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半島有南北兩個海頭村,都瀕臨黃海,但相隔約200公里'

"

膠東半島三面環海,有很多地名與海相關。海邊有很多山岬,在古人眼中,這就是海的一個頭,因此“海頭”這個名字也相當常見。最典型的就是,南海岸和北海岸各有一個“海頭村”,北邊那個在蓬萊(現歸煙臺開發區,本文主要探討歷史,因此仍稱之為蓬萊海頭),南邊那個在海陽。

"

膠東半島三面環海,有很多地名與海相關。海邊有很多山岬,在古人眼中,這就是海的一個頭,因此“海頭”這個名字也相當常見。最典型的就是,南海岸和北海岸各有一個“海頭村”,北邊那個在蓬萊(現歸煙臺開發區,本文主要探討歷史,因此仍稱之為蓬萊海頭),南邊那個在海陽。

膠東半島有南北兩個海頭村,都瀕臨黃海,但相隔約200公里

(北邊的海頭村)

這兩個海頭村,面臨的海雖然都是黃海,但相隔甚遠,從地圖上看,兩者之間的連線,基本就相當於膠東半島的縱切,根據導航顯示,從北邊的海頭到南邊的海頭,最近的一條路也有180多公里,其他的則基本都超過200公里。

"

膠東半島三面環海,有很多地名與海相關。海邊有很多山岬,在古人眼中,這就是海的一個頭,因此“海頭”這個名字也相當常見。最典型的就是,南海岸和北海岸各有一個“海頭村”,北邊那個在蓬萊(現歸煙臺開發區,本文主要探討歷史,因此仍稱之為蓬萊海頭),南邊那個在海陽。

膠東半島有南北兩個海頭村,都瀕臨黃海,但相隔約200公里

(北邊的海頭村)

這兩個海頭村,面臨的海雖然都是黃海,但相隔甚遠,從地圖上看,兩者之間的連線,基本就相當於膠東半島的縱切,根據導航顯示,從北邊的海頭到南邊的海頭,最近的一條路也有180多公里,其他的則基本都超過200公里。

膠東半島有南北兩個海頭村,都瀕臨黃海,但相隔約200公里

(南面的海頭村)

那麼,這兩個海頭村分別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

從地名資料來看,兩者都是明代建村,建村者都是外地遷到膠東的移民。雖然都相傳與“雲南”有關,但在精確程度上卻有不同。

"

膠東半島三面環海,有很多地名與海相關。海邊有很多山岬,在古人眼中,這就是海的一個頭,因此“海頭”這個名字也相當常見。最典型的就是,南海岸和北海岸各有一個“海頭村”,北邊那個在蓬萊(現歸煙臺開發區,本文主要探討歷史,因此仍稱之為蓬萊海頭),南邊那個在海陽。

膠東半島有南北兩個海頭村,都瀕臨黃海,但相隔約200公里

(北邊的海頭村)

這兩個海頭村,面臨的海雖然都是黃海,但相隔甚遠,從地圖上看,兩者之間的連線,基本就相當於膠東半島的縱切,根據導航顯示,從北邊的海頭到南邊的海頭,最近的一條路也有180多公里,其他的則基本都超過200公里。

膠東半島有南北兩個海頭村,都瀕臨黃海,但相隔約200公里

(南面的海頭村)

那麼,這兩個海頭村分別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

從地名資料來看,兩者都是明代建村,建村者都是外地遷到膠東的移民。雖然都相傳與“雲南”有關,但在精確程度上卻有不同。

膠東半島有南北兩個海頭村,都瀕臨黃海,但相隔約200公里

(南邊的海頭村附近風光)

海陽的海頭村,為遲姓人建立。關於遲姓人的原籍,村志中有詳細記載,為雲南烏沙威(烏撒衛)牛角衚衕。在膠東其他地區,亦可見到雲南烏撒衛移民的記載,多為衛所軍戶。而海陽海頭村位於黃海丁字灣畔,明代在附近設立了大山所,海頭村遲姓,或許與此有關。

