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唯一航母處境太難了:這回竟然被攔阻索坑大了 中國當年不買實在太英明

航母 海軍 武器 戰鬥機 浴火 浴火 2017-08-03

現代航母技術相當複雜,幾乎涉及了所有的工業部門,大大小小的分系統各個不容視輕,任何一個問題,往往後果嚴重。例如,2016年,俄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南下地中海,首次參與實戰,作戰中零損失,卻有兩架艦載機先後墜海,原因為攔阻索故障:突然斷裂,讓艦載機無法著艦,進而因油盡等原因摔掉。這回竟然被一個小小的攔阻索坑大了,因質量問題造成的損失真不小,這2架艦載機佔據俄軍作戰成本的絕大部分分額。這讓俄軍唯一一艘航母的處境太難了,也為西方媒體貶低俄軍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藉口。

俄軍唯一航母處境太難了:這回竟然被攔阻索坑大了 中國當年不買實在太英明

俄艦載機入海

與岸基飛機著陸時可緩慢減速不同,艦載機著陸時,必須利用尾鉤鉤上攔阻索,進行強制減速,讓艦載機停到甲板上,攔阻索與進場指引系統,光學輔助助降系統等構成了航母著陸系統。

中國發展航母時,阻攔索曾被認為是一隻攔路虎,這東西的實質為鋼絲繩,但是要求極為嚴格,需要能承受住艦載機尾鉤的衝擊力和阻攔力,更要具備較高的抗疲勞連續工作性能,硬度和韌性的要求對阻攔索材質工藝提出嚴苛要求。俄軍唯一航母處境太難了:這回竟然被攔阻索坑大了 中國當年不買實在太英明

艦載機如何著陸的介紹

中國為繼建遼寧艦曾向俄羅斯求購所需一些材料及設備等,其它東西俄方都給了,唯獨沒給阻攔索。也許俄方想借機加價,以俄方的傳統,這事能趕出來,據稱,俄軍連造阻攔索的鋼材都絕對不能出口給中國;也許俄方想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不過現在看來,更大的可能:俄方自身有問題,生產不出合格的攔阻索,不敢給中國?

俄軍唯一航母處境太難了:這回竟然被攔阻索坑大了 中國當年不買實在太英明

殲15著陸了

如今我們可以慶幸,當年決定不買了,回頭靠自己搞定的決定實在太英明。當初沒買到俄方的低質產品,不然我們可是虧大了。其實整個著陸系統都要自研,瓦良格到達中國時,這些設備都沒有安裝的。以前許多人認為,這套系統為中國利用烏克蘭的技術,但是從近期,流出的遼寧艦照片看,其著艦系統,尤其阻攔系統內部結構與俄式系統不一樣,顯然為我們自已研發的產品。

俄軍唯一航母處境太難了:這回竟然被攔阻索坑大了 中國當年不買實在太英明

攔阻索

攔阻索的研製不容易,過程談不上什麼技巧,完全依賴於大量試驗,據說僅磨合試驗,即經過上千次。原理幾乎是公開的,設計也簡單,難在造出合格品,不是設計問題,而是工藝問題,最終我們成功的解決問題,當遼寧艦服役時,整個著陸系統已完成。

我們可以看遼寧艦飛行甲板後部,共有四條攔截索,當時有人懷疑是否可用,主要理由就是:中國造不出攔阻索,可惜質疑被無法的打破了,2012年11月25日,也就是服役整3個月時,殲15第一次機輪輕觸甲板,隨後尾鉤成功勾住一條阻攔索,艦載機滑行近百米後穩穩地停在甲板上,中國首次艦載機阻攔著艦試驗取得圓滿成功!俄軍唯一航母處境太難了:這回竟然被攔阻索坑大了 中國當年不買實在太英明

第一次著艦

遼寧艦服役數年來,整個著艦系統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其可靠性不容質疑。當然了,攔阻索僅為航母分系統的子項目的一個部件,無數個小部件彙集到一起才是現代航母,一個真正考驗一個國家整體工業水平,顯然中國人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