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gōu)麗(lí)是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在中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存在的一個政權。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余人,後又吸收一部分靺鞨人,古朝鮮遺民及三韓人。由於高句麗的特殊地理位置,而且國土橫跨今日的中國及韓國、朝鮮。

中原王朝必須剿滅的農耕國家-高句麗

高句麗,史書中記作“高句驪”,簡稱“句麗”或“句驪”,是公元前1世紀至7世紀時期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古代民族。漢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建國,故稱高句麗。

中原王朝必須剿滅的農耕國家-高句麗

高句麗極盛時疆域,東部瀕臨日本海;南部控制了漢江流域;西北跨過遼水;北部到輝發河、第二松花江流域。

公元5世紀後,高句麗被普遍簡稱為“高麗”,其君主也被中國皇帝冊封為“高麗王”。但需要注意的是,高句麗滅亡200多年後朝鮮半島出現的王氏高麗並非其繼承國。

前三國時代高句麗太祖王時期,高句麗從早期的幾個濊貉部落國家很快擴張到漢江流域。建武十二年(53年),高句麗太祖王,將高句麗分散的5個部落設為5個省,實行集權化統制。建武三十二年(56年),太祖王吞併東沃沮。後又吞併東濊一部分領土。隨後,高句麗又對樂浪郡,玄菟郡和遼東發動攻勢。完全擺脫漢朝的控制。高句麗的擴張與集權化,導致了與漢朝的直接武力衝突。漢朝軍事壓力迫使高句麗遷都到丸都城。

中原王朝必須剿滅的農耕國家-高句麗

永嘉五年(311年),高句麗趁中原混亂的機會,於“秋八月襲取遼東西安平”,截斷了朝鮮半島通往遼東的水陸通道,然後於永嘉七年(313年)“冬十月侵樂浪郡,虜獲男女二千餘口”,又於建興二年(314年)“秋九月南侵帶方郡”,取得了對朝鮮半島北方的統治。及至高句麗第十九代王廣開土王談德(公元392至412年在位)執政之時,向外擴張的勢頭越來越猛,除了南征百濟、北討契丹、夫餘外,約在廣開土王十三年(公元404年)全部佔領了玄菟、樂浪,使遼水以東的大片土地納入高句麗的版圖,高句麗國的領域空前擴大了。

高句麗小獸林王繼位後,開始加強高句麗國內的穩定和統一。新的法律出臺。鹹安二年(372年)立從中原引入的佛教為國教,並依照中原制度建立國家教育機構“太學”。 小獸林王還對高句麗軍隊進行了改革。元興三年(404年),其十九世朝廣開土鏡,平安好太王卒掠有遼東之地。

五世紀末時朝鮮三國時代的版圖從高句麗好太王繼位起,高句麗開始進入鼎盛時期。根據好太王的兒子長壽王為他所立的好太王碑記載,好太王在一次與扶余的戰役中就攻克了扶余64個城池,1400個村莊。 後來好太王兼併了北部的扶餘國和靺鞨部落;在軍事上對百濟形成了絕對優勢地位;並在新羅與百濟,伽倻和倭的戰爭中迫使新羅屈服。

義熙九年(413年),高句麗長壽王登基。由於百濟和新羅的對抗,427年,長壽王遷都到平壤以加強對百濟和新羅的控制。長壽王延續了其父好太王的擴張政策。五世紀末,長壽王又吞併了一些扶余,靺鞨和契丹部落;與北魏交鋒;並保持了對新羅的控制。

開皇十七年(597年),平陽王聯合靺鞨先發制人攻遼西軍事駐地,被營州總管韋衝擊退。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隋文帝命漢王楊諒、上柱國王世積為行軍元帥,周羅喉為水軍總管,率大軍30萬,分水陸兩路進攻高句麗。漢王楊諒率陸路隋軍出臨渝關(即今山海關)。時逢雨季,道路泥濘,糧草供應不上,軍中缺乏食物,又遭遇疫病。水路隋軍由周羅喉率領,自東萊(今山東掖縣)出海,直趨平壤城,在海上遇大風,船多沉沒。九月二十一日,水陸兩路被迫退還。隋軍十分之八到十分之九的人死亡了。隋軍撤退。嬰陽王高元上表稱“遼東糞土臣元”,隋文帝罷兵,待之如初。

高句麗王高元不遵籓禮,隋煬帝決定征討高句麗。隋煬帝下詔集結天下的軍隊,無論南北遠近,都要匯合於涿郡。除了軍隊以外,另外長期來往在路上的有數十萬人,擠滿了道路,晝夜不停,死者相枕,臭穢盈路,天下騷動。隋煬帝對高句麗發動戰爭,連年征戰使數百萬人喪生,過度殘暴的征斂與統治引起國內人民對隋煬帝的強烈不滿。隋煬帝第一次攻高句麗時,就開始爆發隋末農民起義。至隋煬帝第三次徵高句麗,各地大量農民起義使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

