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競技體育,作為因為平和日子裡過剩的活力與激情無處安放捏就出來,宣洩戰爭和快感的科目,一開始總紮根於銅柱、石壁和青泥澆灌的圓臺之上,攛掇著各色勇者與猛獸捨命相搏,展現最原始的力量、速度以及不加掩飾的粗獷。


但到了後來,文明的種子和詩化的審美框定了血肉衝撞的範疇,人們開始追求美感、技巧、智慧,劈砍變成了擊劍、步伐和閃躲裡能浸出韻味的拳擊比自由搏擊更能從汗水裡雕刻出藝術的輪廓,人們所追求的運動都從純粹的力與速,變成了更復雜的技與美。


籃球當然也不能例外。當比爾-拉塞爾和威爾特-張伯倫縱貫全場的身姿,以及原地拔起展腹扇出一個排球大帽的保留節目完整的覆蓋了整個60年代之後,人們都開始回頭讚頌傑裡-韋斯特的遠射、奧斯卡-羅伯遜的傳球,並鍾情於卡里姆-賈巴爾的風騷天勾。廣為人知的是,魔術師和伯德拯救了70年代末毒品和種族主義橫行,球隊過多而天賦過少的無聊NBA,隨後由邁克爾-喬丹,哈基姆-奧拉朱旺和阿倫-艾弗森這一代人藉著網絡時代把NBA推向全球化。


那是華麗而輝煌的時代,也是NBA比賽方式和技術動作革新與井噴的時代,魔術師縱貫全場的發牌;伯德陣地戰一觸即傳的靈巧和神話般的投籃角度;甲蟲-哈達威和凱文-約翰遜飛石擊水的體前變向;雷吉的遠射;便士的輕靈雋秀以及希爾的瀟灑脫俗。但到底,那個時代最究極的技巧美感恰好來源於統治了那個時代的兩名寵兒,一內一外——喬丹的飛翔以及後仰;大夢的腳步和虛晃。


喬丹的故事,我們聽的多了;但那位號稱90年代天下第二,一舉一動至今仍然被放在YOUTUBE上作為藝術品臨摹的大夢,到底有多強呢?


"

競技體育,作為因為平和日子裡過剩的活力與激情無處安放捏就出來,宣洩戰爭和快感的科目,一開始總紮根於銅柱、石壁和青泥澆灌的圓臺之上,攛掇著各色勇者與猛獸捨命相搏,展現最原始的力量、速度以及不加掩飾的粗獷。


但到了後來,文明的種子和詩化的審美框定了血肉衝撞的範疇,人們開始追求美感、技巧、智慧,劈砍變成了擊劍、步伐和閃躲裡能浸出韻味的拳擊比自由搏擊更能從汗水裡雕刻出藝術的輪廓,人們所追求的運動都從純粹的力與速,變成了更復雜的技與美。


籃球當然也不能例外。當比爾-拉塞爾和威爾特-張伯倫縱貫全場的身姿,以及原地拔起展腹扇出一個排球大帽的保留節目完整的覆蓋了整個60年代之後,人們都開始回頭讚頌傑裡-韋斯特的遠射、奧斯卡-羅伯遜的傳球,並鍾情於卡里姆-賈巴爾的風騷天勾。廣為人知的是,魔術師和伯德拯救了70年代末毒品和種族主義橫行,球隊過多而天賦過少的無聊NBA,隨後由邁克爾-喬丹,哈基姆-奧拉朱旺和阿倫-艾弗森這一代人藉著網絡時代把NBA推向全球化。


那是華麗而輝煌的時代,也是NBA比賽方式和技術動作革新與井噴的時代,魔術師縱貫全場的發牌;伯德陣地戰一觸即傳的靈巧和神話般的投籃角度;甲蟲-哈達威和凱文-約翰遜飛石擊水的體前變向;雷吉的遠射;便士的輕靈雋秀以及希爾的瀟灑脫俗。但到底,那個時代最究極的技巧美感恰好來源於統治了那個時代的兩名寵兒,一內一外——喬丹的飛翔以及後仰;大夢的腳步和虛晃。


喬丹的故事,我們聽的多了;但那位號稱90年代天下第二,一舉一動至今仍然被放在YOUTUBE上作為藝術品臨摹的大夢,到底有多強呢?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拋開那些因為中華辭典博大精深而可以被拿來隨便春秋筆法,形容艾爾傑弗森和奧拉朱旺都毫無滯阻的形容詞和抒情短句,丟掉過分到多圖殺貓的動態度和乾巴巴的榮譽,如果從現代數據分析去審視大夢的季後賽,我們會見到一個極具特點的模型。

下圖為後鯊魚時代中鋒的幾個巔峰賽季數據,因為這篇文章其他樣本的因素,大夢的數據為93、94和95的季後賽。


"

競技體育,作為因為平和日子裡過剩的活力與激情無處安放捏就出來,宣洩戰爭和快感的科目,一開始總紮根於銅柱、石壁和青泥澆灌的圓臺之上,攛掇著各色勇者與猛獸捨命相搏,展現最原始的力量、速度以及不加掩飾的粗獷。


但到了後來,文明的種子和詩化的審美框定了血肉衝撞的範疇,人們開始追求美感、技巧、智慧,劈砍變成了擊劍、步伐和閃躲裡能浸出韻味的拳擊比自由搏擊更能從汗水裡雕刻出藝術的輪廓,人們所追求的運動都從純粹的力與速,變成了更復雜的技與美。


籃球當然也不能例外。當比爾-拉塞爾和威爾特-張伯倫縱貫全場的身姿,以及原地拔起展腹扇出一個排球大帽的保留節目完整的覆蓋了整個60年代之後,人們都開始回頭讚頌傑裡-韋斯特的遠射、奧斯卡-羅伯遜的傳球,並鍾情於卡里姆-賈巴爾的風騷天勾。廣為人知的是,魔術師和伯德拯救了70年代末毒品和種族主義橫行,球隊過多而天賦過少的無聊NBA,隨後由邁克爾-喬丹,哈基姆-奧拉朱旺和阿倫-艾弗森這一代人藉著網絡時代把NBA推向全球化。


那是華麗而輝煌的時代,也是NBA比賽方式和技術動作革新與井噴的時代,魔術師縱貫全場的發牌;伯德陣地戰一觸即傳的靈巧和神話般的投籃角度;甲蟲-哈達威和凱文-約翰遜飛石擊水的體前變向;雷吉的遠射;便士的輕靈雋秀以及希爾的瀟灑脫俗。但到底,那個時代最究極的技巧美感恰好來源於統治了那個時代的兩名寵兒,一內一外——喬丹的飛翔以及後仰;大夢的腳步和虛晃。


喬丹的故事,我們聽的多了;但那位號稱90年代天下第二,一舉一動至今仍然被放在YOUTUBE上作為藝術品臨摹的大夢,到底有多強呢?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拋開那些因為中華辭典博大精深而可以被拿來隨便春秋筆法,形容艾爾傑弗森和奧拉朱旺都毫無滯阻的形容詞和抒情短句,丟掉過分到多圖殺貓的動態度和乾巴巴的榮譽,如果從現代數據分析去審視大夢的季後賽,我們會見到一個極具特點的模型。

下圖為後鯊魚時代中鋒的幾個巔峰賽季數據,因為這篇文章其他樣本的因素,大夢的數據為93、94和95的季後賽。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修正真實命中率:真實命中率-當賽季聯盟真實命中率。

首先要明白的是,在針對性更強的季後賽,原本就天生持球困難,需要落位或者後衛支援的中鋒,很可能會因為防守策略和夾擊強度而受到影響,無法獲得常規賽那麼多的球權,佔有率、真實命中率和助攻率都比較容易下降。

在這個基礎上,大夢94、95兩年都在季後賽以保證效率不嚴重下滑的情況下,比起常規賽反而大幅提升了自己的回合佔有率,其中95年高達36%的USG比以持球進攻負擔終結著稱的科比生涯任何一年季後賽都高,而大夢只是一箇中鋒。如果排掉約基奇這個異類天才,大夢這三年的助攻率都突破20%+排名前三,相對於巨量球權和持球主攻的打球方式,失誤控制在同位置堪稱恐怖。

即使拋開數據表裡的這些人去拉其他四大對比佔有率,尤因季後賽最高是31%(十場,次輪出局);上將最高是32%(四場,首輪被橫掃),奧尼爾是35.6%(九場,次輪出局);和大夢的36%(22場+奪冠)比起來依然相形見絀。事實上,僅就類型上而言,尤因偏重跳投的風格在季後賽吃球權的能力有限;上將在四大里的持球比例最接近現代戴維斯這類砍刀類內線;鯊魚因為攻擊範圍的緣故對要位的要求極高,很難在外線沒有持球接管類核心的前提下在季後賽達到突破。

而大夢在奪冠的年份,94年沒有第二持球核心;95年的滑翔機主要接管了轉換,也不算是正兒八經的外線接管手;大夢似乎不需要多出色明星隊友、不需要彌補內線扛球權能力的接管型外線,只需要配齊優質的功能性球員和射手,打“一夢四射”,由大夢集中球權決策球隊的每一個陣地戰進攻,然後用單挑降低球隊失誤、在維持中段效率的情況下不斷提升產量上限。

等等......這麼強的建隊既視感,這不是外線零號位持球大核心的建隊模板,中鋒版的勒布朗/哈登們嗎?

