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者想挖卻一直沒挖到,建房打地基意外發現,墓裡出一龍鈕帝璽

漢朝 中國古代史 趙眜 西漢 梧桐樹下戲鳳凰 2017-05-20

“文帝行璽”金印背後的故事

文/張珍、倪方六盜墓者想挖卻一直沒挖到,建房打地基意外發現,墓裡出一龍鈕帝璽

(文帝行璽)

【名 稱】“文帝行璽”金印

【年 代】西漢

【出 土 地】1983年10月出土於廣東省廣州市象崗山西漢南越王墓

【收 藏 地】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文物價值】南越王墓“鎮墓之寶”。中國目前考古發現的最大的一枚西漢金印, 也是唯一枚漢代龍鈕帝璽盜墓者想挖卻一直沒挖到,建房打地基意外發現,墓裡出一龍鈕帝璽

(玉衣,複製品)

三國時期,吳王孫權曾派將軍呂瑜帶領5000兵卒不遠萬里到廣州,執行一項特殊任務。何特殊任何?原來並不是打仗,這支軍隊到廣州來不是幹“正事”的,是來盜墓的。他們掘地三尺,幾乎把廣州大小崗嶺都刨了一層地皮。只為挖到傳言中有稀世珍寶的南越王趙佗墓。

可是隻挖到了南越王趙嬰齊的墓。

之後也來了不少趨之若鶩的盜墓者,一直想挖到南越墓王墓,卻始終未找到這座藏有珍寶的墓。1983年6月9日, 在廣州市北郊一座稱為象崗的小山上, 建房打地基時竟意外發現了。

初發現時,推測是一座西漢早期的古墓,並未能確定是南越王墓。

盜墓者想挖卻一直沒挖到,建房打地基意外發現,墓裡出一龍鈕帝璽

趙佗是什麼人?他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南越國的創建者,也曾是秦始皇平定嶺南的一員戰將。在嶺南被平定之後,秦始皇設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而立有戰功的趙佗被任命為南海郡龍川縣縣令。

之後,秦朝滅亡, 劉邦、項羽逐鹿中原, 一片混亂。正所謂機會難得,公元前204年, 趙佗發兵兼併了桂林郡和象郡後, 建立了南越國。而在公元前206年新建立的西漢王朝對這個偏處於東南一隅的獨立王國,有些無可奈何,只是採取懷柔政策安撫。

似乎中央政權的這種寬容的政策增長了趙佗的野心。劉邦死後,趙佗自封南越武帝。到景帝時代,趙佗雖口口聲聲表示臣服於漢中央朝廷,但仍“居國竊如故號名”(就是在南越國內和皇帝一個樣)直到去世。死了就算了,還在自己的喪葬上和後人玩了一把故弄玄虛的遊戲。

盜墓者想挖卻一直沒挖到,建房打地基意外發現,墓裡出一龍鈕帝璽

(南越王龍鈕帝璽)

西漢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在趙佗國葬之日這一天,當地的百姓看到了一幕怪異景象:只見,發葬的靈車從番禺城四個城門同時而出,四具棺柩一模一樣,令人分不清孰真孰假。

趙佗這反盜墓手段很管用,此後沒有人知道真正裝有趙佗遺體的棺材葬在什麼地方,孫權派出的部隊找不到很正常!

1983年發現的這個墓給了大家不少期待。但是當墓主身上的“帝印”王印和刻“趙眜”字樣的印章等一一展現在大家眼前時,發現找到的似乎不是趙佗的的墓,而是一位叫趙眜(mò)的南越王的墓。只是在歷史典籍上從未聽說過這個人名,這裡的趙眜是誰呢?

盜墓者想挖卻一直沒挖到,建房打地基意外發現,墓裡出一龍鈕帝璽

(南越王墓門)

在眾人迷茫之際,墓主身上的發現的一方刻有“文帝行璽”的金印成了最有力的爆料者。這裡的“文帝”顯然和我們熟知的漢文帝不是同一人。而在南越除了僭越稱帝的趙佗外,似乎還有一位南越王也自稱為帝。他是誰呢?

《漢書》有載:“嬰齊嗣立, 即藏其先武帝、文帝璽。”趙嬰齊是南越王趙胡的兒子,也是趙佗的曾孫。在這裡的“武帝”自然是趙佗。據傳,當時趙佗死後是將王位直接傳給了孫子趙胡,之後趙胡又傳給了趙嬰齊。那這裡的“文帝”就是趙胡了。

盜墓者想挖卻一直沒挖到,建房打地基意外發現,墓裡出一龍鈕帝璽

(南越王彩棺,仿製品)

由此可見,趙眜就是趙胡(不過也有說法是趙眜是趙胡的父親),不過為何史書資料上只見趙胡不見趙眜就不得而知了。不過,當細細考究趙眜的這方金印,有兩處顯而易見的地方令人覺得十分有趣和怪異。

對於中央漢王朝來說,南越王僭越稱帝足可以滅族。而這枚刻有“文帝行璽”金印在漢朝方面來說就是一枚膽大包天的偽印。對比一般常規的皇帝印璽,這枚“偽帝印”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了。

盜墓者想挖卻一直沒挖到,建房打地基意外發現,墓裡出一龍鈕帝璽

(南越王墓出土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