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令無數哈佛畢業生感動落淚的畢業演講'

"

作者:克萊頓·克里斯坦森 “顛覆性創新之父”,哈佛商學院教授

2010年春,哈佛大學邀請了因為提出“顛覆性創新”而名滿天下的管理學教授克萊頓•克里斯坦森為畢業班的學生做演講,請他向全體學生闡述如何把他的管理學理論運用於每個人的具體生活中。

當受邀參與演講時,克里斯坦森已經被診斷出患了癌症。在不確定自己的人生還有多少時間的情況下,他將自己對於生命的感悟以及取得幸福快樂人生的經驗,進行了系統總結並傾囊相授。也正因為用心至極,這場演講取得了極大成功,不僅深深感動了現場的學生,也在全社會引起廣泛討論。

以下就是演講的全文,進行了適度刪減,希望每個人看完後都能從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過上幸福美滿的人生。

"

作者:克萊頓·克里斯坦森 “顛覆性創新之父”,哈佛商學院教授

2010年春,哈佛大學邀請了因為提出“顛覆性創新”而名滿天下的管理學教授克萊頓•克里斯坦森為畢業班的學生做演講,請他向全體學生闡述如何把他的管理學理論運用於每個人的具體生活中。

當受邀參與演講時,克里斯坦森已經被診斷出患了癌症。在不確定自己的人生還有多少時間的情況下,他將自己對於生命的感悟以及取得幸福快樂人生的經驗,進行了系統總結並傾囊相授。也正因為用心至極,這場演講取得了極大成功,不僅深深感動了現場的學生,也在全社會引起廣泛討論。

以下就是演講的全文,進行了適度刪減,希望每個人看完後都能從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過上幸福美滿的人生。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令無數哈佛畢業生感動落淚的畢業演講

01、制定人生戰略

1979年以來,我一直在觀察我哈佛商學院同學的命運變遷。在同學聚會上,我見到越來越多的人不開心、離婚,以及與子女疏遠。原因何在?因為他們在決定如何分配時間、才華以及精力時,並沒有堅定地將人生的目標放在首要和中心位置

哈佛商學院每年從全球精英中招收 900 位新生,令人頗感震驚的是,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從未思考過他們的人生目標。我對這些學生說,哈佛商學院可能是他們深度思考這一問題的最後機會所在。如果他們認為以後還會有時間和精力反思,那肯定是腦子壞了,因為人生的重擔只會越來越沉重:你要還住房貸款,每週要工作70個小時,還得結婚生子。

對我而言,有一個清晰的人生目標至關重要。在成為羅德學者之後,我的課業壓力變得十分沉重,相當於在牛津的正常學習時間之外又加上了一年的學習量。我當時決定,每天晚上要花一個小時閱讀、思考,探究上帝為何要我降生在這個世上。但想要堅持這個目標也頗具挑戰,因為我在這上面多花一個小時,就意味著研究計量經濟學的時間又少了一個小時。從繁忙學業中抽出一個小時來幹這個是否值得?實際上,當時我也非常矛盾,但我還是堅持了下來,並最終找到了我人生的目標。

如果我沒有這麼做,而是將那一個小時用在學習最新的技能上,去研究迴歸分析的自相關性這類問題,那我肯定是浪費了我的人生。計量經濟學工具我一年也就用幾次,但人生的目標卻需要我每天去實踐這是我學過的最有用的東西搞清楚人生的目標,遠比學習什麼作業成本法、平衡計分卡、核心競爭力、顛覆性創新、4P 營銷理論以及波特五力模型等更為重要

選擇一份職業並獲得成功,不過是實現人生目標的一種工具。但如果沒有目標,人生勢必空洞無趣

02、做好資源配置

你如何配置自己的時間、精力以及才華等資源,決定了你會有何種人生戰略。

我有一大堆的“事業”在搶佔這些資源:我要盡心盡力維持夫妻關係和睦,要培養優秀的子女,同時還要奉獻社區,爭取事業有成,做好教會服務。既然我的時間、精力以及才華都非常有限,那麼我應該如何在追求的各項事業之間配置資源?