是的,這就是大夢。為了能更好的讓大家認識到大夢是一個怎樣的球員,下圖是93-95年間大夢的進攻比例。


"

競技體育,作為因為平和日子裡過剩的活力與激情無處安放捏就出來,宣洩戰爭和快感的科目,一開始總紮根於銅柱、石壁和青泥澆灌的圓臺之上,攛掇著各色勇者與猛獸捨命相搏,展現最原始的力量、速度以及不加掩飾的粗獷。


但到了後來,文明的種子和詩化的審美框定了血肉衝撞的範疇,人們開始追求美感、技巧、智慧,劈砍變成了擊劍、步伐和閃躲裡能浸出韻味的拳擊比自由搏擊更能從汗水裡雕刻出藝術的輪廓,人們所追求的運動都從純粹的力與速,變成了更復雜的技與美。


籃球當然也不能例外。當比爾-拉塞爾和威爾特-張伯倫縱貫全場的身姿,以及原地拔起展腹扇出一個排球大帽的保留節目完整的覆蓋了整個60年代之後,人們都開始回頭讚頌傑裡-韋斯特的遠射、奧斯卡-羅伯遜的傳球,並鍾情於卡里姆-賈巴爾的風騷天勾。廣為人知的是,魔術師和伯德拯救了70年代末毒品和種族主義橫行,球隊過多而天賦過少的無聊NBA,隨後由邁克爾-喬丹,哈基姆-奧拉朱旺和阿倫-艾弗森這一代人藉著網絡時代把NBA推向全球化。


那是華麗而輝煌的時代,也是NBA比賽方式和技術動作革新與井噴的時代,魔術師縱貫全場的發牌;伯德陣地戰一觸即傳的靈巧和神話般的投籃角度;甲蟲-哈達威和凱文-約翰遜飛石擊水的體前變向;雷吉的遠射;便士的輕靈雋秀以及希爾的瀟灑脫俗。但到底,那個時代最究極的技巧美感恰好來源於統治了那個時代的兩名寵兒,一內一外——喬丹的飛翔以及後仰;大夢的腳步和虛晃。


喬丹的故事,我們聽的多了;但那位號稱90年代天下第二,一舉一動至今仍然被放在YOUTUBE上作為藝術品臨摹的大夢,到底有多強呢?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拋開那些因為中華辭典博大精深而可以被拿來隨便春秋筆法,形容艾爾傑弗森和奧拉朱旺都毫無滯阻的形容詞和抒情短句,丟掉過分到多圖殺貓的動態度和乾巴巴的榮譽,如果從現代數據分析去審視大夢的季後賽,我們會見到一個極具特點的模型。

下圖為後鯊魚時代中鋒的幾個巔峰賽季數據,因為這篇文章其他樣本的因素,大夢的數據為93、94和95的季後賽。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修正真實命中率:真實命中率-當賽季聯盟真實命中率。

首先要明白的是,在針對性更強的季後賽,原本就天生持球困難,需要落位或者後衛支援的中鋒,很可能會因為防守策略和夾擊強度而受到影響,無法獲得常規賽那麼多的球權,佔有率、真實命中率和助攻率都比較容易下降。

在這個基礎上,大夢94、95兩年都在季後賽以保證效率不嚴重下滑的情況下,比起常規賽反而大幅提升了自己的回合佔有率,其中95年高達36%的USG比以持球進攻負擔終結著稱的科比生涯任何一年季後賽都高,而大夢只是一箇中鋒。如果排掉約基奇這個異類天才,大夢這三年的助攻率都突破20%+排名前三,相對於巨量球權和持球主攻的打球方式,失誤控制在同位置堪稱恐怖。

即使拋開數據表裡的這些人去拉其他四大對比佔有率,尤因季後賽最高是31%(十場,次輪出局);上將最高是32%(四場,首輪被橫掃),奧尼爾是35.6%(九場,次輪出局);和大夢的36%(22場+奪冠)比起來依然相形見絀。事實上,僅就類型上而言,尤因偏重跳投的風格在季後賽吃球權的能力有限;上將在四大里的持球比例最接近現代戴維斯這類砍刀類內線;鯊魚因為攻擊範圍的緣故對要位的要求極高,很難在外線沒有持球接管類核心的前提下在季後賽達到突破。

而大夢在奪冠的年份,94年沒有第二持球核心;95年的滑翔機主要接管了轉換,也不算是正兒八經的外線接管手;大夢似乎不需要多出色明星隊友、不需要彌補內線扛球權能力的接管型外線,只需要配齊優質的功能性球員和射手,打“一夢四射”,由大夢集中球權決策球隊的每一個陣地戰進攻,然後用單挑降低球隊失誤、在維持中段效率的情況下不斷提升產量上限。

等等......這麼強的建隊既視感,這不是外線零號位持球大核心的建隊模板,中鋒版的勒布朗/哈登們嗎?

是的,這就是大夢。為了能更好的讓大家認識到大夢是一個怎樣的球員,下圖是93-95年間大夢的進攻比例。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很多人可能沒意識到這種類型的進攻餅圖有什麼意義。

這麼說吧。在寫《中鋒黎明》這個系列時,我對恩比德的評價是,“因為後衛投籃能力的缺乏,導致球隊沒有足夠好的擋拆資源,恩比德也沒能享受到足夠的無球進攻福利,不得不在佔有率高達33%的情況下用背身+面框抗下了鉅額的持球責任,導致回合佔有率和持球比例都是中鋒第一”。

扛下了這個時代中鋒裡算得上鉅額持球責任的大帝,持球比例(面框+背身單挑)為40%,而大夢的持球比例......是75%。

真男人所有球都得自己打,吃餅是個什麼JB!


"

競技體育,作為因為平和日子裡過剩的活力與激情無處安放捏就出來,宣洩戰爭和快感的科目,一開始總紮根於銅柱、石壁和青泥澆灌的圓臺之上,攛掇著各色勇者與猛獸捨命相搏,展現最原始的力量、速度以及不加掩飾的粗獷。


但到了後來,文明的種子和詩化的審美框定了血肉衝撞的範疇,人們開始追求美感、技巧、智慧,劈砍變成了擊劍、步伐和閃躲裡能浸出韻味的拳擊比自由搏擊更能從汗水裡雕刻出藝術的輪廓,人們所追求的運動都從純粹的力與速,變成了更復雜的技與美。


籃球當然也不能例外。當比爾-拉塞爾和威爾特-張伯倫縱貫全場的身姿,以及原地拔起展腹扇出一個排球大帽的保留節目完整的覆蓋了整個60年代之後,人們都開始回頭讚頌傑裡-韋斯特的遠射、奧斯卡-羅伯遜的傳球,並鍾情於卡里姆-賈巴爾的風騷天勾。廣為人知的是,魔術師和伯德拯救了70年代末毒品和種族主義橫行,球隊過多而天賦過少的無聊NBA,隨後由邁克爾-喬丹,哈基姆-奧拉朱旺和阿倫-艾弗森這一代人藉著網絡時代把NBA推向全球化。


那是華麗而輝煌的時代,也是NBA比賽方式和技術動作革新與井噴的時代,魔術師縱貫全場的發牌;伯德陣地戰一觸即傳的靈巧和神話般的投籃角度;甲蟲-哈達威和凱文-約翰遜飛石擊水的體前變向;雷吉的遠射;便士的輕靈雋秀以及希爾的瀟灑脫俗。但到底,那個時代最究極的技巧美感恰好來源於統治了那個時代的兩名寵兒,一內一外——喬丹的飛翔以及後仰;大夢的腳步和虛晃。


喬丹的故事,我們聽的多了;但那位號稱90年代天下第二,一舉一動至今仍然被放在YOUTUBE上作為藝術品臨摹的大夢,到底有多強呢?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拋開那些因為中華辭典博大精深而可以被拿來隨便春秋筆法,形容艾爾傑弗森和奧拉朱旺都毫無滯阻的形容詞和抒情短句,丟掉過分到多圖殺貓的動態度和乾巴巴的榮譽,如果從現代數據分析去審視大夢的季後賽,我們會見到一個極具特點的模型。

下圖為後鯊魚時代中鋒的幾個巔峰賽季數據,因為這篇文章其他樣本的因素,大夢的數據為93、94和95的季後賽。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修正真實命中率:真實命中率-當賽季聯盟真實命中率。

首先要明白的是,在針對性更強的季後賽,原本就天生持球困難,需要落位或者後衛支援的中鋒,很可能會因為防守策略和夾擊強度而受到影響,無法獲得常規賽那麼多的球權,佔有率、真實命中率和助攻率都比較容易下降。

在這個基礎上,大夢94、95兩年都在季後賽以保證效率不嚴重下滑的情況下,比起常規賽反而大幅提升了自己的回合佔有率,其中95年高達36%的USG比以持球進攻負擔終結著稱的科比生涯任何一年季後賽都高,而大夢只是一箇中鋒。如果排掉約基奇這個異類天才,大夢這三年的助攻率都突破20%+排名前三,相對於巨量球權和持球主攻的打球方式,失誤控制在同位置堪稱恐怖。

即使拋開數據表裡的這些人去拉其他四大對比佔有率,尤因季後賽最高是31%(十場,次輪出局);上將最高是32%(四場,首輪被橫掃),奧尼爾是35.6%(九場,次輪出局);和大夢的36%(22場+奪冠)比起來依然相形見絀。事實上,僅就類型上而言,尤因偏重跳投的風格在季後賽吃球權的能力有限;上將在四大里的持球比例最接近現代戴維斯這類砍刀類內線;鯊魚因為攻擊範圍的緣故對要位的要求極高,很難在外線沒有持球接管類核心的前提下在季後賽達到突破。

而大夢在奪冠的年份,94年沒有第二持球核心;95年的滑翔機主要接管了轉換,也不算是正兒八經的外線接管手;大夢似乎不需要多出色明星隊友、不需要彌補內線扛球權能力的接管型外線,只需要配齊優質的功能性球員和射手,打“一夢四射”,由大夢集中球權決策球隊的每一個陣地戰進攻,然後用單挑降低球隊失誤、在維持中段效率的情況下不斷提升產量上限。

等等......這麼強的建隊既視感,這不是外線零號位持球大核心的建隊模板,中鋒版的勒布朗/哈登們嗎?

