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劉協被迫禪位之後,為何不投奔皇叔劉備?其中緣由令人心酸'

"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縱觀歷史,雖然朝代興替十分常見,但是亡國之君的下場一般都不太好,能夠以退位方式體面結束統治的末代皇帝並不算多,其中最為人熟知的當屬東漢末年退位禪讓的漢獻帝劉協。

"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縱觀歷史,雖然朝代興替十分常見,但是亡國之君的下場一般都不太好,能夠以退位方式體面結束統治的末代皇帝並不算多,其中最為人熟知的當屬東漢末年退位禪讓的漢獻帝劉協。

漢獻帝劉協被迫禪位之後,為何不投奔皇叔劉備?其中緣由令人心酸

▲華歆劇照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十月,豫章太守華歆上表,要求漢獻帝劉協退位,這一動作的背後自然有著曹丕的授意。短短几天,聯名上書要求其退位的奏摺堆滿了這位亡國之君的案牘,劉協自然明白,此時曹丕已經不願再屈居人下。最終,東漢末代皇帝劉協只好“順應民意”,宣佈退位並將皇位禪讓給“眾望所歸”的曹丕。

"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縱觀歷史,雖然朝代興替十分常見,但是亡國之君的下場一般都不太好,能夠以退位方式體面結束統治的末代皇帝並不算多,其中最為人熟知的當屬東漢末年退位禪讓的漢獻帝劉協。

漢獻帝劉協被迫禪位之後,為何不投奔皇叔劉備?其中緣由令人心酸

▲華歆劇照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十月,豫章太守華歆上表,要求漢獻帝劉協退位,這一動作的背後自然有著曹丕的授意。短短几天,聯名上書要求其退位的奏摺堆滿了這位亡國之君的案牘,劉協自然明白,此時曹丕已經不願再屈居人下。最終,東漢末代皇帝劉協只好“順應民意”,宣佈退位並將皇位禪讓給“眾望所歸”的曹丕。

漢獻帝劉協被迫禪位之後,為何不投奔皇叔劉備?其中緣由令人心酸

▲漢獻帝劉協劇照

曹丕也表現出一個勝利者應有的體面與謙和,在三辭三讓之後才“勉強”接受皇位,隨即封劉協為山陽郡公,並許可其在封地內仍奉漢朝正朔。退位後的十四年間,這位一生飽嘗辛酸的末代帝王老老實實地呆在封地裡,最終在山陽與世長辭。從一國之君到一介郡公,這種落差不可謂不大,漢獻帝心中也不可能沒有怨恨。那麼自其退位後,劉協為何從沒嘗試過逃離曹魏,前往曾被其尊稱為皇叔的劉備那裡以圖復起呢?

"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縱觀歷史,雖然朝代興替十分常見,但是亡國之君的下場一般都不太好,能夠以退位方式體面結束統治的末代皇帝並不算多,其中最為人熟知的當屬東漢末年退位禪讓的漢獻帝劉協。

漢獻帝劉協被迫禪位之後,為何不投奔皇叔劉備?其中緣由令人心酸

▲華歆劇照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十月,豫章太守華歆上表,要求漢獻帝劉協退位,這一動作的背後自然有著曹丕的授意。短短几天,聯名上書要求其退位的奏摺堆滿了這位亡國之君的案牘,劉協自然明白,此時曹丕已經不願再屈居人下。最終,東漢末代皇帝劉協只好“順應民意”,宣佈退位並將皇位禪讓給“眾望所歸”的曹丕。

漢獻帝劉協被迫禪位之後,為何不投奔皇叔劉備?其中緣由令人心酸

▲漢獻帝劉協劇照

曹丕也表現出一個勝利者應有的體面與謙和,在三辭三讓之後才“勉強”接受皇位,隨即封劉協為山陽郡公,並許可其在封地內仍奉漢朝正朔。退位後的十四年間,這位一生飽嘗辛酸的末代帝王老老實實地呆在封地裡,最終在山陽與世長辭。從一國之君到一介郡公,這種落差不可謂不大,漢獻帝心中也不可能沒有怨恨。那麼自其退位後,劉協為何從沒嘗試過逃離曹魏,前往曾被其尊稱為皇叔的劉備那裡以圖復起呢?

