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王昭君如果沒有匈奴和親,她的下場將會十分悽慘

對於美人的印象,我可能還是停留在童年的時期。成年以後,似乎眼中考量的內容是比較多的,一種完美主義的念頭常常湧現。

美人如花,花兒有時候總是十分豔麗且奪人眼球的,但往往也是稍縱即逝,容易被淡忘的。當然,更可能是我的審美低下,可惜我現在沒有腰纏萬貫,不然我大可以說我臉盲。

也沒有什麼必要來糾結一個人的審美,我向來對這些是沒有太大的欣喜程度,只是要寫這篇文章,順帶提及自己對於美人的印象。

美人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普世的觀念可能是膚若凝脂、笑靨如花、脣紅齒白、明眸含水。當然,身材好當然更佳,這些卻也仍舊是後話。

我今天要說的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美人中的王昭君。

歷史上的王昭君如果沒有匈奴和親,她的下場將會十分悽慘

首先大家要明確的一點就是四大美人其實是被一些文學作品烘托出來的,大家認識她們的途徑也是蘊含在很多的文學故事之中,給他們編撰故事的這些人也一定是騷得可以,意淫得可怕。

讓她們出名的故事,就是我們熟知的沉魚落雁閉月羞花。與其說是美女們長得好看,不如說是故事編撰地漂亮。

但不可置否,四大美人在自己的圈子之中十分漂亮,不然也不會被人意淫。王昭君在四大美人之中被意淫的次數也確實是比較多了。

我現在的地理座標在呼和浩特市,來這裡之前真的很難真切地感受到王昭君對於一個地方的影響之大,從街道名字到村落名字再到社區名字,王昭君在當地的知名度可能要高過很多當世的美女明星。

歷史上的王昭君如果沒有匈奴和親,她的下場將會十分悽慘

王昭君是湖北人,她的家庭條件並不是很好,充其量是一箇中農的水平。況且王昭君的父親老來得子,自然對自己的孩子寶貝得很。當然,王昭君自小就很是漂亮,顏值即是正義在任何的時代都是站得住腳的。

既然是一個美女,自然來王家提親的人很多。但是老王頭不願意,按照他當時的心理轉態,自己家的閨女這麼漂亮,一定是要獻給皇帝的。注意,此時老王頭的心理反應其實就暴露了封建時代民眾普遍存在著的一種心態,那就是皇帝為天,好的東西理所應當是皇帝的。

終於,在王昭君16歲那年,藉著一個皇帝徵集天下美人的機會,被自己的父親送到了宮中。皇宮不是那麼好混的,後宮的女人多得很,通俗點理解就是供一個男人享受的大妓院。

王昭君沒有什麼名氣,連見皇帝一面的機會都沒有,更不要說和皇帝親近了。此時的王昭君正是大好的二八妙齡,誰沒有個十七,誰沒有和十八呢?一個人獨守空房,任誰都難以招架的。

歷史上的王昭君如果沒有匈奴和親,她的下場將會十分悽慘

在這段時間就出現了一個大家口口相傳的故事,那就是毛延壽為昭君畫像。皇帝的妃子們很多,自然不能一一地參觀,那會兒也沒有現在的手機,只能是通過畫像的手段來幫助皇帝嫖娼。

只不過昭君妹子比較正直且自信,沒有給毛延壽好處費,就被畫得不是那樣出眾,直接導致了漢元帝根本沒注意到王昭君。以我們當代人的視角來看,毛延壽此舉其實是救了王昭君。

此之後,匈奴希冀和大漢和親。此時的漢元帝又發出了一個徵集活動,只不過這次面向的是自己的妃子們,希望有一個人能夠去往匈奴和親。當然不會有幾個人想去,王昭君就在此刻表達了自己要去往匈奴的意向。

皇帝一開始是很開心的,反正他身邊的女人多得很,自然也不差這一半個。臨行前,按照一定的儀式皇帝還是要見昭君一面的。這一見可了不得,皇帝看到了這個屬於自己的女人,居然生得如此美麗。

按照《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傳》中的記載來看: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

後世有很多的人拿這段文字做文章,說此時看到昭君的漢元帝心中陡然而生悔意。將這個皇帝設置成為了一個鐘情的漢子,還是一個處於弱勢不得已而為之的漢子。

不過,我們大可以試想一下,王昭君如果繼續在漢後宮究竟會是一種什麼樣的下場?

其中很大的一個結局就是孑然一身,孤獨終老。漢元帝是一個短命鬼,如果昭君當時繼續停留在後宮之中,很可能為漢元帝守數十年的寡。

當然,漢元帝活著的時候王昭君也不會有多好的結局。臨行前漢元帝看到王昭君的美貌時首先想到的是不捨。

他不捨什麼?很簡單就可以理解,自己的東西要送給別人,還是自己一次都沒有享受過的東西。因此,後來十分惱怒的皇帝就將那位畫師處死。

不過,這些其實又能說明什麼問題呢?就算王昭君被漢元帝留下了,短期內就會死於後宮的權力鬥爭之中。漢朝的後宮鬥爭是十分可怕的,人豬就是這個朝代的特產。

王昭君不是皇親國戚,自然很難培植自己的勢力,只能是淪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再轉而看到了匈奴的王昭君,因為自己的孃家是強漢,自然不會別人怠慢。直接就是王后,這當然是她繼續留在漢朝不會得到的優待。

再往後,就是昭君出塞對於國家的影響,自然是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單單是和親一事,卻不知挽救了多少的骨肉分離、家破人亡。

故此,巧目盼兮卻又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