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復興路上蝶變轉型的邯鄲'

"

8月13日,河北召開“新時代復興路上蝶變轉型的邯鄲”新聞發佈會,回顧新中國成立70週年以來邯鄲發展的新變化,共同展望新時代建設富強邯鄲、美麗邯鄲的美好未來。

"

8月13日,河北召開“新時代復興路上蝶變轉型的邯鄲”新聞發佈會,回顧新中國成立70週年以來邯鄲發展的新變化,共同展望新時代建設富強邯鄲、美麗邯鄲的美好未來。

新時代,復興路上蝶變轉型的邯鄲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邯鄲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眾志成城、砥礪奮進,把一個不足3萬人的小市鎮,逐步建設成為一個新興的繁華都市,古趙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是綜合實力大幅躍升,產業結構明顯優化。2018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3454.6億元,比新中國成立之初,名義增長894倍,按不變價計算也實際增長171倍,是按1952年的數據來定的。邯鄲工業起步較早,是國家重點佈局的大型工業基地,在“一五”“二五”時期就有大量項目落在邯鄲。大家從我們門口的展板上也能看到,當時建設邯邢基地,參加建設的產業工人就去了10萬人,加上家屬一共30萬人進邯鄲。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以鋼鐵、煤炭、建材、電力為主的支柱產業,經過這些年的結構調整,我們逐步調整為精品鋼材、裝備製造、新材料、食品加工、現代物流、文化旅遊“新六強”。三次產業結構由過去的65.7:15.2:19.1調整為2018年的9.1:45.1:45.8,三產首次超過了二產的比重。

二是人民生活根本改善,居民收入顯著提升。全市人民的日子越來越好,實現了由貧困到溫飽、由溫飽到富裕、再到向全面小康邁進的歷史性轉變。2018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1133元,比1980年名義增長90.8倍,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12.9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307元,比1980年名義增長85.2倍,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12.1倍。

三是城鄉面貌滄桑鉅變,人居環境日新月異。邯鄲主城區在1949年只有3萬人,很多人可能對這個事不是太瞭解,覺得邯鄲是歷史上的一個大城市,為什麼建國初這麼少的人?這和我們的歷史演進過程是有關係的,因為邯鄲老城的歷史主要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到了唐宋時期以後,因為有大運河的開通,大運河就和我們現在的高鐵和高速公路的作用是一樣的,經濟重鎮都是沿著大運河區域的,所以在若干年當中邯鄲的政治經濟中心都是轉移到了大名。真正邯鄲的復興發展還是在京廣鐵路開通以後,因為現代的交通又拉動了新的邯鄲的發展。應該說,我們邯鄲既是個老城又是個新城,是個老城是因為歷史上很悠久,那個時候就人口聚集體量很大,但是中間是一個相對斷帶的。隨著新工業時代的發展,我們又是一個新的工業化城市發展起來的,所以我們建國之初是一個邯鄲縣城的建制,當時只有3萬人,面積不足20平方公里。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人口390.4萬、面積2661.8平方公里的大城市,形成了鐵路交叉、國道交匯、高速縱橫、機場通航的立體化交通格局,城市綜合體、商業步行街、植物園、火車站、客運站、城市立交橋、文化藝術中心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投用。城鎮化水平由新中國成立之初的5.16%提高到2018年的56.87%。

四是改革開放縱深推進,發展活力不斷增強。通過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邯鄲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明顯增強,近十餘年來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27%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達到390家和8966家。通過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放型經濟水平持續提升,全市實際利用外資累計完成107.3億美元,雖然總量不大,但是這幾年增速很快,年均增長29.5%,進出口總額比改革開放初期增長了81倍。

70年的風雨歷程,繪就了邯鄲改革發展的歷史長卷,展示了邯鄲人民開放、進取、擔當、包容的精神風貌,充分證明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無比正確性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越性。

