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生父母把女兒趕出家門,女兒不服告上法庭,其中隱情讓人辛酸

故事 小新小白的床邊故事 2017-04-03

家在人們心中是一個溫暖的字眼,說到回家很多漂泊在外的遊子都會露出真心的微笑。因為家裡面總有最愛的人在等待著自己。可是江蘇省揚州市的陳娟和她的丈夫小吳提起回家卻害怕的瑟瑟發抖,因為就在一年前,他們倆被家裡人趕了出來了。回想起被趕出來的那一天,陳娟和她的丈夫小吳還是心有餘悸,而問起把自己趕出家門的人,陳娟卻委屈的哭了起來,說霸佔自己家的不是別人,而是他們的親生父母,他們被趕出來的時候,連貼身衣服都沒拿,一分錢都沒有,無奈之下只能在偏遠的地方暫時租了一間小房子。

親生父母把女兒趕出家門,女兒不服告上法庭,其中隱情讓人辛酸

親生父母把女兒趕出家門,女兒不服告上法庭,其中隱情讓人辛酸

樓道狹窄,沒燈,室內條件也不好,就連基本的家電設施都不齊全。房東回憶說,陳娟剛剛住進來的時候還懷著身孕呢,聽說了陳娟的故事之後,房東都覺得不可思議,這親生父母把女兒趕出來還是在女兒懷有身孕的時候,而且最關鍵的是這房子還是在陳娟自己的名下,那麼這陳娟跟父母之間的矛盾到底到了什麼程度?在那段時間,陳娟也向法院求助,法院也派了工作人員陪他們到曾經的家裡面去勸說父母,可是到了家門口,陳娟夫婦都不敢再靠近了,無奈之下,隨行的法院工作人員幫他們敲了門,可是當家里老父看見陳娟之後,啪的關上了門。到底陳娟和父母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怎麼會是這麼一個相處的狀態呢?女兒怕極,恨極了父母,而父母呢,還壓根不原意看到女兒。

親生父母把女兒趕出家門,女兒不服告上法庭,其中隱情讓人辛酸

這個時候陳娟的生母朱寶珍站出來說話了,說到趕走女兒的用意,倒是回答的非常直接,坦然。“要房子”!為了這房子難道就趕走女兒嗎?可朱寶珍卻說這是她咎由自取,陳娟從來不孝敬他們老兩口。一旦發生了什麼,陳娟躲都躲不及,就比方說兩年,陳娟的父親中風了,醫院費還差兩萬塊多才能湊齊,於是朱寶珍就找到了包括陳娟在內的四個子女要求平攤醫療費。別的孩子呢都痛快的掏錢了,可陳娟居然躲起來不露面了,幾經折騰之後陳娟終於答應出治療費。可是別的子女都出5000,她卻只肯拿出2000出來。性格剛硬的朱寶珍當場就拒絕了陳娟拿出來的錢,用朱寶珍的話來說:我要的是你的孝順,而不是乞討來的施捨!要是這麼說的話,陳娟確實不應該。但是如果陳娟的父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跟女兒反目成仇還霸佔房子,這是不是有點反應過激了?

看來這事還有隱情,就在人們覺得疑惑的時候,更加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聽說了母親的控訴,陳娟極其不樂意也極其強硬的說出了這麼一句話:我覺得我沒義務養她!長大的子女贍養年邁的父母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怎麼陳娟不但說自己沒義務贍養父母還說的這麼理直氣壯呢?面對大家的不解,陳娟在經過短暫的沉默後,又說出了這麼一句話:他們已經不是第一次把我趕出家門了,早在二十八年前我就已經被趕出來了。這話陳娟說的是無比委屈又無比的悲痛。究竟會是什麼會讓孩子跟親生父母之間發生如此之大的矛盾呢?一場長達28年的糾葛往事重現在了人們面前!

親生父母把女兒趕出家門,女兒不服告上法庭,其中隱情讓人辛酸

一說起這件事往事,父母和陳娟都顯得時而傷感時而憤慨,28年前,陳娟出生在江蘇鹽城,可是剛滿月陳娟的父母就把她送到了揚州的姑姑陳忠蘭的家裡交給姑姑撫養。陳娟說 ,原來當初在還沒生她的時候,父母就表示要兒子不要女兒,還那麼小的時候就因為性別歧視被父母送走了,她表示很無奈。可是陳娟的母親朱寶珍卻不這麼說:陳娟她在撒謊,我從來都不重男輕女!自己當初送走陳娟那是迫不得已,因為當初生下陳娟那會兒,她和丈夫正在營運一家工廠,生產任務繁重,只好出此下策。而說到陳娟的童年生活,朱寶珍和陳娟也有著不同的感受。朱寶珍說,雖然她把女兒寄養在了別人家,可是她心裡並沒有忘記女兒,不僅隔三差五的就要去看望女兒而且一旦手頭沒事就會接女兒回,小聚幾天。說到這裡,朱寶珍臉上掛滿了微笑,說小時候陳娟跟她的感情也是很要好的。可是意外的是,陳娟一提到自己的童年,卻忍不住就要哭出來了。陳娟說雖然那時候年紀小,但是她早記事,清楚地記得自己偶爾去一趟親媽家,家裡人的那個態度“走到哪裡看到哪裡,就怕家裡的什麼東西被自己拿走”陳娟委屈又氣氛,朱寶珍那時候總會說這個那個貴,別去碰,那個東西我點了數的,你也不能拿。這是什麼呀?這分明就是防賊,有這麼防親生女兒嗎?這就奇怪了,兩個人的態度怎麼截然相反呢?