極度渴望成就的人一旦有了更充裕的時間或者多餘的精力,他們便會下意識地將其投入到追求短期利益的活動之中。而我們的職業確實能夠為我們的進步提供最為具體的證明。比如你推出了一款產品,完成了一項設計,結束了一次講演,做成了一筆交易,講了一堂課,發表了一篇論文,得到了報酬,獲得了升遷,這樣的進展往往清晰可見。然而,你在配偶及子女身上的時間和精力投入,通常很難立竿見影。孩子們每天都有犯錯的時候。可能直到他們 20 歲時,你才敢自豪地說“我養了個優秀的孩子”。你也可以無須重視與另一半的關係,畢竟在平常的日子裡,夫妻關係好像也沒顯示出惡化的跡象。即便與家人的親密友愛關係才是幸福最強大、最持久的源泉,那些追求卓越的人還是會下意識地偏重於事業,而忽略了對家庭的投入。

如果你研究過商業災難的根源,便會經常發現,這類失敗的企業存在一種對即刻滿足的刻意追逐。如果用同樣的角度來審視個人生活,你也會發現一種同樣令人震驚且發人深省的路徑偏好:那些先前最被珍視的初心,後來卻越來越難以獲得資源上的投入。

03、避開“邊際成本”錯誤

金融學和經濟學告訴我們,在評估另類投資時,我們應當忽略沉沒成本和固定成本,轉而把每項投資的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作為決策依據。我們從課程中得知,這一理念使得公司更偏向於押寶其過去取得成功的經驗舉措,而忽視了對未來所需能力的打造。如果未來真的只是復刻過往,那麼這種方法倒說得過去。但如果未來不同於歷史,這種做法就是錯誤的。實際上,未來幾乎總是在變化。

這個理論解釋了我和學生們討論的第三個問題: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並避免牢獄之災。我們在面對人生中的善惡抉擇時,經常會不經意地套用邊際成本學說。有個聲音會在我們的大腦中迴盪:“我知道按道理我們不應該這麼做,但是現在情況特殊,破個例也無妨。就這一次,不會有事的。”懷著“就這一次”的僥倖心理做“錯事”,看起來邊際成本極低,因此有著難以抵抗的誘惑力。但它最終吞噬了你,讓你忘記這條路最終通向何處,也忘記計算這項選擇的全部成本有多高

我告訴你們我是如何認清“就這一次”的潛在破壞性的。我當年是牛津大學校籃球隊的一員。有一年,我們拼盡了全力,最終以不敗戰績打完了整個賽季。球隊裡的隊友都成了我這一輩子最好的朋友。後來我們參加了類似全美大學生體育協會錦標賽的英國籃球比賽,並最終殺入決賽。不巧的是,爭奪冠軍的比賽預定在週日舉行,而我在 16 歲時已經向上帝承諾,絕不在週日打球。我找到教練,向他解釋這件事,但是他對此將信將疑。我的隊友們也難以置信,畢竟我是球隊的首發中鋒。每個隊友都跑過來跟我說:“你得上場啊。你就不能破個例嗎,就這一次?”

作為一個虔誠的教徒,我跑到一邊禱告,希望上帝能夠告訴我怎麼辦。我得到的啟示非常明確,那就是我不能不信守承諾。最終我沒有打這場決賽。

從很多角度看,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決定,畢竟我的一生之中有幾千個這樣的週日。從理論上講,我也可以跨越一次紅線,下不為例。但回頭看來,抵擋住“情況特殊,破一次例也無妨”邏輯的誘惑,實在是我人生之中最為重要的決定之一。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我們人生中出現“特殊情況”的時候沒完沒了啊。如果我那一次破了例,那麼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就可能會一次又一次地無法堅守自我。

我從中得到的啟示是,100 % 地信守承諾遠比 98 % 地信守承諾容易得多。如果你基於邊際成本分析,總是屈服於“就這一次”,那你就會和我那些坐牢的同學一樣,對最終的歸宿悔恨不已。你必須有自己的堅持,並且為其畫出安全底線

選擇恰當的衡量尺度

2009年醫生髮現我得了癌症,而我也以為自己時日無多。幸運的是,現在看起來我似乎逃過了這一劫。但這段經歷卻讓我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深刻認識。

