審訊、偵查後,2017年7月,該案正式被移送檢察院。

接到案件的檢察官潘志貴覺得壓力很大,難點在於如何認定冷林團伙的涉黑犯罪。

彼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尚未開展。對於案件中黑社會犯罪的危害性特徵認定,以及涉案人員採取非法滋擾的認定成了檢察機關的老大難。

“雖然冷林團伙對社會治安造成了嚴重影響,但界定該團伙對當地經濟的危害讓我們很糾結,包括他們在追債時採取的滋擾、跟隨等手段的認定也很模糊,專項鬥爭啟動以後,對涉黑、軟暴力的認定清晰了不少,我們就覺得輕鬆了不少。”潘志貴說。

無獨有偶,在貴州貴陽的江太國案件中,也存在類似情況。2017年7月,江太國團伙受裝修公司委託後進行追債,多人衝進債務人趙吉鳳家中,在趙吉鳳家待了4天,期間不停地辱罵趙吉鳳。

據辦案民警介紹,當時趙吉鳳曾報警,但江太國團伙稱這是經濟糾紛,民警無法處理只能離開。

2018年專項鬥爭啟動,江太國團伙落網。江太國團伙非法侵入趙吉鳳住宅的犯罪行為,被作為涉黑犯罪的行為特徵證據。

黑惡勢力活動漸趨隱蔽

近年來,黑惡勢力活動逐漸趨於隱蔽,遊走於犯罪與違法之間,同時其組織形態、攫取利益的方式也在發生改變。

冷林案、江太國案的辦案人員在辦理案件中共同反映,黑惡組織犯罪的組織形式和危害方式已經發生轉變。

一是從組織犯罪幫派化向現在的公司化隱蔽犯罪轉變,二是從傳統的直接暴力方式向如今的“腳跟腳”等軟暴力的轉變。

例如,江太國案件中,江太國成立了“獵狐信息諮詢服務部的公司”,招攬了十餘名老鄉,打著“律師追債”的幌子,進行非法追債等活動。

用大喇叭在村口循環播放“xxx還錢”、辱罵、貼身跟隨……軟暴力成為他們追債的手段,辦案民警李坤告訴記者,“大多成員平時留光頭,佩戴大金項鍊,繡猛獸紋身。利用外在形象嚇唬人,他們自己說的話是,‘人都是嚇死的不是打死的’。”

貴州民族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劉偉琦有在檢察院掛職的經歷,他表示,掃黑除惡工作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在於惡勢力、惡勢力集團、涉黑組織已經和原來有很大變化,隱蔽性強,幕後操作、證據難以鎖定,反偵查意識強。

鳳岡縣公安局在辦理冷林案中,組建專門團隊,採用了異地用警、異地關押等保障措施,強化外圍證據的蒐集,審訊中各個擊破,取得了良好效果。

此外,記者瞭解到,貴州高院刑事審判第四庭於1月組建,集中負責全省法院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涉黑涉惡案件的監督指導、統籌督查等工作,這是全國省級法院組建的第一個以掃黑除惡為職能的專業化刑事審判庭。

據悉,該庭作為貴州省法院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核心樞紐作用,改變以往將掃黑辦設在其他刑事審判業務庭,人員分散,不專業,不能全力投入掃黑除惡工作的弊端,強調了專業化、專門化、職業化的特點。

嚴厲打擊同時防止冤假錯案

在堅持嚴厲打擊的同時,依法辦案、防止冤假錯案是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普遍關注的焦點。

辦理江太國案件的檢察官李謝告訴記者,“對江太國在案件的地位、案件涉黑涉惡的定性,我們都進行了充分的研究,切實做到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

貴州大學法學院教授魏紅表示,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應特別注意嚴格依法辦案,要在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的基礎上,準確認定黑惡勢力和相關的犯罪,防止人為撥高或者降低這個標準。

“貴州做得不錯,4月份我參與疑難案件探討,中級法院在一些案件的認定過程中,對拿捏不清楚的地方,能聽取不同意見。需要明確的是,打擊黑惡勢力,目標是什麼、保護的是什麼,要根據犯罪嫌疑人的動機的出發點、人身危險性、在黑惡勢力集團中的地位、作用,具體犯罪的罪責。如果犯罪嫌疑人所體現的情況不符合黑惡勢力特徵,法院也要重新調整。”魏紅說,“此外,依法辦案還要堅持程序合法,若發現證據瑕疵,就應當對其重新考量。”

5月22-23日,在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召開的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組長郭聲琨強調,準確把握法律政策,依法推進偵查、起訴、審判等工作,確保每一起案件都經得起法律、歷史檢驗。

下階段主攻“破網打傘”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文件出臺,冷林案子辦了,現在晚上不管兩點鐘三點鐘出來都不怕了。”王志說。

專項鬥爭以來,全國已收到舉報線索30餘萬條。

“這階段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老百姓普遍感覺治安的好轉,安全感提高、安居樂業的幸福感提高。”魏紅說。

不過,她表示,還要注重掃黑除惡長效機制的建設,要打造完備的執法制度體系、規範的辦案體系、系統的執法管理體系、實幹的執法培訓體系、有力的執法保障體系,希望掃黑除惡能形成長效的機制保障。

郭聲琨在上述會議中強調,當前,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已進入考驗韌勁、“啃硬骨頭”的新階段,必須堅持“穩、準、狠”不動搖,一鼓作氣、持之以恆,推動專項鬥爭向縱深發展。

郭聲琨強調,“破網打傘”和“打財斷血”在接下來的專項鬥爭中是重要任務。

接下來要督促各地把“破網打傘”作為主攻方向,對未實現掃黑除惡與“破網打傘”同步推進的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件,進行再次核查,確保線索沒見底不罷休。

他表示,要緊盯“打財斷血”、剷除經濟基礎。督促各地加大“打財斷血”力度,堅持依法抓捕涉案人員與查清涉案財產同步進行,及時採取查封、扣押、凍結等措施,有效防止黑惡勢力轉移、隱匿涉黑涉惡資產。

今年4月,兩高兩部出臺關於辦理惡勢力、套路貸等4個意見,郭聲琨指出,接下來將加快出臺黑惡勢力非法放貸、“保護傘”認定、依法打擊網絡涉黑涉惡犯罪等3個意見,確保定性有據、寬嚴有度。

(文中王志、趙吉鳳等為化名)

新京報記者 王俊

編輯 陳思 校對 柳寶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