"

膠東半島三面環海,有很多地名與海相關。海邊有很多山岬,在古人眼中,這就是海的一個頭,因此“海頭”這個名字也相當常見。最典型的就是,南海岸和北海岸各有一個“海頭村”,北邊那個在蓬萊(現歸煙臺開發區,本文主要探討歷史,因此仍稱之為蓬萊海頭),南邊那個在海陽。

膠東半島有南北兩個海頭村,都瀕臨黃海,但相隔約200公里

(北邊的海頭村)

這兩個海頭村,面臨的海雖然都是黃海,但相隔甚遠,從地圖上看,兩者之間的連線,基本就相當於膠東半島的縱切,根據導航顯示,從北邊的海頭到南邊的海頭,最近的一條路也有180多公里,其他的則基本都超過200公里。

膠東半島有南北兩個海頭村,都瀕臨黃海,但相隔約200公里

(南面的海頭村)

那麼,這兩個海頭村分別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

從地名資料來看,兩者都是明代建村,建村者都是外地遷到膠東的移民。雖然都相傳與“雲南”有關,但在精確程度上卻有不同。

膠東半島有南北兩個海頭村,都瀕臨黃海,但相隔約200公里

(南邊的海頭村附近風光)

海陽的海頭村,為遲姓人建立。關於遲姓人的原籍,村志中有詳細記載,為雲南烏沙威(烏撒衛)牛角衚衕。在膠東其他地區,亦可見到雲南烏撒衛移民的記載,多為衛所軍戶。而海陽海頭村位於黃海丁字灣畔,明代在附近設立了大山所,海頭村遲姓,或許與此有關。

膠東半島有南北兩個海頭村,都瀕臨黃海,但相隔約200公里

(北邊的海頭村)

蓬萊的海頭村,是一個王姓居多的村莊,蓬萊境內的村莊大多相傳明代從“小云南”遷來,海頭村與周邊的墟里村、鳳眼村同樣如此。“小云南”是否雲南?民間說法各異,但總體是持否定態度,大多人認為,“小云南移民”其實就是山西移民。

"

膠東半島三面環海,有很多地名與海相關。海邊有很多山岬,在古人眼中,這就是海的一個頭,因此“海頭”這個名字也相當常見。最典型的就是,南海岸和北海岸各有一個“海頭村”,北邊那個在蓬萊(現歸煙臺開發區,本文主要探討歷史,因此仍稱之為蓬萊海頭),南邊那個在海陽。

膠東半島有南北兩個海頭村,都瀕臨黃海,但相隔約200公里

(北邊的海頭村)

這兩個海頭村,面臨的海雖然都是黃海,但相隔甚遠,從地圖上看,兩者之間的連線,基本就相當於膠東半島的縱切,根據導航顯示,從北邊的海頭到南邊的海頭,最近的一條路也有180多公里,其他的則基本都超過200公里。

膠東半島有南北兩個海頭村,都瀕臨黃海,但相隔約200公里

(南面的海頭村)

那麼,這兩個海頭村分別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

從地名資料來看,兩者都是明代建村,建村者都是外地遷到膠東的移民。雖然都相傳與“雲南”有關,但在精確程度上卻有不同。

膠東半島有南北兩個海頭村,都瀕臨黃海,但相隔約200公里

(南邊的海頭村附近風光)

海陽的海頭村,為遲姓人建立。關於遲姓人的原籍,村志中有詳細記載,為雲南烏沙威(烏撒衛)牛角衚衕。在膠東其他地區,亦可見到雲南烏撒衛移民的記載,多為衛所軍戶。而海陽海頭村位於黃海丁字灣畔,明代在附近設立了大山所,海頭村遲姓,或許與此有關。

膠東半島有南北兩個海頭村,都瀕臨黃海,但相隔約200公里

(北邊的海頭村)