漢獻帝劉協被迫禪位之後,為何不投奔皇叔劉備?其中緣由令人心酸

▲魏文帝曹丕劇照

對於這個問題,劉協其實多半是想過的。在劉協長達五十四年的人生歷程裡,他周遭的所有事件都是圍繞著他漢朝皇帝的身份而展開的。在董卓入京之後,他被擁立為帝,不過無論是董卓還是後來的曹操、袁紹,都只是將他當做一個政治籌碼而已,假如自己逃到蜀地,情況就會與先前而有所不同嗎?年近不惑的劉協不再是當年的熱血天子,他已經足夠失望足夠理智,不再對此抱有任何信心了。

"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縱觀歷史,雖然朝代興替十分常見,但是亡國之君的下場一般都不太好,能夠以退位方式體面結束統治的末代皇帝並不算多,其中最為人熟知的當屬東漢末年退位禪讓的漢獻帝劉協。

漢獻帝劉協被迫禪位之後,為何不投奔皇叔劉備?其中緣由令人心酸

▲華歆劇照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十月,豫章太守華歆上表,要求漢獻帝劉協退位,這一動作的背後自然有著曹丕的授意。短短几天,聯名上書要求其退位的奏摺堆滿了這位亡國之君的案牘,劉協自然明白,此時曹丕已經不願再屈居人下。最終,東漢末代皇帝劉協只好“順應民意”,宣佈退位並將皇位禪讓給“眾望所歸”的曹丕。

漢獻帝劉協被迫禪位之後,為何不投奔皇叔劉備?其中緣由令人心酸

▲漢獻帝劉協劇照

曹丕也表現出一個勝利者應有的體面與謙和,在三辭三讓之後才“勉強”接受皇位,隨即封劉協為山陽郡公,並許可其在封地內仍奉漢朝正朔。退位後的十四年間,這位一生飽嘗辛酸的末代帝王老老實實地呆在封地裡,最終在山陽與世長辭。從一國之君到一介郡公,這種落差不可謂不大,漢獻帝心中也不可能沒有怨恨。那麼自其退位後,劉協為何從沒嘗試過逃離曹魏,前往曾被其尊稱為皇叔的劉備那裡以圖復起呢?

漢獻帝劉協被迫禪位之後,為何不投奔皇叔劉備?其中緣由令人心酸

▲魏文帝曹丕劇照

對於這個問題,劉協其實多半是想過的。在劉協長達五十四年的人生歷程裡,他周遭的所有事件都是圍繞著他漢朝皇帝的身份而展開的。在董卓入京之後,他被擁立為帝,不過無論是董卓還是後來的曹操、袁紹,都只是將他當做一個政治籌碼而已,假如自己逃到蜀地,情況就會與先前而有所不同嗎?年近不惑的劉協不再是當年的熱血天子,他已經足夠失望足夠理智,不再對此抱有任何信心了。

漢獻帝劉協被迫禪位之後,為何不投奔皇叔劉備?其中緣由令人心酸

▲童年時期的漢獻帝

曾經悲歌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曹丞相為奪取徐州,不惜將整個徐州殺成白地,而敢於劍指董卓直斥其無狀的袁紹也曾為爭搶自己而興兵犯邊。這些諸侯,也許在年輕的時候曾一腔熱血,但到後來他們又與太師董卓有多大分別呢?自詡要匡扶漢室的劉皇叔,在自己退位的消息傳到蜀地之後,毫不遲疑地宣佈“曹丕弒君”,然後堂而皇之地自立為帝,假如劉協前去投奔,自己又將置於何地呢?