是的,這就是大夢。為了能更好的讓大家認識到大夢是一個怎樣的球員,下圖是93-95年間大夢的進攻比例。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很多人可能沒意識到這種類型的進攻餅圖有什麼意義。

這麼說吧。在寫《中鋒黎明》這個系列時,我對恩比德的評價是,“因為後衛投籃能力的缺乏,導致球隊沒有足夠好的擋拆資源,恩比德也沒能享受到足夠的無球進攻福利,不得不在佔有率高達33%的情況下用背身+面框抗下了鉅額的持球責任,導致回合佔有率和持球比例都是中鋒第一”。

扛下了這個時代中鋒裡算得上鉅額持球責任的大帝,持球比例(面框+背身單挑)為40%,而大夢的持球比例......是75%。

真男人所有球都得自己打,吃餅是個什麼JB!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造成這種局面結果是雙向的,單挑能力爆表的萬花筒都有持球慾望大於無球慾望的通病,無論外線持球人是史密斯、滑翔機還是皮蓬,大夢的擋拆傾向確實都不高;另一方面,8090年代的射程和後衛持球投能力的貧乏,也直接導致了大夢沒有參與足夠無球進攻的基本舞臺。

當然了,花費太多時間掰扯時代區別沒有意義,故事已經發生了,這樣打球的大夢又變成了一個怎樣的球員呢?

我一直強調的,因為進攻方式的區別,從進攻類型上來說,持球進攻的效率低於無球進攻,跳投的效率低於籃下,單挑的效率低於擋拆,相對的,更低的效率換來了對戰術環境、隊友資源更低的要求,更高開發產量的上限和更少的失誤。從位置來說,除非你的持球三分強投產量和效率都能達到哈登的地步離,籃筐更遠的外線有更高的運球自由,吃球權的能力更強;離籃筐近的內線有更好的殺傷能力和得分率,提效率的能力更強。

我們會發現,大夢攻擊範圍和跳投準星,能讓他把球權提升到後衛的程度,而消化這麼多球權的方式又是用大量單挑這種理論上可以無限開發上限,控制球隊失誤的辦法,但同時具備外線所不具備的,離籃筐更近的效率中和。是的,二十年之後,休斯頓火箭乘著魔球的風,用能大量運球的後衛無限單挑控制球隊失誤提升產量上限,用舊時代不具備的三分持球投來完成效率中和。

殊途同歸的進攻邏輯之下,分別靠的是兩位天才——有內線單挑效率的外線,和外線產量上限的內線。


"

競技體育,作為因為平和日子裡過剩的活力與激情無處安放捏就出來,宣洩戰爭和快感的科目,一開始總紮根於銅柱、石壁和青泥澆灌的圓臺之上,攛掇著各色勇者與猛獸捨命相搏,展現最原始的力量、速度以及不加掩飾的粗獷。


但到了後來,文明的種子和詩化的審美框定了血肉衝撞的範疇,人們開始追求美感、技巧、智慧,劈砍變成了擊劍、步伐和閃躲裡能浸出韻味的拳擊比自由搏擊更能從汗水裡雕刻出藝術的輪廓,人們所追求的運動都從純粹的力與速,變成了更復雜的技與美。


籃球當然也不能例外。當比爾-拉塞爾和威爾特-張伯倫縱貫全場的身姿,以及原地拔起展腹扇出一個排球大帽的保留節目完整的覆蓋了整個60年代之後,人們都開始回頭讚頌傑裡-韋斯特的遠射、奧斯卡-羅伯遜的傳球,並鍾情於卡里姆-賈巴爾的風騷天勾。廣為人知的是,魔術師和伯德拯救了70年代末毒品和種族主義橫行,球隊過多而天賦過少的無聊NBA,隨後由邁克爾-喬丹,哈基姆-奧拉朱旺和阿倫-艾弗森這一代人藉著網絡時代把NBA推向全球化。


那是華麗而輝煌的時代,也是NBA比賽方式和技術動作革新與井噴的時代,魔術師縱貫全場的發牌;伯德陣地戰一觸即傳的靈巧和神話般的投籃角度;甲蟲-哈達威和凱文-約翰遜飛石擊水的體前變向;雷吉的遠射;便士的輕靈雋秀以及希爾的瀟灑脫俗。但到底,那個時代最究極的技巧美感恰好來源於統治了那個時代的兩名寵兒,一內一外——喬丹的飛翔以及後仰;大夢的腳步和虛晃。


喬丹的故事,我們聽的多了;但那位號稱90年代天下第二,一舉一動至今仍然被放在YOUTUBE上作為藝術品臨摹的大夢,到底有多強呢?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拋開那些因為中華辭典博大精深而可以被拿來隨便春秋筆法,形容艾爾傑弗森和奧拉朱旺都毫無滯阻的形容詞和抒情短句,丟掉過分到多圖殺貓的動態度和乾巴巴的榮譽,如果從現代數據分析去審視大夢的季後賽,我們會見到一個極具特點的模型。

下圖為後鯊魚時代中鋒的幾個巔峰賽季數據,因為這篇文章其他樣本的因素,大夢的數據為93、94和95的季後賽。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修正真實命中率:真實命中率-當賽季聯盟真實命中率。

首先要明白的是,在針對性更強的季後賽,原本就天生持球困難,需要落位或者後衛支援的中鋒,很可能會因為防守策略和夾擊強度而受到影響,無法獲得常規賽那麼多的球權,佔有率、真實命中率和助攻率都比較容易下降。

在這個基礎上,大夢94、95兩年都在季後賽以保證效率不嚴重下滑的情況下,比起常規賽反而大幅提升了自己的回合佔有率,其中95年高達36%的USG比以持球進攻負擔終結著稱的科比生涯任何一年季後賽都高,而大夢只是一箇中鋒。如果排掉約基奇這個異類天才,大夢這三年的助攻率都突破20%+排名前三,相對於巨量球權和持球主攻的打球方式,失誤控制在同位置堪稱恐怖。

即使拋開數據表裡的這些人去拉其他四大對比佔有率,尤因季後賽最高是31%(十場,次輪出局);上將最高是32%(四場,首輪被橫掃),奧尼爾是35.6%(九場,次輪出局);和大夢的36%(22場+奪冠)比起來依然相形見絀。事實上,僅就類型上而言,尤因偏重跳投的風格在季後賽吃球權的能力有限;上將在四大里的持球比例最接近現代戴維斯這類砍刀類內線;鯊魚因為攻擊範圍的緣故對要位的要求極高,很難在外線沒有持球接管類核心的前提下在季後賽達到突破。

而大夢在奪冠的年份,94年沒有第二持球核心;95年的滑翔機主要接管了轉換,也不算是正兒八經的外線接管手;大夢似乎不需要多出色明星隊友、不需要彌補內線扛球權能力的接管型外線,只需要配齊優質的功能性球員和射手,打“一夢四射”,由大夢集中球權決策球隊的每一個陣地戰進攻,然後用單挑降低球隊失誤、在維持中段效率的情況下不斷提升產量上限。

等等......這麼強的建隊既視感,這不是外線零號位持球大核心的建隊模板,中鋒版的勒布朗/哈登們嗎?

是的,這就是大夢。為了能更好的讓大家認識到大夢是一個怎樣的球員,下圖是93-95年間大夢的進攻比例。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很多人可能沒意識到這種類型的進攻餅圖有什麼意義。

這麼說吧。在寫《中鋒黎明》這個系列時,我對恩比德的評價是,“因為後衛投籃能力的缺乏,導致球隊沒有足夠好的擋拆資源,恩比德也沒能享受到足夠的無球進攻福利,不得不在佔有率高達33%的情況下用背身+面框抗下了鉅額的持球責任,導致回合佔有率和持球比例都是中鋒第一”。

扛下了這個時代中鋒裡算得上鉅額持球責任的大帝,持球比例(面框+背身單挑)為40%,而大夢的持球比例......是75%。

真男人所有球都得自己打,吃餅是個什麼JB!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造成這種局面結果是雙向的,單挑能力爆表的萬花筒都有持球慾望大於無球慾望的通病,無論外線持球人是史密斯、滑翔機還是皮蓬,大夢的擋拆傾向確實都不高;另一方面,8090年代的射程和後衛持球投能力的貧乏,也直接導致了大夢沒有參與足夠無球進攻的基本舞臺。

當然了,花費太多時間掰扯時代區別沒有意義,故事已經發生了,這樣打球的大夢又變成了一個怎樣的球員呢?

我一直強調的,因為進攻方式的區別,從進攻類型上來說,持球進攻的效率低於無球進攻,跳投的效率低於籃下,單挑的效率低於擋拆,相對的,更低的效率換來了對戰術環境、隊友資源更低的要求,更高開發產量的上限和更少的失誤。從位置來說,除非你的持球三分強投產量和效率都能達到哈登的地步離,籃筐更遠的外線有更高的運球自由,吃球權的能力更強;離籃筐近的內線有更好的殺傷能力和得分率,提效率的能力更強。

我們會發現,大夢攻擊範圍和跳投準星,能讓他把球權提升到後衛的程度,而消化這麼多球權的方式又是用大量單挑這種理論上可以無限開發上限,控制球隊失誤的辦法,但同時具備外線所不具備的,離籃筐更近的效率中和。是的,二十年之後,休斯頓火箭乘著魔球的風,用能大量運球的後衛無限單挑控制球隊失誤提升產量上限,用舊時代不具備的三分持球投來完成效率中和。

殊途同歸的進攻邏輯之下,分別靠的是兩位天才——有內線單挑效率的外線,和外線產量上限的內線。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那,大夢的單挑到底有多強呢?