一個孩子如果被親生父母生兒不養,所以產生一些怨恨,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朱寶珍卻表示,儘管陳娟對她不滿,但是這也不能構成她不贍養她的理由!當時並不是遺棄而是寄養,該給的撫養費,她可是一分不少的給了的。每次去看陳娟的時候,都會給女兒一百到兩百不等的零花錢,還定期的給她生活所需的撫養費。可是對於撫養費,陳娟這邊是一邊冷笑一邊大搖其頭“剛開始的第一年有200塊,後來就都沒有了”陳娟斷然否認。當然了,這可能是因為陳娟記恨父母比較情緒化,再說了,那會陳娟還是個孩子,這撫養費也不可能直接到她手上。所以撫養費這事呢,還得問一下養大陳娟的人,也就是陳娟的姑姑陳忠蘭。說起當年的事,陳忠蘭可是帶有著怨氣說“身為親生父母的朱寶珍就是沒有給過陳娟任何撫養費!”撫養費這事也是年代久遠了,也沒辦法對證了。不管怎麼樣,陳娟長大了對自己的親生父母也疏遠了,就算有血緣親情也被一些小事和時間沖淡了,可這就奇怪了,既然如此,陳娟的父母怎麼會跑來霸佔陳娟的房子呢?

親生父母把女兒趕出家門,女兒不服告上法庭,其中隱情讓人辛酸

從情份上說,朱寶珍著實還對不住陳娟。這個時候朱寶珍忍不住了一臉氣憤的說:就是因為我覺得虧欠女兒了,才惹出今天這種麻煩事情,因為那房子就是覺得虧欠她,才買來送給她的。朱寶珍說眼看陳娟漸漸長大了,跟她這個親媽越來越生了,為了彌補親情也為了報答陳娟姑姑的恩情,她決定買套房子送給在揚州的他們。可是就在買房子的時候卻遇到一件麻煩,朱寶珍是江蘇鹽城的戶口,而女兒的戶口在揚州,沒有本地戶口,就不能在當地買房子。於是朱寶珍就拿出五萬塊讓陳忠蘭幫陳娟買了這套位於市區的房子。朱寶珍反覆強調,雖然房產證上面寫了女兒的名字,可這買房的五萬塊全是自己出的。可是當陳娟和陳忠蘭聽到這樣的說法,她們那是氣不打一處來。原來是陳忠蘭夫婦考慮到如果哪天自己走後,陳娟沒房子住,所以就打算給她找個安生之處,也就是買套房子。當時陳忠蘭夫婦看中的一套房子是五萬塊,可是東拼西走也只能拿出兩萬塊,還差三萬。怎麼辦呢?這個時候陳忠蘭就想起了陳娟的親生父母希望他們能夠出剩下的三萬!陳忠蘭表示:一開始朱寶珍不肯,後來一直跟他們說這個事情,一直跟她要錢,她確實對這個房子有貢獻,可是是不情不願,無奈之下才給了陳娟三萬塊。也就是說這房子是有陳忠蘭出了兩萬,朱寶珍出了三萬才買下了這套房子。這兩邊的說法又不一樣了,口說無憑,總得拿出證據出來證實真假。

親生父母把女兒趕出家門,女兒不服告上法庭,其中隱情讓人辛酸

陳娟這邊拿出的是當初買房子的兩張收據,陳忠蘭說:之所以有兩張收據,就是因為有兩筆錢。一張是她出的兩萬塊,一張是她跟朱寶珍要來的三萬塊。而朱寶珍這邊呢,卻直接說了句:我拿不出證據,雖然我沒直接證據,但是我有間接證據。朱寶珍說,原來當年陳忠蘭住的老房子破爛不堪,根本不是能拿出兩萬塊錢的家庭,除了陳娟,陳忠蘭還有四個子女,哪裡還有錢給陳娟買房子?在批判完陳忠蘭的家庭條件後,朱寶珍又滿是自豪的說起當時那會自己的資產可足足千萬,出幾萬塊錢給親生女兒買房子那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是朱寶珍的這種豪情卻讓人心裡有一種別樣的觸動。我們再來對比下,一邊是有著身家豐厚的親生父母家,不愁吃穿的童年。一邊是陳娟真正長大的地方,漏雨的房子,跟其他兄弟姐妹擠著生活。親媽家庭富裕,子女不多卻把小女兒送到了有五個子女的家庭裡頭寄養,這種行為怎麼說呢?也是當時的朱寶珍確實有不得已的苦楚吧,但是將心比心。哪個小孩在這巨大的反差下成長,這心裡頭不會覺得憋屈呢?

