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詩經》:古詩的意境美、“隔與不隔”理論皆發端於這首古詩

古詩 詩經 詩歌 長江 每日古詩詞 2017-06-01

相比西方的詩歌,中國古詩更講究抒情性,更注重意境之美。

什麼是意境?

我們來看幾首詩: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寂寞沙洲冷。

在這首詩歌裡面,缺月、疏桐等等組成了一系列的意象,構建出了蒼涼孤苦的景象。而這種蒼涼的景象,由這些意象來傳達,這就是意境。

又比如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並列的九個詞語,寥寥數筆就讓人感受到詩詞背後的悲涼,讓人產生懷念故鄉的心緒,這就是意境。

中國詩歌最大的特點就是意境之美。而這種意境美的產生的源頭,就在於《詩經》。

在具體一點,就在於《詩經》當中的《蒹葭》這首古詩。

重讀《詩經》:古詩的意境美、“隔與不隔”理論皆發端於這首古詩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這首詩所表現出的意境之美,在於“可遇而不可求”。詩歌當中,通過一池秋水,把抒情主人公與“伊人”阻隔了起來。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可就是不能“宛若在眼前”!

可遇而不可求,就如同夸父逐日一般,海市蜃樓,看著很近,卻就是夠不著。

而這種距離之美,就構成了獨特的意境。就是這種意境,讓中國古代的詩人們黯然神傷,留下篇篇佳作。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這首古詩與《蒹葭》一樣,因為距離,兩人天各一方,空餘多少遺憾!

“去年今 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 舊笑春風。”

這首詩寫的是時間的距離,去年遇到佳人,今年卻物是人非,留下多少無奈!

而上面的這兩個,都是仿照《蒹葭》而來的,由現實當中的物體(長江、桃花)為載體,構建意境,抒發情感。

而這種意境的主體,就是距離。這種距離,就是王國維所說的“隔”。

因為有秋水的阻隔,才愈發覺得伊人可愛;因為有長江水的阻隔,所以才“日日思君不見君”;因為有時間的阻隔,所以才“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所以,這種間接、委婉、意境是中國詩歌的審美特徵,也顯示出了中國人的性格特徵。

純粹中國式的詩歌美學,自《詩經》始。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擴展閱讀:

重讀《詩經》:這才是《詩經》當中最美的一首詩,開創詩美之先河

相關推薦

推薦中...