不少公司通過我的研究獲得了鉅額收益,對此我心知肚明。我知道自己的確有過重要的影響。但這場疾病讓我發現,於我自己而言,那些所謂的重要影響恰恰微不足道。這的確十分有趣。這讓我得出一個結論:上帝評價我的尺度並不是金錢,而是我曾經接觸過的一個個具體的人

我想我的這個人生衡量尺度同樣也適用於每一個人。

我最後的建議是:想清楚你到底想要以何種標準來評價自己的一生,並堅持將這種標準落實到每一天的生活之中,只要你能做到這一點,你就一定能擁有成功的人生。

"

作者:克萊頓·克里斯坦森 “顛覆性創新之父”,哈佛商學院教授

2010年春,哈佛大學邀請了因為提出“顛覆性創新”而名滿天下的管理學教授克萊頓•克里斯坦森為畢業班的學生做演講,請他向全體學生闡述如何把他的管理學理論運用於每個人的具體生活中。

當受邀參與演講時,克里斯坦森已經被診斷出患了癌症。在不確定自己的人生還有多少時間的情況下,他將自己對於生命的感悟以及取得幸福快樂人生的經驗,進行了系統總結並傾囊相授。也正因為用心至極,這場演講取得了極大成功,不僅深深感動了現場的學生,也在全社會引起廣泛討論。

以下就是演講的全文,進行了適度刪減,希望每個人看完後都能從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過上幸福美滿的人生。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令無數哈佛畢業生感動落淚的畢業演講

01、制定人生戰略

1979年以來,我一直在觀察我哈佛商學院同學的命運變遷。在同學聚會上,我見到越來越多的人不開心、離婚,以及與子女疏遠。原因何在?因為他們在決定如何分配時間、才華以及精力時,並沒有堅定地將人生的目標放在首要和中心位置

哈佛商學院每年從全球精英中招收 900 位新生,令人頗感震驚的是,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從未思考過他們的人生目標。我對這些學生說,哈佛商學院可能是他們深度思考這一問題的最後機會所在。如果他們認為以後還會有時間和精力反思,那肯定是腦子壞了,因為人生的重擔只會越來越沉重:你要還住房貸款,每週要工作70個小時,還得結婚生子。

對我而言,有一個清晰的人生目標至關重要。在成為羅德學者之後,我的課業壓力變得十分沉重,相當於在牛津的正常學習時間之外又加上了一年的學習量。我當時決定,每天晚上要花一個小時閱讀、思考,探究上帝為何要我降生在這個世上。但想要堅持這個目標也頗具挑戰,因為我在這上面多花一個小時,就意味著研究計量經濟學的時間又少了一個小時。從繁忙學業中抽出一個小時來幹這個是否值得?實際上,當時我也非常矛盾,但我還是堅持了下來,並最終找到了我人生的目標。

如果我沒有這麼做,而是將那一個小時用在學習最新的技能上,去研究迴歸分析的自相關性這類問題,那我肯定是浪費了我的人生。計量經濟學工具我一年也就用幾次,但人生的目標卻需要我每天去實踐這是我學過的最有用的東西搞清楚人生的目標,遠比學習什麼作業成本法、平衡計分卡、核心競爭力、顛覆性創新、4P 營銷理論以及波特五力模型等更為重要

選擇一份職業並獲得成功,不過是實現人生目標的一種工具。但如果沒有目標,人生勢必空洞無趣

02、做好資源配置

你如何配置自己的時間、精力以及才華等資源,決定了你會有何種人生戰略。

我有一大堆的“事業”在搶佔這些資源:我要盡心盡力維持夫妻關係和睦,要培養優秀的子女,同時還要奉獻社區,爭取事業有成,做好教會服務。既然我的時間、精力以及才華都非常有限,那麼我應該如何在追求的各項事業之間配置資源?