隋煬帝徵高句麗,結果高句麗還在,隋朝卻大亂滅亡,北周留下的豐厚遺產被敗壞殆盡,隋煬帝造成的大亂嚴重削弱了華夏,導致人口銳減到200餘萬戶,還留下嚴重分裂內戰,連吐谷渾都返回故地還攻打隋朝河右,隋朝郡縣卻防禦不了,而東突厥崛起達到“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極盛程度,突厥可汗將隋朝中原的部分地區納入勢力範圍,突厥可汗還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取得中原,華夏面臨被突厥滅亡的危險。隋煬帝徵高句麗,結果華夏被大亂嚴重削弱,對華夏的破壞遠大於對高句麗的破壞,對後世徵高句麗反而有不利影響。

唐初貞觀年間,唐朝攻滅東突厥汗國、吐谷渾汗國、西域諸國,打敗薛延陀汗國,四夷威服。貞觀十七年(643年),新羅遣使入朝,述說高句麗圖謀斷絕其唐朝的通路。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麗,命其停止爭戰,遭高句麗拒絕,唐太宗遂決定發兵東征高句麗。

中原王朝必須剿滅的農耕國家-高句麗

貞觀十八年(644),唐太宗以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率江、淮、嶺、硤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從萊州走海路向平壤進軍。又以李世勣(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軍六萬,以及蘭、河二州歸降的胡人,向遼東進軍。

中原王朝必須剿滅的農耕國家-高句麗

唐高宗時期永徽五年(654年),安固率領高句麗軍與靺鞨兵攻打契丹,唐朝松漠都督李窟哥在新城把他們打的大敗。 [67] 永徽六年(655年),高句麗與百濟、靺鞨聯兵入侵新羅,新羅王金春秋遣使向唐求救,高宗命營州都督程名振和左衛中郎將蘇定方率軍擊高句麗。夏,五月,程名振等人渡過遼水,高句麗見程名振等人的軍隊少,就開門渡過貴端水來迎戰,程名振等人奮力攻擊,擊敗高句麗軍,殺獲千餘人,焚燒了敵人的外城以及村落而返回。顯慶三年(658年)六月,營州都督兼東夷都護程名振、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將兵攻高麗之赤烽鎮,拔之,斬首四百餘級,捕虜百餘人。高麗遣其大將豆方婁帥眾三萬拒之,名振用契丹兵迎擊,擊敗高句麗軍,斬首二千五百級;顯慶四年(659年)年,唐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在橫山擊破高句麗將領溫沙門。

唐平高句麗後,分其境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並於平壤設安東都護府以統之,任命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領兵二萬鎮守其地。高句麗第27代國王寶藏王高藏被唐朝俘虜,根據司馬光《資治通鑑》的記載,高句麗貴族及大部分富戶與數十萬百姓被遷入中原各地,融入中國各民族中。另有部分留在遼東,成為渤海國的臣民,而其餘小部分融入突厥及新羅。自此,高句麗國家不再存在於世。

高句麗在設置郡縣的地方置太守,作為郡一級地方或城邑的行政長官,置宰於小的城邑。無論太守還是宰,抑或是五部褥薩,他們都既是地方長官又是軍事指揮官。高句麗的官員分為十二級,分別是:大對廬,或叫吐捽;鬱折,主管圖簿;太大使者;帛衣頭大兄,掌管國政,三年更換一次,稱職的則不受限制;大使者;大兄;上位使者;諸兄;小使者;過節;先人;古鄒大加。有六十個州縣。大城設置一位傉薩,相當於都督;其他城設置處閭近支,亦稱為道使,相當於刺史。有參佐,分幹。有大模達,相當於衛將軍;末客,相當於中郎將。

公元3年,高句麗遷都國內城(今吉林省集安縣城)後,充分利用鴨綠江、渾江流域山川河谷的自然資源,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初步形成了農業、漁獵經濟並重,手工業進步的社會經濟結構。

兩漢時代,高句麗對於農業生產各個季節所使用的鐵製農具幾乎都已具備,這對高句麗農業的生產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進作用。到山上王時期,鐵器的應用已超出了農業範圍,在其他方面也廣泛地使用了鐵器,如鐵製的生活用具、兵器、手工業生產工具等,都廣泛應用。標誌著高句麗的社會生產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到三世紀時,高句麗除了偏僻地區外,已普遍使用了牛耕。在四世紀以後,牛車又廣被應用。這對農業生產來講是很大的推動,加快了農耕和運輸,使社會生產力又有了很大的提高。進入5世紀前後,高句麗佔據樂浪、帶方、遼東諸郡,為高句麗封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開闢了廣闊的前景。高句麗中期的農業大發展,為後期的高句麗興盛奠定了物質基礎。

高句麗社會隨著農業經濟的進展、興盛,手工業生產技術也不斷興旺發達起來,有發達的製陶業、冶鐵業、鍊銅業、鎏金、金銀器製造業、糅漆業、紡織手工業、造船業等等眾多產業。

作為一個以農業為主,佔據肥沃的東北平原的農耕文明國家,作為中原王朝的歷代統治者是無法容忍的,他們決不允許自己的頭頂出現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的農耕國家,所以隋煬帝即使冒著掏空隋朝的風險,也要滅掉高句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