親生父母把女兒趕出家門,女兒不服告上法庭,其中隱情讓人辛酸

就事論事,親媽富不代表付全款,姑姑窮不代表不一定拿不出錢。再退一步說,即使這房子確實是朱寶珍買的,是作為補償女兒的。那麼資產千萬的她,又怎麼要霸佔女兒五萬塊的房子呢?朱寶珍嘆了口氣就說了:當年確實不在乎,可是後來不能不在乎了。原來在2002年,朱寶珍做生意失敗了,所有房產都拿去抵押了。朱寶珍覺得陳娟眼看她這當媽的家道中落時的態度也不一樣了,說陳娟嫌窮愛富!當生意失敗,自己老兩口身體不行的時候,親生女兒不關心他們。盛怒之下,朱寶珍就把陳娟趕出了原本屬於她的房子。她覺得這房子是她送給陳娟的,她有權收回,再說了,他們老兩口身體不好沒地方住,當然應該把房子讓給他們住!

前因後果原來如此,朱寶珍的現狀固然令人同情。但是陳娟心裡可是鬱悶的不行,這房子本來就有姑姑陳忠蘭的份,而且房產證上面寫的是她的名字,朱寶珍憑什麼把她趕出來呢?於是陳娟就拿著房產證和收據上法院去了,要求朱寶珍返還房子。可這時朱寶珍看到這兩張收據卻笑了起來,原來在三萬塊的那張收據上落款人是朱寶珍,可兩萬塊的那種收據上面落款寫的是邱娟不是陳娟,這是怎麼回事呢?那麼這個邱娟是誰呢?陳娟聽到這些後,那是眼圈發紅。又一段令人感嘆的往事浮現了出來,原來邱呢是姑父的姓氏,她從小就被姑父姑姑養大,一直叫他們爸爸媽媽,後來姑父索性讓她改姓邱了。原來買房的那段時間,陳娟剛好叫“邱娟”,而隨著陳娟長大,就改回了陳娟這個名字,“陳娟”這才出現在房產證上。女兒都改姓過,可朱寶珍作為親媽竟然不知道,可見他們之間確實沒什麼感情可言了。感情歸感情,房子歸房子。對於陳娟的解釋,朱寶珍表示不接受,她說收據和房產證上的名字不一樣,那麼陳娟就不是合法戶主,而房子是她出的錢,所以房子歸她。面對朱寶珍的狡辯,陳娟拿出了當地派出所開出的證明“陳娟和邱娟同屬一個人”。

親生父母把女兒趕出家門,女兒不服告上法庭,其中隱情讓人辛酸

親生父母把女兒趕出家門,女兒不服告上法庭,其中隱情讓人辛酸

看著這個證明,朱寶珍啞口無言了。而陳娟哭著說了這麼一番話:我想請朱寶珍他們出去,我想接我這邊的媽媽回家,過以前的生活。陳娟說,在姑姑家生活,雖然清貧,但是精神上是快樂的,姑父姑姑給了她無差別的父愛母愛,她也想像真正的女兒那樣贍養姑姑姑父,而自己的親生父母朱寶珍不想管了。

後來法院判決下來了,法院認為朱寶珍出的那三萬塊是父母對子女的金錢贈與,跟房屋的產權無關,所以這房產還是歸陳娟所有。

親生父母把女兒趕出家門,女兒不服告上法庭,其中隱情讓人辛酸

有句話“親生不如親養”,親媽媽也許是因為工作忙,顧不過來就把親生女兒放在別人家養,那會錢多孩子多,沒感覺到這個孩子的重要性,可是傷害到了她的感情,在她年幼的心裡埋下了怨恨的種子,到後來,情況反轉了,親生父母跌落到了人生的低谷了,需要被照顧的時候才發現一直被自己忽視的孩子已經長大了已經成為別人家的孩子了。問題是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只有形成的遺憾和等待解決的問題。

有人說這個世界上只有血緣的親情能夠戰勝分離的時間,可是也有人說只有在一起的時間才能壓倒血緣的親情,你們覺得哪個有道理呢?

(歡迎評論,轉發,關注頭條號:小新小白的床邊故事。 每天都有好故事分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