就和外線的單挑主要由面框撐起一樣,內線的單挑是由背身主導的,雖然兩者間有戰術發起難度的區別,但大體上的邏輯職能是一樣的——強行消化球權的解法,扛球權的利器。

下圖是93-95年之間大夢的背身單挑和04年以來外線們面框單打得分排前二十的數據比較。


"

競技體育,作為因為平和日子裡過剩的活力與激情無處安放捏就出來,宣洩戰爭和快感的科目,一開始總紮根於銅柱、石壁和青泥澆灌的圓臺之上,攛掇著各色勇者與猛獸捨命相搏,展現最原始的力量、速度以及不加掩飾的粗獷。


但到了後來,文明的種子和詩化的審美框定了血肉衝撞的範疇,人們開始追求美感、技巧、智慧,劈砍變成了擊劍、步伐和閃躲裡能浸出韻味的拳擊比自由搏擊更能從汗水裡雕刻出藝術的輪廓,人們所追求的運動都從純粹的力與速,變成了更復雜的技與美。


籃球當然也不能例外。當比爾-拉塞爾和威爾特-張伯倫縱貫全場的身姿,以及原地拔起展腹扇出一個排球大帽的保留節目完整的覆蓋了整個60年代之後,人們都開始回頭讚頌傑裡-韋斯特的遠射、奧斯卡-羅伯遜的傳球,並鍾情於卡里姆-賈巴爾的風騷天勾。廣為人知的是,魔術師和伯德拯救了70年代末毒品和種族主義橫行,球隊過多而天賦過少的無聊NBA,隨後由邁克爾-喬丹,哈基姆-奧拉朱旺和阿倫-艾弗森這一代人藉著網絡時代把NBA推向全球化。


那是華麗而輝煌的時代,也是NBA比賽方式和技術動作革新與井噴的時代,魔術師縱貫全場的發牌;伯德陣地戰一觸即傳的靈巧和神話般的投籃角度;甲蟲-哈達威和凱文-約翰遜飛石擊水的體前變向;雷吉的遠射;便士的輕靈雋秀以及希爾的瀟灑脫俗。但到底,那個時代最究極的技巧美感恰好來源於統治了那個時代的兩名寵兒,一內一外——喬丹的飛翔以及後仰;大夢的腳步和虛晃。


喬丹的故事,我們聽的多了;但那位號稱90年代天下第二,一舉一動至今仍然被放在YOUTUBE上作為藝術品臨摹的大夢,到底有多強呢?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拋開那些因為中華辭典博大精深而可以被拿來隨便春秋筆法,形容艾爾傑弗森和奧拉朱旺都毫無滯阻的形容詞和抒情短句,丟掉過分到多圖殺貓的動態度和乾巴巴的榮譽,如果從現代數據分析去審視大夢的季後賽,我們會見到一個極具特點的模型。

下圖為後鯊魚時代中鋒的幾個巔峰賽季數據,因為這篇文章其他樣本的因素,大夢的數據為93、94和95的季後賽。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修正真實命中率:真實命中率-當賽季聯盟真實命中率。

首先要明白的是,在針對性更強的季後賽,原本就天生持球困難,需要落位或者後衛支援的中鋒,很可能會因為防守策略和夾擊強度而受到影響,無法獲得常規賽那麼多的球權,佔有率、真實命中率和助攻率都比較容易下降。

在這個基礎上,大夢94、95兩年都在季後賽以保證效率不嚴重下滑的情況下,比起常規賽反而大幅提升了自己的回合佔有率,其中95年高達36%的USG比以持球進攻負擔終結著稱的科比生涯任何一年季後賽都高,而大夢只是一箇中鋒。如果排掉約基奇這個異類天才,大夢這三年的助攻率都突破20%+排名前三,相對於巨量球權和持球主攻的打球方式,失誤控制在同位置堪稱恐怖。

即使拋開數據表裡的這些人去拉其他四大對比佔有率,尤因季後賽最高是31%(十場,次輪出局);上將最高是32%(四場,首輪被橫掃),奧尼爾是35.6%(九場,次輪出局);和大夢的36%(22場+奪冠)比起來依然相形見絀。事實上,僅就類型上而言,尤因偏重跳投的風格在季後賽吃球權的能力有限;上將在四大里的持球比例最接近現代戴維斯這類砍刀類內線;鯊魚因為攻擊範圍的緣故對要位的要求極高,很難在外線沒有持球接管類核心的前提下在季後賽達到突破。

而大夢在奪冠的年份,94年沒有第二持球核心;95年的滑翔機主要接管了轉換,也不算是正兒八經的外線接管手;大夢似乎不需要多出色明星隊友、不需要彌補內線扛球權能力的接管型外線,只需要配齊優質的功能性球員和射手,打“一夢四射”,由大夢集中球權決策球隊的每一個陣地戰進攻,然後用單挑降低球隊失誤、在維持中段效率的情況下不斷提升產量上限。

等等......這麼強的建隊既視感,這不是外線零號位持球大核心的建隊模板,中鋒版的勒布朗/哈登們嗎?

是的,這就是大夢。為了能更好的讓大家認識到大夢是一個怎樣的球員,下圖是93-95年間大夢的進攻比例。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很多人可能沒意識到這種類型的進攻餅圖有什麼意義。

這麼說吧。在寫《中鋒黎明》這個系列時,我對恩比德的評價是,“因為後衛投籃能力的缺乏,導致球隊沒有足夠好的擋拆資源,恩比德也沒能享受到足夠的無球進攻福利,不得不在佔有率高達33%的情況下用背身+面框抗下了鉅額的持球責任,導致回合佔有率和持球比例都是中鋒第一”。

扛下了這個時代中鋒裡算得上鉅額持球責任的大帝,持球比例(面框+背身單挑)為40%,而大夢的持球比例......是75%。

真男人所有球都得自己打,吃餅是個什麼JB!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造成這種局面結果是雙向的,單挑能力爆表的萬花筒都有持球慾望大於無球慾望的通病,無論外線持球人是史密斯、滑翔機還是皮蓬,大夢的擋拆傾向確實都不高;另一方面,8090年代的射程和後衛持球投能力的貧乏,也直接導致了大夢沒有參與足夠無球進攻的基本舞臺。

當然了,花費太多時間掰扯時代區別沒有意義,故事已經發生了,這樣打球的大夢又變成了一個怎樣的球員呢?

我一直強調的,因為進攻方式的區別,從進攻類型上來說,持球進攻的效率低於無球進攻,跳投的效率低於籃下,單挑的效率低於擋拆,相對的,更低的效率換來了對戰術環境、隊友資源更低的要求,更高開發產量的上限和更少的失誤。從位置來說,除非你的持球三分強投產量和效率都能達到哈登的地步離,籃筐更遠的外線有更高的運球自由,吃球權的能力更強;離籃筐近的內線有更好的殺傷能力和得分率,提效率的能力更強。

我們會發現,大夢攻擊範圍和跳投準星,能讓他把球權提升到後衛的程度,而消化這麼多球權的方式又是用大量單挑這種理論上可以無限開發上限,控制球隊失誤的辦法,但同時具備外線所不具備的,離籃筐更近的效率中和。是的,二十年之後,休斯頓火箭乘著魔球的風,用能大量運球的後衛無限單挑控制球隊失誤提升產量上限,用舊時代不具備的三分持球投來完成效率中和。

殊途同歸的進攻邏輯之下,分別靠的是兩位天才——有內線單挑效率的外線,和外線產量上限的內線。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那,大夢的單挑到底有多強呢?

就和外線的單挑主要由面框撐起一樣,內線的單挑是由背身主導的,雖然兩者間有戰術發起難度的區別,但大體上的邏輯職能是一樣的——強行消化球權的解法,扛球權的利器。

下圖是93-95年之間大夢的背身單挑和04年以來外線們面框單打得分排前二十的數據比較。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在上一個小節替大夢總結的特點完全展現在了這張關於單挑的圖表中,即使考慮到樣本稍微不足(大夢三年季後賽合計57場),那三年季後賽恰好是大夢生涯的爆種年份(不但優於其他年份,還優於這三年的常規賽),奧拉朱旺的每場的單挑效率和產量依然達到了極其恐怖的地步——內線的效率優勢讓魔球大行其道之前沒有人可以接近他單挑的每回合得分,而他打破位置壁的產量優勢,讓他季後賽背身單挑的得分產量甚至高於19賽季常規賽一力扛鼎,被無數人驚歎於“可能是我看錯了數據”的詹姆斯哈登。


至於和當代中鋒的背身比......唔,下圖是19年聯盟、大夢的背身單挑,橫軸為場均單挑回合數,縱軸是每回合得分,為了不讓大夢顯得太孤單,我特意加入了後鯊魚時代背身一對一的最強球員姚明。


"

競技體育,作為因為平和日子裡過剩的活力與激情無處安放捏就出來,宣洩戰爭和快感的科目,一開始總紮根於銅柱、石壁和青泥澆灌的圓臺之上,攛掇著各色勇者與猛獸捨命相搏,展現最原始的力量、速度以及不加掩飾的粗獷。


但到了後來,文明的種子和詩化的審美框定了血肉衝撞的範疇,人們開始追求美感、技巧、智慧,劈砍變成了擊劍、步伐和閃躲裡能浸出韻味的拳擊比自由搏擊更能從汗水裡雕刻出藝術的輪廓,人們所追求的運動都從純粹的力與速,變成了更復雜的技與美。


籃球當然也不能例外。當比爾-拉塞爾和威爾特-張伯倫縱貫全場的身姿,以及原地拔起展腹扇出一個排球大帽的保留節目完整的覆蓋了整個60年代之後,人們都開始回頭讚頌傑裡-韋斯特的遠射、奧斯卡-羅伯遜的傳球,並鍾情於卡里姆-賈巴爾的風騷天勾。廣為人知的是,魔術師和伯德拯救了70年代末毒品和種族主義橫行,球隊過多而天賦過少的無聊NBA,隨後由邁克爾-喬丹,哈基姆-奧拉朱旺和阿倫-艾弗森這一代人藉著網絡時代把NBA推向全球化。


那是華麗而輝煌的時代,也是NBA比賽方式和技術動作革新與井噴的時代,魔術師縱貫全場的發牌;伯德陣地戰一觸即傳的靈巧和神話般的投籃角度;甲蟲-哈達威和凱文-約翰遜飛石擊水的體前變向;雷吉的遠射;便士的輕靈雋秀以及希爾的瀟灑脫俗。但到底,那個時代最究極的技巧美感恰好來源於統治了那個時代的兩名寵兒,一內一外——喬丹的飛翔以及後仰;大夢的腳步和虛晃。


喬丹的故事,我們聽的多了;但那位號稱90年代天下第二,一舉一動至今仍然被放在YOUTUBE上作為藝術品臨摹的大夢,到底有多強呢?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拋開那些因為中華辭典博大精深而可以被拿來隨便春秋筆法,形容艾爾傑弗森和奧拉朱旺都毫無滯阻的形容詞和抒情短句,丟掉過分到多圖殺貓的動態度和乾巴巴的榮譽,如果從現代數據分析去審視大夢的季後賽,我們會見到一個極具特點的模型。