極度渴望成就的人一旦有了更充裕的時間或者多餘的精力,他們便會下意識地將其投入到追求短期利益的活動之中。而我們的職業確實能夠為我們的進步提供最為具體的證明。比如你推出了一款產品,完成了一項設計,結束了一次講演,做成了一筆交易,講了一堂課,發表了一篇論文,得到了報酬,獲得了升遷,這樣的進展往往清晰可見。然而,你在配偶及子女身上的時間和精力投入,通常很難立竿見影。孩子們每天都有犯錯的時候。可能直到他們 20 歲時,你才敢自豪地說“我養了個優秀的孩子”。你也可以無須重視與另一半的關係,畢竟在平常的日子裡,夫妻關係好像也沒顯示出惡化的跡象。即便與家人的親密友愛關係才是幸福最強大、最持久的源泉,那些追求卓越的人還是會下意識地偏重於事業,而忽略了對家庭的投入。

如果你研究過商業災難的根源,便會經常發現,這類失敗的企業存在一種對即刻滿足的刻意追逐。如果用同樣的角度來審視個人生活,你也會發現一種同樣令人震驚且發人深省的路徑偏好:那些先前最被珍視的初心,後來卻越來越難以獲得資源上的投入。

03、避開“邊際成本”錯誤

金融學和經濟學告訴我們,在評估另類投資時,我們應當忽略沉沒成本和固定成本,轉而把每項投資的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作為決策依據。我們從課程中得知,這一理念使得公司更偏向於押寶其過去取得成功的經驗舉措,而忽視了對未來所需能力的打造。如果未來真的只是復刻過往,那麼這種方法倒說得過去。但如果未來不同於歷史,這種做法就是錯誤的。實際上,未來幾乎總是在變化。

這個理論解釋了我和學生們討論的第三個問題: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並避免牢獄之災。我們在面對人生中的善惡抉擇時,經常會不經意地套用邊際成本學說。有個聲音會在我們的大腦中迴盪:“我知道按道理我們不應該這麼做,但是現在情況特殊,破個例也無妨。就這一次,不會有事的。”懷著“就這一次”的僥倖心理做“錯事”,看起來邊際成本極低,因此有著難以抵抗的誘惑力。但它最終吞噬了你,讓你忘記這條路最終通向何處,也忘記計算這項選擇的全部成本有多高

我告訴你們我是如何認清“就這一次”的潛在破壞性的。我當年是牛津大學校籃球隊的一員。有一年,我們拼盡了全力,最終以不敗戰績打完了整個賽季。球隊裡的隊友都成了我這一輩子最好的朋友。後來我們參加了類似全美大學生體育協會錦標賽的英國籃球比賽,並最終殺入決賽。不巧的是,爭奪冠軍的比賽預定在週日舉行,而我在 16 歲時已經向上帝承諾,絕不在週日打球。我找到教練,向他解釋這件事,但是他對此將信將疑。我的隊友們也難以置信,畢竟我是球隊的首發中鋒。每個隊友都跑過來跟我說:“你得上場啊。你就不能破個例嗎,就這一次?”

作為一個虔誠的教徒,我跑到一邊禱告,希望上帝能夠告訴我怎麼辦。我得到的啟示非常明確,那就是我不能不信守承諾。最終我沒有打這場決賽。

從很多角度看,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決定,畢竟我的一生之中有幾千個這樣的週日。從理論上講,我也可以跨越一次紅線,下不為例。但回頭看來,抵擋住“情況特殊,破一次例也無妨”邏輯的誘惑,實在是我人生之中最為重要的決定之一。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我們人生中出現“特殊情況”的時候沒完沒了啊。如果我那一次破了例,那麼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就可能會一次又一次地無法堅守自我。

我從中得到的啟示是,100 % 地信守承諾遠比 98 % 地信守承諾容易得多。如果你基於邊際成本分析,總是屈服於“就這一次”,那你就會和我那些坐牢的同學一樣,對最終的歸宿悔恨不已。你必須有自己的堅持,並且為其畫出安全底線

選擇恰當的衡量尺度

2009年醫生髮現我得了癌症,而我也以為自己時日無多。幸運的是,現在看起來我似乎逃過了這一劫。但這段經歷卻讓我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深刻認識。

不少公司通過我的研究獲得了鉅額收益,對此我心知肚明。我知道自己的確有過重要的影響。但這場疾病讓我發現,於我自己而言,那些所謂的重要影響恰恰微不足道。這的確十分有趣。這讓我得出一個結論:上帝評價我的尺度並不是金錢,而是我曾經接觸過的一個個具體的人

我想我的這個人生衡量尺度同樣也適用於每一個人。

我最後的建議是:想清楚你到底想要以何種標準來評價自己的一生,並堅持將這種標準落實到每一天的生活之中,只要你能做到這一點,你就一定能擁有成功的人生。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令無數哈佛畢業生感動落淚的畢業演講

