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雄安新區,地圖裡的雄安新區

自從中央政府宣佈設立雄安新區。滿世界的都被刷屏了。這突然跳出來的雄安新區,在歷史上卻並非默默無聞之地。

歷史上的雄安新區,地圖裡的雄安新區

在群雄逐鹿的三國時期這裡曾經是白馬將軍公孫瓚勢力的最後據點,在北宋時期這裡是宋遼交界,邊防重地,是宋遼戰爭的前沿。

我們今天就來穿越時空回到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看看雄安新區歷史上有趣的事。

雄縣

春秋、戰國時期這裡屬燕國之地。荊軻刺秦王,燕太子丹送他一直到了易水河邊,荊軻高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充滿悲愴激情。

歷史上的雄安新區,地圖裡的雄安新區

漢代開始在這裡設置縣署,命名為易縣,歸涿郡(河北涿州一帶)管轄。東漢末年,群雄逐鹿。群雄之一、幽州大軍閥公孫瓚曾經盤踞於此。

說起公孫瓚,看過三國演義,玩過三國遊戲的都對他很熟悉。他好白馬,人稱“白馬將軍”。公孫瓚和劉備是同學,師從盧植。討伐董卓時公孫瓚曾收劉備為部將。

劉備後來的五虎將之一、渾身是膽、智勇雙全的趙雲也曾追隨公孫瓚南征北戰,但後來因其窮兵贖武、不恤百姓而與他分道揚鑣。他們幾個都是河北人。

公孫瓚殺了幽州牧劉虞後,佔了幽州,被朝廷封為易侯。

再後來公孫瓚被袁紹及劉虞舊將合擊,兵敗逃回易京(今雄縣西北楊西樓附近)堅守。五代時期的周世宗御駕親征討伐遼國,成功收復了瓦橋關(今雄縣),之後便在此地設置雄州,後世幾經變遷,歸屬變來變去,最終雄縣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歷史上的雄安新區,地圖裡的雄安新區

容城縣

在秦始皇時開始設縣,屬上谷郡。後來到漢代,漢景帝劉啟封匈奴降王徐盧為容城侯。容城之名也由此而來。

另外有個傳說是因為黃帝的老師、道家始祖容成子。他受到龜甲上面的紋路的啟發,畫出陰陽道紋,姜子牙又在此基礎上繪成了八卦。周文王感激容成子的陰陽道紋對《易》經的貢獻,便賞容成子的後代一塊封地,這個地方的居民不用服役,不用納稅。封地的名稱用的便是容成子的道號“易家”。

就連戰爭頻繁的戰國時代,各諸侯彼此之間征伐,也都避開這個地方。此處儼然一中立區域,不受戰火襲擾。因此,各國不少失勢的王孫貴族和文人墨客都逃到這裡這裡安身避禍,吟詩作賦,文風很盛,名士也是層出不窮。

後來到了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開始“焚書坑儒”,這裡因為文風鼎盛,被摧毀的比較徹底,再後來被洪水衝襲,這裡便成了澱泊密佈之地。“燕南陲,趙北際,中間不合大如蠣,唯有此間可避世。”指的就是由“容成子”衍變而成的容城縣。

歷史上的雄安新區,地圖裡的雄安新區

安新縣

安縣(安州)與新安兩縣在民國時期合併,各取其名之首字命名為安新縣。但是安縣(安州)和新安兩縣卻是設縣很早的,在宋代就開始設置了。

雄安、容城、安新3縣在漢代以後相當長的時期裡互相糾纏在一起,今天你管我,我管他;明天你被我管,我又被他管,後天我們又各玩各的。

比如,安新縣曾併入容城縣,容城縣也曾併入雄縣,在有的時期他們又各自獨立設縣。但總體上來說三者之中雄縣(雄州)由於地處交通要道,在歷史上地位最重要。這從新區命名叫雄安新區而不叫安雄新區也能看出些端倪。

宋遼爭戰時期,雄州瓦橋關到霸州益津關這一帶區域是宋遼兩國相互對峙的邊關要塞,楊家將中六郎楊延昭就曾經在這裡鎮守邊關16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