下圖為後鯊魚時代中鋒的幾個巔峰賽季數據,因為這篇文章其他樣本的因素,大夢的數據為93、94和95的季後賽。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修正真實命中率:真實命中率-當賽季聯盟真實命中率。

首先要明白的是,在針對性更強的季後賽,原本就天生持球困難,需要落位或者後衛支援的中鋒,很可能會因為防守策略和夾擊強度而受到影響,無法獲得常規賽那麼多的球權,佔有率、真實命中率和助攻率都比較容易下降。

在這個基礎上,大夢94、95兩年都在季後賽以保證效率不嚴重下滑的情況下,比起常規賽反而大幅提升了自己的回合佔有率,其中95年高達36%的USG比以持球進攻負擔終結著稱的科比生涯任何一年季後賽都高,而大夢只是一箇中鋒。如果排掉約基奇這個異類天才,大夢這三年的助攻率都突破20%+排名前三,相對於巨量球權和持球主攻的打球方式,失誤控制在同位置堪稱恐怖。

即使拋開數據表裡的這些人去拉其他四大對比佔有率,尤因季後賽最高是31%(十場,次輪出局);上將最高是32%(四場,首輪被橫掃),奧尼爾是35.6%(九場,次輪出局);和大夢的36%(22場+奪冠)比起來依然相形見絀。事實上,僅就類型上而言,尤因偏重跳投的風格在季後賽吃球權的能力有限;上將在四大里的持球比例最接近現代戴維斯這類砍刀類內線;鯊魚因為攻擊範圍的緣故對要位的要求極高,很難在外線沒有持球接管類核心的前提下在季後賽達到突破。

而大夢在奪冠的年份,94年沒有第二持球核心;95年的滑翔機主要接管了轉換,也不算是正兒八經的外線接管手;大夢似乎不需要多出色明星隊友、不需要彌補內線扛球權能力的接管型外線,只需要配齊優質的功能性球員和射手,打“一夢四射”,由大夢集中球權決策球隊的每一個陣地戰進攻,然後用單挑降低球隊失誤、在維持中段效率的情況下不斷提升產量上限。

等等......這麼強的建隊既視感,這不是外線零號位持球大核心的建隊模板,中鋒版的勒布朗/哈登們嗎?

是的,這就是大夢。為了能更好的讓大家認識到大夢是一個怎樣的球員,下圖是93-95年間大夢的進攻比例。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很多人可能沒意識到這種類型的進攻餅圖有什麼意義。

這麼說吧。在寫《中鋒黎明》這個系列時,我對恩比德的評價是,“因為後衛投籃能力的缺乏,導致球隊沒有足夠好的擋拆資源,恩比德也沒能享受到足夠的無球進攻福利,不得不在佔有率高達33%的情況下用背身+面框抗下了鉅額的持球責任,導致回合佔有率和持球比例都是中鋒第一”。

扛下了這個時代中鋒裡算得上鉅額持球責任的大帝,持球比例(面框+背身單挑)為40%,而大夢的持球比例......是75%。

真男人所有球都得自己打,吃餅是個什麼JB!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造成這種局面結果是雙向的,單挑能力爆表的萬花筒都有持球慾望大於無球慾望的通病,無論外線持球人是史密斯、滑翔機還是皮蓬,大夢的擋拆傾向確實都不高;另一方面,8090年代的射程和後衛持球投能力的貧乏,也直接導致了大夢沒有參與足夠無球進攻的基本舞臺。

當然了,花費太多時間掰扯時代區別沒有意義,故事已經發生了,這樣打球的大夢又變成了一個怎樣的球員呢?

我一直強調的,因為進攻方式的區別,從進攻類型上來說,持球進攻的效率低於無球進攻,跳投的效率低於籃下,單挑的效率低於擋拆,相對的,更低的效率換來了對戰術環境、隊友資源更低的要求,更高開發產量的上限和更少的失誤。從位置來說,除非你的持球三分強投產量和效率都能達到哈登的地步離,籃筐更遠的外線有更高的運球自由,吃球權的能力更強;離籃筐近的內線有更好的殺傷能力和得分率,提效率的能力更強。

我們會發現,大夢攻擊範圍和跳投準星,能讓他把球權提升到後衛的程度,而消化這麼多球權的方式又是用大量單挑這種理論上可以無限開發上限,控制球隊失誤的辦法,但同時具備外線所不具備的,離籃筐更近的效率中和。是的,二十年之後,休斯頓火箭乘著魔球的風,用能大量運球的後衛無限單挑控制球隊失誤提升產量上限,用舊時代不具備的三分持球投來完成效率中和。

殊途同歸的進攻邏輯之下,分別靠的是兩位天才——有內線單挑效率的外線,和外線產量上限的內線。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那,大夢的單挑到底有多強呢?

就和外線的單挑主要由面框撐起一樣,內線的單挑是由背身主導的,雖然兩者間有戰術發起難度的區別,但大體上的邏輯職能是一樣的——強行消化球權的解法,扛球權的利器。

下圖是93-95年之間大夢的背身單挑和04年以來外線們面框單打得分排前二十的數據比較。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在上一個小節替大夢總結的特點完全展現在了這張關於單挑的圖表中,即使考慮到樣本稍微不足(大夢三年季後賽合計57場),那三年季後賽恰好是大夢生涯的爆種年份(不但優於其他年份,還優於這三年的常規賽),奧拉朱旺的每場的單挑效率和產量依然達到了極其恐怖的地步——內線的效率優勢讓魔球大行其道之前沒有人可以接近他單挑的每回合得分,而他打破位置壁的產量優勢,讓他季後賽背身單挑的得分產量甚至高於19賽季常規賽一力扛鼎,被無數人驚歎於“可能是我看錯了數據”的詹姆斯哈登。


至於和當代中鋒的背身比......唔,下圖是19年聯盟、大夢的背身單挑,橫軸為場均單挑回合數,縱軸是每回合得分,為了不讓大夢顯得太孤單,我特意加入了後鯊魚時代背身一對一的最強球員姚明。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如今,內線的背身退出歷史舞臺,本質上是源於空間拉大後,後衛持球擋拆對於防守陣型的破壞大幅提升,以及衍生出的掩護人吃餅、切入以及定點投籃的得分效率遠勝過背身單挑的效率。


但對於巔峰大夢這種每次背身都能拿到1.1分上下又能很好控制失誤的球員而言,即使放到今天,也足夠支撐一個球隊進攻體系,更不用提角色球員投射水平不足,得分效率遠不如今天的90年代了,在那會,大夢的背身單挑,可能比一次接球投籃還要高出不少。


"

競技體育,作為因為平和日子裡過剩的活力與激情無處安放捏就出來,宣洩戰爭和快感的科目,一開始總紮根於銅柱、石壁和青泥澆灌的圓臺之上,攛掇著各色勇者與猛獸捨命相搏,展現最原始的力量、速度以及不加掩飾的粗獷。


但到了後來,文明的種子和詩化的審美框定了血肉衝撞的範疇,人們開始追求美感、技巧、智慧,劈砍變成了擊劍、步伐和閃躲裡能浸出韻味的拳擊比自由搏擊更能從汗水裡雕刻出藝術的輪廓,人們所追求的運動都從純粹的力與速,變成了更復雜的技與美。


籃球當然也不能例外。當比爾-拉塞爾和威爾特-張伯倫縱貫全場的身姿,以及原地拔起展腹扇出一個排球大帽的保留節目完整的覆蓋了整個60年代之後,人們都開始回頭讚頌傑裡-韋斯特的遠射、奧斯卡-羅伯遜的傳球,並鍾情於卡里姆-賈巴爾的風騷天勾。廣為人知的是,魔術師和伯德拯救了70年代末毒品和種族主義橫行,球隊過多而天賦過少的無聊NBA,隨後由邁克爾-喬丹,哈基姆-奧拉朱旺和阿倫-艾弗森這一代人藉著網絡時代把NBA推向全球化。


那是華麗而輝煌的時代,也是NBA比賽方式和技術動作革新與井噴的時代,魔術師縱貫全場的發牌;伯德陣地戰一觸即傳的靈巧和神話般的投籃角度;甲蟲-哈達威和凱文-約翰遜飛石擊水的體前變向;雷吉的遠射;便士的輕靈雋秀以及希爾的瀟灑脫俗。但到底,那個時代最究極的技巧美感恰好來源於統治了那個時代的兩名寵兒,一內一外——喬丹的飛翔以及後仰;大夢的腳步和虛晃。


喬丹的故事,我們聽的多了;但那位號稱90年代天下第二,一舉一動至今仍然被放在YOUTUBE上作為藝術品臨摹的大夢,到底有多強呢?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拋開那些因為中華辭典博大精深而可以被拿來隨便春秋筆法,形容艾爾傑弗森和奧拉朱旺都毫無滯阻的形容詞和抒情短句,丟掉過分到多圖殺貓的動態度和乾巴巴的榮譽,如果從現代數據分析去審視大夢的季後賽,我們會見到一個極具特點的模型。

下圖為後鯊魚時代中鋒的幾個巔峰賽季數據,因為這篇文章其他樣本的因素,大夢的數據為93、94和95的季後賽。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修正真實命中率:真實命中率-當賽季聯盟真實命中率。

首先要明白的是,在針對性更強的季後賽,原本就天生持球困難,需要落位或者後衛支援的中鋒,很可能會因為防守策略和夾擊強度而受到影響,無法獲得常規賽那麼多的球權,佔有率、真實命中率和助攻率都比較容易下降。

在這個基礎上,大夢94、95兩年都在季後賽以保證效率不嚴重下滑的情況下,比起常規賽反而大幅提升了自己的回合佔有率,其中95年高達36%的USG比以持球進攻負擔終結著稱的科比生涯任何一年季後賽都高,而大夢只是一箇中鋒。如果排掉約基奇這個異類天才,大夢這三年的助攻率都突破20%+排名前三,相對於巨量球權和持球主攻的打球方式,失誤控制在同位置堪稱恐怖。

即使拋開數據表裡的這些人去拉其他四大對比佔有率,尤因季後賽最高是31%(十場,次輪出局);上將最高是32%(四場,首輪被橫掃),奧尼爾是35.6%(九場,次輪出局);和大夢的36%(22場+奪冠)比起來依然相形見絀。事實上,僅就類型上而言,尤因偏重跳投的風格在季後賽吃球權的能力有限;上將在四大里的持球比例最接近現代戴維斯這類砍刀類內線;鯊魚因為攻擊範圍的緣故對要位的要求極高,很難在外線沒有持球接管類核心的前提下在季後賽達到突破。

而大夢在奪冠的年份,94年沒有第二持球核心;95年的滑翔機主要接管了轉換,也不算是正兒八經的外線接管手;大夢似乎不需要多出色明星隊友、不需要彌補內線扛球權能力的接管型外線,只需要配齊優質的功能性球員和射手,打“一夢四射”,由大夢集中球權決策球隊的每一個陣地戰進攻,然後用單挑降低球隊失誤、在維持中段效率的情況下不斷提升產量上限。

等等......這麼強的建隊既視感,這不是外線零號位持球大核心的建隊模板,中鋒版的勒布朗/哈登們嗎?