"

作者:克萊頓·克里斯坦森 “顛覆性創新之父”,哈佛商學院教授

2010年春,哈佛大學邀請了因為提出“顛覆性創新”而名滿天下的管理學教授克萊頓•克里斯坦森為畢業班的學生做演講,請他向全體學生闡述如何把他的管理學理論運用於每個人的具體生活中。

當受邀參與演講時,克里斯坦森已經被診斷出患了癌症。在不確定自己的人生還有多少時間的情況下,他將自己對於生命的感悟以及取得幸福快樂人生的經驗,進行了系統總結並傾囊相授。也正因為用心至極,這場演講取得了極大成功,不僅深深感動了現場的學生,也在全社會引起廣泛討論。

以下就是演講的全文,進行了適度刪減,希望每個人看完後都能從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過上幸福美滿的人生。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令無數哈佛畢業生感動落淚的畢業演講

01、制定人生戰略

1979年以來,我一直在觀察我哈佛商學院同學的命運變遷。在同學聚會上,我見到越來越多的人不開心、離婚,以及與子女疏遠。原因何在?因為他們在決定如何分配時間、才華以及精力時,並沒有堅定地將人生的目標放在首要和中心位置

哈佛商學院每年從全球精英中招收 900 位新生,令人頗感震驚的是,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從未思考過他們的人生目標。我對這些學生說,哈佛商學院可能是他們深度思考這一問題的最後機會所在。如果他們認為以後還會有時間和精力反思,那肯定是腦子壞了,因為人生的重擔只會越來越沉重:你要還住房貸款,每週要工作70個小時,還得結婚生子。

對我而言,有一個清晰的人生目標至關重要。在成為羅德學者之後,我的課業壓力變得十分沉重,相當於在牛津的正常學習時間之外又加上了一年的學習量。我當時決定,每天晚上要花一個小時閱讀、思考,探究上帝為何要我降生在這個世上。但想要堅持這個目標也頗具挑戰,因為我在這上面多花一個小時,就意味著研究計量經濟學的時間又少了一個小時。從繁忙學業中抽出一個小時來幹這個是否值得?實際上,當時我也非常矛盾,但我還是堅持了下來,並最終找到了我人生的目標。

如果我沒有這麼做,而是將那一個小時用在學習最新的技能上,去研究迴歸分析的自相關性這類問題,那我肯定是浪費了我的人生。計量經濟學工具我一年也就用幾次,但人生的目標卻需要我每天去實踐這是我學過的最有用的東西搞清楚人生的目標,遠比學習什麼作業成本法、平衡計分卡、核心競爭力、顛覆性創新、4P 營銷理論以及波特五力模型等更為重要

選擇一份職業並獲得成功,不過是實現人生目標的一種工具。但如果沒有目標,人生勢必空洞無趣

02、做好資源配置

你如何配置自己的時間、精力以及才華等資源,決定了你會有何種人生戰略。

我有一大堆的“事業”在搶佔這些資源:我要盡心盡力維持夫妻關係和睦,要培養優秀的子女,同時還要奉獻社區,爭取事業有成,做好教會服務。既然我的時間、精力以及才華都非常有限,那麼我應該如何在追求的各項事業之間配置資源?

極度渴望成就的人一旦有了更充裕的時間或者多餘的精力,他們便會下意識地將其投入到追求短期利益的活動之中。而我們的職業確實能夠為我們的進步提供最為具體的證明。比如你推出了一款產品,完成了一項設計,結束了一次講演,做成了一筆交易,講了一堂課,發表了一篇論文,得到了報酬,獲得了升遷,這樣的進展往往清晰可見。然而,你在配偶及子女身上的時間和精力投入,通常很難立竿見影。孩子們每天都有犯錯的時候。可能直到他們 20 歲時,你才敢自豪地說“我養了個優秀的孩子”。你也可以無須重視與另一半的關係,畢竟在平常的日子裡,夫妻關係好像也沒顯示出惡化的跡象。即便與家人的親密友愛關係才是幸福最強大、最持久的源泉,那些追求卓越的人還是會下意識地偏重於事業,而忽略了對家庭的投入。