一、我們始終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紮實推進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一是堅決去,我們堅定不移去產能。大家都知道,邯鄲是“鋼城”,歷史上形成了鋼鐵產業的聚集,並且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應該說邯鄲鋼鐵產業的裝備水平在國內都是一流的水平,不是落後產能,但是總量太大了,很多產生了過剩,是過剩的產能。2012—2018年,我們共壓鐵1783萬噸、壓鋼1393萬噸。今明兩年,將再壓鐵549萬噸、壓鋼554.4萬噸。這些產能壓減完成後,邯鄲市域內的鋼鐵產能,和2013年相比,我們將調減40%。二是全力增,只靠做減法是不行的,我們在做好減法的同時,也要全力以赴做好加法,加法就是要增加國家鼓勵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我們提出一個要求,就是要靠優質的增量調優存量,分母做減法,把它做小,優質的分子把它越做越大,這樣的話就使結構的比例越來越優化,這些年我們大力發展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和網絡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裝備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連續幾年保持20%左右的增長,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1.5%,高質量發展的“四樑八柱”正在加快構建。

二、我們始終堅持環境優先、綠色發展,全力以赴打好汙染治理攻堅戰。把打贏藍天保衛戰作為一場硬仗,寧可犧牲GDP,也要確保藍天白雲。2018年底,全市空氣質量指數比2013年下降44.8%,就是這個AQI綜合指數,PM2.5濃度比2013年下降50%。去年全市PM2.5平均濃度為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8%,改善率居全省第2,空氣質量為前6年當中最好的一年。從2012年開始,我們持續實施“綠美邯鄲”攻堅,每年營造林面積都在60萬畝以上,森林覆蓋率從2012年底的23.2%增到去年底的32.2%,邯鄲綠化的底子原來是比較差的,我們2012年的數據是排在全省倒數第二位的,今年預計達到33.7%,明年我們定的目標是要達到35.2%,超過明年省政府確定的全省35%的平均水平。水和土壤汙染治理也在紮實推進,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邯鄲正在逐步變為現實。

三、我們始終強力推動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縣域經濟發展和新型城鎮化。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發展的主戰場,從2012年開始,每年開展兩輪重點項目集中開工、集中籤約、集中觀摩拉練活動。截至目前,億元以上項目累計集中開工2152個、集中籤約達到888個、集中觀摩1156個,我們爭列省重點項目數量已經連續5年居全省第1。靠項目的支撐,邯鄲經濟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產業結構越來越優,經濟的抗風險能力越來越強。把縣域經濟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按照省委、省政府“四個高於”“五個提升”“六個突破”的目標要求,今年年底,我們預計,所有縣(市、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都將超過5億元;2020年,所有縣(市、區)全口徑財政收入均超過10億元,GDP超過200億元的縣(市、區)達到9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過10億元的至少達到12個。這些指標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概念,在邯鄲還是有標誌性意義的,因為大家知道在過去的發展過程中,既有不充分的問題,又有不平衡的問題,東西部差異比較大,所以,我們所有的縣公共預算收入超過5個億,明年全口徑都超過10個億的話,就大大縮小了東西部的差距,就沒有特別明顯短板的現象,大大緩解了邯鄲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同時,著力推進城鄉建設,高標準規劃建設主城區東部新區、縣城新區,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廣大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四、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提升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連續實施重大民心工程,今年在實施20項民心工程的基礎上,又在市“兩會”上由全體人大代表共同票決確定10件民生實事,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改造、市政老舊管網改造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我們堅持用改革的思路、創新的辦法辦好民生實事,近年來共推出200多個創制性改革事項,其中,健康小屋、鋼鐵去產能交易平臺、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等都受到國務院的通報表彰,像我們自己搞的創制性改革借道左轉、公章清理、精準防貧、微信矩陣等做法在全國得到推廣,還有小學彈性離校、容缺預受理、醫養結合試點、中小學營養午餐工程等,都解決了群眾在交通、教育、衛生、扶貧、養老等領域的一大批難題,讓群眾直接、真正受益。

五、我們始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大力營造擔當擔責、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我們在2017年換屆中,市級和縣級政府、人大、政協所有各職候選人全部滿票當選。今年市人民代表大會又對市長候選人進行了選舉,又是滿票當選。換屆以來,各縣(市、區)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激情充分迸發,“找書記到工地,找區長到現場”“困難面前有我們,我們前面沒困難”都成為我們生動寫照。從去年10月份開始,我們又專門在市直機關開展了“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三新主題活動,使全市上下都形成了敢想敢試的創新氛圍、窮盡一切辦法解決問題的氛圍、抓班子強隊伍的氛圍、常態化惠民利企的氛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