"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縱觀歷史,雖然朝代興替十分常見,但是亡國之君的下場一般都不太好,能夠以退位方式體面結束統治的末代皇帝並不算多,其中最為人熟知的當屬東漢末年退位禪讓的漢獻帝劉協。

漢獻帝劉協被迫禪位之後,為何不投奔皇叔劉備?其中緣由令人心酸

▲華歆劇照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十月,豫章太守華歆上表,要求漢獻帝劉協退位,這一動作的背後自然有著曹丕的授意。短短几天,聯名上書要求其退位的奏摺堆滿了這位亡國之君的案牘,劉協自然明白,此時曹丕已經不願再屈居人下。最終,東漢末代皇帝劉協只好“順應民意”,宣佈退位並將皇位禪讓給“眾望所歸”的曹丕。

漢獻帝劉協被迫禪位之後,為何不投奔皇叔劉備?其中緣由令人心酸

▲漢獻帝劉協劇照

曹丕也表現出一個勝利者應有的體面與謙和,在三辭三讓之後才“勉強”接受皇位,隨即封劉協為山陽郡公,並許可其在封地內仍奉漢朝正朔。退位後的十四年間,這位一生飽嘗辛酸的末代帝王老老實實地呆在封地裡,最終在山陽與世長辭。從一國之君到一介郡公,這種落差不可謂不大,漢獻帝心中也不可能沒有怨恨。那麼自其退位後,劉協為何從沒嘗試過逃離曹魏,前往曾被其尊稱為皇叔的劉備那裡以圖復起呢?

漢獻帝劉協被迫禪位之後,為何不投奔皇叔劉備?其中緣由令人心酸

▲魏文帝曹丕劇照

對於這個問題,劉協其實多半是想過的。在劉協長達五十四年的人生歷程裡,他周遭的所有事件都是圍繞著他漢朝皇帝的身份而展開的。在董卓入京之後,他被擁立為帝,不過無論是董卓還是後來的曹操、袁紹,都只是將他當做一個政治籌碼而已,假如自己逃到蜀地,情況就會與先前而有所不同嗎?年近不惑的劉協不再是當年的熱血天子,他已經足夠失望足夠理智,不再對此抱有任何信心了。

漢獻帝劉協被迫禪位之後,為何不投奔皇叔劉備?其中緣由令人心酸

▲童年時期的漢獻帝

曾經悲歌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曹丞相為奪取徐州,不惜將整個徐州殺成白地,而敢於劍指董卓直斥其無狀的袁紹也曾為爭搶自己而興兵犯邊。這些諸侯,也許在年輕的時候曾一腔熱血,但到後來他們又與太師董卓有多大分別呢?自詡要匡扶漢室的劉皇叔,在自己退位的消息傳到蜀地之後,毫不遲疑地宣佈“曹丕弒君”,然後堂而皇之地自立為帝,假如劉協前去投奔,自己又將置於何地呢?

漢獻帝劉協被迫禪位之後,為何不投奔皇叔劉備?其中緣由令人心酸

▲蜀主劉備稱帝劇照

對於劉協來說,如今已經不再是三國初期漢室威望尚存的時候了。當初敢於為大漢復興而殞身不恤的義士不在少數,而在長達多年的動亂之後,百姓們最期盼的是什麼?真的還是某一位扛起大漢旗幟的君主麼?人心思定,漢朝享國已久,國祚已然斷絕了。在這種情況下,即使逃到了劉備那裡,即使對方願意尊自己為帝,自己又當如何呢?繼續發兵,不克復中原決不罷休嗎?