如果你研究過商業災難的根源,便會經常發現,這類失敗的企業存在一種對即刻滿足的刻意追逐。如果用同樣的角度來審視個人生活,你也會發現一種同樣令人震驚且發人深省的路徑偏好:那些先前最被珍視的初心,後來卻越來越難以獲得資源上的投入。

03、避開“邊際成本”錯誤

金融學和經濟學告訴我們,在評估另類投資時,我們應當忽略沉沒成本和固定成本,轉而把每項投資的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作為決策依據。我們從課程中得知,這一理念使得公司更偏向於押寶其過去取得成功的經驗舉措,而忽視了對未來所需能力的打造。如果未來真的只是復刻過往,那麼這種方法倒說得過去。但如果未來不同於歷史,這種做法就是錯誤的。實際上,未來幾乎總是在變化。

這個理論解釋了我和學生們討論的第三個問題: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並避免牢獄之災。我們在面對人生中的善惡抉擇時,經常會不經意地套用邊際成本學說。有個聲音會在我們的大腦中迴盪:“我知道按道理我們不應該這麼做,但是現在情況特殊,破個例也無妨。就這一次,不會有事的。”懷著“就這一次”的僥倖心理做“錯事”,看起來邊際成本極低,因此有著難以抵抗的誘惑力。但它最終吞噬了你,讓你忘記這條路最終通向何處,也忘記計算這項選擇的全部成本有多高

我告訴你們我是如何認清“就這一次”的潛在破壞性的。我當年是牛津大學校籃球隊的一員。有一年,我們拼盡了全力,最終以不敗戰績打完了整個賽季。球隊裡的隊友都成了我這一輩子最好的朋友。後來我們參加了類似全美大學生體育協會錦標賽的英國籃球比賽,並最終殺入決賽。不巧的是,爭奪冠軍的比賽預定在週日舉行,而我在 16 歲時已經向上帝承諾,絕不在週日打球。我找到教練,向他解釋這件事,但是他對此將信將疑。我的隊友們也難以置信,畢竟我是球隊的首發中鋒。每個隊友都跑過來跟我說:“你得上場啊。你就不能破個例嗎,就這一次?”

作為一個虔誠的教徒,我跑到一邊禱告,希望上帝能夠告訴我怎麼辦。我得到的啟示非常明確,那就是我不能不信守承諾。最終我沒有打這場決賽。

從很多角度看,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決定,畢竟我的一生之中有幾千個這樣的週日。從理論上講,我也可以跨越一次紅線,下不為例。但回頭看來,抵擋住“情況特殊,破一次例也無妨”邏輯的誘惑,實在是我人生之中最為重要的決定之一。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我們人生中出現“特殊情況”的時候沒完沒了啊。如果我那一次破了例,那麼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就可能會一次又一次地無法堅守自我。

我從中得到的啟示是,100 % 地信守承諾遠比 98 % 地信守承諾容易得多。如果你基於邊際成本分析,總是屈服於“就這一次”,那你就會和我那些坐牢的同學一樣,對最終的歸宿悔恨不已。你必須有自己的堅持,並且為其畫出安全底線

選擇恰當的衡量尺度

2009年醫生髮現我得了癌症,而我也以為自己時日無多。幸運的是,現在看起來我似乎逃過了這一劫。但這段經歷卻讓我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深刻認識。

不少公司通過我的研究獲得了鉅額收益,對此我心知肚明。我知道自己的確有過重要的影響。但這場疾病讓我發現,於我自己而言,那些所謂的重要影響恰恰微不足道。這的確十分有趣。這讓我得出一個結論:上帝評價我的尺度並不是金錢,而是我曾經接觸過的一個個具體的人

我想我的這個人生衡量尺度同樣也適用於每一個人。

我最後的建議是:想清楚你到底想要以何種標準來評價自己的一生,並堅持將這種標準落實到每一天的生活之中,只要你能做到這一點,你就一定能擁有成功的人生。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令無數哈佛畢業生感動落淚的畢業演講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令無數哈佛畢業生感動落淚的畢業演講

"

作者:克萊頓·克里斯坦森 “顛覆性創新之父”,哈佛商學院教授

2010年春,哈佛大學邀請了因為提出“顛覆性創新”而名滿天下的管理學教授克萊頓•克里斯坦森為畢業班的學生做演講,請他向全體學生闡述如何把他的管理學理論運用於每個人的具體生活中。