是的,這就是大夢。為了能更好的讓大家認識到大夢是一個怎樣的球員,下圖是93-95年間大夢的進攻比例。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很多人可能沒意識到這種類型的進攻餅圖有什麼意義。

這麼說吧。在寫《中鋒黎明》這個系列時,我對恩比德的評價是,“因為後衛投籃能力的缺乏,導致球隊沒有足夠好的擋拆資源,恩比德也沒能享受到足夠的無球進攻福利,不得不在佔有率高達33%的情況下用背身+面框抗下了鉅額的持球責任,導致回合佔有率和持球比例都是中鋒第一”。

扛下了這個時代中鋒裡算得上鉅額持球責任的大帝,持球比例(面框+背身單挑)為40%,而大夢的持球比例......是75%。

真男人所有球都得自己打,吃餅是個什麼JB!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造成這種局面結果是雙向的,單挑能力爆表的萬花筒都有持球慾望大於無球慾望的通病,無論外線持球人是史密斯、滑翔機還是皮蓬,大夢的擋拆傾向確實都不高;另一方面,8090年代的射程和後衛持球投能力的貧乏,也直接導致了大夢沒有參與足夠無球進攻的基本舞臺。

當然了,花費太多時間掰扯時代區別沒有意義,故事已經發生了,這樣打球的大夢又變成了一個怎樣的球員呢?

我一直強調的,因為進攻方式的區別,從進攻類型上來說,持球進攻的效率低於無球進攻,跳投的效率低於籃下,單挑的效率低於擋拆,相對的,更低的效率換來了對戰術環境、隊友資源更低的要求,更高開發產量的上限和更少的失誤。從位置來說,除非你的持球三分強投產量和效率都能達到哈登的地步離,籃筐更遠的外線有更高的運球自由,吃球權的能力更強;離籃筐近的內線有更好的殺傷能力和得分率,提效率的能力更強。

我們會發現,大夢攻擊範圍和跳投準星,能讓他把球權提升到後衛的程度,而消化這麼多球權的方式又是用大量單挑這種理論上可以無限開發上限,控制球隊失誤的辦法,但同時具備外線所不具備的,離籃筐更近的效率中和。是的,二十年之後,休斯頓火箭乘著魔球的風,用能大量運球的後衛無限單挑控制球隊失誤提升產量上限,用舊時代不具備的三分持球投來完成效率中和。

殊途同歸的進攻邏輯之下,分別靠的是兩位天才——有內線單挑效率的外線,和外線產量上限的內線。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那,大夢的單挑到底有多強呢?

就和外線的單挑主要由面框撐起一樣,內線的單挑是由背身主導的,雖然兩者間有戰術發起難度的區別,但大體上的邏輯職能是一樣的——強行消化球權的解法,扛球權的利器。

下圖是93-95年之間大夢的背身單挑和04年以來外線們面框單打得分排前二十的數據比較。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在上一個小節替大夢總結的特點完全展現在了這張關於單挑的圖表中,即使考慮到樣本稍微不足(大夢三年季後賽合計57場),那三年季後賽恰好是大夢生涯的爆種年份(不但優於其他年份,還優於這三年的常規賽),奧拉朱旺的每場的單挑效率和產量依然達到了極其恐怖的地步——內線的效率優勢讓魔球大行其道之前沒有人可以接近他單挑的每回合得分,而他打破位置壁的產量優勢,讓他季後賽背身單挑的得分產量甚至高於19賽季常規賽一力扛鼎,被無數人驚歎於“可能是我看錯了數據”的詹姆斯哈登。


至於和當代中鋒的背身比......唔,下圖是19年聯盟、大夢的背身單挑,橫軸為場均單挑回合數,縱軸是每回合得分,為了不讓大夢顯得太孤單,我特意加入了後鯊魚時代背身一對一的最強球員姚明。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如今,內線的背身退出歷史舞臺,本質上是源於空間拉大後,後衛持球擋拆對於防守陣型的破壞大幅提升,以及衍生出的掩護人吃餅、切入以及定點投籃的得分效率遠勝過背身單挑的效率。


但對於巔峰大夢這種每次背身都能拿到1.1分上下又能很好控制失誤的球員而言,即使放到今天,也足夠支撐一個球隊進攻體系,更不用提角色球員投射水平不足,得分效率遠不如今天的90年代了,在那會,大夢的背身單挑,可能比一次接球投籃還要高出不少。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當然了,即使是這樣的大夢,依然有其作為球員的固有侷限性。即使因為跳投射程和投籃,讓機動性堪比前鋒的大夢有更大的進攻發起範圍從而能比一般的中鋒獲得更多的球權,但中鋒畢竟是中鋒,不可能從中圈開始運球,一次中鋒的單挑勢必要比外線的單挑消耗更多的時間和進攻資源;作為持球大核心,對球權的高額佔用,大量的單挑和全隊完成一次背身回合的落位準備,都限制了隊友的功能性以及與持球型隊友的兼容度。

不僅如此,1994年大夢搭檔索普,防守效率和防守籃板率分別能排第二和第五,但進攻只能排到聯盟第十五,低於當時的平均水平;95年,籃板出色但和大夢搶佔進攻空間的索普換成了空間型四號位霍利,球隊的進攻效率升到第七,但防守效率和防守籃板率立刻驟降到聯盟第十二和第十九,季後賽更是一路籃板被爆,純靠無敵運氣+超神進攻一路逆襲過關。

多射手陣容下,進攻火力與籃板、防守之間的不可得兼的矛盾,正是這個時代下“一星四射”的困惑在大夢身上的投影。

那,奧拉朱旺作為內線持球大核心,在球隊只有單進攻發起點時,相對於如今這些球員的區別在哪裡呢?——答案是,他畢竟是對防守影響更大的內線,還是歷史上防守最出色的內線之一。

其作為內線超高的搶斷率和封蓋率極大的提升了所在球隊造失誤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參與補防和夾擊,彌補自己球隊防守端的天然劣勢。

因為時代的緣故,我們無法找到大夢在場與不在場時球隊整體的防守數據變化,但卻可以用有心人統計的“由球員參與防守的回合”來窺見大夢巔峰時期防守的全貌。下圖為大夢和05-19年DPOY的防守數據彙總。


"

競技體育,作為因為平和日子裡過剩的活力與激情無處安放捏就出來,宣洩戰爭和快感的科目,一開始總紮根於銅柱、石壁和青泥澆灌的圓臺之上,攛掇著各色勇者與猛獸捨命相搏,展現最原始的力量、速度以及不加掩飾的粗獷。


但到了後來,文明的種子和詩化的審美框定了血肉衝撞的範疇,人們開始追求美感、技巧、智慧,劈砍變成了擊劍、步伐和閃躲裡能浸出韻味的拳擊比自由搏擊更能從汗水裡雕刻出藝術的輪廓,人們所追求的運動都從純粹的力與速,變成了更復雜的技與美。


籃球當然也不能例外。當比爾-拉塞爾和威爾特-張伯倫縱貫全場的身姿,以及原地拔起展腹扇出一個排球大帽的保留節目完整的覆蓋了整個60年代之後,人們都開始回頭讚頌傑裡-韋斯特的遠射、奧斯卡-羅伯遜的傳球,並鍾情於卡里姆-賈巴爾的風騷天勾。廣為人知的是,魔術師和伯德拯救了70年代末毒品和種族主義橫行,球隊過多而天賦過少的無聊NBA,隨後由邁克爾-喬丹,哈基姆-奧拉朱旺和阿倫-艾弗森這一代人藉著網絡時代把NBA推向全球化。


那是華麗而輝煌的時代,也是NBA比賽方式和技術動作革新與井噴的時代,魔術師縱貫全場的發牌;伯德陣地戰一觸即傳的靈巧和神話般的投籃角度;甲蟲-哈達威和凱文-約翰遜飛石擊水的體前變向;雷吉的遠射;便士的輕靈雋秀以及希爾的瀟灑脫俗。但到底,那個時代最究極的技巧美感恰好來源於統治了那個時代的兩名寵兒,一內一外——喬丹的飛翔以及後仰;大夢的腳步和虛晃。


喬丹的故事,我們聽的多了;但那位號稱90年代天下第二,一舉一動至今仍然被放在YOUTUBE上作為藝術品臨摹的大夢,到底有多強呢?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拋開那些因為中華辭典博大精深而可以被拿來隨便春秋筆法,形容艾爾傑弗森和奧拉朱旺都毫無滯阻的形容詞和抒情短句,丟掉過分到多圖殺貓的動態度和乾巴巴的榮譽,如果從現代數據分析去審視大夢的季後賽,我們會見到一個極具特點的模型。

下圖為後鯊魚時代中鋒的幾個巔峰賽季數據,因為這篇文章其他樣本的因素,大夢的數據為93、94和95的季後賽。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修正真實命中率:真實命中率-當賽季聯盟真實命中率。

首先要明白的是,在針對性更強的季後賽,原本就天生持球困難,需要落位或者後衛支援的中鋒,很可能會因為防守策略和夾擊強度而受到影響,無法獲得常規賽那麼多的球權,佔有率、真實命中率和助攻率都比較容易下降。