"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縱觀歷史,雖然朝代興替十分常見,但是亡國之君的下場一般都不太好,能夠以退位方式體面結束統治的末代皇帝並不算多,其中最為人熟知的當屬東漢末年退位禪讓的漢獻帝劉協。

漢獻帝劉協被迫禪位之後,為何不投奔皇叔劉備?其中緣由令人心酸

▲華歆劇照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十月,豫章太守華歆上表,要求漢獻帝劉協退位,這一動作的背後自然有著曹丕的授意。短短几天,聯名上書要求其退位的奏摺堆滿了這位亡國之君的案牘,劉協自然明白,此時曹丕已經不願再屈居人下。最終,東漢末代皇帝劉協只好“順應民意”,宣佈退位並將皇位禪讓給“眾望所歸”的曹丕。

漢獻帝劉協被迫禪位之後,為何不投奔皇叔劉備?其中緣由令人心酸

▲漢獻帝劉協劇照

曹丕也表現出一個勝利者應有的體面與謙和,在三辭三讓之後才“勉強”接受皇位,隨即封劉協為山陽郡公,並許可其在封地內仍奉漢朝正朔。退位後的十四年間,這位一生飽嘗辛酸的末代帝王老老實實地呆在封地裡,最終在山陽與世長辭。從一國之君到一介郡公,這種落差不可謂不大,漢獻帝心中也不可能沒有怨恨。那麼自其退位後,劉協為何從沒嘗試過逃離曹魏,前往曾被其尊稱為皇叔的劉備那裡以圖復起呢?

漢獻帝劉協被迫禪位之後,為何不投奔皇叔劉備?其中緣由令人心酸

▲魏文帝曹丕劇照

對於這個問題,劉協其實多半是想過的。在劉協長達五十四年的人生歷程裡,他周遭的所有事件都是圍繞著他漢朝皇帝的身份而展開的。在董卓入京之後,他被擁立為帝,不過無論是董卓還是後來的曹操、袁紹,都只是將他當做一個政治籌碼而已,假如自己逃到蜀地,情況就會與先前而有所不同嗎?年近不惑的劉協不再是當年的熱血天子,他已經足夠失望足夠理智,不再對此抱有任何信心了。

漢獻帝劉協被迫禪位之後,為何不投奔皇叔劉備?其中緣由令人心酸

▲童年時期的漢獻帝

曾經悲歌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曹丞相為奪取徐州,不惜將整個徐州殺成白地,而敢於劍指董卓直斥其無狀的袁紹也曾為爭搶自己而興兵犯邊。這些諸侯,也許在年輕的時候曾一腔熱血,但到後來他們又與太師董卓有多大分別呢?自詡要匡扶漢室的劉皇叔,在自己退位的消息傳到蜀地之後,毫不遲疑地宣佈“曹丕弒君”,然後堂而皇之地自立為帝,假如劉協前去投奔,自己又將置於何地呢?

漢獻帝劉協被迫禪位之後,為何不投奔皇叔劉備?其中緣由令人心酸

▲蜀主劉備稱帝劇照

對於劉協來說,如今已經不再是三國初期漢室威望尚存的時候了。當初敢於為大漢復興而殞身不恤的義士不在少數,而在長達多年的動亂之後,百姓們最期盼的是什麼?真的還是某一位扛起大漢旗幟的君主麼?人心思定,漢朝享國已久,國祚已然斷絕了。在這種情況下,即使逃到了劉備那裡,即使對方願意尊自己為帝,自己又當如何呢?繼續發兵,不克復中原決不罷休嗎?

漢獻帝劉協被迫禪位之後,為何不投奔皇叔劉備?其中緣由令人心酸

▲華歆及曹丕劇照

其實從這次勸進曹丕的過程就可以看出,劉協已經失去人心。歷史上的華歆,並非是演繹小說中那個善於投機的小人,相反他很公道,對於曾經與他割席斷交的管寧,還曾經不計前嫌地予以舉薦。這樣一位頗有名望的士大夫,在對待劉協的態度上卻極為冷淡和刻薄。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位士大夫的態度其實就代表著當時天下士族的共同意志。正是在這種種考量之下,已經顛沛流離大半輩子的劉協,才會選擇在山陽郡度過自己人生中最後的十四年。

參考文獻:

《三國志·卷十四·魏書十四·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微信公眾號:趣觀歷史,每日為您甄選好玩有趣的歷史。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歡迎加入古代史愛好者同盟,增長見識、培養思維、積累談資、結交知己、收穫友情。子淵在這裡與你不見不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