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市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提升...讓咱們家鄉變得更美'

哈密市 建築 伊州區微生活 2019-08-03
"

哈密市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提升城市“顏值”,彰顯獨特氣質,讓咱們家鄉變得更美!

"

哈密市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提升城市“顏值”,彰顯獨特氣質,讓咱們家鄉變得更美!

哈密市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提升...讓咱們家鄉變得更美

"

哈密市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提升城市“顏值”,彰顯獨特氣質,讓咱們家鄉變得更美!

哈密市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提升...讓咱們家鄉變得更美

哈密市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提升...讓咱們家鄉變得更美


7月25日,園林工人在伊州區飯店路一側的空地上擺放造型花籃。

7月25日,記者在伊州區飯店路一側看到,近200畝地的拆遷空地上,新栽種的草坪和花卉十分惹眼,十幾名園林工人正在炎炎烈日下襬放造型花籃。今年,伊州區圍繞“水靈、境綠、城秀、景美、人和”的願景,在城市環城綠網建設中大膽嘗試,果斷推進,鋪陳延展綠色於全城,提升城市“顏值”與空間品味。


伊州區園林管理處麗園區綠化養護管理所負責人楊福梅介紹,今年開春後,園林處就開始對城市拆遷後的空地進行“補綠”。飯店路周邊空地延續到東西河壩,空地栽綠補綠後,附近居民居住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伊州區大營門村一組村民紀豔青在西河壩附近的平房內生活了50多年,居住房屋破舊。今年,他積極配合政府拆遷工作,終於了卻了他拆舊房住新樓的心願。這幾天,他一有空就過來看看,這些綠草和花卉,讓他真切地感受到家鄉變得越來越美了。該村一組組長李彥成說,一組共有村民220多戶,這裡的房屋大都修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每逢下雨天,屋內就會漏雨,道路也會泥濘不堪,居民對此十分苦惱。今年5月20日,拆遷組進駐村裡,不到一月時間,拆遷任務全部完成。據瞭解,大營門村有5個組,地理位置都在東西河壩兩河流域附近,今年對該村700多戶進行了拆遷。


哈密市自然資源局空間規劃科副科長李建勇說,哈密河溼地對哈密區域水源涵養、調節區域小氣候、生態系統的穩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東西河壩的生態恢復,就是要還百姓一片青山綠水。今年,哈密市對東西河壩綠化格局進一步進行優化改造,通過打通兩河東西綠化帶,建成一個環形的綠網。


騰出城市空間、打造城市綠廊的第一步就是拆遷兩河流域內的棚戶區。伊州區房屋與土地徵收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王東介紹,自2011年徵收辦成立以來,哈密市委、市政府,伊州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對兩河流域項目的推進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兩河流域徵收項目10個,簽訂徵收補償協議3330戶,徵收建築面積446,523.76平方米,佔地面積2229.88畝,補償金額17.42億元。


家住伊州區勝利路的王風玲深切感受到了家鄉的變化,她說,建設大廈對面的三角地帶,短短几個月時間就變成了供居民休閒納涼的小公園。城區一些街面還修建了乾淨、衛生的水衝式廁所,這些都是黨和政府給老百姓辦的實事、好事。家住水岸華府的市民畢爾力克·哈向尕子每天都會到全民健身文化公園散步,他看著大家在一起唱歌、跳舞、健身的其樂融融的場面發出感嘆:“現在我們的家鄉越來越美,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幸福,老百姓打心眼裡感恩黨和政府。”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哈密市認真踐行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的發展思想,圍繞“水”打造城市生態經典,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著力形成“在循環中改善、在改善中循環,動靜相宜”的水系景觀,提升城市“顏值”,彰顯獨特氣質,以靚麗色彩描繪哈密市壯美畫卷,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 本報記者 邢寶玉 王雯 文/圖 )

"

哈密市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提升城市“顏值”,彰顯獨特氣質,讓咱們家鄉變得更美!

哈密市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提升...讓咱們家鄉變得更美

哈密市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提升...讓咱們家鄉變得更美


7月25日,園林工人在伊州區飯店路一側的空地上擺放造型花籃。

7月25日,記者在伊州區飯店路一側看到,近200畝地的拆遷空地上,新栽種的草坪和花卉十分惹眼,十幾名園林工人正在炎炎烈日下襬放造型花籃。今年,伊州區圍繞“水靈、境綠、城秀、景美、人和”的願景,在城市環城綠網建設中大膽嘗試,果斷推進,鋪陳延展綠色於全城,提升城市“顏值”與空間品味。


伊州區園林管理處麗園區綠化養護管理所負責人楊福梅介紹,今年開春後,園林處就開始對城市拆遷後的空地進行“補綠”。飯店路周邊空地延續到東西河壩,空地栽綠補綠後,附近居民居住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伊州區大營門村一組村民紀豔青在西河壩附近的平房內生活了50多年,居住房屋破舊。今年,他積極配合政府拆遷工作,終於了卻了他拆舊房住新樓的心願。這幾天,他一有空就過來看看,這些綠草和花卉,讓他真切地感受到家鄉變得越來越美了。該村一組組長李彥成說,一組共有村民220多戶,這裡的房屋大都修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每逢下雨天,屋內就會漏雨,道路也會泥濘不堪,居民對此十分苦惱。今年5月20日,拆遷組進駐村裡,不到一月時間,拆遷任務全部完成。據瞭解,大營門村有5個組,地理位置都在東西河壩兩河流域附近,今年對該村700多戶進行了拆遷。


哈密市自然資源局空間規劃科副科長李建勇說,哈密河溼地對哈密區域水源涵養、調節區域小氣候、生態系統的穩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東西河壩的生態恢復,就是要還百姓一片青山綠水。今年,哈密市對東西河壩綠化格局進一步進行優化改造,通過打通兩河東西綠化帶,建成一個環形的綠網。


騰出城市空間、打造城市綠廊的第一步就是拆遷兩河流域內的棚戶區。伊州區房屋與土地徵收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王東介紹,自2011年徵收辦成立以來,哈密市委、市政府,伊州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對兩河流域項目的推進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兩河流域徵收項目10個,簽訂徵收補償協議3330戶,徵收建築面積446,523.76平方米,佔地面積2229.88畝,補償金額17.42億元。


家住伊州區勝利路的王風玲深切感受到了家鄉的變化,她說,建設大廈對面的三角地帶,短短几個月時間就變成了供居民休閒納涼的小公園。城區一些街面還修建了乾淨、衛生的水衝式廁所,這些都是黨和政府給老百姓辦的實事、好事。家住水岸華府的市民畢爾力克·哈向尕子每天都會到全民健身文化公園散步,他看著大家在一起唱歌、跳舞、健身的其樂融融的場面發出感嘆:“現在我們的家鄉越來越美,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幸福,老百姓打心眼裡感恩黨和政府。”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哈密市認真踐行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的發展思想,圍繞“水”打造城市生態經典,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著力形成“在循環中改善、在改善中循環,動靜相宜”的水系景觀,提升城市“顏值”,彰顯獨特氣質,以靚麗色彩描繪哈密市壯美畫卷,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 本報記者 邢寶玉 王雯 文/圖 )

哈密市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提升...讓咱們家鄉變得更美

來源:哈密日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