在這個基礎上,大夢94、95兩年都在季後賽以保證效率不嚴重下滑的情況下,比起常規賽反而大幅提升了自己的回合佔有率,其中95年高達36%的USG比以持球進攻負擔終結著稱的科比生涯任何一年季後賽都高,而大夢只是一箇中鋒。如果排掉約基奇這個異類天才,大夢這三年的助攻率都突破20%+排名前三,相對於巨量球權和持球主攻的打球方式,失誤控制在同位置堪稱恐怖。

即使拋開數據表裡的這些人去拉其他四大對比佔有率,尤因季後賽最高是31%(十場,次輪出局);上將最高是32%(四場,首輪被橫掃),奧尼爾是35.6%(九場,次輪出局);和大夢的36%(22場+奪冠)比起來依然相形見絀。事實上,僅就類型上而言,尤因偏重跳投的風格在季後賽吃球權的能力有限;上將在四大里的持球比例最接近現代戴維斯這類砍刀類內線;鯊魚因為攻擊範圍的緣故對要位的要求極高,很難在外線沒有持球接管類核心的前提下在季後賽達到突破。

而大夢在奪冠的年份,94年沒有第二持球核心;95年的滑翔機主要接管了轉換,也不算是正兒八經的外線接管手;大夢似乎不需要多出色明星隊友、不需要彌補內線扛球權能力的接管型外線,只需要配齊優質的功能性球員和射手,打“一夢四射”,由大夢集中球權決策球隊的每一個陣地戰進攻,然後用單挑降低球隊失誤、在維持中段效率的情況下不斷提升產量上限。

等等......這麼強的建隊既視感,這不是外線零號位持球大核心的建隊模板,中鋒版的勒布朗/哈登們嗎?

是的,這就是大夢。為了能更好的讓大家認識到大夢是一個怎樣的球員,下圖是93-95年間大夢的進攻比例。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很多人可能沒意識到這種類型的進攻餅圖有什麼意義。

這麼說吧。在寫《中鋒黎明》這個系列時,我對恩比德的評價是,“因為後衛投籃能力的缺乏,導致球隊沒有足夠好的擋拆資源,恩比德也沒能享受到足夠的無球進攻福利,不得不在佔有率高達33%的情況下用背身+面框抗下了鉅額的持球責任,導致回合佔有率和持球比例都是中鋒第一”。

扛下了這個時代中鋒裡算得上鉅額持球責任的大帝,持球比例(面框+背身單挑)為40%,而大夢的持球比例......是75%。

真男人所有球都得自己打,吃餅是個什麼JB!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造成這種局面結果是雙向的,單挑能力爆表的萬花筒都有持球慾望大於無球慾望的通病,無論外線持球人是史密斯、滑翔機還是皮蓬,大夢的擋拆傾向確實都不高;另一方面,8090年代的射程和後衛持球投能力的貧乏,也直接導致了大夢沒有參與足夠無球進攻的基本舞臺。

當然了,花費太多時間掰扯時代區別沒有意義,故事已經發生了,這樣打球的大夢又變成了一個怎樣的球員呢?

我一直強調的,因為進攻方式的區別,從進攻類型上來說,持球進攻的效率低於無球進攻,跳投的效率低於籃下,單挑的效率低於擋拆,相對的,更低的效率換來了對戰術環境、隊友資源更低的要求,更高開發產量的上限和更少的失誤。從位置來說,除非你的持球三分強投產量和效率都能達到哈登的地步離,籃筐更遠的外線有更高的運球自由,吃球權的能力更強;離籃筐近的內線有更好的殺傷能力和得分率,提效率的能力更強。

我們會發現,大夢攻擊範圍和跳投準星,能讓他把球權提升到後衛的程度,而消化這麼多球權的方式又是用大量單挑這種理論上可以無限開發上限,控制球隊失誤的辦法,但同時具備外線所不具備的,離籃筐更近的效率中和。是的,二十年之後,休斯頓火箭乘著魔球的風,用能大量運球的後衛無限單挑控制球隊失誤提升產量上限,用舊時代不具備的三分持球投來完成效率中和。

殊途同歸的進攻邏輯之下,分別靠的是兩位天才——有內線單挑效率的外線,和外線產量上限的內線。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那,大夢的單挑到底有多強呢?

就和外線的單挑主要由面框撐起一樣,內線的單挑是由背身主導的,雖然兩者間有戰術發起難度的區別,但大體上的邏輯職能是一樣的——強行消化球權的解法,扛球權的利器。

下圖是93-95年之間大夢的背身單挑和04年以來外線們面框單打得分排前二十的數據比較。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在上一個小節替大夢總結的特點完全展現在了這張關於單挑的圖表中,即使考慮到樣本稍微不足(大夢三年季後賽合計57場),那三年季後賽恰好是大夢生涯的爆種年份(不但優於其他年份,還優於這三年的常規賽),奧拉朱旺的每場的單挑效率和產量依然達到了極其恐怖的地步——內線的效率優勢讓魔球大行其道之前沒有人可以接近他單挑的每回合得分,而他打破位置壁的產量優勢,讓他季後賽背身單挑的得分產量甚至高於19賽季常規賽一力扛鼎,被無數人驚歎於“可能是我看錯了數據”的詹姆斯哈登。


至於和當代中鋒的背身比......唔,下圖是19年聯盟、大夢的背身單挑,橫軸為場均單挑回合數,縱軸是每回合得分,為了不讓大夢顯得太孤單,我特意加入了後鯊魚時代背身一對一的最強球員姚明。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如今,內線的背身退出歷史舞臺,本質上是源於空間拉大後,後衛持球擋拆對於防守陣型的破壞大幅提升,以及衍生出的掩護人吃餅、切入以及定點投籃的得分效率遠勝過背身單挑的效率。


但對於巔峰大夢這種每次背身都能拿到1.1分上下又能很好控制失誤的球員而言,即使放到今天,也足夠支撐一個球隊進攻體系,更不用提角色球員投射水平不足,得分效率遠不如今天的90年代了,在那會,大夢的背身單挑,可能比一次接球投籃還要高出不少。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當然了,即使是這樣的大夢,依然有其作為球員的固有侷限性。即使因為跳投射程和投籃,讓機動性堪比前鋒的大夢有更大的進攻發起範圍從而能比一般的中鋒獲得更多的球權,但中鋒畢竟是中鋒,不可能從中圈開始運球,一次中鋒的單挑勢必要比外線的單挑消耗更多的時間和進攻資源;作為持球大核心,對球權的高額佔用,大量的單挑和全隊完成一次背身回合的落位準備,都限制了隊友的功能性以及與持球型隊友的兼容度。

不僅如此,1994年大夢搭檔索普,防守效率和防守籃板率分別能排第二和第五,但進攻只能排到聯盟第十五,低於當時的平均水平;95年,籃板出色但和大夢搶佔進攻空間的索普換成了空間型四號位霍利,球隊的進攻效率升到第七,但防守效率和防守籃板率立刻驟降到聯盟第十二和第十九,季後賽更是一路籃板被爆,純靠無敵運氣+超神進攻一路逆襲過關。

多射手陣容下,進攻火力與籃板、防守之間的不可得兼的矛盾,正是這個時代下“一星四射”的困惑在大夢身上的投影。

那,奧拉朱旺作為內線持球大核心,在球隊只有單進攻發起點時,相對於如今這些球員的區別在哪裡呢?——答案是,他畢竟是對防守影響更大的內線,還是歷史上防守最出色的內線之一。

其作為內線超高的搶斷率和封蓋率極大的提升了所在球隊造失誤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參與補防和夾擊,彌補自己球隊防守端的天然劣勢。

因為時代的緣故,我們無法找到大夢在場與不在場時球隊整體的防守數據變化,但卻可以用有心人統計的“由球員參與防守的回合”來窺見大夢巔峰時期防守的全貌。下圖為大夢和05-19年DPOY的防守數據彙總。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93-95年間大夢的防守,毫無疑問是最佳防守球員級別,而在這張圖中的球員,沒有任何人所負擔的進攻責任能稍微接近那幾年大夢的級別,這就是非常讓人細思恐極的事情了——披著內線的皮,但打破了內線次元壁的持球大核心,在負擔超額進攻責任的情況下維持最佳防守球員級別的防守這就是奧拉朱旺,90年代的天下第二人。


"

競技體育,作為因為平和日子裡過剩的活力與激情無處安放捏就出來,宣洩戰爭和快感的科目,一開始總紮根於銅柱、石壁和青泥澆灌的圓臺之上,攛掇著各色勇者與猛獸捨命相搏,展現最原始的力量、速度以及不加掩飾的粗獷。


但到了後來,文明的種子和詩化的審美框定了血肉衝撞的範疇,人們開始追求美感、技巧、智慧,劈砍變成了擊劍、步伐和閃躲裡能浸出韻味的拳擊比自由搏擊更能從汗水裡雕刻出藝術的輪廓,人們所追求的運動都從純粹的力與速,變成了更復雜的技與美。


籃球當然也不能例外。當比爾-拉塞爾和威爾特-張伯倫縱貫全場的身姿,以及原地拔起展腹扇出一個排球大帽的保留節目完整的覆蓋了整個60年代之後,人們都開始回頭讚頌傑裡-韋斯特的遠射、奧斯卡-羅伯遜的傳球,並鍾情於卡里姆-賈巴爾的風騷天勾。廣為人知的是,魔術師和伯德拯救了70年代末毒品和種族主義橫行,球隊過多而天賦過少的無聊NBA,隨後由邁克爾-喬丹,哈基姆-奧拉朱旺和阿倫-艾弗森這一代人藉著網絡時代把NBA推向全球化。


那是華麗而輝煌的時代,也是NBA比賽方式和技術動作革新與井噴的時代,魔術師縱貫全場的發牌;伯德陣地戰一觸即傳的靈巧和神話般的投籃角度;甲蟲-哈達威和凱文-約翰遜飛石擊水的體前變向;雷吉的遠射;便士的輕靈雋秀以及希爾的瀟灑脫俗。但到底,那個時代最究極的技巧美感恰好來源於統治了那個時代的兩名寵兒,一內一外——喬丹的飛翔以及後仰;大夢的腳步和虛晃。


