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柯魯柯鎮金原村第一書記尹春

太陽漸漸升起,金色的陽光透過塑料膜照進一棟棟修葺一新的溫室大棚內,棚內種滿了各種五顏六色的花卉,在陽光的照耀下,大棚被裝扮得色彩斑斕。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柯魯柯鎮金原村第一書記尹春

一大早,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柯魯柯鎮金原村第一書記尹春財,已經帶領著村上的十幾名婦女,開始在大棚內整理即將售出的花卉。尹春財介紹到,可不要小看了這些花卉,他們現在可是我們金原村的“搖錢樹”。

金原村過去一直是一個村集體產業為零的“空殼村”,曾經村上有9戶35名貧困群眾。2016年4月尹春財被派到了金原村擔任第一書記,初來乍到的他和村兩委成員一心想為村民辦點實事,但苦於村集體經濟捉襟見肘,再好的點子也只能停留在腦海中。

天無絕人之路,尹春財發現村裡還有一筆38萬元的溫室大棚補助資金,但由於沒有合適的產業項目,這筆錢一直滯留在市財政局。好事一件接著一件,2017年,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和柯魯柯鎮政府決定,將由市農牧和扶貧開發局投資200萬元修建的9座溫室大棚無償轉讓給金原村,用於發展村集體經濟,並資助村裡21.75萬元的產業扶持資金,有了政策和資金的支持,讓尹春財看到了發展產業帶動群眾增收的希望。

錢有了地有了,可種什麼卻讓尹春財犯了難。7月的一天傍晚,尹春財和村委會主任王玉雲兩人吃過晚飯在市區散步,看到工人正在廣場上擺放盆花,打聽到這些盆栽花都是從西寧拉過來的,這讓尹春財一下就有了想法。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柯魯柯鎮金原村第一書記尹春

兩人一合計,覺得金原村可以試著搞盆栽花卉培育。隨後,在前期市場調研中他們發現,德令哈地區還沒有一個村或是私人培育盆栽花,盆栽花種植技術要求不高,但市場需求量大,這也許是金原村尋求產業發展的一條新路子。

為了保證這個項目萬無一失,2018年1月,尹春財專程到西寧市湟中縣惠田生態園考察,系統學習了花苗栽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知識;在多巴鎮陽光花卉種植基地瞭解大棚種植、花卉包裝、銷售、永生花製作等技術,與企業簽了訂購合同。回來後又與市城管局達成銷售協議。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回到家尹春財就組織大家平整土地、固定鋼構、鋪設塑料、維修捲簾機……做好了培育花卉的所有準備工作。2018年4月初,尹春財從湟中縣訂購的第一批20萬棵牽牛花、萬壽菊、孔雀草運抵金原村。

尹春財介說:“我們買的時候專門打聽了,這三種花耐寒、耐熱、耐鹼性,我們這兒夏季紫外線強,春季寒冷,土質不好,是鹽鹼地,必須要生命力強的花卉才行。”

卸貨搬運、定植苗木、澆水施肥……全村人都忙碌了起來。看著大棚里布滿的花卉,尹春財算了一筆賬,每棵花苗一元七角,除去運輸費、培育費和後期管護費,每棵能賺5角錢,20萬棵淨收入就是10萬元。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月後培育好的20萬盆花卉銷售一空,收穫到第一桶金讓尹春財信心倍增。他說:“我用這筆錢幫全村773人繳納了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同時將剩餘的資金用來資助貧困家庭和壯大村集體經濟。”

為了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尹春財組織起村裡的富餘勞動力和邊緣戶教他們如何培育花卉,學會後就在大棚內打零工。村民王玉蓮說:“以前為了照顧孩子和老人,不能出遠門打工,現在有了花卉大棚在自家門口也能賺錢了,還能照顧家人,真是一舉兩得。”

一年三次花卉培育,一天一百元的工資,幫助金原村解決了30多位村民的工作問題,也讓他們在奔小康的路上越走越快。

有了2018年的成功,2019年4月尹春財一口氣訂購了40萬盆花卉。這幾天剛好是花卉銷售的最好時間,目前已經銷售了5萬盆。尹春財說,我和村委會計劃整合村裡的38萬元陽光溫室大棚補助資金和21.75萬元產業發展資金蓋大棚,自主培育新品種,改進培育技術,成立苗木花卉產業合作社,擴大高品質苗木花卉種植面積,形成一個8100平方米,以鮮花培育、銷售、觀光為主的新型旅遊景區,走合作社帶動農戶的發展之路。

夕陽西下,溫室大棚裡的工人已經停下了手頭的活,但是第一書記尹春財的“花”樣人生還在繼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