當受邀參與演講時,克里斯坦森已經被診斷出患了癌症。在不確定自己的人生還有多少時間的情況下,他將自己對於生命的感悟以及取得幸福快樂人生的經驗,進行了系統總結並傾囊相授。也正因為用心至極,這場演講取得了極大成功,不僅深深感動了現場的學生,也在全社會引起廣泛討論。

以下就是演講的全文,進行了適度刪減,希望每個人看完後都能從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過上幸福美滿的人生。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令無數哈佛畢業生感動落淚的畢業演講

01、制定人生戰略

1979年以來,我一直在觀察我哈佛商學院同學的命運變遷。在同學聚會上,我見到越來越多的人不開心、離婚,以及與子女疏遠。原因何在?因為他們在決定如何分配時間、才華以及精力時,並沒有堅定地將人生的目標放在首要和中心位置

哈佛商學院每年從全球精英中招收 900 位新生,令人頗感震驚的是,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從未思考過他們的人生目標。我對這些學生說,哈佛商學院可能是他們深度思考這一問題的最後機會所在。如果他們認為以後還會有時間和精力反思,那肯定是腦子壞了,因為人生的重擔只會越來越沉重:你要還住房貸款,每週要工作70個小時,還得結婚生子。

對我而言,有一個清晰的人生目標至關重要。在成為羅德學者之後,我的課業壓力變得十分沉重,相當於在牛津的正常學習時間之外又加上了一年的學習量。我當時決定,每天晚上要花一個小時閱讀、思考,探究上帝為何要我降生在這個世上。但想要堅持這個目標也頗具挑戰,因為我在這上面多花一個小時,就意味著研究計量經濟學的時間又少了一個小時。從繁忙學業中抽出一個小時來幹這個是否值得?實際上,當時我也非常矛盾,但我還是堅持了下來,並最終找到了我人生的目標。

如果我沒有這麼做,而是將那一個小時用在學習最新的技能上,去研究迴歸分析的自相關性這類問題,那我肯定是浪費了我的人生。計量經濟學工具我一年也就用幾次,但人生的目標卻需要我每天去實踐這是我學過的最有用的東西搞清楚人生的目標,遠比學習什麼作業成本法、平衡計分卡、核心競爭力、顛覆性創新、4P 營銷理論以及波特五力模型等更為重要

選擇一份職業並獲得成功,不過是實現人生目標的一種工具。但如果沒有目標,人生勢必空洞無趣

02、做好資源配置

你如何配置自己的時間、精力以及才華等資源,決定了你會有何種人生戰略。

我有一大堆的“事業”在搶佔這些資源:我要盡心盡力維持夫妻關係和睦,要培養優秀的子女,同時還要奉獻社區,爭取事業有成,做好教會服務。既然我的時間、精力以及才華都非常有限,那麼我應該如何在追求的各項事業之間配置資源?

極度渴望成就的人一旦有了更充裕的時間或者多餘的精力,他們便會下意識地將其投入到追求短期利益的活動之中。而我們的職業確實能夠為我們的進步提供最為具體的證明。比如你推出了一款產品,完成了一項設計,結束了一次講演,做成了一筆交易,講了一堂課,發表了一篇論文,得到了報酬,獲得了升遷,這樣的進展往往清晰可見。然而,你在配偶及子女身上的時間和精力投入,通常很難立竿見影。孩子們每天都有犯錯的時候。可能直到他們 20 歲時,你才敢自豪地說“我養了個優秀的孩子”。你也可以無須重視與另一半的關係,畢竟在平常的日子裡,夫妻關係好像也沒顯示出惡化的跡象。即便與家人的親密友愛關係才是幸福最強大、最持久的源泉,那些追求卓越的人還是會下意識地偏重於事業,而忽略了對家庭的投入。

如果你研究過商業災難的根源,便會經常發現,這類失敗的企業存在一種對即刻滿足的刻意追逐。如果用同樣的角度來審視個人生活,你也會發現一種同樣令人震驚且發人深省的路徑偏好:那些先前最被珍視的初心,後來卻越來越難以獲得資源上的投入。