喬丹的故事,我們聽的多了;但那位號稱90年代天下第二,一舉一動至今仍然被放在YOUTUBE上作為藝術品臨摹的大夢,到底有多強呢?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拋開那些因為中華辭典博大精深而可以被拿來隨便春秋筆法,形容艾爾傑弗森和奧拉朱旺都毫無滯阻的形容詞和抒情短句,丟掉過分到多圖殺貓的動態度和乾巴巴的榮譽,如果從現代數據分析去審視大夢的季後賽,我們會見到一個極具特點的模型。

下圖為後鯊魚時代中鋒的幾個巔峰賽季數據,因為這篇文章其他樣本的因素,大夢的數據為93、94和95的季後賽。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修正真實命中率:真實命中率-當賽季聯盟真實命中率。

首先要明白的是,在針對性更強的季後賽,原本就天生持球困難,需要落位或者後衛支援的中鋒,很可能會因為防守策略和夾擊強度而受到影響,無法獲得常規賽那麼多的球權,佔有率、真實命中率和助攻率都比較容易下降。

在這個基礎上,大夢94、95兩年都在季後賽以保證效率不嚴重下滑的情況下,比起常規賽反而大幅提升了自己的回合佔有率,其中95年高達36%的USG比以持球進攻負擔終結著稱的科比生涯任何一年季後賽都高,而大夢只是一箇中鋒。如果排掉約基奇這個異類天才,大夢這三年的助攻率都突破20%+排名前三,相對於巨量球權和持球主攻的打球方式,失誤控制在同位置堪稱恐怖。

即使拋開數據表裡的這些人去拉其他四大對比佔有率,尤因季後賽最高是31%(十場,次輪出局);上將最高是32%(四場,首輪被橫掃),奧尼爾是35.6%(九場,次輪出局);和大夢的36%(22場+奪冠)比起來依然相形見絀。事實上,僅就類型上而言,尤因偏重跳投的風格在季後賽吃球權的能力有限;上將在四大里的持球比例最接近現代戴維斯這類砍刀類內線;鯊魚因為攻擊範圍的緣故對要位的要求極高,很難在外線沒有持球接管類核心的前提下在季後賽達到突破。

而大夢在奪冠的年份,94年沒有第二持球核心;95年的滑翔機主要接管了轉換,也不算是正兒八經的外線接管手;大夢似乎不需要多出色明星隊友、不需要彌補內線扛球權能力的接管型外線,只需要配齊優質的功能性球員和射手,打“一夢四射”,由大夢集中球權決策球隊的每一個陣地戰進攻,然後用單挑降低球隊失誤、在維持中段效率的情況下不斷提升產量上限。

等等......這麼強的建隊既視感,這不是外線零號位持球大核心的建隊模板,中鋒版的勒布朗/哈登們嗎?

是的,這就是大夢。為了能更好的讓大家認識到大夢是一個怎樣的球員,下圖是93-95年間大夢的進攻比例。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很多人可能沒意識到這種類型的進攻餅圖有什麼意義。

這麼說吧。在寫《中鋒黎明》這個系列時,我對恩比德的評價是,“因為後衛投籃能力的缺乏,導致球隊沒有足夠好的擋拆資源,恩比德也沒能享受到足夠的無球進攻福利,不得不在佔有率高達33%的情況下用背身+面框抗下了鉅額的持球責任,導致回合佔有率和持球比例都是中鋒第一”。

扛下了這個時代中鋒裡算得上鉅額持球責任的大帝,持球比例(面框+背身單挑)為40%,而大夢的持球比例......是75%。

真男人所有球都得自己打,吃餅是個什麼JB!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造成這種局面結果是雙向的,單挑能力爆表的萬花筒都有持球慾望大於無球慾望的通病,無論外線持球人是史密斯、滑翔機還是皮蓬,大夢的擋拆傾向確實都不高;另一方面,8090年代的射程和後衛持球投能力的貧乏,也直接導致了大夢沒有參與足夠無球進攻的基本舞臺。

當然了,花費太多時間掰扯時代區別沒有意義,故事已經發生了,這樣打球的大夢又變成了一個怎樣的球員呢?

我一直強調的,因為進攻方式的區別,從進攻類型上來說,持球進攻的效率低於無球進攻,跳投的效率低於籃下,單挑的效率低於擋拆,相對的,更低的效率換來了對戰術環境、隊友資源更低的要求,更高開發產量的上限和更少的失誤。從位置來說,除非你的持球三分強投產量和效率都能達到哈登的地步離,籃筐更遠的外線有更高的運球自由,吃球權的能力更強;離籃筐近的內線有更好的殺傷能力和得分率,提效率的能力更強。

我們會發現,大夢攻擊範圍和跳投準星,能讓他把球權提升到後衛的程度,而消化這麼多球權的方式又是用大量單挑這種理論上可以無限開發上限,控制球隊失誤的辦法,但同時具備外線所不具備的,離籃筐更近的效率中和。是的,二十年之後,休斯頓火箭乘著魔球的風,用能大量運球的後衛無限單挑控制球隊失誤提升產量上限,用舊時代不具備的三分持球投來完成效率中和。

殊途同歸的進攻邏輯之下,分別靠的是兩位天才——有內線單挑效率的外線,和外線產量上限的內線。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那,大夢的單挑到底有多強呢?

就和外線的單挑主要由面框撐起一樣,內線的單挑是由背身主導的,雖然兩者間有戰術發起難度的區別,但大體上的邏輯職能是一樣的——強行消化球權的解法,扛球權的利器。

下圖是93-95年之間大夢的背身單挑和04年以來外線們面框單打得分排前二十的數據比較。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在上一個小節替大夢總結的特點完全展現在了這張關於單挑的圖表中,即使考慮到樣本稍微不足(大夢三年季後賽合計57場),那三年季後賽恰好是大夢生涯的爆種年份(不但優於其他年份,還優於這三年的常規賽),奧拉朱旺的每場的單挑效率和產量依然達到了極其恐怖的地步——內線的效率優勢讓魔球大行其道之前沒有人可以接近他單挑的每回合得分,而他打破位置壁的產量優勢,讓他季後賽背身單挑的得分產量甚至高於19賽季常規賽一力扛鼎,被無數人驚歎於“可能是我看錯了數據”的詹姆斯哈登。


至於和當代中鋒的背身比......唔,下圖是19年聯盟、大夢的背身單挑,橫軸為場均單挑回合數,縱軸是每回合得分,為了不讓大夢顯得太孤單,我特意加入了後鯊魚時代背身一對一的最強球員姚明。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如今,內線的背身退出歷史舞臺,本質上是源於空間拉大後,後衛持球擋拆對於防守陣型的破壞大幅提升,以及衍生出的掩護人吃餅、切入以及定點投籃的得分效率遠勝過背身單挑的效率。


但對於巔峰大夢這種每次背身都能拿到1.1分上下又能很好控制失誤的球員而言,即使放到今天,也足夠支撐一個球隊進攻體系,更不用提角色球員投射水平不足,得分效率遠不如今天的90年代了,在那會,大夢的背身單挑,可能比一次接球投籃還要高出不少。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當然了,即使是這樣的大夢,依然有其作為球員的固有侷限性。即使因為跳投射程和投籃,讓機動性堪比前鋒的大夢有更大的進攻發起範圍從而能比一般的中鋒獲得更多的球權,但中鋒畢竟是中鋒,不可能從中圈開始運球,一次中鋒的單挑勢必要比外線的單挑消耗更多的時間和進攻資源;作為持球大核心,對球權的高額佔用,大量的單挑和全隊完成一次背身回合的落位準備,都限制了隊友的功能性以及與持球型隊友的兼容度。

不僅如此,1994年大夢搭檔索普,防守效率和防守籃板率分別能排第二和第五,但進攻只能排到聯盟第十五,低於當時的平均水平;95年,籃板出色但和大夢搶佔進攻空間的索普換成了空間型四號位霍利,球隊的進攻效率升到第七,但防守效率和防守籃板率立刻驟降到聯盟第十二和第十九,季後賽更是一路籃板被爆,純靠無敵運氣+超神進攻一路逆襲過關。

多射手陣容下,進攻火力與籃板、防守之間的不可得兼的矛盾,正是這個時代下“一星四射”的困惑在大夢身上的投影。

那,奧拉朱旺作為內線持球大核心,在球隊只有單進攻發起點時,相對於如今這些球員的區別在哪裡呢?——答案是,他畢竟是對防守影響更大的內線,還是歷史上防守最出色的內線之一。

其作為內線超高的搶斷率和封蓋率極大的提升了所在球隊造失誤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參與補防和夾擊,彌補自己球隊防守端的天然劣勢。

因為時代的緣故,我們無法找到大夢在場與不在場時球隊整體的防守數據變化,但卻可以用有心人統計的“由球員參與防守的回合”來窺見大夢巔峰時期防守的全貌。下圖為大夢和05-19年DPOY的防守數據彙總。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93-95年間大夢的防守,毫無疑問是最佳防守球員級別,而在這張圖中的球員,沒有任何人所負擔的進攻責任能稍微接近那幾年大夢的級別,這就是非常讓人細思恐極的事情了——披著內線的皮,但打破了內線次元壁的持球大核心,在負擔超額進攻責任的情況下維持最佳防守球員級別的防守這就是奧拉朱旺,90年代的天下第二人。


巔峰時期的大夢,有多強?


如果哈基姆能夠早點信教獲得心靈上的寧靜從而相信隊友;如果桑普森在1986年之後保證了十年的健康;如果1988-1992年間火箭的隊友能不要那麼像從市場批發而來的;如果本質上作為持球大核心的大夢能擁有2019年的投手而不是隻能靠著三分線縮短才擁有所謂的射手群;如果大量兼具拉開空間、搖擺能力、籃板和硬度的鋒線以及高質量側翼與大夢的生涯重合;如果大夢能早點學習籃球而不是醉心於當一個守門員?

沒有人能復刻奧拉朱旺的職業生涯和那種獨特的美感了,就是這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