蓬萊的海頭村,是一個王姓居多的村莊,蓬萊境內的村莊大多相傳明代從“小云南”遷來,海頭村與周邊的墟里村、鳳眼村同樣如此。“小云南”是否雲南?民間說法各異,但總體是持否定態度,大多人認為,“小云南移民”其實就是山西移民。

膠東半島有南北兩個海頭村,都瀕臨黃海,但相隔約200公里

(南邊的海頭村)

這兩個海頭村建立之後,經過數百年的繁衍生息,都發展成較大的村落,根據蓬萊縣誌和海陽地名資料的記載,這兩個海頭村的規模都超過了千人。

雖然姓氏起源並不一樣,但這兩個村莊都叫海頭,顯然在地形上還是有相似之處的。

"

膠東半島三面環海,有很多地名與海相關。海邊有很多山岬,在古人眼中,這就是海的一個頭,因此“海頭”這個名字也相當常見。最典型的就是,南海岸和北海岸各有一個“海頭村”,北邊那個在蓬萊(現歸煙臺開發區,本文主要探討歷史,因此仍稱之為蓬萊海頭),南邊那個在海陽。

膠東半島有南北兩個海頭村,都瀕臨黃海,但相隔約200公里

(北邊的海頭村)

這兩個海頭村,面臨的海雖然都是黃海,但相隔甚遠,從地圖上看,兩者之間的連線,基本就相當於膠東半島的縱切,根據導航顯示,從北邊的海頭到南邊的海頭,最近的一條路也有180多公里,其他的則基本都超過200公里。

膠東半島有南北兩個海頭村,都瀕臨黃海,但相隔約200公里

(南面的海頭村)

那麼,這兩個海頭村分別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

從地名資料來看,兩者都是明代建村,建村者都是外地遷到膠東的移民。雖然都相傳與“雲南”有關,但在精確程度上卻有不同。

膠東半島有南北兩個海頭村,都瀕臨黃海,但相隔約200公里

(南邊的海頭村附近風光)

海陽的海頭村,為遲姓人建立。關於遲姓人的原籍,村志中有詳細記載,為雲南烏沙威(烏撒衛)牛角衚衕。在膠東其他地區,亦可見到雲南烏撒衛移民的記載,多為衛所軍戶。而海陽海頭村位於黃海丁字灣畔,明代在附近設立了大山所,海頭村遲姓,或許與此有關。

膠東半島有南北兩個海頭村,都瀕臨黃海,但相隔約200公里

(北邊的海頭村)

蓬萊的海頭村,是一個王姓居多的村莊,蓬萊境內的村莊大多相傳明代從“小云南”遷來,海頭村與周邊的墟里村、鳳眼村同樣如此。“小云南”是否雲南?民間說法各異,但總體是持否定態度,大多人認為,“小云南移民”其實就是山西移民。

膠東半島有南北兩個海頭村,都瀕臨黃海,但相隔約200公里

(南邊的海頭村)

這兩個海頭村建立之後,經過數百年的繁衍生息,都發展成較大的村落,根據蓬萊縣誌和海陽地名資料的記載,這兩個海頭村的規模都超過了千人。

雖然姓氏起源並不一樣,但這兩個村莊都叫海頭,顯然在地形上還是有相似之處的。

膠東半島有南北兩個海頭村,都瀕臨黃海,但相隔約200公里

(北邊海頭村的海草房)

蓬萊的海頭村尤其明顯,該村東北方向臨海,在海岸線上,就有一處突出的小山頭,顯得很形象。站在附近向東遠眺,隔海相望的就是煙臺西港區。

海陽的海頭村雖然沒有太明顯的山頭,但站在村中高處,大半個丁字灣也能收入眼底,丁字灣大橋以及對岸即墨的海邊群山,看得也十分清晰。總體來說,兩個海頭村都是風景不錯的地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