03、避開“邊際成本”錯誤

金融學和經濟學告訴我們,在評估另類投資時,我們應當忽略沉沒成本和固定成本,轉而把每項投資的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作為決策依據。我們從課程中得知,這一理念使得公司更偏向於押寶其過去取得成功的經驗舉措,而忽視了對未來所需能力的打造。如果未來真的只是復刻過往,那麼這種方法倒說得過去。但如果未來不同於歷史,這種做法就是錯誤的。實際上,未來幾乎總是在變化。

這個理論解釋了我和學生們討論的第三個問題: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並避免牢獄之災。我們在面對人生中的善惡抉擇時,經常會不經意地套用邊際成本學說。有個聲音會在我們的大腦中迴盪:“我知道按道理我們不應該這麼做,但是現在情況特殊,破個例也無妨。就這一次,不會有事的。”懷著“就這一次”的僥倖心理做“錯事”,看起來邊際成本極低,因此有著難以抵抗的誘惑力。但它最終吞噬了你,讓你忘記這條路最終通向何處,也忘記計算這項選擇的全部成本有多高

我告訴你們我是如何認清“就這一次”的潛在破壞性的。我當年是牛津大學校籃球隊的一員。有一年,我們拼盡了全力,最終以不敗戰績打完了整個賽季。球隊裡的隊友都成了我這一輩子最好的朋友。後來我們參加了類似全美大學生體育協會錦標賽的英國籃球比賽,並最終殺入決賽。不巧的是,爭奪冠軍的比賽預定在週日舉行,而我在 16 歲時已經向上帝承諾,絕不在週日打球。我找到教練,向他解釋這件事,但是他對此將信將疑。我的隊友們也難以置信,畢竟我是球隊的首發中鋒。每個隊友都跑過來跟我說:“你得上場啊。你就不能破個例嗎,就這一次?”

作為一個虔誠的教徒,我跑到一邊禱告,希望上帝能夠告訴我怎麼辦。我得到的啟示非常明確,那就是我不能不信守承諾。最終我沒有打這場決賽。

從很多角度看,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決定,畢竟我的一生之中有幾千個這樣的週日。從理論上講,我也可以跨越一次紅線,下不為例。但回頭看來,抵擋住“情況特殊,破一次例也無妨”邏輯的誘惑,實在是我人生之中最為重要的決定之一。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我們人生中出現“特殊情況”的時候沒完沒了啊。如果我那一次破了例,那麼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就可能會一次又一次地無法堅守自我。

我從中得到的啟示是,100 % 地信守承諾遠比 98 % 地信守承諾容易得多。如果你基於邊際成本分析,總是屈服於“就這一次”,那你就會和我那些坐牢的同學一樣,對最終的歸宿悔恨不已。你必須有自己的堅持,並且為其畫出安全底線

選擇恰當的衡量尺度

2009年醫生髮現我得了癌症,而我也以為自己時日無多。幸運的是,現在看起來我似乎逃過了這一劫。但這段經歷卻讓我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深刻認識。

不少公司通過我的研究獲得了鉅額收益,對此我心知肚明。我知道自己的確有過重要的影響。但這場疾病讓我發現,於我自己而言,那些所謂的重要影響恰恰微不足道。這的確十分有趣。這讓我得出一個結論:上帝評價我的尺度並不是金錢,而是我曾經接觸過的一個個具體的人

我想我的這個人生衡量尺度同樣也適用於每一個人。

我最後的建議是:想清楚你到底想要以何種標準來評價自己的一生,並堅持將這種標準落實到每一天的生活之中,只要你能做到這一點,你就一定能擁有成功的人生。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令無數哈佛畢業生感動落淚的畢業演講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令無數哈佛畢業生感動落淚的畢業演講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令無數哈佛畢業生感動落淚的畢業演講

本文選編自《管理大師經典》(哈佛商業評論),一套8本,瞭解6位世界級管理大師思想的絕佳入門讀物。作者包括“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 ;“顛覆性創新之父”克萊頓·克里斯坦森;“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藍海戰略”奠基人W.錢·金、勒妮·莫博涅;《基業長青》作者吉姆·柯林斯。

高度濃縮的管理乾貨,每天30分鐘學會一項管理技能,涵蓋戰略、組織、領導力、制度等管理全流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